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681章

甲午崛起-第681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上有先进的总裁1874式步枪对付沙俄的前膛枪,那就更不是小优势了,华军的枪,都是好钢,很多时候,华军的总裁1874式步枪和沙俄军队的前膛枪碰撞在一起,老毛子的枪可以直接断裂,而华军的步枪,通常是毫发未损。

    如此多的优势综合在一起,加上情报被轩建章预估的准确,都给了轩建章极大的信心,但是鬼知道居然还这么吃力。

    “啊!”一名老毛子大吼一声,他的枪同一名华军士兵的枪撞在一起,瞬间断成了两截,居然拿起手中断了的那一截,硬生生砸死了华军战士。

    另外一名华军战士想对老毛子的背后袭击,噗的一声,刺刀捅入老毛子的后背。

    老毛子重伤之余,居然还能回身,背上着一把步枪,居然返身抱住了刺伤他的华军战士,扭断了华军战士的脖子。

    老毛子这才断气。

    这只是这场空气惨烈白刃战的一个缩影,老毛子的白刃战的确是有水平的,队形很呆板,但是被他们用呆板的方式,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老毛子的前进,一个跟着一个,像是一堆机器人,不会乱动,也绝不会乱了队形,他们胜在力气大,和凶悍。

    这让轩建章非常吃惊,一方面向总参谋部报告现在的情况,同时,也向总裁直接汇报。

    华军第一野战师轩建章之所有有这么大的临战决策权力,和萌总裁的信任也是分不开的。

    萌总裁接报,一下子站了起来。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急道:“总裁,怎么样?我们抵挡不住了吗?”

    萌总裁摇摇头,“轩建章的做法,没有什么问题,很大胆,也被他猜对了,但是他低估了沙俄人的力量!”

    萌总裁叹口气,他情愿不知道这样的消息,因为萌总裁,什么都做不了,他不可能让两个师上翅膀去增援。

    其实,沙俄的陆军,在史上是非常出色的!

    一战干趴了三个帝国,当时,毛子好歹是日俄战争刚吃了瘪,德意志和奥匈那时候何等威武啊,一战后也完蛋了。

    奥匈账面实力还是可以的,就是拼这种绞肉机战争,拼预备役乃至男性人口消耗总体战后劲和凝聚力不足。

    而且一战初期的俄军并不弱,德奥都大大低估俄国从日俄战争后的复苏与革新速度了!

    而且德国笼络奥匈一方面是害怕其与法国结盟,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国内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传统上特别亲奥的巴伐利亚等)。

    而拉住了奥匈就必然把俄国得罪,这是没办法的。

    德国真正脑残的是去招惹英国。

    欧陆争霸,基本上是得英国者得胜利,连腓特烈时代都记得傍约翰牛的大腿!

    这个时期,整个欧洲的战争和外交局面,其实有点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

    沙俄其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极为类似:1。不受中原和西欧各国待见,对周天子和教皇不尊重,楚国僭越称王,沙俄信东正教,自称“第三罗马”;

    2。宫廷政变兵变频繁,昏君暴君扎堆,造成无法长期凝聚国力保持强大,来回震荡;

    3。都对领土扩张近乎病态的狂热,但都被其他国家联合阻止,楚国灭掉四十个邦国,直到灭亡前还灭掉东南霸主越国和鲁国,但受限于晋国和中原诸国的合力制衡导致扩张受限黄河以南,沙俄持续扩张,瓜分波兰,企图占领中国东北和新疆等地区,但受到列强阻止;

    4。都被新兴崛起的国家重创,楚被吴国重创,攻破首都,后求秦借兵复国,后被秦连续重创,导致灭国;俄国被日本,拿破仑法国,德国重创过,付出巨大代价;

    5。地域广大,战略迂回空间辽阔,但都是吃老本,没落贵族;

    6。国家改革日趋于集权化,但改革迟滞,始终受到强大贵族势力的操控,在萌芽状态,凡是支持改革的领袖,都被贵族发起的政变所处死或软禁,流放;楚国最早开创县制,由中央控制,但是封地封君太多形成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分治太重,楚国的吴起变法,屈原改革惨遭失败,最终楚身死国灭;俄国农奴制改革受到奴隶主阻碍,导致国君被杀,俄国工业化直到苏联时期才完成,但民主化遥遥无期;

    7。俄国和楚国缺乏足够的忧患意识,轻信所谓盟约;楚怀王傻逼,苏联被nc德国欺骗,导致战争初期受到重大军事惨败;

    8。俄国和楚国人才外流严重,导致社会阶层离心离德;

    沙俄在1815年到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是欧陆霸主,神圣同盟盟主,普鲁士和奥地利都是沙俄小弟!

    沙俄那时候,世界八大列强,俄国是其中之一,而且曾经一度做三望二,和英国搞大争霸。

    虽然输了,但是有声有色。

    萌总裁就从来没有小看过沙俄,之所以上来就硬钢这么强大的对手,萌总裁之前就已经说过,是要让世界看见华国的变化,让华国老百姓看见华国的巨变,除了打得赢沙俄这种次强,甚至是列强级别的对手,不管怎么开化,都起不到类似的效果!

    现在只有看轩建章和华军第一野战师的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似乎集中到了这个时间点,只是,华国没有人知道罢了。

    轩建章本人都上了战场,端着步枪和老毛子拼刺刀!

