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宦儿 作者:朱藤紫骢 >

第174章

宦儿 作者:朱藤紫骢-第174章

小说: 宦儿 作者:朱藤紫骢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日。这一国之内怎能出现两位皇帝?皇帝一怒之下,随即传令睦王李启立即赶来陕州见驾。他要集中天下兵马,对长安展开反攻,尽早将李承宏生擒活捉,交由宗人府严惩。
  再有就是禄光庭临阵叛变,欲充当吐蕃人的内应,接应吐蕃人进入长安了。禄光庭既已不明不白地死去,这件事对皇帝来说也已失去了实际的影响。不过,细思禄光庭何以会在刚刚晋升为内侍省副监后不久倒戈投敌,皇帝也感到一丝庆幸:禄光庭大约内心不满于被自己留下来守城,才心生反念的,在他心目中,极有可能还受到李进忠神秘被杀的影响,误以为皇帝虽然明着重用他,可内心还在因他曾是李进忠的心腹而对他有所提防,故而甘愿卖国投敌,也不愿做长安城的殉葬品。这样的人,幸亏是早早地暴露了内心险恶,不然留在宫中,迟早必生祸害。
  禄光庭固然死有余辜,与他失和的尚敬更是叫皇帝恨得牙根痒痒。据樱儿私下里向他密奏,她是因奉婉容之命到婉容娘家送一封信,险些被攻进长安的吐蕃军士堵在了城中。多亏遇到了王怀贞手下的一名亲兵,在这名亲兵的护持下才得以侥幸逃出了城。据王怀贞的这名亲兵向她说及,早在吐蕃人越过两国边界,向西疆发动进攻之初,项知非、王怀贞等人就接二连三地向长安发回过多份紧急军报,请求皇帝立即增兵西疆,抵御吐蕃人的进攻。皇帝没等樱儿说完,气得连掴了在一旁侍立的王保儿三个耳光,大吼着叫王保儿立刻带人将随驾至陕州的兵部尚书抓起来问罪。
  樱儿见状,暗地里冲王保儿使了个眼色,王保儿会意,手捂着脸提醒皇帝道:“爷请息怒,奴才想兵部接到边疆紧急军报,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过过手而已,他们没有任何理由要瞒报西疆军情啊……”
  皇帝身边的樱儿听王保儿这么一说,也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对皇帝说道:“婢女听王怀贞的那名亲兵说话的意思,似乎暗指宫中有人向皇上您瞒报军情,可惜他在护送婢女出城时中了吐蕃人一箭,没能逃出来,不然的话,将他唤来一问,不就什么都清楚了。”
  樱儿今天向皇帝禀奏的一切都是她与婉容事先商量好的,矛头直指尚敬。王保儿先前还甚了了,及至挨了皇帝几记耳光,又被皇帝吆喝着要他带人去抓兵部尚书,一转身之际,恰看到樱儿向他投来的含有深意的眼神,才蓦地领悟到今天樱儿向皇帝禀奏的这些多半是有意而为之。他一想到自己还有把柄握在婉容和樱儿手里,也顾不得与尚敬多年的父子情谊,当即开口提醒皇帝瞒报军情的很可能另有其人,以此向樱儿表明,他是站在她和婉容这边的。


第一百九十二章 雷公电母
  樱儿一手策划的这场清除尚敬的行动可谓是天衣无缝。她的确在吐蕃人攻入长安之时,在长安街头邂逅了一名跟随王怀贞回京的亲兵,也确实听那个亲兵说起过朝中很可能出了奸臣,致使西疆多座城池已落入吐蕃人手中,朝廷还一无所知,只是依那名亲兵的身份,他是断断不可能怀疑到尚敬头上的。而在皇帝看来,王怀贞既然死在了尚敬手里,他的亲兵自然视杀害王怀贞的尚敬为仇人,这就首先确定了樱儿所奏无误;其次,无论这名亲兵说的是实情,还是纯属挟怨报复,有人瞒报军情是一定存在的,要不是也不会导致吐蕃军都打到了仅距长安二百里的汾宁,朝廷才得到消息。有了这两点考虑,只要樱儿在皇帝面前提及此事,皇帝都会对任何可能出现瞒报的环节详加查察。到时候,不管尚敬瞒没瞒报过西疆军情,他都会因受到皇帝的高度怀疑而失去皇帝的信任。身为内侍省监,倘使尚敬得不到皇帝对他的信任,那么他还有什么前程可言呢。
