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万斛春 >

第236章

万斛春-第236章

小说: 万斛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还是随夫婿出京去,别到时候好心办了坏事就不好了。”

    齐氏满腹心事的走了,周宝珍让她回去同娘家人商量商量,再问问齐侧妃本人的意思,如果最后还是决定要将齐侧妃母女在京中,她可以出面去皇后那里递话,并且皇后一旦出面这事多半肯定是能成的。

    初秋的清晨,已经是庶人的四皇子手中牵着齐侧妃母女一家人面色平静的蹬上了离京的马车。她们原是有机会留下来的可最后,齐侧妃选择带着女儿和丈夫在一起,这让四皇子干涸灰败的内心感受到一丝温暖。

    马车在兵丁的看守下出城,车里一家三口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尽管这些日子心中已经有准备,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这一家人还是对于京城之外未知的生活充满了茫然。马车驶出城门时四皇子撩开车帘,想最后再看一眼京城,他想或许此生他再没有机会回到这里了。然而除了巍峨高耸的城门,他看到的还有匆匆赶来的明月郡主。

    宜阳公主对于女儿真是又气又恨只是女儿已经走了又能有什么办法?大约是对京外未知的生活没有把握,又或者是为了安慰伤心的母亲,明月郡主将儿子留在了公主府。周宝珍在心中猜测或许明月郡主是坐了最坏的打算,想着好赖保住孩子一条命吧。

    在这场皇权之争中,四皇子无疑是失败了,然而明月郡主和齐侧妃这两个弱女子却用自己的行为,为这出颇为残酷的皇家伦理悲剧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四皇子或许会失去了很多可是大浪淘沙生活终究还是给他许多东西。

    周宝珍知道这事的时候四皇子一家人已经离京了,这事乍听让人颇为意外,然而细想起来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试想有朝一日若是表哥事败,她又岂会丢下表哥独活,答案自然是不会的,她必然会追随表哥的脚步而去。

    随着四皇子一家的离开,这位曾经皇位有力的角逐者很快便被京城的权利场彻底遗忘了。

    皇帝对太子的身世一无所知,然而这么多年来皇帝对这个儿子始终不算亲近,这其中有皇后因为种种考虑自来不大让这对父子多接触的关系。然而皇帝在生病的同时,他的直觉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敏锐起来,如果说之前他只是对这个儿子只是不甚亲近的话,那么病后他不知为何对太子却是莫名厌恶起来。

    宫里的宫人都喜爱太子,觉得虽然他不能说话可却是这宫中难得好心的主子。他性子温和从不乱发脾气,且遇见宫人犯错或受难能帮的他都会帮一把。宫人们觉得他有一双悲悯的眼睛,甚至私下悄悄议论说太子乃是佛子。

    然而一日,在太子给皇帝请安离开后,皇帝目光沉沉的望着这个儿子的背影,半响含含糊糊的同王忠嘀咕了一句话。

    王忠听后大惊失色,因为皇帝说的那句话是“他,不像朕的儿子。”

 第242章

    乾宁帝的脾气日渐阴郁莫测,而五皇子却在这个时候得了皇帝的宠信,八月里皇帝下了一道圣旨封他为魏王,这个封号十分耐人寻味,魏乃是大魏的国号,如今皇帝竟用他做了五皇子的封号,这是什么意思?皇帝并不十分喜爱太子这在朝中几乎算不得什么秘密,在此种情形之下皇帝宠爱魏王不由得不让人多想。魏王权柄日重,朝中依附他的人也越来越多,萧家人不在京里皇后和太子渐渐显出独木难支的架势来。

    周宝珍对这种情形颇有些担心,然而萧绍不在她也没有人可以商量,至于家信为防泄密她一律也只说些家中琐事是不会讨论这样的问题的。宫里她倒是时常去的,皇后对于目前的情形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焦虑,这让周宝珍的内心也渐渐平静下来。

