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医心不改 >

第171章

医心不改-第171章

小说: 医心不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伯父?那药方?”彭成洵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郑秉均回到马车上,吩咐车夫:“去傅家。”然后拿出笔墨动手写药方,写完给彭成洵看,“是不是刚才你师姑开的药方,我没记错吧?”

    彭成洵忙接过来细看:“是,是这些药,不过药量上我记不清了……”他这六十的还没人家八十的记忆力好,实在惭愧。

    “应该不会差的,”郑秉均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是有信心的,等到了傅家,他带着彭成洵去见傅院使,直截了当就递出药方:“这是我们小师妹给蔡侍郎开的药方。”

    傅院使九十岁依然思路清晰,他记得蔡侍郎的脉象是阴阳失调之症,而他给开的药方是慢慢调理恢复身体元气的,希望几年之后病人元气足,能自身中和阴阳,可蔡侍郎是官啊,当官的谁愿意下去养着?

    傅院使眼力也还不错,看了一遍药方也不惊讶,反而问郑秉均:“蔡侍郎现在如何了?”

    “估计大家开的都是补气的药,蔡侍郎的脉息比我上回诊断时要强了一点点,这药他吃得。”郑秉均明白傅院使的意思。

    “可是……”彭成洵鼓起勇气问道,“这药方里的附子,肉桂是大热药,热药如火;黄莲,黄柏是大寒药,寒药如水,水火不相融……”病人能受得了?

    “热药温补体内衰弱的元阳,寒药驱除病患体内的热毒,正合这阴阳失调之症。”傅院使点着头很欣慰,用药相反相成,他的师妹不但能出师了,收徒都没问题。

    看在世交的份上,郑秉均解释得更详细:“附子,肉桂,干姜,益智仁,是用来调阳的;黄莲,黄柏可调阴,但你不能单看这几味似水火不相融,这药方里还有别的药呢,柴胡,黄芩可以和少阳,桂枝和白芍能调营卫,君臣佐使搭配合理,有什么可担心的。”

    彭成洵再仔细看药方,好象有领悟了。

    等彭成洵告辞走人,傅老太医又闻讯过来了,看夏百合开的药方也是十分感叹:“能把温阳补气药和清热解毒药配合着用的,我活这些年还是头一会见到,爹爹当年要是碰上阴阳失调之症,你们说他会不会也开出一样的药方?”

    “那还用问,咱们那小师妹不就是师父教出来的吗?”郑秉均对大傅老太医是一生崇拜的,绝不会因为对方已经离世就减少感情的。

    “当初你不是不信吗?”傅院使往椅背上一靠,纯粹就是位无忧无虑逸养天年的老人。

    “大师兄是一直不信吧,可你说,要不是师父教的,夏家三姑娘这一身好医术怎么来的,她要另有名师,她师父怎么不露面,能教出这么出色的徒弟,师父怎么可能默默无名,再说她要有师父,又怎么会投到我傅家的门下?”

    郑秉均看向傅院使,他这位大师兄的本事得了师父的十之八*九,可世事洞明的学问却超过大傅老太医了,要不然人家能在太医院首席的位子一坐就三十几年?

    “爹爹过世之后,我也曾梦里见过他无数次,梦见他教我诊脉,梦见他带我去采草药,梦见我学艺不精被他骂……等醒过来确实有所感悟,但要说梦里面尽得他老人家的真传,却是没有过的。”傅院使缓缓说道,他再大,也是想有爹在的。

