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少将军滚远点 >

第427章

少将军滚远点-第427章

小说: 少将军滚远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公主仰起面庞,眸子里清澈见底,哽咽道:“我只想知道,你答应我带十六妹来,是不是事先就知道?”

伍思德认真的回答:“我又不是神算,怎么知道会有这种事!静儿,你不要乱想。实在要想,想想你自己。你也在这样的环境里,你比她位高权重,你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事?年青和守寡,不是她行事不端的理由!”

------题外话------

提前一小时更新,仔可以去和医院牵引打交道了。

第十三章,猪,老虎和面团子

十一公主愣住,随即喜欢。一抹红晕闪上面颊,悄声道:“你叫我什么?”伍思德强作镇定,不管心头扑腾扑腾,眸子也是凝视认真:“静儿,”

随着这喊声,十一公主要喜悦,又羞答答,要羞答答,又眸子一亮,无端俏生生起来。她手脚都没处放,身子依到伍思德怀里,低声不知说了句什么,一个人悄悄儿地笑。

伍思德:“嘿嘿。”

也就欢喜无限。

周妃从房外要进来,本来要撞着。可刚才伍小壮和小结实把房门撞开,翠姑抓他们走,还是气恼中也没有关门,伍思德才能听到十一公主的祷告词,他也没关门,小夫妻依偎,让周妃看在眼里。

周妃忙走开,一头走一头笑,去大门上看豆花和伍小伍吵架,再回来睡下,梦到无数只山鸡蛋,白生生白光光,豆花变成一只大山鸡走来走去的照看,蛋炸开,出来一个孩子,再炸开,又是一个儿子。

把娘娘笑醒。

醒来,洗手去给伍大壮上香,自然是少不了十六公主的。早饭后,十一公主拿着几本公文继续学习,周妃过帅府找贺二姑娘说话。

房门轻轻开了,伸进来一个头,是翠姑!

见十一公主在,翠姑还是不理她,从十六公主坟头上回来妯娌们就对十一公主视而不见。脚下一前一后走着伍小壮和小结实,和十一公主无声无息打着眼色。

伍小壮和小结实嘿嘿地笑,十一公主悄悄地笑。

翠姑装没看见,在灵位前点香,把十六公主的灵位侧到一旁,带着儿子们给伍大壮上过香出去。十一公主苦笑,等母子们出去,自己把十六公主的灵位放好。

再进来是腊梅,也伸手把十六公主灵位侧过去,上过香不管,走人。她家大姐儿在脚下手指着:“娘,你放的?”

“走。”腊梅把大姐儿拉走。

十一公主再把灵位摆正,眼观鼻,鼻观心坐着。

伍山石夫人抱着儿子进来,也这样来一出,只管摆歪灵位却不摆正。走后,十一公主再次耐心地放好。

安生盏茶时分,豆花进来,也伸手去摸……豆花是在房外看到的,也学会了。一想不对,赶快缩手,上了三炷香,却侧身子,大半个正脸给了伍大壮。

十一公主又气又笑,在心里想,大壮是你正经的爷吗?不过眼观鼻,鼻观心不说话。

伍小伍让十一公主瞪两眼,不敢弄鬼。总算家里人全拜过,十一公主长长松一口气,心想自己总算可以安心看公文,十三姑奶奶指两段背下来,好和郡王们对嘴。

摇头晃脑背着,眸子闭上。耳边有细微脚步声,微睁开一条缝来看,见伍小壮蹑手蹑脚爬到香案上,伸手把十六公主的灵位摆个背朝外,吐吐舌头,跑了。

外面几个小子嘻嘻笑出来。

十一公主叹气:“唉!”不管了。

孩子们学大人,学得很快。

……

潘侧妃没病两天,就从半病半呆中走出来。她是草根命,没有孙珉的宠爱就无人支持,病不起,强撑着起来,又来看慧娘。慧娘留她坐了半个时辰,打听临安郡王喜好,好备菜送去。潘氏回来说给孙珉听,孙珉又高看潘氏一眼,还有点儿用,微微笑问候潘氏病情,潘侧妃没好的一半也好了,又能娇媚,又可以添油加醋说别人。

内宅的人都不在,无人对嘴,潘氏一个人想说是个啥就是个啥。

临安王笑吟吟,陪她呆了好一会儿。也说到萧夫人,潘氏把她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顺便伶俐上来,讨要道:“夫人有兵,我也能有兵吧?”

