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332章

大隋帝国风云-第332章

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始毕可汗已骑虎难下,左右为难,更瞻前顾后,犹疑不决。他的信心已动摇,他祈盼着听到惊天动地的欢呼,听到雁门攻陷的喜讯,听到俘获中土皇帝的好消息。侥幸的心理和贪婪的欲望已控制了他的神智,加上对失败的极度恐惧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让他备受煎熬。但他只能无助等待,等待天狼神显露神力庇护他的子民,等待命运之神对突厥人做出最后的裁决。

雁门城内的皇帝却在愤怒的诅咒,诅咒穷凶极恶的突厥人,诅咒忘恩背主的始毕叛贼,诅咒东都和西京里阴谋推翻他的权贵,诅咒曾经发誓效忠他的卫府将军们,甚至诅咒留守太原的云定兴,咬牙切齿要杀了他。

云定兴是前太子杨勇的岳父,一度因太子案而遭罢黜弃用。皇帝也不想用他,但无奈宇文述极力举荐,正好皇帝也想找个机会挽救因太子一案对自己声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于是便重新起用了云定兴。

皇帝这一刻懊悔不迭,认为自己识人不明,用错人了,连带把宇文述也骂了个狗血淋头。宇文述也很郁闷,暗自怨怪云定兴,心想你也太无能了吧?你还想不想活了?皇帝被困雁门都半个多月了,你好歹也要在雁门城外露个头吧?你这不是找死吗?你找死就找死吧,但你不要祸害我啊。

云定兴若是知道皇帝要杀他,肯定觉得冤枉,恨不得一头撞死以证清白。

这一天在崞山战场上,云定兴督军猛攻。

帝国将士武器精良,擅长步战,又是本土作战,气势如虎,而北虏控弦仅仅拥有数量上的优势,再加上南下攻击受阻,寸步难进,士气倍受打击,所以双方正好打了个旗鼓相当,杀得血流成河。

同日,东都勤王之师已渡过黄河,由河内方向越过了太行山,正飞奔在晋南长平郡的崇山峻岭之中。

同日,西京勤王之师也已渡过黄河,由河东北上飞速前进。

同日,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李渊率河东主力大军,由龙门北上,沿汾河一线急速赶赴太原。

九月初二,右武卫大将军李景、武贲郎将罗艺率北平军十个马军团率先抵达怀戎城。

东北道大使、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出辕门十里相迎。双方稍事寒暄后,薛世雄便请李景共赴行辕,不料李景却摇了摇手,婉言拒绝,“战事紧张,救兵如救火。舞阴公毋须客套,还是让某等先了解一下军情,然后便直接下令吧。北平军自某以下,唯舞阴公马首是瞻。”

李景言辞之间并不客气,这位身高体阔、气宇轩昂,长着三尺美髯的军中老帅,对资历军功皆不如自己,却因为门第更高、又深得皇帝的恩宠而高居自己之上的薛大将军,显然抱有一定的成见。

薛世雄却假以辞色,不做无谓的意气之争。仗打赢了,对大家都有好处,帝国的安危和将士们的性命才至关重要。

“如此甚好!”薛世雄躬身致谢,然后冲着身后的僚属们挥了挥手。

卫府录事参军事带着两个掾属急忙上前,一边打开代北战场的军事地图,一边开始向李景、罗艺等北平将帅们详述当前战局,并做出分析和推衍。

据薛世雄获得的最新消息,皇帝和部分中枢大臣依旧被困雁门城中,齐王杨暕和行宫官僚也依旧被困崞城,骁果第二军则坚守崞山,把北虏选锋军阻挡于雁门境内,确保了太原的安全。而太原的援兵集结缓慢,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直到八月二十三日,才集结了两万人马北上救援。依薛世雄的估计,云定兴因为受限于兵力不足,最多与骁果第二军坚守崞山,无法救援崞城和雁门,也无法对雁门战场上的十几万北虏大军形成威胁。

