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1040章

甲午崛起-第1040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华军的军事实力,在印度已经没有对手,关键是交通问题难办,并没有通铁路,要人工过去啊。

    下面的任务仅仅是拿下孟买,便能让所有驻留在印度的英国人或者往孟加拉,缅甸方向走,或者赶紧离开印度。

    “两个旅就够了,我的意思是让华军第五野战师缩减成两个旅的编制,以便自行补足因为战争中带来的减员,其余两个华军第六野战师和华军第七野战师继续在阿富汗修整,把我的意思转告给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和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王大山对身边的张浩波道。

    张浩波同意王大山的看法,“这样是最好的方案,的确没有必要再开太多的部队到印度去,拿下孟买,就能拿住所有印度的经济。”

    王大山告知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和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也仅仅是让他们知道而已,并没有请示的意思,因为华皇已经给了王大山最大的权力,让他可以全面调动在阿富汗和印度的军队。

    华军第五野战师缩编成第一旅和第二旅,第三旅的剩余人员全部暂时补充到第一旅和第二旅当中,以后再重新补充人员,番号还是保留的。

    华军第五野战师第一旅和第二旅从卡拉奇往艾哈迈达巴德行进,要渡过印度大沙漠,中间还有一条大河,拿下苏拉特之后,才能最后到达孟买。

    路线不是特别长,主要是这一段为英军的军事重镇,还有少量的印度胁从军武装和英军武装,总数有三万多,也不能说完全失去战斗力。

    不过三万多混合军队,英印联军才三万多人,在王大山眼中是不够看的,华军两个旅将近1万5千人,一比二打一堆杂牌军,必定是摧枯拉朽的战争。

    王大山估计的不错,华军南进夺取孟买的两个旅,和长途奔袭苏伊士运河的两个师,几乎同时取得了胜利!

    英印联军完全没有抵抗,印度总督罗伯特布尔沃利顿爵士在华军到来之前,已经带着英国人跑光了,印度胁从军一看英国人都主动逃走了,谁还会打?

    所以华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敲击当地土著乐器,穿着暴露的印度姑娘们‘热情’的欢迎这片大地上的新主人。

    王大山的华军第五野战师两个旅,只用了半个月,就占领了孟买,印度各地土著贵族,争先恐后的向华军表忠心,各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将英国人的米字旗换成了华国的黑红两色五角星旗。

    一方面是出于对强大的华国的畏惧,一方面是出于华国的对外政策的肯定,华国承诺保护国的农民们不用缴纳赋税!光是这一条,对于一个农业国家的老百姓的心,是绝对的征服力量!

    从内心论,印度人对于华国,肯定是比英国人要亲近的多,两地的来往并不密切,但是渊源颇深,几千年前就有交往,最关键的是,华国拿住印度,可以肯定一点,从此之后,这片大陆不用再更换主人了。

    骆国孝带领的华军第四野战师和刘锦棠带领的华军骑兵师则更加顺利,不管是伊朗地区,还是阿拉伯地区,不管你是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还是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华军都坚持宣传承诺保护国的农民们不用缴纳赋税!

    和华军进入印度的情况一样,这些地区对于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他们,还是华国来了,并不在意,但是在华国手上有不用纳税这种好事,自然是要热恋欢迎的。

    以至于华军两个师还没有往前走,前面的路线上的城镇居民都会自发的先行驱逐当地的奥斯曼贵族和组织人员对华军进行补给。

    当然,这当中都有统计局的人预先做好组织工作,在华军到来之前,这些地方实际上就已经被统计局先行归化了。

    以至于华军两个师抵达苏伊士运河边上的时候,当地的阿拉伯人自发的为华军准备了几千条木船用来渡河。

    在华军的声势影响下,在华国的保护国不纳税政策的驱使下,所有的中东地区一起起来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裁君主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暴政!

    这是华皇最初没有想到的,华军几乎没有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埃及,开罗和苏伊士运河正式纳入华军的掌控。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君主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召集了30多万军队进行镇压,意图夺回埃及和苏伊士运河,但是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同被华国统计局号召起来的地方武装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伊朗,阿拉伯,中东各地的当地土著也被华国动员起来支持这场摆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的战争。

    正面临比1873年那次的经济危机更大的经济危机困扰的欧洲列强们都惊呆了,亚洲的局势变化一日千里,华皇从离开德国,离开欧洲,到返回华国的中亚省,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似乎整个世界都一下子变天了。

    不但是华军再次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爱动脑子的欧洲政治家们,也再次将华国的政治体系捧上了神坛,纷纷开始研究华国的崛起路线,人们吃惊于华国的崛起速度,认为这是魔鬼般的速度。

【1389 大结局11】

    在华军全线取胜的时候,华皇已经将总指挥部放在了里海边上的拉什特。

    “没有想到居然两路大军都没有遇到一点阻碍。”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奋的将各地发回的电文拿给陛下看。

    华皇微微一笑,“我也没有想到,这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要是真心帮助各个地区的人民,是能被人看见的。”

