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967章

甲午崛起-第967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外交场上,见一面的礼节肯定是要的,即便是敌国,外交上接触一下,彼此也不会少一块肉。

    沙俄外交大臣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之所以连见面都不肯的原因是,英国现任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先生,正在和他密谈英国伙同沙俄对华国的中亚省用兵的事情。

    而且,两边已经达成初步意向了,沙俄承诺,只要英国支持1000万英镑的军费,沙俄一定在年内出兵。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外交大臣马克西姆卡努尼科夫公爵才不方便再来见华皇了。

    华皇猜到了七八成,当统计局将具体的情报送过来之后,更加证实了华皇的猜测。

    “陛下,英国人果然准备对我们用兵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

    萌总裁点点头,“在东亚,英国运输困难,没有站得住的后方基地,但是在中亚,他们有庞大的印度半岛做后方,肯定是要动手的。”

    “那现在怎么办?如果沙俄跟英国人达成协议,就不是我们准备怎么动手,现在应该想的是怎么防御了,这两大敌人如果南北夹击中亚,我们全部的力量都投入到中亚也守不住。”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提醒道。

    华皇一抬手,站起身来,来回踱步,示意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不要说话,他要想一下。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也默默的想着眼前的局势,各方面都有动手的打算,中亚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火桶了,其实在华皇当初拿下中亚的时候,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就不是很看好能够在这里长期立足,按照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意思,在中亚掠夺一番,便还给沙俄,或者丢给英国人,顺便卖个好,毕竟想要从藏南攻入华国,也是不现实的,华国要从大陆对外扩张难度无异于登天,同样,有别国想要从大陆进攻华国,其实难度也同样无异于登天。

    “透风给沙俄人,如果他们不同我修好,我们可能会配合英国拿下阿富汗,并且将中亚放弃。”华皇思考了差不多有五分钟之后,边看着圣詹姆士宫外面的花园,边对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眼睛一亮,“还是陛下的思路开阔,如果是这样的话,沙俄肯定要找我们的,相对于欧洲列强来说,我们要比英国人的威胁小太多了。”

    华皇笑道,“是的,我们也不一定要打,形势有的拼,那就打,完全拼不过,还打什么?放弃的过程中,弄一笔钱,当转店了。毕竟我们在中亚这一年多修建了大量的铁路,把这块地皮炒热了,谁不眼馋?”

    “陛下真的有这样的想法?”卡特丽娜卡芙公主欣喜的问道,如果华皇真的有放弃中亚的打算,她觉得是很好的,毕竟拿到了庞大的西伯利亚之后,华国的工业又在发展当中,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光是华国自身徐徐发展,就足以追赶列强的经济了,按照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的想法,有个三四十年的时间,追上英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且,在不对外扩张的情况下追赶,肯定要更稳健的多,以华国目前的实力,扩张肯定心有余力不足,而自保,完全没有问题。

    萌总裁斜睨了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一眼,笑着摇摇头,“你啊,还是不了解我,我怎么可能真的会这样想?如果是要把地皮炒热,然后送人的话,我何必要花这么多精力建设?何必要搞那么大规模的人口置换?又是帮着发展,又是提供人力资源,又没有毛病。这只是虚晃一枪,即使是不这么想,也要让所有人觉得,我们是在这么想。我们的战争准备越充分,时间越长,敌方的战争准备时间越短,越仓促,越晚知道我们的真实意图,对我们的战争天平就越有利。”

    华国第一次的人口大置换,是将朝鲜的大部分人清空,都放到中亚去,将西伯利亚的大部分人清空,都放到中亚去,再将华国本土的人调过去,填补这两大区块,同时调汉人到中亚省去,才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了中亚省彻底成为华国的一个行省的变革。

    各大列强走的殖民道路,华皇走的是直接变成华国的一部分的道路,这里也有本质的区别。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哦了一声,“要让人觉得我们是这么想的,明白了,我马上去安排。陛下,我觉得这风声放出去,英国和沙俄,应该都会将陛下奉若上宾了。两家都想夺得中亚,而我华国假意要放弃中亚,他们自然也就不存在合作的基础了。”

    萌总裁皱了皱眉头,“外交上面的事情,其实容易办,但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将要放弃中亚的假动作做出来,可能要影响华国内部,特别是中亚省军民的建设热情了,会动摇人心。”

    “是啊,既然是假动作,对外对内,都不能透底,又要在假动作的掩护下,对国内进行大规模的物资筹备,这的确是很难。”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忧心道。

    华国目前正在稳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最初形态阶段,这对于一个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国家,对于一个九成九是农业的国家来说,这个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资本主义的发展政策,不过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啊,时间太短。

    等于说华国社会现状仍然只是小幼苗,这个小幼苗,能经得起华皇手动带来的狂风暴雨吗?战争能催动工业和资本主义火速发展,这是被历史印证过了的事情,但同样存在拔苗助长,夭寿的威胁。

    以前的华夏大地,每个朝代都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土地兼并,都产生过孵化资本主义的土壤,不过华国的古代历史是这样,资本原始积是中国达官贵人主导的土地兼并,但这是官商勾结的产物,所以在农民运动的过程中被荡涤一空,没有继续发展的时间。

    在华皇此前的朝代中,土地兼并产生了大量廉价城市人口,只是这些人非常少地被收纳进手工业,大多数沦为服务业人员,所以不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然,这些情况也存在于英国等欧洲国家,只要有廉价劳动力就可以帮助手工业发展并且逐渐替代就有的封建小农生产方式,无论王朝怎么变迁,这种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可以为国家带来更多收入。

    但是为什么此前华国的统治者为什么不采取?为什么华夏的流民沦为非手工业者居多就不能帮助发展资本主义?

