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212章

大宋私生子-第212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逸笑了笑,没说什么!

这不是他一言而决的环州了,在环州时,许多事情都可以先斩后奏;在东京这个大泥潭里,这般重大的行动,若不能在朝堂上通过,根本不可能实施。

杨逸知道其中牵扯太多,也没为难章惇,他提出这样的一个战略构想,只是先给章惇通通气,现在实施不了,但将来有更适合的时机时,就可以着手实施了。

出尚书省时,杨逸情绪还有些低落,但过了宣德门,心情便开朗起来了,自己毕竟不是皇帝,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章老头是首相,由他去操这份心吧!

再说西北的局势目前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杨逸原先策划,杨志和阮二郎他们以数十名特战队员为骨干,在灵州难民中拉起了一支队伍,足有一千多人马;他们在贺兰山一带劫富济贫,呼啸出没,攻城陷寨,所得财物,多散发给那些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

西夏官方称之为贺兰贼,穷苦百姓却称之为贺兰义士,正是在群众中建立起了认同感,杨志他们如鱼得水,不但轻易躲过西夏大军的围剿,而且队伍还有不断壮大的趋势;如今这支队伍已成西夏心腹大患,夏军大举来剿,他们往往就会化整为零,烟没在茫茫的人海中;

夏军一松懈,他们又迅速地啸聚起来,抢夺富户,袭击官仓,掳杀官吏,破坏军事设施,甚至潜入兴庆府,暗杀西夏重臣;这股神出鬼没的“贺兰贼”,也不知让多少西夏大臣心惊胆战,让梁太后做了多少回恶梦。他们对西夏的破坏力是惊人,杨逸前世是特战队员出身,这种内部策反、破坏、制造叛乱的手段本就是他的老本行。

西夏去年无数难民得不到安置,给杨逸实施这个计划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根本不用你花费心思去煽动,许多百姓为了活命,便心甘情愿地加入了进来。

再坚固的堡垒,也经受不住来自内部的破坏。杨逸组建这支特战队之初,便有这样的打算,现在效果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西夏,请别为我哭泣!

杨逸策马回到自家大门,便见包毅在门前等着,他骑着青骢马,身着窄袖长衫,腰束革带,十分精神,一见杨逸便兴奋地喊道:“大人!大人!”

杨逸笑道:“包毅啊!怎么不进家里坐?在门前等着是何道理?”

包毅打马上来道:“大人,小的可等您多时了!今儿要请大人吃酒。”

“得哪,如今好歹是也指挥使了,就别小的小的了,李一忠他们呢?”

“他们先去订酒席了,大人请随我来。”

杨逸拍拍自己的官袍说道:“你总得让我把官服换下来吧?”

包毅讪讪地笑道:“大人快去,我在这等着。”

三年一届开科取仕的日子又快到了,伴随着科举考试的,还有京城三年一次的花魁大赛。

这期间赶进京的不但有各地的士子,还有那些才貌俱佳的地方名妓,庄严的论才大典和绚丽多姿的花魁大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东京最俱特色的一道风景。

旧曹门街一带,参差错落地散布着许多古香古色的建筑,后巷有小河蜿蜒流过,临水的楼阁雕梁画栋,清幽宜人,就像富贵人家雅致的后花园。

水边一个宽敞的轩窗上,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女子正靠在窗边,清丽的脸蛋,眉若细黛,长睫微垂,双眸似两泫深不见底的湖水,带着淡淡的寂寞之色看着楼下往来的舟楫;她穿着一袭水蓝色的裘衣,细腻的肤色有若凝脂,微寒的春风拂过她的明丽的脸颊,有如一枝水边静静开放的芍药。