不过东北道大使府和燕北行辕对战局的发展有个共识,那就是始毕可汗和北虏大军迫于季节、气候、军需以及牙帐和大漠局势日益恶化等各种不利因素,必然会在九月中旬前后实施战略撤退,也就是说,只要皇帝在雁门坚守到九月中旬,那么帝国就取得了这场决战的决定性优势,而北虏将陷入被动,假若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和俟利发康鞘利不能在九月中旬之前拿下白狼塞,打通战略撤退的通道,那么北虏主力大军将被包围,而帝国将取得这场决战的最后胜利。

所以,能否守住白狼塞,是帝国能否取得这场南北决战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李景听得很认真,全神贯注。待录事参军事讲述完毕,他对整个代北战场已经了然于胸。稍加思索后,他提出了第一个问题,“陛下在雁门城能否坚守到九月中旬?”

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回答,不过李景知道薛世雄和伽蓝都是皇帝所拟定的这个决战策略的执行人,虽然对此他颇感失落,甚至有些嫉恨,但皇帝相信什么人,恩宠什么人,那是皇帝的事情,他即便做得再好,对皇帝再忠诚,无奈皇帝不相信他,他又有什么办法?所以他初始对出战代北并不积极,直到薛世雄告诉他,皇帝被困雁门,他才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此时此刻,第一个冲到代北战场浴血勤王的人,必将赢得皇帝的信任。

薛世雄给予了肯定的答复。除非上苍一定要摧毁帝国,否则皇帝肯定能守住雁门城。

“东都和西京的援军何时抵达代北?”

这个问题薛世雄亦无法回答,他到目前为止甚至都不知道东都已经下诏勤王,他只能祈祷上苍的保佑。

李景摇摇头,无声叹息。

皇帝在豪赌,这些年皇帝的性格变化很大,冲动大于理智,浪漫大于现实,虽然皇帝在中外大战略的布局上堪称惊艳,并且屡屡得手,如果这一仗打赢了,皇帝也就基本上接近了他理想中的美轮美奂的战略大构架的建造,但是,皇帝把理想与现实混淆了,而现实距离他的理想总有一段距离,为此皇帝非常急躁,表现得急功近利,不论在策略上还是在用人上,都充满了矛盾和变异,由此也让皇帝和他周围的人时刻处在一种焦虑和郁愤之中,于是在策略上便常常脱离现实不顾一切的进行豪赌,而在用人上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常常让人匪夷所思,比如对伽蓝的使用,在帝国历史上便是空前个例。

李景问了第三个问题,“伽蓝能否守住白狼塞?”

薛世雄摇头,他把伽蓝的预测告诉了李景,“始毕可汗和北虏主力抵达白狼塞之刻,也就是白狼塞失陷之时。”

李景知道北平军的使命了,他冲着薛世雄躬身致礼,“请舞阴公下令。”

“北平军火速赶赴白狼塞,于神武川、桑干河一线布阵,与白狼塞形成钳形防御,不惜一切代价将北虏主力阻截于白狼塞下。”

李景、罗艺等北平军将帅躬身领命,轰然应诺。

第330章 九月初三

九月初三,白狼塞激战进入第十五天。

双方损失惨重,但此刻双方就如失控的战车,除了狂奔至死外,别无他策。

伽蓝身先士卒,每日与将士们一起浴血奋战,他的金狼头护具和他的威猛雪獒已化身为燕北将士心中顽强的信念,就像那面高高飘扬在白狼塞上空的帝国大纛,始终烙刻在中土人的心里,屹立不倒。

每日燕北军团的军官们都要齐聚要塞,共议军情。校尉、郎将们随着伤亡与日俱增,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心情也日渐沉重。北虏拼命攻击,目标明确,那就是以命搏命,单纯消耗,消耗燕北军的兵力,消耗中土人的士气和勇气,只待始毕可汗率主力大军北撤而至,则必能一击而中,一击之下摧毁白狼塞。北虏人多势众,消耗得起,但燕北军消耗不起,每日掩埋了阵亡将士后,防御战阵便削薄一分,这样打下去,若无援军,则要塞必失,要塞若失,则必然导致南北决战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无法实现决战之战略目标。

