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隋帝国风云 >

第153章

大隋帝国风云-第153章

小说: 大隋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伽蓝敏锐地估计到了这一点,在重创阿舅军主力之后,果断改变方向,向其他义军发起了攻击。你既然撤,士气已丧,军心已失,哪里还有反击之力?你虽然逃得快,但两条腿的人岂能跑得过四条腿的马?更何况我还有副马,可以长时间保持体力,保持速度,所以,你的人头就留下吧。

西北人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展开了马军的速度优势,所到之处,摧枯拉朽,挡者披靡。

一个逃,一个追,一个四散而逃,一个四面追杀,不知不觉就奔跑了三十余里,逐渐接近了安德城。

安德城外,李德逸、高开道、石祗阑等义军首领正在商议明天兵分两路的事情,打算明天一路去支援将陵城,一路继续包围安德城,哪料斥候突然飞奔而至,传来惊人消息,义军在将陵城外遭到了袭击,各路义军全线溃败,很多义军逃兵正在向安德城狂奔而来,而西北人尾随追杀,距离安德城近在咫尺了。

李德逸等人根本不相信。刘霸道所率的义军联军人数最多,精壮主力多达一万余人,一支三百骑的西北马军就算武力超凡,也不可能击溃他们,这其中肯定有原因,或许是游元和崔逊召来了更多的援军,或许高鸡泊的高士达和窦建德渡河南下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个狡诈的张金称突然出现了,在黑暗中给了毫无防备的豆子岗义军以致命一击。

这时候猜测义军战败将陵的原因没有意义,要马上出兵反击,先把追来的西北人击退了,然后收拢逃亡士卒,重振各军。

李德逸匆忙集结军队,正要出战,却接到高开道、石祗阑仓惶撤离的消息,紧接着王瑞也撤走了,最后左君行和左孝友也撤离了,就剩下李德逸这支阿舅军了。李德逸气得破口大骂,无奈之下,只好掉转方向,向豆子岗方向狂奔而去。

第128章 乔二和方小儿

乔二白幞白袍,在点缀着绚丽花朵的原野上纵马狂奔,黑色大氅随风狂舞,不时露出紧系背后的两把横刀。

在他的身后,方小儿一袭黑袍,长发披散,削瘦身躯随着奔腾健马上下起伏,嘴里不时发出厉叱之声,手中马鞭更是在空中“啪啪”作响,一张犹带几分稚气的脸庞上写满了焦虑和不安。

当日如愿以偿回到河北,回到高鸡泊这个“家”之后,就如想像中的一样,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但很快,高士达和窦建德等义军首领对他们的态度就转变了,高士达把谢庆和几个随其一起回来的兄弟囚禁了起来,窦建德还算是顾念几分兄弟之情,把乔二和方小儿等几个人禁足于老营,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高士达对窦建德的“袒护”大为不满,甚至为此与窦建德发生了激烈口角。

谢庆也罢,乔二也罢,对其中的缘由心知肚明,即便是少不更事的方小儿也隐约猜到了原因,只是无法宣之于口罢了。

谁也不怨,只能怨自己的命不好。想像一下,河北叛逆被抓了,被流放到西陲戍边,活下来的可能性有多大?就算在边疆杀虏立功了,活下来了,回家的可能性又有多大?现在他们不但顺利回家了,而且之前还曾一跃飞天做了帝国的禁兵,一只脚已经踏进了仕途,人生的命运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匪夷所思的是,他们竟然放弃了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而且是已经到手的利益,请问谁相信?既然大家都不相信,那么就要思量他们回来的原因了。如果以恶意去揣测他们的动机,那也很简单,他们背叛了义军,卖身求荣,这次回来的目的是做“内间”,要欺骗和出卖义军,配合西北人剿杀义军。