    土地兼并问题在每个王朝都会出现极大的问题,以至于土地矛盾一直是历朝历代心腹问题。封建时代的平稳社会在底层就是自给自足,就是一亩三分地上吃饱喝足。

    欧洲国家自从大航海时代开时候,就开始将世界连城一个整体,崛起的国家都是国土面积相对狭小的,譬如荷兰,荷兰通过贩卖一种鱼类在全欧洲进行贸易,赚取一笔丰厚资金。随后世界市场开始逐步打开,联系加强,贸易更加频繁,衍生出了工业,工业原料一开始是一些常见的农业中常见的,比如纺织需要羊毛而工业思维就是需要规模化,于是出现圈地运动。

    华国的大地主是要收地租的,每年还有农户孝敬的一些鸡鸭鱼甚至还有鹿一类的珍禽。而在欧洲,在英国,南方农场主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用于工业生产。华夏资本主义萌芽同欧洲最大的不同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土地被谁占有兼并,而是土地上生产的东西为什么而服务,土地生产为什么服务就决定了土地上的人产生了什么的制度。

    清朝的商品经济相对明朝,其发展速度更慢,覆盖范围的扩张速度更慢,形式更加散碎。

    扼杀商品经济的,主要是皇家的集权程度。中国历朝历代,皇家集权能力是逐朝代递增的。而中央政府的社会资源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是递增的趋势。

    即便不是满族建立清,那么汉人自己的朝代提高集权水平也同样是大概率事件。

    皇家集权之下,人的交流、迁徙、从事职业的事实自由更少,不利于商品经济;皇家集权之下,商品交易的核心规则就不会是公平自愿交易。因为如果公平自愿,则会妨害皇上“办大事”,在戎在祀那些所谓国之大事。皇家集权之下,地方大吏的封疆分割之权也约大,差异仅在于权力组合的差异和调整。中央、行省、州府、县这四级政府,在权力分割的不断调整下,其实对平民的限制越来越大,但支撑和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少。

    由此会造成地域市场的封闭性。跨地域的交易以及由此带来的分工,也不会有更大的需求。皇家集权之下,对纯消费的需求大,对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所以在华国之前的资本主义萌芽,没有多大比例是面向全民消费的。如果资本都没有持续的增长,也就谈不上发展资本主义了。

    皇家集权之下,全社会会有多大空间支持生产型投资的提高?没有资本积累的商品经济,就不算是资本主义萌芽。

    华夏历史上,凡是皇家集权程度下降的时间段,商品经济都会快速发展,如北宋晚期,南宋,明末,清末,官僚阶层从商的普及性够了,但是封建文化扼制了从皇家到士大夫的思路拓宽。

    明朝和清朝的商品经济一言以蔽之,仅仅只是官商而已。官商,以奢侈消费和中上层消费为主,配合各种金融经济,这不算资本主义萌芽。

    官家无法领导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他们的权力就能帮助他们获得丰厚的收入,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了,只有商人,跟工业结合起来,才能成为资本家。

    华夏自秦朝废封建、立郡县以来,就是一个官家说了算的社会,封建贵族也能起点作用,但他们不能说了算。

    所以,华夏一直都是官家社会,官家大一统,大一统容易扼杀各种历史可能性,最重要的就包括扼杀资本主义发展的可能性。

    华夏历代都是农民社会,一个皇上,一群官吏,农民一盘散沙,抱不起团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思想一直占据主导,统治阶层只要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做个良民,便满足了。

    农民信息闭塞,一般都认账。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是肯定发展不起来的。但是工商业发展起,老板们见多识广,又出得起钱,网络密布,这时封建统治就能碰上对手了。

    在西欧,星罗棋布的一个个城镇,一块块地盘彼此独立,势均力敌,忽然有一块地盘上发生制度突变,成立了城市公社,或者商人掏钱建立联防,维持内部治安,反抗外部侵略,并且成立一个董事会管理城市,管理军队,这时候,这块地盘上谁说了算?资产阶级说了算。

    资本家们控制了暴力,建立了有利于自己的法规,于是资本主义诞生,封建主义消亡。

    西方历史上资本主义就是在封建主义和****地盘的暴力均衡的夹缝中出现的。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很像中国的****社会,属于第三等级的商人,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推翻了国王和贵族,国民大会说了算,这是法国****消亡的途径。

    农民生活在里甲制度的严格控制之下,他们力量微弱,反抗官府压榨的收益很微薄,却面临着杀鸡吓猴的巨大风险。在这种个体反抗风险远大于收益的利害格局之下,只要能凑合活下去,退缩忍让通常是农户的最佳生存策略。此外,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水平高,与外界交易的次数少、数量小,忍一忍也不是很要紧。因此小农对公正稳定的社会秩序的要求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