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起波斯湾 >

第1032章

宋起波斯湾-第1032章

小说: 宋起波斯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69章 都很有心计

两个都有心的男人,让故事就变成了下面这样。不大的酒桌上摆着油灯,不是那种离近了会耀眼睛的汽灯。还有美酒与美食,同时两人都用牙咬着粗大的雪茄烟。而且相同的地方还在于,两人都斜着眼睛从眼角里观察着对方。

他们都已经沉默了好久,面对眼前的事情都不大想说什么。自然一个心中关心的是自己的汗位,另外一个心中关心的是自己未来的皇帝位子。

至于其他的,什么都不抵这样位置。至于有了那个位子以后该如何,估计他们都没有多想。大约与那时的帝王们相仿,得到了帝位有能力的扩张,没能力就是让手下相互对峙,然后做个主持公道的皇上。对外,需要的时候可以纳贡提称臣,至于屁民,他们的死活真的与“大汗”与“皇上”有关吗?

最终,还是亲王忽必烈开口子,他唯一想要知道的就是,这蒙古汗国的位子到底在将来是谁的。

“贤婿,说起来出兵也不是不可以。你是清楚现在军队的实力,只是……我怕啊,如果我们出兵,国内空虚。我倒不是不放心你哪,倘若钦察那边的蒙哥父子杀来的话,那又该如何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旭倘若不明白的话,那他还是赵旭吗!

“是啊,岳父,我也在为这件事犯愁呢。您知道,南边的二郎伏波手下已然不少了,倘若现在不动手,只怕将来就动不得手了。而现在倘若我要是拿下那里的话,必然不让他北上骚扰岳父您的汗国!”

赵旭的话说的够明了吧,倘若亲王忽必烈不打下大宋来,交给他的话。那么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消把蒙古汗国的汗位给了皇后海迷失,那么亲王忽必烈将来就什么都没有,甚至他可以自己做大汗。

不过事情倘若翻过来的话,那么也可以这样说。他会用他地盘上所有宋人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安全,倘若他赵伏波不肯自己占据大宋,而要攻上岸来。那么他赵旭就一来督军死战,二来背后迁民于北,总是要与赵伏波把这对台戏一直唱下去的。

最重要是,他赵旭完全不怕蒙古人不帮他。毕竟,对付赵伏波这样东西,还是要大家一起上手才成的。

明亮的雪茄烟的烟头,在暗暗的屋子之中闪烁着。刚刚的两句对话之后,又让两人同时陷入沉默之中。不出声的喝酒,不出声的吸着雪茄。

不过两个心如电转的人,可没有注意到,在外面有个快被冻僵的家伙,在尽力把耳机贴在墙上。在他耳朵上戴着的,也不是什么神奇的玩意,不过是个木质的一头大、一头小的管子。坚厚的的墙把声音忠诚的传递过来,两人的对话一点都没有让他漏过来。

“你们两个该死的倒是说话啊,你们不说话我这反正的任务如何完成呢?要知道汉奸是要绞死的!”

是啊“华夏帝国”里也不知道是谁想的缺德办法,对付汉奸的手段是绞死他,同时还要没收他直系亲属的所有财产。本着“长宜子孙”的老见识,墙外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肯让那样的事情变成现实。自己死了也就罢了,让家里的老人孩子们一起挨饿那就大不是事了。

这一切坐在暖哄哄屋里的亲王忽必烈与赵旭两人,当然不知道墙外有人。他们不紧不慢的喝着酒、吸着雪茄烟,想起来就谈一阵,想不起来就任由墙外的人继续冻着。

“那臭婊子呢?”

这是闷了半天的亲王忽必烈沙哑着嗓子说的话,他不知道赵旭的表白到底该不该信。他曾经出卖过赵家,出卖过木刺夷的山中老人,现在他又要出卖皇后海迷失,那么将来会不会出卖自己呢?