伽蓝尤为焦虑。这天军议上,有军官再次担心雁门,提出雁门失陷的假设。军议气氛由此变得沉闷、压抑,令人窒息。伽蓝断然否决了这一假设。白狼塞外北虏数次增兵,不计损失的连日攻击,足以证明雁门战局依旧处在僵持之态,而随着激战时间的延续,战局发展对北虏会越来越不利,由此进一步导致北虏不得不狂攻白狼塞以打通北撤之路。

伽蓝依旧坚持自己的推测,九月十三日前后,也就是北虏攻击雁门城三十天前后,北虏迫于气候、战局发展和牙帐内部矛盾等诸多不利因素,不得不撤离中土。从路程上来推算,伽蓝估计九月十八日前后,白狼塞将迎来这场决战的最高潮,迎来南北决战的巅峰对决,而帝国能否赢得这场决战的最后胜利,关键便在燕北军能否守住白狼塞。

伽蓝的信心有些动摇了,现在伤亡在增大,燕北军每日都在流血,士气、实力都在衰退,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白狼塞需要援军,需要更多的援军,虽然他知道武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武牙郎将晋文衍所率的一万幽州主力军就在四百余里外的安阳镇,但那是这场决战中代北战场所能调用的最后一支军队,是燕北乃至幽州全境安全的最后保障,亦是薛世雄全盘控制代北战局的最后且唯一的依仗,也就是说,不到最后一刻,薛世雄绝无可能把这支军队投到白狼塞战场。

然而,即便到了最后一刻,即便薛世雄倾其所有,靠这一万精兵事实上也无法守住白狼塞,因为北虏控弦太多了,几十万北虏控弦南北夹击白狼塞,白狼塞如何坚守?这时候伽蓝对军队的渴求程度已近疯狂,但薛世雄无能为力,不论伽蓝如何恳求,他都有心无力,爱莫能助。

由此伽蓝也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一个对帝国命运、对中土局势置关重要的问题,那便是经此一役后,代北军、燕北军乃至太原、涿郡等所有北疆镇戍军,都损失惨重而这个损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可弥补,因为国内叛乱迭起,国内卫府军要勘乱平叛,无法及时补充到边疆。虽然北虏经此一役后,同样损失严重,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可能再次入侵中土,但北疆这种脆弱的不堪一击的镇戍安全并不能给国内矛盾的缓解和解决提供直接帮助,甚至都无力帮助皇帝和中央勘乱平叛。

伽蓝心中的无力无助感越来越强烈,他竭尽全力试图改变历史,但历史的每一次改变都加深了帝国的创伤,加快了帝国的崩溃速度,这与他的愿望理想背道而驰,甚至越来越远。

为什么会这样?帝国到底做错了什么?皇帝到底错在哪里?中央的政治、经济、国防和外交战略与中外形势之间到底在何处产生了直接摧毁帝国统治的大碰撞?我又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我的努力与我的设想总是南辕北辙?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对还是错?抑或,天道当真不可逆?天命当真不可改?

伽蓝书告薛世雄,详述当前战局,他没有提到援军一事,他只能祈盼出现奇迹,祈祷上苍恩赐中土。

九月初三夜,屯驻于安阳镇的幽州主力军团接到了薛世雄的命令。

薛世雄以激动的心情告诉武贲郎将赵十住、贺兰宜和武牙郎将晋文衍,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率北平军已进入燕北,辽东留守杨恭仁率辽东、辽西两大军团也已进入榆关,正日夜兼程向燕北而来。

薛世雄命令幽州主力军团,即刻进入白狼塞战场,于鹅毛水、桑干水一线布阵,与白狼塞构成钳形防御,对俟利弗设阿史那咄栗及其所率北虏主力展开猛烈攻击,不惜代价守住白狼塞。

九月初三,雁门激战进入了第二十天。

攻城的北虏伤亡惨重,守城的帝国军民亦死伤累累。司马德勘的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