  樱儿逃到陕州向婉容报告了景暄殉国的消息后,看婉容毫无喜色,反而伤心地落下泪来,她唯恐后宫从此风平浪静,不给自己留下任何趁乱上位的机会,便借机向婉容提出了清除尚敬的建议。由于尚敬此前在长安宫中时,不但公开投向了景暄一边,尤其令婉容怀恨在心的是,他竟公然将义子顾惜朝派来瑶华宫监视自己。对景暄,婉容虽有与之争宠之心,但由于景暄淡泊名利,对她又一向宽容忍让,因此,在婉容的内心里,对景暄本人倒不怎么怨恨,而对尚敬就不同了,故而,樱儿一提到要清除掉尚敬,婉容想都没想,就点头答应了。
  在内侍省上上下下数千名宦者当中,尚敬侍奉皇帝时间最长,平心而论,对皇帝也最为忠心,只是无奈前有两年前卖主保命的劣迹,如今又因一念之差瞒报了西疆军情而致使长安沦陷于吐蕃之手,从而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最可叹的是,当尚敬被押着来见皇帝为自己做最后的辩解时,他竟然幻想着用坦白认罪来换得皇帝对他的再一次宽恕。可是这一回却令他失望了。
  当皇帝亲耳听到尚敬承认是自己一时糊涂,瞒报了西疆军情时,连一个多余的字都不肯赏给他,只从牙缝间低沉地吐出了个“杀”字……
  处死尚敬的第二天,也就是在睦王李启刚刚从王屋山赶到陕州面君的同时,就传来了景云丛率军收复长安的消息。可是,由于承恩首倡,包括睦王李启在内,几乎在陕州伴驾的所有大臣都异口同声地劝皇帝将都城迁往东都洛阳,不必再回长安去了。于承恩当众说出的理由很充分:长安虽已收复,但西疆大半沦入吐蕃之手,使得长安完全处在了吐蕃铁骑的奔袭范围之中,皇帝如不愿迁都,至少也当在泾州收复后再考虑回銮长安。皇帝看着一众大臣满脸殷切的表情,不由得也为之心动了。
  来兴儿带着江中石,尊奉景云丛的将令返身入城,赶回了国子监,一进到宿房院内,就看到老祭酒笑容满面地正坐在院里的石凳上,和锦屏讲说着什么。
  “景元帅已率领官军杀进城来了,吐蕃人都跑了,你们知道吗?”来兴儿迫不及待地向老祭酒和锦屏二人报告着喜讯。
  “知道了,我们守在院里,早就听到外面的动静异于往常,我要到外面瞧瞧,老大人还一个劲儿地拦着,不肯放我出去。结果,还是我趁老大人犯困打盹儿的空,悄悄溜到了外面,这才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吐蕃人被雷公打雷给劈跑了。”锦屏喜气洋洋地唠叨着,全然没有理会得来兴儿和江中石已笑得直不起腰来了。
  来兴儿边笑边指着身旁的江中石,打趣锦屏道:“你瞧瞧,雷公在此……”
  江中石也憨憨地笑道:“嫂子,是大哥吩咐我擂响的鼓,要说谁是雷公,我大哥才是真正的雷公呢。”
  老祭酒此时也摆着手纠正锦屏道:“方才我说什么来着,明明是鼓声,连老夫我都听出来了,你偏要说是雷公打雷!这一来可好,雷公不是旁人,就是你的夫君,敢情你成了电母,哈哈。”
  连日来压抑在每个人心头的烦闷和不快在几个人的开怀大笑声中终于烟消云散了。
  来兴儿与江中石一道又跑至宿房后与小白龙、“追风”亲近了一阵,方才想起了一件令他困惑多时的事情,从房后转了出来,沉下脸,向老祭酒和锦屏二人说道:“刚才光顾着高兴了,此时才想起来还有一件紧要的事要去做,又不知该怎样做,还请老大人教我。”
  老祭酒看他神情庄重,隐约猜到了什么,试探着问道:“就你们两个回来了?那位女侠客怎么不见了人影?”