“哦,那个贱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倘若我回得到大宋,她我自然不会去理会。但倘若我不得不呆在这冰天雪地的地方,那么她自然有我的用处!”

“你才是个贱南蛮!”

亲王忽必烈在心中鄙视赵旭,他称皇后海迷失是臭婊子,实际相比之下在他心中,南人的地位更加不堪。倘若他将来统治了所有的地方,一定没窝囊的南人全都当奴隶使唤。

也是亲王忽必烈的心思没有被赵伏波听到,听到了恐怕他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不过纵观历史,似乎南人真的很窝囊。从来都是对外委曲求全,又是称臣又是纳贡。

可是南人真的窝囊吗?不过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而已!

而且敢于想象一下,聪明的南人脑袋上的枷锁被放开吗?无论中国哪一个时代,无论衰弱与强盛,古代科技由于“中华民族”的特质,总处于时代的领先地位。

那么中国窝囊的那些历史如何解释呢,很简单,就好比网络游戏里那些人物一样,非得要一个智力超高的法师去肉搏,结果几乎是一定的。

“肾婿,你真的会回到大宋去吗?那这里呢?”

又狠狠的吸了一口带有鸦片的雪茄烟,亲王忽必烈脸色在红光里阴晴不定。

“这里,是大汗的蒙古,与我赵旭何干呢?将来我们翁婿各镇天之一方。一方有难,两方齐至。到就算是那个二郎伏波的军队,又或者说是钦察蒙哥父子的大军来到。我们翁婿的火器不少,而且我们的人力是他的千百倍,到时又何必怕他呢!”

赵旭的话倒是让亲王忽必烈听出点门道来,那就是他们各自掌握着对方想要的东西,那面面前似乎只摆给他们一条道。那就是相互合作,并提供对方想要的东西。只有如此,大概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好吧,即是如此,就全依肾婿所言,明日上朝再提出兵之事,我必允之!”

赵旭听了心中大喜,手中酒杯与亲王忽必烈手中酒杯碰在一起。

“一言为定!”

就在屋中之人达成协议的时候,屋外听着他们交谈,几乎已经冻僵的人才在心中说了句。

“谢天谢天,这两个该死的终于谈完了!”

第十一卷 实在不懂事 第170章 雪天勇出兵

“看吧,他们终于是要出兵了!”

城墙上用一座杏黄色的暖帐遮盖住的,是此刻称制的蒙古皇后海迷失。在她身边与她说话的是她特意“赐”坐在赵旭。下面蒙古军正在一队队的从城前走过。这算是皇后海迷失为大军送行的礼节,最少她要在这儿目送他们上战场。

“恭喜皇后,这只能说明您是得到了群臣们的认可。这一仗我想要拖很久的时间,也许那时我们的后……”

想到这儿,赵旭就想笑。眼前这个美貌皇后有的时候是个笨蛋,眼下她正掏出钱来,从罗斯采购大量的青壮。这些寒冷地方来人的,更加强健也更加高大。他们只要配备了武器,就可以成为相当不错战士。而赵旭要做的,不过是训练他们忠诚于自己就好。

这是因为热兵器可以让普通人稍加训练就成为战士,但过去的冷兵器想要训练好,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好比使用长弓训练出来一个好弓手需要好多年的时间,但使用滑轮弓训练出一个好弓手的时间,就缩短成几个月。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旭与哈桑、贺齐商量出的一个秘密的计划给谁都没说。那就是蒙古大军的出征,不过是驱虎吞狼的手段而已。他要借着蒙古在前前方拼命的时候,组织起他手下的,使用连发火枪与铜炮武装起来的大军。有了这样的大军,到时在与赵伏波的,已经在与蒙古人作战之中疲惫了的军队进行作战。

对于蒙古帝国的土地,他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但将来与蒙古人划江而治他同样没有什么兴趣,此刻在蒙古汗国的成功,让他的胃口大了起来,他要恢复大宋昔日旧有之地。

