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587章

大宋私生子-第587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逸画好后,含笑问道:“有谁知道我画的这是什么吗?”

“是地图。”五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不错,这是地图,这就是大宋,这是高丽、这南洋、这是印度、还有这边是大食、拜占庭、地中海……

杨逸一点指着地图,一边给他们讲述,五个小家伙听得津津有味,杨逸笑着问道:“大家看出来了吗?我大宋的地图象什么?”

“象只大公鸡。”

“呵呵,那这是什么?”杨逸指着大兴安岭的位置问道。

“这是鸡冠。”

“这呢?”杨逸再指西域的位置。

“这是公鸡的尾巴。”

“这里呢?”杨逸指着台湾岛和海南岛问道。

“是公鸡的两只脚。”

这回赵捷没有出声。他歪着小脑袋又看了一下说道:“嗯师,我觉得这不像大公鸡的两只脚。”

“那陛下觉得它们象什么?”杨逸倒奇怪了。

“恩师,反正我觉得它们不像大公鸡的脚,上次恩师带我出宫……

“嘘!陛下慎言,陛下何时出过宫?”

“哦哦,没出过,没出过,呵呵……赵捷一脸傻笑的样子分明是欲盖弥彰,茉莉和几个宫女忍不住别过头去偷笑不已。

“咱们接着说,陛下为什么觉得它不像大公鸡的脚呢?”

“恩师,我见过大公鸡,大公鸡的脚好长的,恩师你看,它们那么短小,根本不像大公鸡的脚,大公鸡的脚这么大,这脚这么小,那大公鸡能站得稳吗?”

听了赵捷的话,杨逸怔住了,在后世都说台湾和海南岛是公鸡的两只脚,杨逸记得自己上小学时老师就是这么说的;但仔细审视世界地图的话,却不得不承认赵捷这番童言是至理,中国那么大,台湾和海南岛那么小,作为公鸡的两只脚在比例上确实严重失衡,直观看上去,它们确实支撑不起公鸡那庞大的身体。

至少也要加上越南和菲律宾,把这两个地方看作大公鸡的两只脚,才更合比例。

从国家政治、军事的角度来说,公鸡的两只脚太短,确实如赵捷所说会让中国站不稳。

杨逸满带着期望地问道:“那陛下觉得,哪里才象是大公鸡的脚呢?”

赵捷的小手往中南半岛和菲律宾诸岛上一指,高兴地说道:“恩师,我觉得这里才是大公鸡的脚。”

“陛下说得很对,非常对,你一定要记住今天自己的话,大公鸡没有这两条长腿的话,是站不稳的,更走不了路。”

杨逸笑了!笑得非常开心。

第七卷 第730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

杨逸回到家时,苏东坡已经在前厅等着,不管萧忆如何安抚,苏东坡还是无法安坐,在厅中来回踱着步,神情着急万分,杨逸进厅时还差点被他撞上了。

“哎哟,任之啊,你可回来了。”苏东坡就像看到了救星,竟然上来抓着杨逸的衣袖不撒手,可见他被征地的案子折腾得不轻啊。

杨逸笑吟吟地说道:“苏大学士可是稀客啊!杨某招呼不周,实在失礼……

“任之,你少给我打马虎眼,我为何而来你心里明白,人是你让到开封府来的,案发当时也只有你在场,你是唯一的证人,明日你可得到公堂上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这回我要被你害死了。”

“苏大学士,冷静,冷静,天塌不下来。”

苏东坡眉头不展地说道:“天是塌不下来,但老夫却要被折腾得散架了,任之啊,此事你无论如何不能袖手旁观啊!”