没有证据没关系,只要掌权者产生了怀疑,不再信任他们,那么他们的厄运也就来临了。

在今日帝国复杂局势下,事情就是这样的顺理成章而又不可思议,这由不得那些日夜思念家乡的河北人,也由不得河北义军的首领们。人都要生存,一旦生存面临威胁,那么忠诚和信任也就成了奢侈,兄弟手足拔刀相见、反目成仇也就不以为奇。

乔二和方小儿几人被困老营期间,也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但对家园的热爱超过了一切,即便死,也要死在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

义军首领不信任他们,那是因为利益至上,而义军里那些曾与他们生死与共的兄弟却一如既往的信任他们,利用一切机会给他们传递讯息,正因为如此,他们知道龙卫统到了白沟,到了平原郡,并迫于形势向豆子岗义军联军发起了攻击。

在河北人的眼里,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但乔二和方小儿曾在天马戍亲眼目睹伽蓝的神勇,曾在紫云天目睹西北人的彪悍,曾在菩提寺亲身经历了一场血腥厮杀,他们知道龙卫统的实力,更知道义军的武力。如果正面对决,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但问题是,河北任何一路义军都不会把自己有限的实力拿来与西北人誓死相搏,更不会抱着以命搏命的决心与西北人进行一场同归于尽的厮杀,而西北人却没有退路,非死即生,唯有舍生忘死一往无前方能杀出一条血路,所以,激战的结果,极有可能是西北人创造奇迹。

乔二和方小儿等人盼望着奇迹的出现。当初在西土那等艰苦的生存环境里,伽蓝曾带着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在河北,他们相信伽蓝和西北人同样能创造奇迹。唯有伽蓝创造了奇迹,扭转了河北局势,他们的命运才能再一次发生改变。

他们期待着,甚至祈祷着,突然间,他们接到了窦建德的书信。窦建德叫他们快马加鞭,以最快速度赶赴驻扎在白沟岸边的义军大营。

乔二始终保持沉默,尤其“禁足”之后,尤其知道谢庆等人被高士达囚禁之后,尤其方小儿在他耳边念叨着高泰、西门辰等人在豆子岗不知近况如何的时候,他就愈发的忧伤,再一次恢复到当初那副病恹恹的“虚弱”之态。

方小儿短短的人生可谓精彩纷呈,不断的遭遇剧变,而这种“剧变”让他飞快成长,让他的心智不断成熟,早已超越了他的生理年龄。这一路上,他数次想与乔二交谈,想把他的猜想说出来,但最终他都忍住了。乔二的沉默告诉他一件事,不管即将来临的变化是否对他们有利,他们在义军里的生存都将步履维艰,一个得不到首领信任的义军战士,是绝无可能安然无恙地活下去。

必须做出改变,不管是自己还是乔二,还有那些从西北回来的兄弟,都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为信念活着,还是为理想活着,是为被无情现实打碎的鲜血淋漓的忠诚活着,还是为利益活着,为自己的利益活着。

方小儿在马背上起伏着,长发在风中吹拂着,汗水不停地流淌着,心潮剧烈地波动,思绪就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着,渐渐的,他在黑暗和迷雾中看到一点亮光,那点亮光指引着他的方向,但朦朦胧胧,难觅其踪。

※※※

清河窦氏是河北的三流世家。

窦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早期的窦太后。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祖母。文景之治和汉武大帝的崛起,造就了窦太后的显赫声名。窦太后是河北衡水东面的观津人,而自她之后的窦氏,在东西两汉都是荣宠至极的皇亲国戚,窦氏也就此形成了河北(清河)、河南(洛阳)和关中(长安)三大郡望。自汉之后,窦氏衰落,不过它与大汉国姓刘氏一样,凭借经学和财富,代代传承,虽然在南北朝的历史上没有出现什么名扬史册的人物,但依旧是中土的古老世家之一。

关陇虏姓贵族中也有窦氏,但这个窦氏源自鲜卑大姓纥豆陵,鲜卑汉化时纥豆陵氏改为窦氏,虏姓窦氏与汉姓窦氏是没有半分关系。

窦建德出自清河窦氏。他与刘霸道的人生经历很相似,都是河北地方豪望,因为在仕途上没有出头之日,于是转而寻求财富,广交天下豪杰,巩固地方势力。一旦时机来临,便毅然举旗,行争霸天下之大业。窦建德以“然诺仗义、乐善好施”著称,人称“长乐公”,故他的军队就叫长乐军。

