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元配之训妻记 >

第205章

元配之训妻记-第205章

小说: 元配之训妻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丘若兰见丘玉娟无动于衷,不由急了。

    “一定要看好姚嫔腹中的胎儿,她务必会生个男孩子出来,到时你身为嫡母,又有我从旁协助,定可扶持小皇帝治理好天下,真正做到母仪天下。男人能做到的,咱们女人照样能做好。”

    丘玉娟摇头:“我本无甚才能,更没有翻云覆雨的手段,况且,那个孩子,你真不知道他的蹊跷处?一旦事情暴露,你能有刘娘娘脱身的本领?”

    丘若兰不由哑然。

    根本就不用丘若兰算计,那个孩子非安世弘骨血的证据,早早就被有心人摆在太后娘娘面前。

    太后娘娘怎能允许别人给自己儿子戴绿帽子,虽然这个帽子是安世弘自己主动戴的。

    所以姚嫔的那个孩子到底没留住。

    姚嫔因伤心过度流产,而她本人,也因为没有护好大行皇帝子嗣,被降罪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后因自裁而亡,尸身被其家人领回,太后又再次借故将姚嫔娘家人远远地发配到边关才作罢。

    太后气顺了,于是该考虑皇帝人选了。

    谁知,却被刘娘娘拉住:“好妹妹,咱们女人就不要干预朝政了,免得外面名声不雅。”

    好像从前执掌朝政十数年的不是她刘氏一样。

    太后本无野心,且梁王父子的罪证,同样毫无征兆地摆在太后面前后,她也真没有脸面再站在朝堂上了丈夫儿子的行为,她自是知道几分的,如今不得不放手,以换取丈夫儿子的身后名,同时放弃的还有几个庶出儿子的皇位继承权。

    安世弘既然无子,太后又一力指出他庶出兄弟才德不足,于是这时长兴帝已经指定了继承人的遗诏就公示于天下。

    安世诚成了最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第三零九章 身后之事

    可惜安世诚已经死了。

    幸好他还有两个儿子。

    从嫡从长,安天成了帝位的不二人选。

    只是听说这个孩子,头脑好像有些先天不足,也不知能否担得起这个重担来。

    几位王公重臣亦是顾虑重重。

    天大楚,听说这个孩子顺利通过了几位王公大臣的考校。

    民间甚至流传,那几位考校的王公大臣们出来后,皆淌眼抹泪,红着眼笑叹道:“其子聪慧异常,绝类长兴帝。有此子为帝,实乃大楚之福。”

    丘如意听了,越发忧心忡忡。

    她一个妇道人家,自然没有资格参与那天的逼宫行动,不只是她,卢郡王府的诸人都没参与,而是被李全等人送到秘密之处保护起来以防逼宫不成,再生不测。

    幸好安世弘及时被老天给收了去,兵不血刃,卢郡王府的危机得以解除。

    不等丘如意安下心来,紧接着儿子竟被立为新帝,而且还朝中众人夸得天上有地上无,俨然命定的一代伟君明主。

    她不由得着急上火起来。

    少有人能拒绝唾手可得的权富,丘如意也不例外,但也要看有没有那个能力去得到。

    儿子是什么样儿,她比谁都清楚。

    不过是个最寻常不过的小孩子,却被吹得天花乱坠,可见他们的居心不良。

    以稚龄被推上那个位置,少不得又是个傀儡皇帝。

    没自由活得憋屈,即便是皇帝,哪里及得上寻常富贵人家的孩子活得开心,况且多少人盯着那个位子,一个不小心,就会没了小命。

    丘如意越想越心惊胆战,便问卢郡王道:“父亲,夫君他到底是生是死?”

    “放心,他活得好好的,等儿登基后,他差不多也就能回来了。”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回来接替皇位?”

