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517章

大宋私生子-第517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究竟是往西北还是往西南,两者竟然僵持不下,在拨换城整整耽搁了半天时间。

“报,大汗,有一队宋军自龟兹方向追来,大概有百来人马,自称是杨逸的使者,要面见大汗。”

外面突然传来禀报声打断了敌古烈三人的争持。

敌古烈、赤贴儿、折里哥三人面面相觑,都想不明白,杨逸突然派使者追来做什么;赤贴儿第一个反应是杨逸在使阴谋,以拖慢他们的行程。

出于那份好奇心,他们还是接见了杨逸的使者。

程三郎任由敌古烈的手下收去了武器,但头盔死活不肯脱,赤贴儿等人虽是奇怪,但思及他戴个头盔也没什么,便放他进屋了。

上次程三郎作为使者去见脱里罕,被剃了个奇形怪状的头,虽然这仇已经翻陪报回来了,脱里罕被他刮得毛也没剩下一根,但顶着个怪异的发形难免会损坏自己的光辉形象;所以他坚持不脱头盔,见敌古烈等人没再作难,进屋后不由得嘿嘿一笑,施礼道:“多谢敌古烈大汗,多谢赤贴儿大叔。”

这嘴儿真滑溜,不这样,杨逸也不会两次派他为使了。

敌古烈不动声色地问道:“你说是杨逸派你来的,他派你来做什么?”

“大汗,本使千里迢迢,追大汗追得好生辛苦,大汗连碗水也没有,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啊!”

“来人,给他一拿碗水,本大汗倒要看看,他能说出什么道理来。”

侍卫拿来一碗水,程三郎豪爽地一口喝干,然后才说道:“大汗,我家大帅派我前来,乃是出于一番好意,我家大帅说了,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程三郎说到此处便停顿了一下,心机灵活的赤贴儿立即听出了一丝弦外之音:“贵使请接着往下说。”

程三郎正色地说道:“当初贵部欲取西京府,我大宋也想取西京府,是以有白登山一战,这纯粹是为了国家利益,并非为了什么仇怨,不知大汗与赤贴儿大叔以为然否?”

敌古烈他们沉默不语,白登山一战给他们的创伤太深了,但程三郎将这一战归为国家利益引发的争端,这也没错。

但对敌古烈他们来说,这就是结下大仇了,只不过他们知道自己现在奈何不了宋国而已。

“这段仇怨虽然已经结下,但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们大帅希望敌古烈大汗和赤贴儿大叔能放开过去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同向前看。”

“说得轻巧……敌古烈正要发飙,赤贴儿连忙阻止他,对程三郎说道:“贵使究竟想说什么,不妨直接说清楚吧,我们草原之人不喜欢拐弯抹角。”

程三郎向赤贴儿抱抱拳,正色地说道:“从贵部主动放弃西州,不难猜到贵部有意继续西迁,我家大帅说了,我大宋的脚步将止于河中一带,贵部若是有意继续西迁,则咱们之间便没有了利益冲突,相反,咱们可以选择合作。”

“合作?”

第六卷 第635章 化敌为友

敌古烈做梦也没想到,杨逸会派人来和他谈合作,他和赤贴儿、折里哥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一齐向程三郎望去。

程三郎接着侃侃而谈道:“不错,我们大帅派我来,就是希望与贵部达成谅解,双方放下以前的恩怨,携手合作。现在对咱们双方而言,既然没有了利益冲突,合则两利,若是选择继续为敌,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处。”

赤贴儿沉声问道:“不知你们大帅打算怎么跟我们合作?”

程三郎这回没有急于正面回答,而是说道:“不知贵部对眼下大食等地的现况了解多少?”