“你可以和你的丫头组成一队女兵,巾帼英雄。”孙珉好笑。不想潘氏眼睛一亮,就地一礼:“多谢郡王赏赐。”孙珉乐不可支,戏问:“你打算怎样练兵,女兵们作些什么?”

潘氏喜盈盈:“夫人怎样,我就怎样。等我们初有小成,就当郡王的亲兵,一步不离可好不好?”

孙珉到这里,这才有了痛快地一笑,他还是认为是逗乐子,道:“好好好,你练兵去,过几天我来抽查!”

潘氏就要了一些刀剑,回去和丫头们束起彩袖,学男人击剑为乐。晚上请孙珉看,清一色花拳绣腿,还不住问孙珉:“和夫人比怎样?”

孙珉逗她:“差得不远。”心想这功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萧夫人功夫是自小而成,眼前这个宠姬只为图自己喜欢,就不想想她再练,也不能和萧夫人相比。

这样一想,孙珉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萧夫人慧娘的模样。她颦眉斜刀,眉山春绿一般,又有妩媚又有英气…。呸!

想到最后,出来这样一声。

临安王对慧娘是有气的,一开始要她到不了手,后来她随萧护京中平乱,为萧护也立下不少功劳。特别是这一回,她敢杀自己的手下!

内阁们在帐篷里商谈,她带刀外面巡视。内阁中四个人中,分明防备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孙珉眼睛一眯,她眼里还有自己吗?

小女子猖狂得志!

这得志就猖狂的帐,要记在萧护头上。

孙珉一面和潘氏有一句没有一句地说话,一面心思转到大骂萧护上,帐篷来有人送来一信,是萧护所写。

邀请孙珉共同剿灭那荷花三娘娘,为她惊吓慧娘和潘侧妃报仇。临安王眼角抽了一抽,认定萧护就没有杀人的心,也是想展示兵力扬威与自己。另外,就是看看自己兵力强弱。

临安王如今头一件痛恨地事,就是让萧护指使。

把信一抛,潘侧妃接在手中,孙珉对回话的人道:“回信,此人占据经年,一朝剿灭不是小事。可待英武郡王等人同到,再作商议。”

要看兵力如何,索性大家的全打开来看看。

潘侧妃把信送到案头时,早看了一遍。第二天对丫头们道:“萧大帅要和郡王们剿匪,咱们好好儿的习练,到日子也给郡王面上增光。”

更加苦功夫的下腰踢腿,把自己折腾得浑身酸痛,晚上承欢娇柔无力,又可以讨孙珉喜欢。

临安王最想见的人,还是宁江侯。他很想单独和宁江侯见上一见,不想宁江侯住在城里,孙珉去拜见过一次,张阁老与他同住,总是在,孙珉想说什么也不能说,一直寻找机会。

这一天,萧护和萧夫人出城不回,城门相候,一直不关。临安王总算得到机会,乔装打扮往宁江侯住处来。

伍家帅府宁江侯等人住处是相连的,拿自己命很当一回事的临安王也算是干冒大险而来。四人内阁,两个老臣,一个是先帝血脉,还有萧护手握重点。

手握重点的萧护,其实有的只是兵。郡王们看重的,还是老臣和公主。公主是让萧护出一个红脸大汉伍思德就扭得心全在丈夫身上,她要像着别人倒成了笑话。

那就只有老臣,两个老臣宁江侯、张阁老就很重要。

宁江侯是侯爷,又重在张阁老之上。

御史台,让梁源吉一手霸占,孙珉可以想的只有宁江侯。偏偏他旧年里仓惶让人撵出京,临安王撵走萧护,自己也让人撵走,可以说是报应不爽。

走时孙珉是知会宁江侯一起离去,恐有不测。那时候还是郡王们当家,宁江侯又实在是心系先帝。

说起来宁江侯和长公主的矛盾,就是心都太系在先帝身上,都认为自己是国之栋梁,只有自己挑的人才是天子。

宁江侯不肯走。他虽然没有先帝嘱托,却是先太后的兄弟,是没有圣旨的顾命大臣,怎么能跑到孙珉封地上去。再来,他去到孙珉封地上,就等于公开宣布眼中只有孙珉。孙珉一天不当上皇帝或马上就要当上皇帝,宁江侯是不能公开表示态度的。