如果说在没有穿越者的情况下,赵旭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的统治者之中比较好的程度。然而,在面对工业以及社会获得极大发展的“华夏帝国”,他又成了封建帝王之中最可恶,也是最强大的那一个。

亲王忽必烈看着城头上搭起杏黄色的暖帐,他狠狠的冲地下啐了口浓痰。这是吸了雪茄之后不好的一点,尤其他吸的事实上是鸦片与烟草的混和物,那对于他的身体伤害更大。无论鸦片还是烟草,都在迅速消耗着他的一切。

“这一对狗男女,待我打完了大宋再与你们计较!”

心中狠狠的骂了一句,亲王忽必烈翻身上马。与赵旭一样,他的心中同样有着更多的打算,那就是如果可以对付得了宋军取得那些土地以及人口之后,甚至能够打败赵太波的话。那么他同样有能力回师,灭了那对城头上的“狗男女”。当然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倘若实在打不过赵伏波,在那里就可以考虑投降了。

亲王忽必烈手下的近卫在他带领下,迅速离开这里。很快他们就与出动的大军会合,残冬的晴日里,一队队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兵缓缓行动着。穿着马用雪鞋的它们,在厚厚的被冻得坚硬的雪地上并不下陷。这些出口型最战马,是这几年以来整个埃及、叙利亚王国最多的出产。

因为对于战马的需求量“华夏帝国”的商人们,除过自己建立生产企业之外,还使用一匹最战马与另外一匹重型马,共两匹种马与普通人达成交易。然后在有偿提供马匹饲料的同时,以平常的价格买入马驹。这种马作战低级别的骑兵用马还是不错的,虽然不如最战马,但好歹也比普通马要好些。

为了这一次促成蒙古人出兵,赵旭手下的士兵全都变成了步兵。当然暂时来说,他也用不着太多战马。而且从济州岛运来的战马很多,天知道“华夏帝国”哪来那么多战马。他可是不知道,整个阿拉伯帝国、埃及,几乎都在上面那种手段下,变成了战马供应基地。至于华夏军使用的“华夏天马”与“最战马”,依然还是来主要自于“华夏岛”、科特行省以及“华夏帝国”在欧洲部分的土地。

雄壮的马匹上披着马衣,士兵们在铠甲上披着披风。这样的鬼天气里出兵,自然是要让每个士兵都要骂娘的。不过好在他们在风雪之中移动的距离并不遥远,前方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6轮马车,让他们可以舒舒服服的坐在温暖的马车里前进。矮小的蒙古马在耐冻方面,比起这些出口型最战马的确要好一些。

与城墙上相对的地方,是事先挪出去的,监国亲王忽必烈的大帐。作为他与赵旭商量好的结果,就是赵旭的大军,将会在蒙古大军全面入侵大宋,并与赵伏波的华夏军交手后,及时到达战争作战蒙古军队的第二梯队。与赵伏波决战之后,倘若胜利,赵旭就成为大宋的皇帝,而到时亲王忽必烈则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大车是这次行动的重点,多达5万辆6轮辆大车,组成了这次大军行动时最大的特点。那些6个宽宽的大板轮,在这雪地上行进的时候,一点也不会影响行进的速度。

“要前军前进时多加小心,标清楚道路,以防大军碰到那些雪坑!”

在这时行军绝对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这时大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到,蒙古人会突然出现在边境上。相对而言,只有蜀地方面部署的宋军最仅人担心。就蒙古方面的情报而言,只有那里在的宋军曾经得到过大量“华夏帝国”提供的火器,虽然后来听说大宋朝廷调走了一些,但总体上来说,要比其他地方的宋军更难对付。这次进行突袭,也是件不得以的事情。事实上只要夺得了蜀地,到时补给领先当地还是补充的到的。

以上的的种种原因,是促成这次出兵的主要因素。同时亲王忽必烈给益州方面的李璮发布命令,要他率军骚扰大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