苏东坡这回是真的火烧眉毛了,一百多家皇亲国戚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他也不想去惹。

但事情又很清楚,朝廷连内城墙都拆了,征地扩建的事情又必定进行下去。

老苏夹在朝廷和一百多家皇亲国戚中间,若是杨逸不出手相救,这回他恐怕非被夹扁不可。

“苏大学士稍安勿躁,咱们坐下慢慢说。”杨逸一边安抚他,一边对厅中侍候的丫环吩咐道,“来啊,给苏大学士换茶。”

苏东坡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在客位上落坐后慨然一叹:“苏某这回是真没办法了,不知任之何以教我?实在不行,苏某也只好乞骨还乡了。”

杨逸笑道:“苏大学士何必如此灰心呢,此案涉及到众多官员,以及皇亲国戚,苏大学士何不把此案移交大理寺审理呢。”

“若是能移交给大理寺,苏某还用得着任之来教吗?苏某已经试过了,移交大理寺的奏疏已经被拨回了;此案发生在城外,本就是开封府管辖范围,按审案流程,也确实是先由开封府审理裁决,若双方不服,才可以移交大理寺再审。”

杨逸微微颔了颔一首,这一点其实和后世是一样的,案情受理由当地法院受理初审,若是涉案双方不服一审判决,才能向中院上诉,案情也才能移交中院。

国有国法,若是所案件都直接交到大理寺审理,先不论大理寺审不审得过来,就算审得过来,那么还有赋予州县司法权的必要吗?

程序是没错,问题是苏东坡他敢给出初审判决吗?

判征地的官吏和禁军打人有罪,至少就把司农寺、户部、三衙、甚至是枢密院和尚书省都得罪了。

特别是首相章惇,当初是他一锤定音决定征地事宜的,出事了,章惇自然少不得担上责任。

判那些权贵家奴有罪吧,这些人有死有伤,目前的证据对他们更有利,怎么判?

再说了,这些家奴身后站着的是一百多皇亲国戚,在证据对他们有利的情况下,你判他有罪,会有好果子给你吃吗?

总之一句话,此案苏东坡不能判。

但不判在程序上又无法将案子移交大理寺。

想必大理寺也恨不得推掉这烫手的山芋呢。

杨逸好整以暇地接过家中丫环递上来的茶,轻呷一口,学着人家轻抚着长髯的动作,虽然他没有长髯,但沉浸在意境中的杨大官人丝毫未觉。

他徐徐吟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好诗,苏大学士这诗寓意实在是深远啊,佩服,佩服。”

苏东坡等了半天,结果杨逸竟和他论起了诗作来,他第一反应是杨逸准备扯开话题,左右而言他。

不过很快他又反应过来,杨逸在这时候吟这首诗,似乎是别有所指。

“任之有话不妨直言,苏某如此心绪不宁,实在是难以静心揣摩任之言内之意了,这大概就是事不关己,关己则乱吧,苏某也不能脱出凡俗啊。”

杨逸目光从萧忆脸上扫过,见他也是笑吟吟的,便知他是明白自己的意思了的。他稍稍一示意,萧忆便接口道:“苏大学士看来真是身陷庐山之中了,一心只想着怎么尽快走出眼前的困境,只是庐山风景如画,苏大学士何不暂且歇歇,先坐下来看看风景呢?”

苏东坡是个典型的文人,满怀浪漫,但真论起来,在军政方面他并不是很出色,玩阴谋诡计更不行。

他以前所做的事,多是凭书生意气,反对王安石新政时他冲在前面当急先锋,用的方法根本没有任何策略可言,最多只是会些小把戏。

比如王安石去世了,他帮皇帝写敕书时用些模棱两可的词语,称王安石是“希世之异人”,“异人”这种字眼用在对一个宰相盖棺定论的敕书上,你不能说不对,但却又难免让人从中品出些别样的味道来。