  来兴儿迈步走到老祭酒面前,语调沉痛地答道:“我要说的就是此事。大娘子一个人前去行刺吐蕃大将军,受到上百名吐蕃军士围攻,终因寡不敌众,死在了延英殿中……”
  老祭酒和锦屏听闻辛十二娘的死讯,皆默然不语,锦屏这十几天倒与一向孤傲的辛十二娘相处得颇有几分投缘,此时更是伤心得落下了两行泪来。
  “大娘子临终前,特意将家传的天蚕宝衣赠送给了在下,而后只说出了终南山三个字,便撒手西归了。老大人,依你之见,大娘子最后提到终南山,是出于何意呢?”
  老祭酒微微皱起眉头,捻髯答道:“想那女侠定是漂泊江湖之人,她临终前向你提及终南山这个地方,依老夫猜测,无非是有两个缘故:其一,是托付你将她葬在终南山下;其二,她有故人在终南山居住,想要你将她的死讯报与故人得知。不论是出于哪个缘故,依老夫看来,终南山你还是及早去一趟吧,免得女侠身后抱憾。”
  锦屏在旁也附和道:“前些天我与大娘子唠叨家常,听她话中透中的意思,似乎家人皆已亡故,如此看来,托付你将她的遗体埋葬于终南山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第一百九十三章 营营苟苟
  来兴儿听二人说得与自己心中所想相差不远,遂点点头,向老祭酒一抱拳,说道:“既然是这样,事不宜迟,请恕在下失陪了,我这就赶往终南山,教大娘子早日入土为安。”说罢这话,又转身冲仍留在房后逗弄两匹马的江中石叫道:“小石头,备马,咱们现在就到延英殿将大娘子移往终南山安葬。”
  锦屏见他说走就走,忙也说道:“大娘子与我相识一场,我也要去送她一送。”
  来兴儿不放心地回头看了一眼老祭酒,劝锦屏道:“如今官军刚刚入城,长安城里说不定哪处还藏有吐蕃军士,你还是留下照顾老大人吧。再者,景元帅入城后,你少不得要带他去看望娘娘……”
  他一提到景暄,又勾起了锦屏的伤心事,遂不再坚持着跟他二人一同赶往终南山,只与老祭酒一道将他们送至务本坊门外,挥手而别。
  来兴儿到了坊外,翻身骑坐在小白龙的马背上,将“追风”交给江中石来骑,把个江中石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不待来兴儿出发,一拍“追风”的后胯,这匹胡马也算与他有缘,长嘶一声,撒开四蹄,像阵风似地朝着大明宫的方向就奔了过去。来兴儿见江中石如此心急,遂向老祭酒和锦屏二人抱拳作别,一提小白龙的缰绳,紧随其后,风弛电掣般冲了出去。
  虽然来兴儿袭杀了投靠吐蕃的大将军张谅、成功地用擂鼓传讯的办法里应外合,配合官军收复了长安,可他的身份仍然只是一名待罪的杂役。因此,当他和江中石二人想从正门进入大明宫时,便受到了把守宫门的军士们的拦阻。无论来兴儿与他们如何辩说,那带队的伙长只一个劲儿地摇头不允,无奈之下,他二人只得绕道向西,想从与大明宫一墙之隔的翰林院穿行而过,取道左藏库边的左银台门进入延英殿的那座小院。
  这时,景云丛率领的六千官军虽然已基本控制住了长安城内的各处紧要所在,但短时间内,由于兵力不足,像翰林院这样地位虽显但却地理位置上无关紧要的地方仍分不出兵力把守。来兴儿二人顺利地进入了翰林院,由于翰林院通往大明宫的左银台门并不宽敞,二人便在左银台门前下了马,将小白龙和“追风”两匹坐骑拴在门旁的一棵大白果树下,步行从左银台门进入了延英殿的院内。
  延英殿的小小院落内依然躺满了吐蕃军士的尸体,显见得这里自他们离开后尚未曾进来过人。来兴儿在前,江中石随后,两人小心翼翼地从地上尸体间的空隙处穿过,径直进了延英殿,找到了辛十二娘的遗体。江中石也不忌讳什么,弯腰将辛十二娘的遗体往肩头一扛,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