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1024章

甲午崛起-第1024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浩波笑道,“高团长对于印度的情况很熟悉吗?”

    “不熟悉也熟悉了,都来中亚一年多了,多少印度人和阿富汗人跑到赫拉特去啊?我可是赫拉特的驻地的团长呢。”高谊通道。

    “印度在加入殖民世界体系后,人口增加了不少。很多骇人听闻的原始风都在印度,比如对女性的极端歧视,比如逼着人和牲口结婚,比如不讲卫生,等等等等,好歹让英国统治那么多年,还是不开化。法国大革命,一百年间充斥着各种政变各种杀戮各种恐怖各种血腥各种颠覆,经历了君主**,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君主**复辟,资产阶级帝制等多个阶段十来次革命,搞死了两任国王外加第一二共和国,期间还发生了对内对外多次战争才革命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两次革命,搞下去两个国王杀了其中一个,最后遇到了开明的封建君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像印度这样原始落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政治体制很好构建,但是人人平等、崇尚科学、尊重民主这样的理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在人民心中建立的,国家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的。”张浩波坐下,给高谊通发了一支烟。

    两个人坐着抽烟,都很高兴,统计局和军队平时是不联系的,至少除了公务,不能建立私人友情,现在坐在一起,倒也觉得彼此都是一样的想法,很是亲热,只要不谈军队和统计局内部的事情就行了。

    主要是张浩波不能把统计局的事情泄露出来,至于军队的人员分配,构造,张浩波可能比高谊通还要熟悉。

    华国的统计局,是华皇最信任的机构,也是华皇倾注心血最多的机构,统计局的信仰很直接,就是信仰华皇,信仰华国,华皇在前,华皇说的一切都是对的,华皇怎么说就怎么做,而华粹党虽然也是这样,但是受到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同统计局都是不同的。

    所以,华皇统计局可以说,真的是铁板一块,但是华皇并不需要整改国家的行政体系都像是统计局这样,那他就真的成为了封建君主了,那样的话,整改国家会失去生气和活力,完全成为他一个人的附属品,这不是华皇需要的。

    华皇的愿望是整个国家,所有的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都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至于他个人,能用皇位来换取这种世界的话,华皇立刻可以退隐。

    轩宗露,还有几个儿子,现在都处于顾问状态,年纪轻轻的,都不到四十岁,不过,都不能直接介入政治,这也是华皇要求的,他们要介入,不是皇帝的爸爸就是皇帝的叔叔,位置难给,做什么都很敏感。

    华皇的家族,从轩宗露往下,已经超过了五十人了,经商的一个都没有,这也是华皇要求的,皇家的人不准经商,难免会卷入贪腐。

    从政的也就只有华皇自己,还有轩悦文和轩悦武三个人而已。

    轩玉冰去上海的一所大学当了一名英文教师。

    再往下,就是轩悦文和轩悦武,还有轩玉冰的小孩,都很小,以后还说不清楚,不过,也只能走两条路,要么从政,要么进各种单位。

    华皇的旁支,轩洪波家和轩洪宇家的小孩,大部分都搞了艺术,没有人从政,也没有人经商。

    所以,华皇的家族,现在看起来,倒像是艺术世家,华皇也很支持这样。

    至于未来怎么走,华皇是主张学习英国,一步步让皇权淡化,最终成为一个象征,华皇还没有小孩,如果华皇有了小孩,按照先后排定皇位顺序,现在如果华皇突然死了,也不会乱掉,会由轩悦文的大儿子继承皇位,轩悦文的大儿子要是也突然死了,就是轩悦文的女儿,一个个抡过去,然后是轩悦武的儿子,或者是女儿。

    华皇也没有什么私产,整个皇家可以说都没有私产,皇家的钱,由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帮助搭理,数量很庞大,却不会挥霍。

    光是各地的华皇行宫就有上百处了,但是这些并不会成为华皇奢华的象征,因为华皇仅仅是在保留了各地行宫的基础上,让人加以维护而已,有历史意义。

    最上面的人没有私心,整个体系才能死心塌地的跟从,这也是华国的制度优势,华皇目前来说,一直很得人心,做的很好。

    “英国对于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同时拉拢大量印度土邦大君让其对大英帝国和身兼印度皇帝称号的英王宣誓效忠和提供兵源以此换取其在各自领地上的自治地位,因此英国法律以及印度总督的力量只限及英属印度的11个省(中央省、旁遮普省、西北省、信德省、联合省、阿萨姆省、孟加拉省、比哈尔省、奥里萨省、马德拉斯省、孟买省),对剩下的五六百个印度土邦国是无权干涉的,因此印度总督只能用文明开化等理由设法劝土邦主下令禁止各自领地上的野蛮陋习,但基本上没有多大作用。英国殖民扩张并不是传播“文明”的慈善活动,而是被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推动,为了寻求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生产地而已。直到1857年印度大起义之前,统治印度的都是作为盈利性企业的东印度公司,而不是英国政府!总之,不要以为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产生了多大的正面影响。”张浩波接着刚才的话题道。