他敢这样做,还要担心留在京里的大成长公主、张阁老、梁源吉群起而攻之,把宁江侯这内阁废了。

长公主和萧护虽不和,却和宁江侯也快成死对头。张阁老,装聋作哑别人看不懂,宁江侯却知道萧护救过他全家的命,关键时候张阁老一定向着萧护。

梁源吉,还用说吗?是萧护一手捧出来的御史。

种种的事情造成宁江侯旧年没有随孙珉离去,到今天人还在心已非,不是旧日心思。

临安王不知道,他还是旧日心思而来。来过,知道守门的是宁江侯随身家人,孙珉更以为宁江侯是给自己来相见行方便。

夜晚西风大作,风帽下临安王露一露面容,门就开了,守门人悄无声息指指一处,孙珉点头而去。

宁江侯只带两个家人,张阁老也是两个家人,田品正有一队人,又不能全驻扎这里,院子里空空的,可以听到隔壁动静。

两边,一边是伍家,孩子闹大人骂。一个妇人嗓门儿足:“小结实,你又上墙,三天不打你身上发痒。”

另一边,有丝竹声。五舅老爷带着儿子和贺林兄弟各执琴笛等,正在月下会诗。

孙珉悄悄的来到守门人指的房门外,并没有让人听到。

房门半掩,见宁江侯披一件袍子,在烛光下聚精会神写着什么。他烛下的身影半佝偻,足见老态。孙珉红了眼睛,推门进来,轻声道:“舅父,多休息的好。”

宁江侯看到是他,并没有吃惊,还是慈祥的笑容,手指椅子:“坐坐,你来看我?”他笑容满面,还和旧时一样。

孙珉惭愧坐下,抬抬眼眸想解释,又觉得自己不必解释舅父也能明白。要说什么,又心中难过。就开门见山:“这一次我走,你和我回去。舅父,我为你起好宅子,萧护把公主安进内阁,就还有忠心在,我再接表兄们来,他不见得会阻拦。舅父,就是我没有皇王份,也不能再由着你一个人在京中吃苦。”

回想旧事,宁江侯为自己操劳太多,而孙珉也认为自己照顾他太少。

宁江侯无疑让这些话温暖了,他笑得更和蔼,却道:“啊,这样不必,”孙珉多了心,他一直为接不到宁江侯而内疚,见宁江侯说不去,以为他疑心自己想当皇帝才接他,临安王斩钉截铁地道:“我能有今天,与舅父不能分开。不过,路是自己走的,我自己能承担。”

“呵呵,”宁江侯笑逐颜开。不过眸子里还是闪过一丝什么,对孙珉缓缓道:“你能这样想,我太喜欢。听我说,昔年秦朝始皇帝,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到后代,胡亥夺位,秦朝算只有一代;后来汉先有文景之治,又有武帝盛世,不容易啊,不容易……”

孙珉耐心听着。以前他就和宁江侯讨论这些,舅甥很是相得。如今又一次听到舅父和自己谈经论史,孙珉心中一酸,暗暗道走时一定要请舅父走,哪怕萧护不答应,自己也不依。

“……本朝太祖皇帝开国,也是乱世而起,国力薄弱。到后面经历宣宗、历宗……积的家业也不少,这几年,也算是精光啊。”宁江侯悠悠一直说到本朝,孙珉还没有明白过来,只当舅父是又一次和自己闲谈。

他很怕有人忽然过来发现自己,又不忍打断宁江侯。见他总算说完,最后语重心长来了一句:“你好自为之啊。”

说天晚了,让孙珉回去。孙珉只得告辞,披好风帽一路直到城外,庆幸无人发现,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