    这话让傅老太医和郑秉均都红了眼眶,他们也想起来了父亲(师父)在世的种种,他们都是学医的,知道强压自己的情绪对身体无益,再说又没有外人在,哭了也不会有人笑话。

    “大哥,我想爹了,你说爹爹他老人家是不是真成医仙了?”傅老太医边哭边问道,他是老来子,在师兄和亲哥面前就是个孩子。

第二百八十二章 必有后福

    读书人寒窗十年,便可能一举成名,中状元当大官,可十年时间能出一位名医吗?别家不好说,傅家的答案是否定的。

    傅院使,傅老太医,郑秉均,学医都是先从小学徒做起,学会采药,学会认识草药,药柜里的药材随便伸手一抓,就和药方上需要的分量一样,不用称量就能准确。

    光会抓药只能当个伙计,他们还得在师父给人治病时侍立其后,等师父诊断完师父开恩允许了,他们再上前给病人号脉,学着认识不同的脉搏,学着给人看病。

    单看傅院使的一生,他两三岁他爹就教他认各种草药了,当然那时候主要是逗孩子,顺便培养教育,他其实是五岁开始认字的,也正式开始背医书,然后十岁时他爹让他跟在身边,学号脉,十五岁可以自己独*立治一些小病,二十岁他已经成亲之后,才正式出师的。

    这时间一算总共一十五年,傅院使还被夸为天才,可夏百合呢,人家小姑娘六、七岁喜欢上看医书,十七、八岁时开出的药方,让几位老太医都赞火侯足够了,勉强算算,人家学医的时间能有十年吧?

    傅家的老人和夏百合打交道多了,能看出她的确在医术上很有天份,老实说要是大傅老太医从她六、七岁时,就把人带在身边用心教导,教上十年教出一位名医,还能说得过去,可不过一场托梦就出了个医术高手,你信吗?

    “夏家三姑娘,是咱们的小师妹,她说梦见咱们爹爹仙风道骨的去见她,那还能又有假,这不很好吗?”傅院使看看流泪的亲弟弟和师弟,缓缓说道。

    在场的都是人精,还能不明白傅院使的意思,这件事对傅家有损失吗?傅家先祖成医仙,是对大傅老太医一生最好的肯定,夏百合医术好,她治病救人结善缘,可她是傅家出来的,代表的是傅家的水平,证明的是傅家的医术。

    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傅家为什么要说不相信,去得罪太傅,得罪太子妃,嗯,现在还要加上李尚书全家和长宁公主,简郡王……这两位背后还站着永安帝呢!

    傅家的老人们心里默契十足,自然不会拆夏百合的台,而夏家人,对夏百合的医术高超更没丝毫怀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三丫头(三妹妹)能几次死里逃生,一定是被老天爷保佑的!

    能被老天爷另眼相看,梦里得一身好医术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再说夏百合本来就喜欢看医书又自幼就聪明过人,这点对夏家人接受她医学上的本事是很好的铺垫,你要说她忽然变个武功高手能飞檐走壁了,夏家人才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夏家目前最关切最忙碌的,就是夏百合的婚事了,公主府下了聘,夏家就要选黄道吉日把嫁妆先送过去,夏侯夫人在临终前可是交代了,留给小女儿最多最好的东西。

    夏侯夫人是因为遗憾不能亲自教导养育女儿,才只能留给夏家三姑娘多一些财物当补偿,夏家其他人本来就理解支持,等到他们在西溪靠着夏百合吃饱穿暖的,心里就更过意不去了,一直想着要弥补。

    尤其是夏侯,小女儿两次差点儿被曹家害得送命,都是因为他当初的一念之差,小女儿就快成为别人家的了,他能做的,就是让她更风光,更体面的嫁过去。

    夏百合没拦着夏家人把她的嫁妆塞得满满的。老实说这些珠宝古玩庄子的很值钱她知道,但具体能换多少银子买多少食物药材她就不清楚了,想着夏家将来夏式明,丫丫,小石头都会长大成家,这些东西大不了再礼尚往来,她就啥都不管了。

    尤氏可得尽长嫂的责任一样一样检查交代,她忙得很,袁氏心疼女儿也没闲着,不过看女儿总和她商量,丫丫也开口叫她了,袁氏的精神是更好了。

    夏莲心住在江东,她和孙盘石还要为孙老侯爷守孝,是不能来参加妹妹的婚礼了,只能送了十几车的礼物表示心意,同时夏莲心也给娘家写了亲笔信,说她和孙盘石和孩子都不错,就是曲老夫人还是那样。连儿子都怕见,一点响动都会惊着,偏偏每天大鱼大肉还有胃口,郎中都不知这算不算病?

