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88章

大隋帝国风云-第88章

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龟兹等西域诸国以及处置与中土大隋的关系上,牙帐内部矛盾激烈,手足相残是必然的事,就像当初射匮可汗在泥厥处罗可汗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一样,所以,以我的推测,未来三年内,突厥牙帐必有剧变,大叶护依靠西厢弩失毕五姓部落的支持,肯定能顺利拿下可汗之位。”

“大叶护有此野心?”昭武屈术支将信将疑。

“我熟悉泥厥处罗可汗,与射匮可汗和大叶护也往来颇多,以我的观察,泥厥处罗可汗不如射匮可汗,而射匮可汗不如大叶护。”伽蓝不以为然地说道,“西土信奉强者为王,崇尚勇武,像大叶护这样的强悍人物岂肯甘居人下?”

伽蓝是西土的草根英雄,传奇人物,伽蓝的自信有时近乎狂妄,但却能感染别人,昭武屈术支显然就是一个,他颓丧的情绪突然好转起来,伽蓝的话仿若一道阳光穿透了他心中的阴霾,让他感觉天亮了,希望就在眼前,胜利唾手可得,体内冷却的血也开始消融,开始奔腾起来。

假如真的在三年内返回康国,时间对昭武屈术支来说就非常紧张。试想从康国到长安有万里之遥,快马加鞭,一路顺风,至少也要四五个月乃至半年时间,以目前西土混乱而变化万端的局势,这一路上不可能顺风顺水,如此即便赶路就要耗去一年半载,那么留给昭武屈术支完全支配的时间也就剩下一年半载,而这个一年半载不但要觐见大隋皇帝,说服大隋皇帝影响甚至改变大隋的西土策略,还要在大隋人的帮助下重返康国,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隋人和突厥人之间的谈判,双方使者的往来,等等,所以怎么算这个时间都极其紧张,根本不够用。

昭武屈术支忽然站起来,深躬到地,恭敬说道,“请伽蓝指点一二,日后事成,誓必相报,康国和昭武九姓会牢记伽蓝的恩德。”

伽蓝急忙起身相扶,“三王子言重了,言重了。昭武九姓源自中土,你我同根同源,伽蓝别无所求,只求栗特人与我大隋世代相好。”

这是大话官话,没有实际意义,昭武屈术支心里清楚,伽蓝如此相助,必有所求,否则他就不是名震西土的西北狼,而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了。

“卫府冯帅和王帅已经把你的事情禀奏长安。”重新落座后,伽蓝慢条斯理地说道,“本来这应该是老狼府的职责所在,卫府有越俎代庖之嫌,但那时长孙都尉正在婼羌城,考虑到局势紧迫,故卫府临机处置急奏长安也在情理之中。”

“这是一份密奏,由冯帅和王帅的老官长右翊卫将军薛世雄转呈黄门侍郎裴世矩。薛将军和裴阁老曾同征伊吾经略西土,有袍泽之情。今同在皇帝左右,裴阁老又曾主掌西土经略,所以这份密奏是否呈送皇帝,最终由裴阁老定夺。”

“以我的估猜,裴阁老考虑到西北各势力之间的复杂争斗,必不敢贸然插手西北事务,以免给人留下争权口实,因此,我可以肯定,这份密奏现在还在裴阁老手上。”

昭武屈术支眉头微皱,沉默不语,虽然心中焦虑,但他对中土的事尤其长安中枢几乎一无所知,现在只能倚仗伽蓝给他出谋划策了。

“龙城是关键,卫府的策略更是至关重要。”伽蓝说道,“假如冯帅能在最短时间内化解龙城危机,确保粮草辎重能迅速运抵婼羌城,确保大隋依旧在名义上占据着鄯善之地,那么长安在得知西土局势骤变后,会大加赞赏卫府处置危机得当,对河西卫府的冯帅和王帅更是褒赏有加,而这时皇帝为了解决西土危机,所能倚重的也就是熟悉西土事务的裴阁老。如此,裴阁老就能名正言顺地插手西北事务,并乘机向皇帝呈奏康国三王子避难河西向大隋求助一事,再给冯帅和王帅记上一功,同时会献策皇帝,以帮助三王子重返康国为契机,与突厥人建立长期联盟,并以暗中结盟大叶护阿史那翰海来激化其与射匮可汗的矛盾,继而压制和延缓突厥人重新崛起的速度。”