长乐军的大营现驻于白沟岸边,隔运河相望之地,就是平原郡的长河县。帝国巡察使团的船队则位于下游几里外。窦建德把军队驻扎于此,虎视眈眈,不但是对巡察使团的公然蔑视和挑衅,更是对平原战场形成了威慑,有力策应了平原战场上的豆子岗义军联军。

乔二和方小儿飞马赶到辕门外。窦建德派人来接。两人大步流星,急匆匆进入军中大帐。

迎出帐外的是位三十多岁的魁梧大汉,白袍长须,稳健中透出一股刚毅之气。他就是长乐军的副统帅王伏宝,出自清河王氏。清河王氏在河北属于末流世家,而王伏宝又是庶出旁支,因此也就是一地方豪强。此人与窦建德自小相识,义结金兰,是窦建德最为信任的兄弟之一。

乔二与其年岁相仿,当年之所以能与窦建德、王伏宝、孙安祖等人结交,是因为他是久走河北水路的私盐大盗,手下有一帮兄弟,双方联手,可以获取更大利益。窦建德举旗后,乔二依旧奔走水路为义军筹措军资。当时清河郡有两股最大的义军,一个是高士达和窦建德,他们盘驻于白沟以北的高鸡泊,一个是张金称张金树兄弟,在白沟以南活动。双方在利益上产生冲突,乔二首当其冲遭到“攻击”,而把他卖给官军的正是张金称。也正因为这些缘由,窦建德和王伏宝对乔二产生怀疑后,并没有立即下手,而是犹豫观望了几天,结果河北局势突然风起云涌,骤然失控。

“刘霸道死了。”

王伏宝语出惊人。乔二和方小儿呆住了,不敢置信地望着王伏宝。刘霸道死了?河北第一个揭竿而起,豆子岗实力最强的阿舅义军的统帅,死了?

“阿舅军在将陵城外突遭袭击,损失惨重。”

停了片刻,王伏宝再爆惊人消息。

“杜彦冰和王瑞也死了。德军在撤往豆子岗的途中行动迟缓,结果被西北人追上,遭到猛烈攻杀,几乎全军覆没,其残兵被郝孝德和刘黑闼所收。”

“其他各路义军呢?”

乔二脸色难看,语气郁愤,情绪十分复杂,说不出的百般滋味齐涌心头。伽蓝神勇,西北人彪悍,冥冥中还有天神的庇佑,河北人这下遭殃了。

“各路义军一夜间全部撤回了豆子岗。阿舅军因为溃不成军,难以支撑,李德逸迫不得已,只好率残余阿舅军归附了燕军,附翼攀鳞于格谦和高开道。”王伏宝黯然摇头,“阿舅军完了,再无东山再起之可能。如今的豆子岗,是格谦和高开道的豆子岗,刘霸道已经成为过去。”

三人无语相对。方小儿心中的怨愤突然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悲哀和无奈,还有一种兔死狐悲的凄凉感。

豆子岗的义军规模远大于高鸡泊,而且这次刘霸道还得到了齐郡王薄的支援,得到了郝孝德、刘黑闼、杜彦冰和王瑞四位平原义军首领的鼎力相助,谁知竟然如此不堪一击,败得如此之惨。这个消息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以伽蓝和西北人的实力,就算奇袭成功,就算打赢了,也不会获得如此惊人的战果。唯一的解释只有一个,义军因为各怀鬼胎各自为战,自乱阵脚了,而在败退豆子岗的途中,又开始了自相残杀,实力得以保存者更是乘机吞并伤残弱小,借机壮大自己。

刘霸道到底死在谁的手上?杜彦冰和王瑞又是死在谁的手上?到底是哪些人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