“贵使有话就直说吧。”

“阿拔斯王国已名存实亡,新兴的塞尔柱王国也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兄弟争位,弄四分五裂,这确实是贵部入主波斯等地的好时机,但如今呼罗珊总督桑贾尔已经在大位之争中逐渐占据上风,随时可能重新一统塞尔柱王国,贵部想要在他手上占到便宜,只怕很难。当然了,若是有我大宋帮助,这便不成问题了。”

一路西来,赤贴儿他们留心打探,更到不少消息,知道程三郎并非胡说八道,他的话细想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贵国真的愿意帮助我们?”敌古烈洒然一笑,显然不相信大宋、或者准确地说是杨逸愿意帮助他们。

“是的,我们大帅确实愿意帮助贵部,这也是我们大帅派我来的主要原因。”

赤贴儿虽然也不大相信,但还是问道:“贵使可以说说你们大帅有什么条件了。”

程三郎轻咳一声说道:“我们大帅的条件是,我们支持你们在大食等地立国后,贵国必须向大宋称臣,并使用大宋的年号、文字,服饰礼仪方面也必须尽量与我大宋保持一至,最重要一点,不能改变你们现在的信仰,并且你们所建立的国家内,除了儒佛道三家之外,不能让民众再信奉其他教派。”

“就这些?”

敌古烈再次冷笑起来,这算什么条件?大宋周边各国,谁不奉大宋为宗主国?在他们看来,这就跟以前草原部族奉唐朝皇帝为天可汗一样,只是名义上的各部共主,又不用接受实际统治。

至于服饰礼仪方面,杨逸只强调与大宋保持一至,但并没有强迫一至;推行儒佛道更不用说,本来他们就是信佛的,对儒学也有向往之心,这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大问题,至少现在他们觉得不是什么问题。

杨逸如果只提出这样不成条件的条件,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没有合作诚意,所在敌古烈才再次冷笑起来。

其实敌古烈是不理解杨逸的心思,对于大宋来说,自己不想陷入中东那个泥潭去,扶植敌烈部象后世的蒙古人一样打过去,帮着推广汉文化,减小,甚至消灭某些教派对西域的影响,这无疑是非常合算的事情。

好在杨逸早有所料,悉数交待了程三郎,此刻程三郎见他们果然不信,立即接着说道:“当然还有其他,我们大帅说了,请贵部与我们一起,攻打八刺沙衮,灭掉哈桑;到时候,我大宋占有黑汗的土地,贵部将得到全部俘虏,相信重新整编之后,这些俘虏将会成来贵部最好的战士;而且,打下八刺沙衮之后,贵部将得到城中四成的财物,更重要的一点,我们大帅会支持贵部两万颗手雷,让贵部用于西征。”

听到俘虏和财物时,敌古烈等人已经很心动了,有人就有一切,这一点他们再明白不过;若是能再得到两三万俘虏,他们就有七八万大军了,这天下大可去得啊!

等听到最两一条,杨逸支援他们两万颗手雷时,敌古烈他们的心肝不由得呯呯直跳;宋军的火器之利害是他们亲身体会过的,他们为什么望风而逃,还不是因为畏惧宋军的火器。

若是能得到两万颗手雷,那么一路西去,摧城拔寨还不轻而易举之事?

塞尔柱等国的士兵没有见识过手雷的利害,恐怕听都没听说过,这种情况下,手雷的杀伤力还在其次,对他们的震撼力只怕会放大十倍,吓也能把他们吓个半死。

凭借着七八万大军,以及两万手雷,敌烈部横扫整个大食恐怕问题都不大。

而敌烈部付出的代价只是认大宋为宗主国,推行佛儒道,并协助杨逸一起消灭黑汗国。

想明白这些,敌古烈、赤贴儿、折里哥三人呯然心动,赤贴儿接着说道:“你家大帅的条件就是这些吗?”

“不错,我家大帅的条件就是这些,大汗若是不相信,我们大帅愿与敌古烈大汗结为安答,对天盟誓,谁为违背契约,则受天诛地灭。”

“果真?”