    “是啊,只有我们华皇陛下,才一律平等,对待后归属到华国的人,对待的和汉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真正的为民着想。”高谊通赞叹道。“一个国家的转变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可能会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事情。英国殖民统治的时候早就深谙这个道理,扭转被殖民国的意识,民族习惯,是一件非常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轻则花费的巨资(如派遣教师、传教士等)打水漂,重则殖民地人民闹民族主义情绪反抗殖民统治,相反如果保留被殖民地原本的意识和民族习惯,则可以最大程度的安抚被殖民者乖乖的当奴才。印度是“全殖民地”,全国都是英国的农业原材料基地,农业奴隶是不需要知识和文化的,只需要卖力种植商品就好,所以英国根本没必要去用知识改变他们,知识多了还会闹事。”

    “对,像陛下在本土之外施行义务教育,虽然只是三年的小学教育,但是作用也很大,我们不强求他们最终跟汉人一样,但是给他们一扇门,或者说给他们一次机会,至于要不要走,随便他们,不愿意,随时可以离开,华国的户籍,想要得到困难,想要失去,太容易了。”张浩波自豪的道。

    英国人,印度胁从军,还有默罕默德雅库布汗的军队,两方面这次打的特别狠,整整打了两天,都没有停下来一会儿。

    张浩波让带他们来的几十名阿富汗人设法去跟默罕默德雅库布汗联系,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因为前面就是英军的封锁区。

    “这样下去的话,我估计默罕默德雅库布汗要死在这里了。”高谊通从望远镜中边看两边的战况边对身边的张浩波道。

    张浩波点点头,“英国人这次像是真的玩命了,双方的武器优势差距太大,再好的体力,也赶不上源源不断的子弹。”

    “英国人这种鸟武器,也就是欺负欺负土著,真恨不得带我的团进来干一场,我保证,不用一天,我能反冲锋,把英国的军队全线击退。”高谊通似乎已经按捺不住战斗的望了。

    张浩波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不得已,只能再将这边的情况汇报给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

【1368 默罕默德雅库布汗的顾虑】

    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当即给出了答复,让他们立刻进入坎大哈,越是这种紧要关头,越是能有效果,如果默罕默德雅库布汗不需要华军的帮助,去了还有什么意义?

    按照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的指示,张浩波和高谊通带着部队,边躲避双方的战线,边往坎大哈方向迂回前进。

    这就太难了,因为他们哪一边都不属于,幸好华军从指挥官到士兵(其实这支小部队中就没有士兵,最低阶的都是少尉,清一色的老兵)都很专业,在双方战斗的间隙,还是在这天晚上穿插进去了。

    轰轰轰……轰轰轰。

    英军的炮火非常密集。

    高谊通蹲着身子对张浩波道:“看样子,英国人这次是要总攻了!”

    “不管这么多了,站长已经下了命令了,一定要进入坎大哈和默罕默德雅库布汗见面!也要保护我们的大使馆。”张浩波道。

    “好吧!”高谊通大声的回答道。

    其实,保护大使馆的意义不大,华军的大使馆根本没有人敢动,阿富汗人不是神经病,英国人也不是神经病,而且英军也没有把整个坎大哈夷为平地的炮火实力。

    现在的华国已经强大,如果谁误伤了华国的大使馆,后果他们自己能想象。

    不单单是华国的商人们和特勤人员会进入大使馆,甚至很多阿富汗的妇女和儿童受伤了,也会求救于华国大使馆,大使馆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都会尽力救助阿富汗的平民。

    现在三方的关系,就是这么微妙,一言不合就开干,但是对于华国,阿富汗和英军又都投鼠忌器,还算是顾忌的。

    英军有炮,有枪,这其实就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阿富汗人完全是在用血肉之躯保护自己的家园。

    华军来的时候是210多人,到了坎大哈范围内,只剩下199人了,200人都不到。

    “不要紧张,我们是华军,是来保护大使馆的!”马哈茂迪对着一片阿富汗人防守的区域喊话。

    这一次有回应:“你们走!这里不欢迎华国人!”

    阿富汗人很奇怪,不清楚华军是怎么能跑到坎大哈来的?怀疑他们是一路杀过来的。

    “我们是经过了沙里亚尔首领的准许过来的!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请把我们的意思,转告给默罕默德雅库布汗!”马哈茂迪大声道,满脸都是汗,如果到了这里,还是要回头,那就尴尬了。

    匍匐在马哈茂迪身边的张浩波和高谊通也很紧张。

    过了好几分钟,对面才喊道,“你们等着,我们让人去问汗。”

    “好的,谢谢你们。”马哈茂迪大喜,急忙回答道。

    张浩波,高谊通,还有一些能听懂阿富汗话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感觉又有希望了。

    默罕默德雅库布汗虽然排斥和华国接触,认为华国和英国人是一样的,就是想来做他们的主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认为华国是真心帮助阿富汗人的。

    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因为默罕默德雅库布汗真的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一百五十多万军队,死的不到50万人了!死亡三分之二,这还没有计算平民,全部算进去,这一次英军的入侵,至少造成整个阿富汗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员死伤。

    如果没有外来的帮助,要么是他战死,已经投靠了英军的阿布杜尔拉赫曼汗带着英国主子进入阿富汗,要么是投降,但他绝不会投降的,只能是第一种。

    而事实上,默罕默德雅库布汗已经做好了第一种选择,甚至想过是不是到中亚省去寻求华国的庇护,既然都想过了寻求华国的庇护,那么接触一下华军又能怎么样?

    “汗,让他们进来吧?现在,如果我们不投降英军的话,只能依靠华国人了。”默罕默德雅库布汗的大臣雅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