若是杨逸看到,一定会大感惊讶,因为这美丽的女子正是琴操,去年七月,杨逸去环州后,她不久便谢绝了韩碧儿挽留,独自回杭州去了。

如今不知为何,她却悄然出现在京城,而且是出现在一家高级的妓馆里。

第三卷 第250章 抢钱抢女人

窗外柳丝曳水,来往的舟楫荡开一片片余波方平又起,琴操于窗前凝眸许久,眼神中带着一抹看尽千帆皆不是的落寞。

这时另有一个十五六岁的丽人走到琴操身边,她挽着明媚的坠马髻,身姿曼妙如阳春的杨柳枝,明眸皓齿,耳坠双明珠,浑身充满了水乡女子那种清丽柔婉之态。

她那淡淡的远山眉也微微蹙着,绣口轻启说道:“琴操姐姐,妹妹这可愁死了,眼看这花魁大赛将至,妹妹却连首新词也没找到,唉!那日南阳郡王府的小王爷,答应请小山先生帮我写词的,可如今好些天过去了,连人影也没瞧见,只怕是事有不第了,唉!”

琴操见她愁眉不展,便轻声安慰道:“鸣佩莫要着急,离花魁大赛尚有一月之久,想来凭那小王爷的家势,向小山先生讨首佳作当是不难的。”

那叫鸣佩的丽人脸上的愁容并不因琴操的安慰而减少,温润欲滴的香唇微微一抿说道:“琴操姐姐怕是不知,那小山先生为人颇为孤高傲世,连苏大学士都不放在眼里呢;妹妹听说有一回苏大学士求见,小山先生竟谢绝道: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未暇见也。照此看来,那小王爷虽满口答应,却也未见能求得小山先生一词哩!”

小山先生便是大名鼎鼎的晏几道,如今在开封府做推官;鸣佩提及苏东坡时,琴操一双长睫不觉垂将下来,随即微微一眨,一切又都消失在那秋水凝烟的眸光里;鸣佩未注意到这些,犹自叹道:“说来再没人比那李湘弦更命好了,杨学士一曲雁丘词,轻易便将她捧成花魁,咱们与杨学士是同乡,却偏偏没遇着这般好事,毕竟是苦命人。”

鸣佩幽肠百结,琴操芳心为之一软,她一直不曾提及自己认识杨逸,此翻进京只是难却鸣佩之情,跟随左右授她琴技,也没打算去杨家拜访,韩碧儿虽然待她甚厚,情之切切,但琴操念及自己的身份,终是觉得有些不适宜。

想起在杨家时,得到杨逸的几张字帖,那些诗词无一不是上佳之作,实在不行便拿出一首让鸣佩来唱吧!

她柔声安慰鸣佩道:“妹妹但请安心练琴,若是南阳郡王府那位小王爷无法求得小山先生佳作,姐姐到时再尽量帮你想想办法。”

鸣佩听罢顿时高兴地抱住她,欣然说道:“真的嘛?姐姐可是愿去找苏大学士索词?”

琴操在她小蛮腰上轻轻一扭,嗔道:“莫胡说,我与苏学士早已断绝音信。”

“那姐姐找谁要新词去?”鸣佩又不禁担心起来,如花娇靥像遇上风雨吹打,马上又黯淡下来,琴操清灯古刹枯守五年了,她在京里还能认识何人?

琴操未及作答,一个身着青色背子的丫环走了进来,向俩人一福说道:“姑娘,客人来了!”

琴操连忙交代鸣佩道:“妹妹小心些个,如今妹妹在京中未有根基,这些军伍之人一旦耍起横来,怕是不好应付。”

“姐姐,我不想去啊!这些人粗鄙不文,讨厌之极,奈何却是马步军指挥使,妹妹想在东京立足,总个是开罪不起。”

“那妹妹带着画眉进去,这些人若是有过分举动,你赶忙让画眉出来叫我。”

“嗯,妹妹晓得了,姐姐先歇着,妹妹去了!”

杨逸内着一袭儒袍,腰束锦革,外罩一件紫色轻裘,样子飘逸洒脱,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富家公子。

由包毅领路,两人打马前往旧曹门街,街上人流如织,熙熙攘攘,路过汴河边的开封府时,杨逸突然想起个人来,于是笑道:“包毅,你与开封府的包龙图有何关系?”

包毅挠挠头,讪讪地答道:“我倒是想有关系,但真的没关系!”