“在下若有半句虚言,愿受五雷轰顶。”

这年头发个誓言可不像后世那样象放屁一样,时下的人对天地很敬畏,发下这样的誓言一般都是能够相信的。

敌古烈听了,不由得大喜,大声喝道:“来啊,取酒来,我要与……

“在下程三郎。”

程三郎见敌古烈记不得自己的名字,连忙把大名再道一遍,眼看达成杨逸的派予的使命,程三郎也是非常高兴;听到敌古烈嚷着要酒,甭管是不是要与他痛饮三杯,他也一定要凑个热闹不可;

他娘的,跑这么远的路,军中不准饮酒,如今都快忘了酒是什么味道了,这样痛饮的机会可不多啊!

敌古烈的亲兵很快找来几坛酒,豪爽的敌古烈直接将一坛丢给程三郎,自己抓起一坛,拍开封泥说道:“程兄弟……

“别别别,大汗可别折煞小人,您是快要和我们大帅结为安答的人了,小人岂敢再和大汗称兄道弟。”

“无妨,既是同袍,就是兄弟,你们大帅若是连这个也想不开,那我却也懒得和他结什么安答了。”

“是是是,是在下说错话了,大汗有所不知,我们大帅一直视我等为亲兄弟,我军中兄弟谁不感念大帅的恩德。”

“那就行了,少废话,来,程兄弟喝。”敌古烈说着,自己先举起酒坛豪饮起来,酒水从嘴边洒出,打湿了整个前襟,一坛酒被他一口气喝完,竟是面不改色。

程三郎也不赖,一坛酒被他灌下肚,爽得直哼哼,喝完了把酒坛往门外一扔,啪的一声,酒坛四分五裂。

敌古烈不但不在意,反而自己也将酒坛扔了出去。

程三郎忍着酒嗝,笑着说道:“大汗,我们大帅还有件事要麻烦大汗,就是想请大汗留少许人马,暂时镇守拨换城,以免黑汗大军前来侵犯龟兹等地,然后请大汗率大军尽快前往八刺沙衮,哈桑听说咱们前去攻打八刺沙衮,一定会急着赶回去,到时咱们双方这样……

程三郎声音一时小了下来,敌古烈三人听了又不由得暗抽凉气,不得不承认,杨逸这计谋真是环环相套,算死人不尝命啊,幸好,现在不用和他为敌了。

第六卷 第636章 伊丽河谷美人香

杨逸一行从庭州出发,经准葛尔盘地,然后沿伊丽河谷向西,伊丽河就是后世的伊犁河;杨逸觉得现在它叫伊丽河更帖切一些,因为整条河谷实在是太美丽了,特别是在这盛夏的季节,简直美得让人颤抖。

整条河谷大概长约七百里,北、东、南三面环山,河谷中云杉满山,雪峰奇美壮丽,谷中绿茵如毯,薰衣草,龙胆草、紫菀、金莲等各色鲜花竞相开放,这是大自然精心布置出来的一个让人惊艳的花园。

而且天山山脉当住了东南面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气流,天山流下来的雪水清凉凛冽,策马奔驰在河谷间,凉风习习,清爽怡然,暑意全消。

不到伊梨河谷,你绝对无法想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法想象上天对这条河谷是何等的眷顾;是的,上天仿佛把整个西域所有美丽的事物都集中到了这条河谷,以一种集群式的不厌其烦的罗列了出来。

杨逸不禁又想起了清娘,唉,这丫头若是有机会来到伊丽河谷的话,不知道还能不能把他拉回去。

伊梨河谷目前为东黑汗国占有,谷中有不少黑汗牧民,成群的牛羊在山坡上以野花绿草为食,神态自若。

真正的驻军不多,因为象黑汗这种国家,基本还是全民皆兵制度,闲时放牧,战时为兵;杨逸率军到来,当地的牧民很快集结起来,准备迎击入侵天堂的不宿之客。

收拾这些“民兵”无须杨逸去劳烦,这差使一早就被苗大将军死磨硬泡要去了。

为此刘老虎还多次跑来跟杨逸“哭诉”,甚至不惜打苗大将军的小报告,只望能把他从前锋将领的“高位”上拉下来,自己好顶替上去。

“大人,苗授那厮无视大人军令,今天大开杀戒,杀了两百多人呢,这厮简直是不可救药了,大人您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