    到了十月里,皇帝一反之前的态度,开始频繁召见太子。私下里对父子相处的情形颇为有趣,因为两人皆口不能言,好在太子是个极聪明且有耐心的孩子,他往往能从你的眼神之中读懂你的意思和需要,另一方面他有一双极善于说话的眼睛,所有的情绪和意思都能在眼神里传达,所以两个不能说话的人交流起来居然也没有什么困难。

    皇帝的心情开始复杂起来,他对太子是不满意的,撇开一切不谈他认为太子的性子根本不适合做皇帝,可越是同这个孩子相处他就越是发现太子的好处,这个孩子眼睛太干净笑容太温暖,每次他微翘着嘴角微笑的望过来皇帝都觉得狂躁的内心得到了宁静。他心下暗叹这是一个很难让人生厌的孩子,可惜性子却一点也不像自己。

    他越发对太子的身世有了怀疑,私下让人去调查皇后当年生产之事,从表面得出的结论来看,一切都很正常没有任何不妥,如果硬要说有什么特别的,那便是同皇后生产差不多时候靖国公夫人于京郊产下一对龙凤胎。

    皇帝静静躺在床上,表面上他微合着眼睛像是在休息,然而心思却在飞快的转动,这两件事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然而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皇后很喜欢那位靖国公府的九姑娘,时常召她进宫最后更是将小小年纪的她定给了当时还不是太子的小七。

    皇后的为人他还是了解的,这么些年她对宫里的那些孩子都是淡淡的,除了太子从不特别亲近哪一个,就连定南王府的那些侄子侄女她也只喜欢嫡出的那几个。而且当初小七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皇后待他并不亲近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冷淡,当时大家都以为这不过是皇后怀念前太子,从而不愿意见别的孩子,如今想来或许并非如此,因为皇后对于那位九姑娘一直都格外喜爱的。甚至皇帝还想起来有一回三公主进宫,曾无意间在他面前嘀咕了一句,有人说她同九姑娘不像姑嫂倒像是姐妹。像姐妹?电光火石之间皇帝觉得他似乎抓住了些什么。

    偷龙转凤,这是皇帝立即想到的可能,然而再一想他又推翻了这种想法,宫里是什么地方,这些事情做起来可全不像戏文上演的那般容易。且从调查中可以看出,靖国公夫人生产时间比皇后要晚了好几个时辰,如果他们要调包那么太子又是从何而来?尽管皇帝对萧家很是防备,然而他本心里还是觉得皇后同萧家是不敢这么干的。

    一转眼萧绍离京已有半年,西南的局势暂时稳住了,不过吐蕃陈兵边境与大魏对峙,所以萧绍在给她的信中说年前是回不来了。周宝珍看过信后幽幽的叹了口气,表哥同儿子都不在身边,她确实觉得心里有些空落。她着人给萧绍准备东西送到军中去,其中就有一小坛她亲手酿的桂花酿。

    入冬之后老国公的身子一直不大好,请太医看过后说是情形不容乐观,是以这段日子,周宝珍每隔上几日就要往公府里去看祖父。除了三老爷,老国公的几个儿子都不在京中,周延清这个长孙更是日日在床前尽孝很是辛苦。众人有荐大夫的找药的总之是想尽了各种办法,周宝珍原还担心祖母的情绪,然而到了朱太夫人这个年纪早将生死之事看的颇为淡然,反过来还安慰他们这些当小辈的,凡是尽人事听天命即可。

    进入冬天后西北日子太平了些,周景颐接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后立即上书皇帝请求回京,皇帝考虑到国公府的情形,得知老国公三个嫡子皆在京外,尤其是二老爷在外已经多年,于是便下旨将二老爷调回了京城,至于周景颐皇帝则只给了探亲假准其回京探望病重的父亲顺便留在京里过年。