    丘如意不解:“咱们府上的危机已经解除,他的消息完全可以公布于众了,他回来当皇帝,岂不比儿更合适。帝位看似繁花锦簇,实则遍布荆棘,夫君年长见多识广,应对起来更能自如,儿到底年少,儿媳很担心。况且本就是传位给夫君的,朝中人却偏要舍他而抬举一个孩子,如此反常,必有阴谋,儿处境危矣。”

    卢郡王语塞,半天支吾道:“这是众人协商的结果,我也莫之奈何。”

    说了等于没说,丘如意看着儿子一阵心酸,生恐他步了长兴帝的后尘,然她一个内宅妇人,在国家大事,并无发言权,只得暗自祈求丈夫早日归来,好一起想对策。

    不过,想也知道,既然儿子被有心人立为皇帝,除非儿子登基了,否则丈夫是不可能回来的,现如今还不知他被怎么拘禁看管呢。

    丘如意越想越担心,心里倒实实在在希望儿子快些登基。

    反正怎么也避不过躲不开,倒不如试着接受,至少一家人还能在京城团聚。

    丘如意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将来必定能想个让一家人平安的稳妥法子。

    丘如意既然想明白了,便极度珍惜眼下的时光,带着老二每日专心陪着安天,皇宫深似海,一旦儿子去了皇宫,一家子怕是短时间内不能够再团聚了。

    安天有所察觉,便对母亲道:“我是小孩子不懂事,将来就让父亲做摄政王,我什么都听他的,而且到时咱们一家子都住在皇宫里,永不分开。”

    丘如意笑晏如花,搂着儿子连连称是,脸上却不免黯然。

    他们怎么可能让丈夫做摄政王呢。

    哪知,没几天,卢郡王也道:“永平郡王和几位老大人已经商量妥当了,儿登基后,就让世诚做摄政王。”

    丘如意大吃一惊。

    如果丈夫做摄政王,他们还怎么能摆~弄儿子呢。

    这和直接让他做皇帝也没差什么了,那为什么却非要多此一举地转一道弯呢?

    丘如意小心问道:“夫君是不是伤得很厉害?毁了脸,还是缺胳膊断了脚。”

    天家也是要脸面的,自不会立那有碍观瞻的人为帝的。

    卢郡王额上急出了汗,他现在的日子实在艰难。

    类似问题,每天被家人不停地问起,他也的确很难回答。

    这事自然不对劲,但真实原因却不能说。

    安天说了:“我已经失去祖父和父亲,不想再失去其他亲人,尤其是母亲的爱。”

    所以,卢郡王只得勉强答道:“没有,世诚他很好,但朝中的事,错综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你只要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就成。另外,你也不要想些有的没的。诚儿也是诚心将皇位让给儿的,并没有受他人胁迫。朝中众人是真心辅佐儿,一切都很好,你不用担心。”

    丘如意虽不全信,但事实证明,卢郡王所言倒也不虚。

    安天既然被确立为新帝,便不能袖手旁观安世弘的丧事。

    对于梁王父子,安天思虑过后,终没有公布其恶行。

    他在对刘娘娘及永平郡王等知情人的谈话中,提道:“梁王对安氏贡献不小。早前他随先皇驱乱定国,功勋赫赫,后期治理朝政颇为清明,百姓受益不小。只是前期为了争得皇位,针对宗族众人使了不少手段,甚至卖国通敌,可恨可耻,但终久也用了手段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大楚总体来说也没吃太多亏。死者为大,对外就不必大张旗鼓地宣扬,他为人如何,交由后人来评说吧。”

    众人点头道:“皇上仁德!如此处置甚妥。他本极受百姓爱戴,皇位更替的关键时期,朝堂内外最怕节外生枝,如来行~事,可以极大的安定局面,朝廷和百姓都能受益。”

    安天又格外安抚曾被梁王父子迫害的永平郡王等人。

    事情已久远,永平郡王等人对于梁王的愤恨已是减轻不少,如今里子面子又都有了,也愿放他一马,况且史官自会据实记载梁王的一切行为,到时他的恶行自会流传千年万载,也就不争这朝夕之气了。