伽蓝说到这里停顿了片刻,稍加思索后,又说道,“按照我的估计,最快年后,你就能接到皇帝召见圣旨。”

听到这里,昭武屈术支心里的那丝怨念不翼而飞,反而有一丝愧意。对伽蓝把雪儿和石蓬莱仍在龙城独自跑回敦煌之举,屈术支嘴上不说什么,心里颇有怨意,现在他才知道自己错怪了伽蓝,伽蓝正是因为要确保龙城的安危才先行飞马而回,依靠自己对卫府统帅的影响力,说服卫府能够接受他的策略,继而确保局势按照有利于昭武屈术东土之行的方向发展。由此他对伽蓝的才智有了更深的认识,钦佩之致。

“但如此一来,老狼府与卫府之间,留守府与卫府之间的关系就紧张了,矛盾就突出了。”

“西域都尉府做为经略西土的独立官署,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置这次危机,尤其长孙都尉还亲自赶赴婼羌坐镇指挥,结果不但未能力挽狂澜,反而差点全军覆没,他所失去的不仅仅是颜面,其能力也必将遭到质疑,结果就是承担所有罪责,丢官去职,狼狈而走。”

“长孙都尉一走,裴阁老是不是就能重掌老狼府?不可能,如果中枢权争如此简单,去年就不会有伊吾道之祸,裴阁老也不会拱手让出老狼府的控制权,所以长孙都尉如果败走老狼府,其结果必然是中枢权争再度激烈,如此必将影响到裴阁老的西土策略,影响到皇帝的西土决策,最终也将影响到三王子你的复国大计。”

昭武屈术支自小就挣扎在权争的漩涡中,对伽蓝之言自然是心领神会,当下急切问道,“请问伽蓝,计将何出?”

“长孙都尉败在楼观道之手,他这次是被楼观道算计了。”伽蓝说道,“长孙恒安能够主掌老狼府,是关陇权贵们努力的结果,而藏在关陇权贵后面的楼观道也是功不可没。关陇权贵和楼观道是互相利用的关系。长孙都尉代表的是关陇权贵的利益,楼观道想谋取西北之利,首先就要控制老狼府,控制长孙恒安。楼观道本想利用这次就会顺便实现这一目的,但谋划失败了,于是他们把脑袋一缩,躲起来了,所有的责任都退给了长孙恒安,两者之间的矛盾由此扩大,可以说是到了拔刀相向的地步。”

毛宇轩有些不耐烦,举手打断了伽蓝的话,“你打算把卫府的功劳分一半给老狼府,给长孙恒安,是不是?”

“正是。”伽蓝笑道,“卫府和老狼府本来就是矛盾重重,面对今日西土局势,如果双方矛盾激化,利益损害最大的无疑就是他们自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很浅显,但这件事卫府不能直接出面,假如冯帅和王帅出面,那不仅仅有施舍的意思,让长孙恒安羞愤难当,更会引起长安方面的关注,比如裴阁老,就会怀疑冯帅和王帅是不是有向关陇大权贵示好的意思,是不是与楼观道有了利益方面的合作,等等。”

毛宇轩望着伽蓝,连连摇头,“怪不得当年明公喜欢你,老帅也喜欢你,都喜欢把你带在身边,原来你当真有本事,把一件很简单的事想得如此复杂。既然如此复杂,这事自然由你出面处置了。”

“我算什么?突伦川的戍卒,且末鹰扬府的逃兵,我能公开出面?”伽蓝摇摇手,冲着若有所悟的昭武屈术支笑道,“此事自当由康国三王子出面,我等藏匿其后,为其出谋划策,奔走左右。”

“伽蓝,你是否征得了冯帅和王帅的同意?”昭武屈术支面有难色。

“这种事,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伽蓝笑道,“长安迟迟不来消息,说明裴阁老把密奏压下去了,裴阁老的意思很明确,他处在风口浪尖上,此刻即便有机会插手西北事务,但也不能重掌老狼府,以免激化中枢矛盾,延缓了西土决策,耽误了国事。”

“裴阁老的意思明确了,要继续让长孙恒安主掌老狼府,那么冯帅和王帅就不能独揽其功,所以冯帅几次试探我,查询我东去长安的目的……”

“你要去长安?”昭武屈术支又惊又喜,激动地问道,“伽蓝,你说你要去长安?”