什么是“异人”?你可以理解为才华异常出众的人,也可以理解为怪物、不合常理的人。

这种小把戏,在真正的阴谋家看来,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只能博人一笑。

也正因为苏东坡不会玩阴谋,又凭着书生意气到处想表现自己的不同,说难听点就是很爱现,很招摇。

以至所有旧党还没事,他先就差点性命不保了,在后面一次次的政治风浪中,他也从未能幸免过。

对他,杨逸真不知说什么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他身上还是挺合适的。

瞧见他这番可怜样,念及他光耀千古的文才,可谓是华夏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又不免有些心软,所以才让萧忆指点他一下。

听了萧忆的话,苏东坡似有所得,沉思不语。

杨逸淡淡地笑道:“苏大学士,此案涉及两条人命,伤者数十人,何其重大,自当慎重审理,仔细调查取证,再三剖析案情,避免任何错漏,只有这样才能还双方一个公道啊。”

“只是……苏东坡只是什么?无非是双方都在逼他尽快给个说法,逼他结案,被双方逼着,所以他才急成这样子。

杨逸忍不住哈哈一笑道:“别人急,是因为别人等不了,可苏大学士有什么等不了的呢?你仔细调查取证,慎重审理,这本是你该做的事情,谁能说你什么不是呢?”

这下子苏东坡再不明白,那就是傻瓜了,但很显然,苏东坡不会是傻瓜。

他心中豁然开朗,脸上不由得露出一由衷的笑意。

第七卷 第731章 姜还是老的辣

几百倭寇在南洋诸岛上肆虐,别看他们只有几百人,但杀出了威名,往往几十人就能将上千土著杀得屁滚尿流,半个月时间就抓到了近两千青壮男女。

目前南洋诸岛上有不少小国,小的只有几百人,实际只是个小部族。

大部分小国生产力都非常落后,武器也极为简陋,一两千人的小国,田中平七郎带几百人直接就能灭掉。一时间,南洋诸岛皆是谈寇色变。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大的国家,其中实力最强的要数三佛齐。当然了,就算是三佛齐,一时也难以奈何得了这群装备精良,而又出没无常的倭寇。

三佛齐在唐高中永徽元年建国,国祚已经延续五百年,曾一度统治金洲(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以及爪哇岛、婆罗洲(加里曼丹岛)各一部分。

控制着马六甲海峡,以及水陆咽喉——克拉地峡。其国都设在勃林邦城(即后世巨港市)。

不过,现在的三佛齐国力已大不如前,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三佛齐遭到来自南印度的注辇国的袭击。

到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注辇国大举进犯三佛齐本土及其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各属邦,三佛齐国力从此大受削弱。

同时三佛齐还要不断与爪哇岛上的塔钽纳国、马打兰国交战,也极大地消耗着三佛齐的国力,使得三佛齐民生很是凋敝。

田中平七郎带着四百喽啰,横渡马六甲海峡,他们看上的正是三佛齐,准确地说,是他们背后的雇主看上了三佛齐。

三佛齐毕竟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大国,民众的素质相对而言比那些蒙昧的部族高些,用来耕作和纺织比较合适。

当然了,田中平七郎一伙有也乐意去抢三佛齐,三佛齐的百姓爬树的能力退化得比较严重,抓起来省力些,至少不用钻山林了。财物以及花姑娘也多些。

今天他们看上的是一个叫安罗的小镇,几百户人家,近两千人口,主要以农耕为业,也有一部分以打渔为生,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驻军,三佛齐的军队大多集中在金洲东面的都城勃林邦城附近,因为那边与一道海峡之隔的塔钽纳国、马打兰国还处于战争状态。

其实就算三佛齐与塔钽纳国、马打兰国没有战争,也不可能处处驻军,这一点任何一个国家也做不到。

情况田中平七郎都派人打听清楚了。清晨的薄雾中,六艘船乘风破浪向安罗小镇驶去,其中两艘比较大,有六百料,主要是考虑到田中等人要用来装猪仔,所以给他们配了这两艘较大的船。

从海上望去,整座小镇都笼罩在淡淡的轻烟中,由于天刚蒙蒙亮,镇上的人大部分还没起床,显得静悄悄的,高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