    梁王事毕,安世弘的身后事也就很好解决了。

    此时公布他的恶行,世人未必会信,反而会认为是新帝往他身上泼脏水,进而怀疑新朝。

    故仍是比对着梁王,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言行,史官据实记录,却不会对外大肆宣讲。

第三一零章 登基为帝

    众人皆一致通过,刘娘娘不服,暗地里道:”便宜了他父子,尤其是安世弘。”

    安天劝道:“得饶人处且饶人。外人不知,咱们母子岂会不明白个中内情。从根源上来说,始作俑者,怕还要追溯到咱们身上。”

    这话不假。

    如果不是刘娘娘心怀怨恨,意图报复搅乱朝堂,长兴帝也不会心灰意冷立诏毁诏,大楚朝堂也不至于乱到现在;

    如果不是她跑去告诉梁王遗诏之事,梁王也不用借敌杀人,安世弘也不会针对卢郡王府。

    “即便如此,也是他们贪婪心毒所致的。就算安世诚当年做了皇帝,他们也未必肯俯首,仍会小动作不断。再说了,安世弘毒害亲爹,可不是咱们拿他手下的药。”

    安天听完刘娘娘的碎碎念后,道“这件事将来自有公论”后,转头专心办理起安世弘的丧事。

    虽然没有公布安世弘的恶行,但他被雷轰而亡的事实却没有特意遮盖,众目睽睽之下,也确实不好遮盖。

    好端端被雷击死,也够奇特的了,大千世界能有几人有此待遇?

    安世弘到底做皇帝时间太短,百姓们还没有真正从内心升起敬畏之心来,加之从前他为太子时风评不甚好,如今又死得蹊跷,免不了会闲话他几句。

    果然不久,便有人传说,梁王死得不明不白,是被亲儿子给毒害死的,因此梁王死不瞑目,他又本是人间帝王不同凡夫俗子,一怒之下,竟告状到玉帝面前,因安世弘为表清白,曾数次发誓五雷轰顶,故上天以此灭了他,以正视听。

    这事造成的后果是,大楚朝几百年历史中,但凡有人发誓,必要道“如有违背,必遭五雷轰顶”,以示诚意。

    虚虚实实的传言中,安世弘的丧期很快就过去了,他当日准备的登基大典,自己并没有用上,倒是便宜了安天。

    刘娘娘是不满意的,不知刘娘娘,就是丘如意总觉得晦气。

    但安天经历过生死的,对此看得极淡,“况且尽数毁去,重新再置办,太过劳民伤财,而且重新置办,还要花去太多时间,如此一来,父亲回来的日期又要后延了”。

    丘如意闻言,很是惭愧。

    果然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眼光太狭隘,还是儿子眼光深远,果不愧是做皇帝的,虽小小年纪,一举一动,却能时刻想到天下黎民百姓。

    丘如意暗为儿子骄傲,与有荣焉。

    再思及丈夫能早日归来,越发释怀不少。

    既然皇帝不嫌弃,众人便也乐得省心,于是没几日,登基大典隆重举行,大楚朝迎来了新的主人,历史的篇章再行继续。

    丘如意那日远远看着皇袍加身、一板一眼举行登基仪式的儿子,心中一阵恍惚,两三日回不过神来。

    遥想当日,安天身着帝王冠冕,威风凛凛,登临高位受天下人跪拜,一举一动,威严神武,犹如天神下凡。

    丘如意不可避免地回忆起梁王父子的神态仪容来,感觉远不及自家儿子天威,安天好像天生就该如此生而为帝受人崇敬。

    不只丘如意如此想,除却几个知内情的,文武百官莫不惧于其自带的君王气势。

    她夫妻二人可没有此等气度,这也不知这孩子随了谁?

    丘如意正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