“中枢权争激烈,假如皇帝这次继续采用裴阁老的西土策略,那无疑你就变成了中枢权争的棋子。”伽蓝严肃地说道。“假如你死了,裴阁老的西土策略如何实施?既然施舍不了,裴阁老的策略没有用了,皇帝接下来会采纳哪一方的策略就不得而知了,而皇帝无论采纳哪一方的策略,事实上哪一方都有很大可能完全掌控西北,而谁掌控了西北,谁就掌控了西北最大一块利益。”

昭武屈术支暗自吃惊。中枢权争他耳熟能详,但这一刻他刚刚踏足中土,便被卷入长安权争,这未必太过危言耸听了。

“我不得不去长安。”伽蓝手指毛宇轩,“他也去,我那一帮兄弟们都要去,目的就是一个,确保你的安全,直到你见到了皇帝。”

昭武屈术支感激涕零。这一刻说什么都说多余的,将来有机会再报答吧。

“冯帅的用意很明显,他以为我和裴阁老一直保持着秘密联系,他想知道裴阁老的意思,但又担心长安权争会影响到他的前程,所以踌躇不安。”伽蓝话归原题,“我们就利用冯帅的误解,由三王子出面拜会长孙恒安,拿出一个让卫府和老狼府平分功劳的计策。”

“什么计策?”毛宇轩追问道。

“三王子从逃离碎叶川到进入敦煌,都是出自长孙都尉的谋划。”伽蓝笑道,“包括石蓬莱,都由老狼府所雇。我在突伦川接应,布衣和江都候在天马戍接应,长孙都尉亲自到冬窝子接应。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完成这一历时年余的庞大谋划,而目的就是以扶助栗特人来遏制突厥人。”

“也就是说,西土局势虽然紧张了,但老狼府已经提前做好了布局,长孙都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技高一筹。”毛宇轩嘲讽道,“老狼府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当然,此次老狼府不但摧毁了铁勒大联盟,招降了契苾歌愣和契苾部落,还埋下了遏制突厥人再度崛起的种子,可谓一箭多雕。”伽蓝正色说道,“卫府配合默契,与老狼府联手合作,最终还是掌握了西土局势的主动权。”

“这种局面下,我们还掌握了西土局势的主动权?”毛宇轩嗤之以鼻。

“谁会告诉皇帝我们丢掉了西土局势的掌控权?卫府会说?留守府会说?老狼府会说?裴阁老会说?”伽蓝质问道,“谁说谁就激起了众怒,谁就是众矢之的,必死无疑。”

毛宇轩哑然。

昭武屈术支惊叹,好谋划,如此一来,老狼府有功了,与卫府的关系改善了,长安的裴阁老也不会与政敌爆发直接冲突了,而他的西土策略基本上就是老府的策略,如此西土策略的实施也就有了保障,而昭武屈术支的安全随即也有了保障,重返康国不再是梦想。

第078章 鸣沙园

龙勒城是鹰扬府所在地,也是河西五郡和西域三郡诸卫府统帅部所在地,事实上它就是一座大军营,一座堡垒,它与西边的阳关和东边的敦煌城构成了河西西端最为牢固的防御工事。

有军营的地方就有军坊,有乡团,有军市,这是自魏晋建立军民分离,军户世代为兵的世兵制以来,所形成的特有现象。

大隋的府兵制承袭前朝西魏、北周,初始军民分籍,军户地位低于民户。军人军户集中居住在军府所在的军坊、乡团,随时调动,居无定处。统一后,因为战争大为减少,不再需要这样一支既有军士又有家属及军户的庞大队伍,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