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

第468章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第468章

小说: 女兵英姿 作者:江心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也不会说,这里一刮风,就是遮天蔽日的沙尘暴;不会说,室外高温五六十度时,室内即使有空调,气温也是不下三四十度;更不会说,联合国配发的作战口粮吃得人都想吐,想吃点新鲜蔬菜却很难很难,吃根黄瓜就跟过年一样了……
  所有出国的中国维和官兵,都是一样的,不约而同地向家里只报喜不报忧,把非洲说得都和天堂一样了。
  只不过,女兵们在打电话的时候,还是会边说边掉泪。
  一挂了电话,更是哭得稀里哗啦的。
  她们想家啊!
  都是二十岁上下、吃着蜜糖长大的年轻姑娘,头一次离家万里,却来到一个这么艰苦的地方!
  家里的好,就更让人想念了!
  要不是军人的职责和使命,谁会愿意来到这个鬼地方啊!
  蒲英没想到的是,穆奇跟家里说的那些话,却是发自内心的。
  不过仔细一想,他是个无牵无挂的单身王老五,又是个大大咧咧的男生。不像女兵那么想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穆奇在蒲英的印象中虽然不那么靠谱,但是在维和医院里的表现却很好。医生队长和护士长对他的评价也都很不错。
  他虽然看着比较瘦,但是比起读书读得太多的男医生和娇弱的女护士,还是要强壮一些,自然就成了医疗分队里很受欢迎的壮劳力了。
  这一次,穆奇就是主动去帮眼科的刘博士,搬那些眼科检查仪器。
  既然老同学蒲英来了,穆奇也就一点不客气地使唤起这位女上尉了。
  结果,他和刘博士两人抬的时候都累得吭哧吭哧的大箱子,蒲英和黄韶容却一人一个,轻松地扛在肩膀上。就朝外走了。走时,两人的脚底还能保持着一致的富有节奏感的齐步步伐。
  这让穆奇和刘博士都为自己身为男人却这么没用,而感到惭愧了。
  没过多久,医疗队就在女兵们的护送下,在请来的向导兼翻译的带领下。来到了市内的一家平民医院。
  中国的医生护士们,也都曾经想过,因为战乱和贫穷,这里的医院条件可能不会太好。
  但是,实际看到的情况,还是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循着向导指的方向,大家怎么也没发现医院的影子。只是看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院坝。
  那里面有一栋老旧的水泥砖瓦小楼,还有几座草棚子和几棵树,一些非洲妇女抱着孩子,就坐在树下和草棚边上。
  这里乍一看,很像难民营。
  只有大门口一辆涂着红十字标志的老式救护车,让大家终于确定。这里真的是一家医院!
  这就是市内唯一一所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
  可它居然连基本的病房都没有!
  大树底下就是孩子们的病房,妈妈的怀抱就是孩子们的病床!
  中国医生们震惊了,蒲英和女兵们也震惊了。
  因为尼亚拉也算是苏丹比较大的城市了,行政划分上几乎相当于中国的省会城市,可它这里的医院条件竟然简陋到连乡卫生所都不如的程度。
  之前蒲英听说苏丹实行全民免费医疗时。还觉得苏丹穷是穷,但这一点就做得比中国好多了。
  现在她才知道,原来是这么个免费医疗法啊!
  这时,那些抱着病孩的妇女们,看到这些头上戴着蓝色贝雷帽、手臂上戴着红十字袖章的人,知道他们是联合国的医生后,都纷纷围了过来,用阿拉伯语急切地说着“医生!救救我的孩子!”之类的话。
  蒲英急忙上前帮着维持秩序,让她们别着急,至少等医疗队把就诊桌、仪器什么的先架起来再说。
  在她和向导的疏导下,病人们开始在指定的位置规规矩矩地排起队来。
  穆奇一边搬桌子,一边对蒲英说:“行啊英子!连阿拉伯语都会说了。”
  蒲英笑了笑:“工作需要嘛。”
  特种兵的特殊使命,要求蒲英她们至少精通两三种语言。
  除了英语之外,蒲英的藏语也不错。维语,一开始和日语、俄语一样,只会简单的对话。不过自从冯垚去了信奉伊斯兰教的l国后,蒲英受他的影响,也在阿拉伯语上花了大力气学习,现在已经成为她掌握的熟练水平仅次于英语的外语语种了。
  穆奇羡慕地说:“有空教教我啊。”
  “没问题。”
  两人正说着话,就看到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头发有些发白的黑人男子,从那栋老旧的小楼里走了出来。
  他一路分开等着看病的人群,走到了正在搭台子的蒲英等人面前。
  蒲英用阿拉伯语问:“你是这里的医生吗?”
  “是的,我叫巴赫特。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朋友。”来人竟然说着一口纯正的普通话。
  蒲英一愣,仔细看了看他——没错啊!黑黑的皮肤,厚厚的嘴唇,扁扁的鼻头,典型的非洲人长相,肯定不是中国人。
  旁边的穆奇已经惊喜地叫了起来:“咦!你怎么会说中国话?”
  “我在中国生活过十多年,还是在上海医学院学的医。我对中国的感情很深!”
  巴赫特说。他曾经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次在上海医学院留学,主修的妇产科。后来去了澳大利亚行医,当苏丹内战停止后,他就舍弃了国外的舒适生活。回到了苏丹。
  在这家平民医院工作,巴赫特拿不到一分钱工资,完全是靠着自己在国外的积蓄维持生活,并且还要支撑着这家医院的运转。
  穆奇不禁问:“你这么做,图的是什么?”