    参谋们劝不住,也没法劝说,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战要是败了,会是什么局面,将成为包饺子不成,反而被沙俄军队反杀的局面。

    沙俄军官的头盔是两只老鹰的头盔,非常好看,但是不适用,华军已经没有任何的铁甲了,全部是布的军服,连军官的帽子,也完全是后世的大盖帽,或者布帽,布帽外面再另外戴钢盔,总之,现在是类似于冷兵器的老毛子军队同已经完成了现代化改革的华军的一次正面大交锋。

    显然,华军没有占到多少便宜,逆境中的老毛子军队,在人数比华军低一倍多的情况下,显得非常勇悍。

    这还是华军第一野战师,王牌中的王牌呢!要是换成刚刚组建的任何一个师,甚至是三个师,六万人也未必有能力包老毛子八千多人的饺子!

    “拿枪,尽量用枪!”轩建章边打,边对身边的人道,作为一只两万多人的大军的统帅,又是次华军作战的急先锋,轩建章也是拼了命了。(未完待续。。)

0937 华军第一野战师几乎拼光

    这还是华军第一野战师,王牌中的王牌呢!要是换成刚刚组建的任何一个师,甚至是三个师,六万人也未必有能力包老毛子八千多人的饺子!

    “拿枪,尽量用枪!”轩建章边打,边对身边的人道,作为一只两万多人的大军的统帅,又是次华军作战的急先锋,轩建章也是拼了命了。

    “快点,都快点,能开枪尽量开枪。”大家纷纷开枪射击。

    砰砰砰!砰砰砰!

    其实不用轩建章下令,战士们也都是这么做的,南方的士兵个子也许不如北方人高大,但是机灵程度是强于北方人的,尤其凶悍程度,江西兵和湖南兵,湖北兵,都是凶的典型!要是在山里打斗,一个人能打五个!

    华军的南方士兵绝大部分来自江西,少数来自浙江,福建和广东,也有一部分是湖南和湖北,迁徙到东南来居住的,之后被征召入伍,或者是主动要求入伍。

    到了四川,云贵这些大西南的士兵,现在华军中还没有,不过,大西南的军队,萌总裁也是很欣赏的,在史上,他们为抵御外侮,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大西南的士兵,普遍有耐力强的特点,可以连续苦战,恶战,日本鬼子就曾经吃尽了苦头,战争主要拼的是后勤补给,其次就是军队的数量,质量,尤其是军人的战斗意志。

    这个时代的拼刺刀技术,还不像后世,后世步兵的枪打完了,步枪就只能当成刺刀用,现在华军因为是五连发的步枪,已经比沙俄的前膛枪不知道高明多少,所以,一边拼刺刀,一边乘机开枪击毙敌人,也是华军独特的战术。

    老毛子的刺刀战术和白刃战战术,也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史了,要比华军这才三岁多的军队,要成熟的多。

    如果不是华军可以边拼刺刀边开枪,几乎没法打。

    随着火器数量与质量的发展,沙俄军队的步枪最终取代了冷兵器。

    火器完全控制了战争,以火器为战争基础的战术也随之产生了。

    刺刀的出现更使长矛战争的地位也丧失了。

    战术上为了更好发挥火器的威力,步兵的队列纵深越来越浅,最终演变成了线式战术。

    虽然当时的战斗往往在最后仍要以白刃冲击结束,但是一份1762年从法国伤兵身上统计的杀伤比显示,步兵轻武器造成的伤亡已经占了的统治性地位,高达68。8%。

    一、线列战时代的俄军火力思想

    “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俄**事家苏沃洛夫。

    如果用19世纪初期的军事思想来解读18世纪的线式战术,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偏向防御的队形。约米尼曾指出”对进攻来说好的部署应当具有机动性,坚忍性和攻击力;而对防御来说,首先是坚忍性,同时要有最大可能的火力。”

    苏沃洛夫与当时俄国内部试图复制腓特烈二世,推行普鲁士制度的保守派不同,他的军事思想核心是进攻。他被认为是俄军中试图打破线式战术,采用纵队和散兵线最早的军事家。苏沃洛夫军事原则中,包含了两条,”快速“与”勐攻“。由于强调进攻的快速性,因此他对俄军的要求不同于同时期欧洲军队那样,倾全力发扬枪炮的火力。

    在对步兵射击的要求上也形成了与当时线式战术的代表,普鲁士军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腓特烈二世曾说过:“一个普鲁士的步兵营,就是一个活动的炮兵连。他的装填速度极高,可以是其他一切部队的三倍以上。这一点便普鲁士军有了三对一的优势。”

    可以认为这些话有些夸张,但是不难看出当时的普鲁士军队在训练时,求追的是更快的装填速度以发挥最大的火力。苏沃洛夫则不同,他提倡精确射击“为了消灭敌人尽量节省子弹,各人在每次射击时都要瞄准敌人。”有时甚至不惜降低射速,例如在1763年条例中提到为了尽快射击,把枪托置地是很好的方法。但他却要求枪托装填时绝不可置地,同时还要检查通条弹回了没。虽然他对士兵的射击提出诸多要求,但是并不赞成以火力取胜“射击要少而准,刺刀要刺的狠”。他特别强调培养士兵拼刺刀的精神。他骄傲的宣称,“敌人也有两只手,但他不知道怎么对付俄国的刺刀”。

    应当注意的是,苏沃洛夫这种节约子弹,突出白刃,强调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它的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由于苏沃洛夫一生从事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扩张战争,战场都在敌国,往往是无后方作战,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士气也难于维持。同时在大部分时期,由于为了便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在俄军内部占优势的还更多是推行普鲁士制度的保守派,向苏沃洛夫这样的军事家虽然打胜仗较多,但是在内部政治斗争中往往败北,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者。

    到了拿破仑时期的俄军,则更加在战术上上了一个台阶。

    到了1876年的老毛子军队,更是进步了一百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