    父母要带着弟弟妹妹回京这对周宝珍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毕竟她已有好几年没有见过他们了。不过在大房一家回京之前,国公府却先传出了一桩喜事,三老爷夫妻同朱太夫人商量过后决定尽快将周延康的婚事办了,这固然有怕万一老国公去了守孝的缘故,其实说到底这里头也未必没有一点冲喜的意思。

    虽然太夫人心中觉得老公爷这一关多半是熬不过去了,只是对于庶子的这番心意她还是领的,所以关于周延康的婚事太夫人发话要办得热热闹闹体体面面的,除了公中的份例她还从自己的私房钱中拿出三千两补贴给他们,算是对于三房人的感谢。

    数月前三夫人听从女儿的建议,亲自去当地看了看那家姑娘,结果除了出身差些,姑娘的脾气样貌乃至心性都是好的,亲家看起来也都是老实本分之人,对于儿子的婚事早就被磨光了心气的三夫人当即便拍板将这门婚事定了下来。

    天缘凑巧在周延康成婚前几日,大房一家和二老爷居然前后脚到家了,看着堂下跪着的长子一家和次子太夫人心情很好就见她笑容满面的让众人起身,对了长子说到“你这个时候能回来,我也就放心了,先去见见你父亲吧。”

    一旁的周延清听了忙走过来陪父亲一道往祖父那里了去。就听太夫人接着说到“你们父亲那里需要静养,所以今日你们就不必过去了。”说着她招手让辉哥和络姐儿两个到身前看了看,见两个孩子都长得好含笑对柳氏说到“这几年你跟着老大受累了。”柳氏连说不敢“媳妇不孝,这几年都未能在二老跟前尽孝,不敢说辛苦。”

    太夫人又转向二老爷,对于这个儿子她的感情有些复杂,尽管曾经伤心失望不过到底是自己的儿子,且一别多年所以她对二老爷的态度甚是和蔼“老二,你离家多年,如今岁数也不小了,我和你父亲也老了以后就安安心心在家里吧。”

    二老爷躬身唯唯称是,又流着眼泪说了许多自责悔恨之语。光哥上前给父亲行礼,乍见七岁的光哥,二老爷对这个儿子显得很陌生,无措中略带尴尬说了句“光哥都这样大了”之后他有些心不在焉的问光哥都念了些什么书,平日里功课如何等语,并拿出一块随身的玉佩做了见面礼。二夫人在一旁看了就是一阵冷笑,她招手将光哥叫回了自己身边。

    行礼过后,二老爷没有就坐,而是看着太夫人和二夫人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太夫人冷眼看着他心下有些失望,离京多年这个儿子还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二老爷战战兢兢的在一旁坐下来,正想着该如何开口,就听门外丫头报说“公主和驸马来了”

    一听说公主来了,屋里包括太夫人在内的人都站了起来,柳氏亲自上前扶住了太夫人,门帘高打,一身锦袍的周延明扶着公主从外头进来,看着三公主高高隆起的腹部,太夫人和柳氏都笑了起来。

    太夫人亲自看着三公主坐定了,这才对孙子埋怨到“你这孩子平日里最是仔细,今日怎么也这样毛躁起来,这么冷的天怎么好叫公主跟着跑。”

    周延明有些无辜的看着祖母正要说什么,三公主就先忍不住替自家夫婿辩解起来了,就见她拉了太夫人的袖子,撒娇般的说到“祖母不要怪驸马,今日父母回京我们做小辈的自然是要回来的,再说太医也让我多动动,到时候生起来才容易呢。”

    柳氏见三公主懂事心下也是高兴的,因看了她说到“难为公主这样有心,这肚子该有八个月了吧,一切可都还好?”

    众人正说话呢,就听外头闹起来了,吵吵嚷嚷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太夫人少见的冷了脸对了身旁的大丫头吩咐到“去看看谁这样大胆,先拉下去捆了过后再处置。”

    外头一闹起来二老爷便如被人拿针扎了般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就见他头上的汗都下来了,抬手拿袖子擦了擦还来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