  老巴赫特有些腼腆地说;“我的中国老师告诉我,医生是白衣天使,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一直记着这话,现在苏丹不打仗了,我就回来,为我的人民服务!你们从中国那么远来到这里。也是为人民服务!我也谢谢你们!”
  穆奇冲他竖起了两个大拇指。
  蒲英虽然没有这么做,但对老巴赫特医生的人格也是非常敬佩。他所信奉的为人和行医的基本信条,本来是中国医生传给他的,但是他却做得更好。
  巴赫特还告诉中国维和官兵,这所平民医院其实和中国很有缘。
  院内的那座小楼。其实就是七十年代中国政府帮助建造的。当时,还来了一支17人的中国医疗队,帮助这里开设了内科、外科、眼科等科室。
  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这家医院的水平当时是邻近几个省中水平最高、名气最响的。
  后来中国医生走了,苏丹内战爆发了,这里才破败衰落成这个样子。
  现在医院里只有4名医生5名护士,还缺少药品。对平民的很多疾病根本就没办法进行诊治。
  维和医疗队的医生护士们也发现了,这家医院的一些医疗仪器设备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的,基本上都成了废铁,不能用了。
  看到这种情况,随队的医疗器械师什么也没说,埋头就开始修理起来。
  终于。医院内那台什么都照不出来的b超机,在他的手下起死回生,可以照出一些模糊不清的图像了。
  巴赫特医生马上领着一名大肚子的孕妇过来,要做第一个检查者。
  那孕妇都已经过了预产期好几天了,前几天肚子里还有胎动。现在却没了动静,所以巴赫特医生很是担心。
  医疗队的胡队长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内外妇儿检验检查各个方面的业务都能拿得起来。
  他亲自给孕妇做了检查后,遗憾地告知巴赫特,胎儿已经死在腹中了。
  老巴赫特为自己没有及时发现异常采取措施救治而感到非常难过。
  他揉着眼睛对胡队长说:“我要是会用这个b超机就好了!你能收下我吗?”
  胡队长被这位比自己年龄还大的老医生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满口答应,并现场开始了教学。
  中国医疗队的工作很快就全面地展开了,几乎每个科的医生和负责发药打针治疗的护士面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蒲英则带着女兵们,负责起了维持秩序和导医分诊的工作。
  大概因为中国医生来义诊的消息很快被病人们给传了出去,来这个医院看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不要说医生护士们忙坏了,就是蒲英和女兵们也因为大声说话,说得都口干舌燥了。
  蒲英因为主要负责分诊,所以对这里的病人和病种都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来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发烧,发烧的病人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疟疾。尤其是儿童,死于疟疾的很多。很多妇女抱着发烧的孩子来就医的时候,都会提到她已经有一个两个甚至三个孩子,已经死于疟疾了。
  这时候,蒲英才会深切体会到牛护士长说的“非洲每三十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亡”是什么概念了。
  悲惨的不仅是儿童,成年人的身上也往往不止一种疾病。
  就因为这里缺医少药,他们要么不知道是什么病,要么知道了也治不了,只好硬挺着。
  最为严重的是妇女们,她们身上的病往往更多更重。
  因为,当地一些部落的风俗是女人不能让男医生看病,所以很多住得边远的部落的妇女听说有女军医来看病,都不怕辛苦地赶过来。请中国的白衣天使们给她们看病。
  中国女医生们发现,这些非洲姐妹普遍早衰得厉害。她们知道,一是因为过早过多的生育,二是因为疾病缠身。才让这些非洲姐妹们饱受着苦难的折磨。
  同情心、责任感,驱使着中国医生护士们不知疲倦地为非洲平民们服务着。
  蒲英却对院坝里越来越多的、只见增多不见减少的病人数目,忧虑了起来。
  这么多病人,中国医生们今天能看完吗?
  联非达团可是有宵禁的规定,早七点到晚七点之间,所有维和人员都不能在营地之外活动的。
  她去问胡队长怎么办时,胡队长也只是看了看院子中黑压压的人群,说了句“让大家都加快效率,能多看几个是几个吧!”。
  蒲英觉得这也不是办法,便决定按自己的办法来了。
  她从病人之中挑出几名年轻力壮、病得并不严重的男子。并且都是上过学、会说一些英语的人,首先向他们保证了最后一定给他们看病,并给他们最好的药,然后请他们帮着维持秩序。特别是发药这一块,之前由于语言不通。护士们都要花费半天工夫给苏丹老乡们连说带比划地讲半天。
  女兵们则接替护士们打针输液的工作。她们也是受过基本医疗救护操作的,都可以在战时给自己动个清创缝合的简单手术,甚至还学过切除阑尾。现在情况紧急,蒲英也就管不了那么多,让她们都无证上岗,干起了护士的工作。
  护士们这下就可以腾出手来帮着医生去做手术了。经验丰富的老护士,还可以当半个医生用。像那些症状典型的疟疾疾病就不用医生看了,直接由护士看了就可以发药了。
  经过蒲英的安排梳理,医疗队的人手等于增多了一倍还多,看病的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了,特别是手术开展的也比预期的多得多。
  所有的长龙队伍都在缩短,只有眼科前面排的长龙变化不大。
  因为眼科的专科性质实在太强。病人又特别多,检查和治疗都只能靠刘博士一个人。就是巴赫特医生把本院一名兼职看眼科的医生喊过来,也还是帮不上什么忙。
  蒲英过去一了解,才知道这里的眼病很多是刘博士以前都没见过,或是只在文献上看过的病。比如。一种由河里的寄生虫引起的眼盲症,就是只有在苏丹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