    只要曲老夫人老实呆着不害人就行,夏家也不想教女儿去害自己的婆婆,反正曲老夫人现在管不了家了,夏莲心只要能趁机把护国侯府握在手里,曲老夫人将来就是能病好,也再做不了怪了。

    肖家听说夏百合要出阁,自然也得为她添妆的,不过来的是乔氏带着一双儿女,乔氏说肖家大姑娘的原婆婆张夫人前些天没了,据说是张夫人临终前让小儿子与肖大姑娘和离,那郑家二少爷起初还不肯,是郑大人说郑书涛要不从母命,就把他从郑家除名,他才勉强写的。

    肖家接到和离书如释重负,顾夫人听说张夫人没了,还哭了一场,说到底是孩子的亲祖母,让肖家大姑娘的儿子给带孝。

    因为这个,肖家大姑娘才不方便亲自来谢夏百合,乔氏说肖家大姑娘的病已经好了,太医在第二月来那个之前给换了药方,肖家人明白,这是夏百合起了大作用的。

    不过有件事乔氏没好意思说,肖家是希望肖家大姑娘再找个好的,只是考虑到肖家大姑娘的身体才开始恢复,要急着嫁人再怀孕生孩子可不利,所以正好借着她儿子给张夫人服孝缓上两年,也显得肖家仁至义尽。

    黄氏和她的娘家也没少给夏百合添妆,黄氏的娘亲秦氏还天天往蔡家跑,关注蔡侍郎的病情。

    蔡侍郎三帖药才服完,就能睡个好觉了,这让蔡家上下都十分高兴,敬业侯还是没敢告诉弟弟蔡思信找过林家麻烦,他亲自带着侄子,去那些仗义帮蔡思信的京城官家少年的府里,一一道歉,赔不是。

    那些少年被送到傅家检查,都没啥问题,顶多就是点皮外伤,接着被送到许宏阳那里,才是他们苦日子的开始,更让他们伤心的是,他们家里的长辈去谢过简郡王,谢过傅家的太医,再去谢许宏阳时,居然说只管教训就好,下手不用顾及他们!

第二百八十三章 锦上添花

    蔡思信的小伙伴们是很讲义气,被家里骂了还是觉得朋友有难帮忙是应该的,不过要受苦大家也得一起来,听说蔡思信他爹好些了,那他们就拉着蔡思信,让他和他们一起训练。

    敬业侯对此是乐见其成的,他把侄子留给许宏阳,本来想借此再为弟弟说些好话,蔡侍郎告病假三个多月了,肯定有人会说为何不干脆请辞,栈恋什么的,许宏阳是永安帝的心腹,要是能为蔡侍郎说点好话,一定有用的。

    结果敬业侯还没来得及说,许宏阳就先说让蔡侍郎放心养着,说简郡王和皇上说了,夏家三姑娘出手,蔡侍郎痊愈是指日可待的事,皇上听了很高兴,说侍郎的位置还给蔡家留着。

    敬业侯回去把这话一说,蔡家上下更是欢喜,简郡王可是于蔡家有大恩了,而这还不是因为蔡家能和夏家有亲戚关系,陶夫人自丈夫病后,终于难得的眉头舒展了。

    再过了几天,蔡侍郎已经不再怕冷,屋里的火盆给撤掉了,他披着件斗蓬可以让人扶着到院子里活动一会了。

    秦氏过来见到也是欢喜,她和陶夫人说再过四天,夏家三姑娘的嫁妆就要先进公主府了,她陪着女儿看了看,到时候肯定是十里红妆的。

    这话也是提醒,蔡家还没送添妆呢,陶夫人恍然,这些日子她肯定没心思注意外面的事,原是计划着等蔡侍郎好了,全家亲自上门去道谢的,不过所谓送礼总该赶着最好的时机,比如人家的婚礼时候。

    蔡家人聚在一起商量着,也是一致认为这个好日子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