    “是的,这和陛下在中亚省的优秀控制有很大关系,全世界人都看见了陛下的能力和爱心,爱护所有人,这不是殖民者们能够理解的。”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衷心的赞美了一句,绝不是奉承,卡特丽娜卡芙公主从来就不奉承陛下。

    这让华皇听了很舒服,笑道:“都是你和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还有所有的华国各级官员,华国全国的群众共同的功劳,其实我没有做什么。”

    “陛下给大家指路,陛下制定发展计划和政策,这就是陛下最大的功劳。”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嫣然一笑,心说陛下越来越谦虚了。

    “印度的形势已经稳定,就让王大山先回来吧,让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去就可以了,印度胁从军和阿富汗胁从军先不要解散,保留他们的编制,全部编入建设兵团,弄十个兵团,把从北京到苏伊士运河的铁路和公路网,先弄起来,这是一切的重中之重,接下来要看英国人怎么走哦,从现在的局势看,别说是华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连伊斯兰地区的地方民兵都打不过。”华皇的心情极好,到了这个份上,他已经没有最初的战争筹备阶段的那么担心了。

    “是的,没有想到,英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些貌似强大的帝国,都是纸老虎,完全没有战争能力,现在就看英国人是不是能咬牙从本土派兵了,如果他们不帮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话,我们这一次,可以趁势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整个非洲都拿下来!”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奋的赞同华皇的话。

    “让凯瑟琳和刘雨晴评估一下,看看粮食能负担多少,就让多少军队调到中亚省来!”华皇对卡特丽娜卡芙公主道。

    “好的。”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答应着,下去了。

    萌总裁好笑的看着优美的海景,华国的陆军并不是如何强大,而且华国的海军几乎没有战争中起到作用,华国的空军,也仅仅是刚刚起步,还是能飞的汽车这种最低级的骨架飞机水平,就这样,华军就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当中,取得了这么大的进展?

    别说是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就连华皇自己也没有想到。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哈里发。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统治时期,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继续受到欧洲列强,尤其是地处欧洲东部的基督教东部教派国家沙皇俄国的侵略和宰割。

    俄国人为了报复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对其南方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像以前一样,腐朽的土耳其军队遭到一系列惨重失败。到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时,奥斯曼帝国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他的绝大部分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地区的领土和属地。

    对俄作战失败后,他解散议会,将宰相米德哈特放逐国外。恢复**制度,建立恐怖统治,推行泛伊斯兰主义,迫害各地的民族,才会让整个中东这次这么强烈的起来响应华军,欢迎华军,搞得华军像是救星来了一般。

    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是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的幼子。在兄长穆拉德五世苏丹被宣布患有精神病而遭废黜后,在新奥斯曼党人支持下,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拥上王位(1876年8月31日)。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的时候,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奥斯曼帝国对内统治摇摇欲坠,民族矛盾丛生。俄国人借口土耳其政府镇压保加利亚1876年4月起义过程中发生了对其南方斯拉夫诸国的暴政,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即位后的第二年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1877…1878年俄土战争,经过三次普列文会战,俄国…罗马尼亚联军突破了多瑙河防线,前锋远达伊斯坦布尔近郊。

    执政的米德哈特帕夏为挑动英俄大战,故意在1878年签署圣斯特凡诺条约。英国果然不能容忍俄国单独吞并土耳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把舰队开到了伊斯坦布尔金角湾,英俄大战一触即发,经德国首相俾斯麦调解,制定了共同宰割土耳其的计划,保加利亚独立,受俄国保护,英国取的塞浦路斯,土耳其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成为名符其实的欧洲病夫。

    现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军事上全面受挫,这还是在华军没有出动主力军队的情况下,他惶惶不可终日,期待着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再次将强大的英国海军舰队开到伊斯坦布尔金角湾来,直接对华国参战。

    在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看来,上一次沙俄动用了50万大军,英军都毫不犹豫的参战了,更何况这次华军只是两个师,4万人的兵力,况且英军还刚刚在印度被华军大败,连印度都被华军给拿走了!英国人不可能不全面参战!

    凯瑟琳和刘雨晴接到了华皇陛下的询问电报。

    “按照现在的粮食储备,负担再多的军队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弹药的生产速度和粮食运输的速度。”刘雨晴对凯瑟琳道。

    “先派出两个师,争取在三个月内,再派出一个师,这是近期能够达到的极限了。”凯瑟琳对刘雨晴道,“就这样回复总裁秘书处吧。”

    “嗯。”刘雨晴看了看凯瑟琳,“不过,我觉得,我们应该能解决的更多,派出5个师也能负担的起来吧?”

    “我知道,一咬牙是能负担5个师,甚至6个师,我们答复的时候,不要把话说的太满了,不然,怕影响华军总指挥部制定更大的作战计划,到时候额外多出来的,总好过拿不出来。”凯瑟琳冷静的道。

    赵青萝忍不住笑了笑,“真够圆滑。”

    “我这是圆滑?我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这是全盘的考虑。”凯瑟琳见赵青萝终于愿意主动跟自己说话了,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