“你这厮不会也是钦慕包龙图清名,才改姓包的吧?老实交代,你原来姓什么?”杨逸义正词严的开审道。

姓包的人本不多,仁宗年间,开封府出了个包青天,美名传宇内,王韶熙河开边时,几个归降的羌人头领羡慕包拯清名,争着抢着让神宗皇帝赐他们姓包,‘包’一时成了个大热门的姓氏。

见杨逸满是狐疑地打量着自己,包毅为之气绝:“大人,我可不是羌人,我家祖宗十八代都姓包,比包龙图还包!”

“哈哈哈……

两人说说笑笑,来到旧曹门街的一栋大宅子前,大门上写着“宜露坊”三个字,大门掩映在柳荫翠色里,一枝梨花从粉墙内探出,片片摇曳如雪;俩人刚在门前下马,便有门子上来施礼,把马牵去,包毅介绍道:“大人,这家宜露坊的主人叫苏鸣佩,年方十六,长得娇滴滴水灵灵的,正月时才从钱塘进京开坊,我们得知后,便特意选了这家请大人吃酒。”

“不错,风宜清夜露宜秋,走!”

杨逸说着带头往里走,院内花木掩映,青栏翠帷,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处处散发着清雅宜人的韵味,恍若那些高人雅士的居所。

东京城里象这种妓馆有多家,这算是最高级的妓馆了,若大的院落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名妓,其他便是丫环、杂役、厨子、门房、护院之类的,专为坊主服务,最多还有几个姿色不错的丫环承担演乐、伴舞;坊主一个人,要养活一大帮子人,而且通常是卖艺不卖身,这就需要她们有极佳的才艺,和倾城的美貌才行。

杨逸进到院内,李一忠、谢东升,还有余兴、陆振两人都一同迎出来,这些人都是出身班直侍卫,个个是一米八以上的昂然汉子,历经血火洗礼之后,身上都有一股鹰顾狼视的杀伐之气。

一见杨逸,李一忠几人齐齐行了个严整的军礼;杨逸瞧着乐了:“我说哥几个!用得着这般模样吗?咱们这是来吃酒呢?还是准备去抢钱抢娘们呐?哈哈哈……

几人轰然大笑,李一忠典着脸道:“大人不是说过,身为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军人的样子嘛?呵呵,话说回来,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咱们这就杀到辽国去,把越国公主给大人抢回来……

“找死!”杨逸大脚踢出,李一忠早有防备,溜得比兔子还快。

和这些热血汉子在一起,杨逸心情大畅,行为也变得旷放不羁起来,殊不知,却被一双盈盈的眸子狠狠地鄙视了一番。

鸣佩和丫环画眉在厅内,看到李一忠等人迎进来的,是个俊逸儒雅的年轻书生,芳心暗喜,主客如此风流清雅,几个粗壮的武夫怕也得有所收敛,自己倒不用担心这些人用强了。

可听这俊雅的书生开口就是抢钱抢女人,鸣佩姑娘实在无法接受这种转变,唉!真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鸣佩狠狠鄙视杨逸的同时,对自身的处境也暗暗担心起来。

她才进京不久,这宜露坊开张才一个月,在京里还没有什么有权有势的恩客青睐,身如浮萍一般,若是这些粗鄙军汉真个用强,自己可怎生是好?

大宋以文御武,武人的地位很低,二品的武将在四品文官面还得低一头,甚至连七、八品的文官也敢傲然鄙视;整个社会风气也如此,百姓私下里将军人称作贼配军,以至有好铁不打丁,好男不当兵之说;

那些女儿家,宁愿嫁个破落书生,也不原嫁个将军;鸣佩这种才色倾城的名妓,看不起李一忠这些武人,再正常不过。

杨逸几人朗笑着进入厅内,厅中挂着一些名家字画,临窗的小几上有苍松盘栽,小巧的屏风上画着湖景秋山图,把室内装点得很典雅别致。

厅内共罢了六张小几,杨逸六人各据一几,盘坐于后;李一忠对厅中侍候的丫环喊道:“我们大人到了,赶紧上酒上菜,让鸣佩姑娘快些前来侍候我们大人。”

“婢子这就去。”一个丫环蹲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