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488章

赵云-第488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公,恰好是那些生意都走上了正轨,不需要属下事必躬亲。”麋竺摇摇头:“反而是运送儿童的事情,旁人沿途不一有人定给面子,反而竺亲自去好一些。”

说起此事,他还颇有怨念。弟弟麋芳不知道着了啥魔,非得要从军。

麋家的导引术并不好,一个商贾之家,即便能搜罗到,又岂能换取到真正的好导引术?

当时赵云境界不够,让家族的长辈给修改了下,说是这辈子最多也就二流武者顶天了,导引术简直不咋的。可麋家已经满足了,反正家族又不是武者家族,强身健体就成。

不曾想麋芳竟然很快就成为二流武者,即便在军营里面当一个普通的校尉也乐此不疲。要不然的话,作为麋家的家主,麋竺不可能如此辛苦。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赵云叹了口气:“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没了吗?”

“说起这件事情,主公,那些黄巾简直就做得天怒人怨。”麋竺义愤填膺:“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被杀还是怎么的,黄巾竟然抛弃了孩子,任他们自生自灭。”

赵云心里泛起了寒意,一个是官一个是贼,设若自己接到命令,一样会挥军剿灭。

在史书上,大家都在说政府如何如何黑暗,百姓如何如何可怜,离开土地都做不到,只能任由官府与各地大小世家豪门的好多重剥削,实在过不下去了。

一旦这些人手上拥有了力量,报复起来的破坏力却又超出了人的想象。

这那是啥义军,不过是一群重新要欺压老百姓的暴民而已。

孩子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老人呢?或许下场更为凄惨,特别是那些失去行动能力的。

当然张角的主旨是好的,建立一个太平社会。可惜他的教众文化层次低,基本上都没有受过教育,酿成最后失败的原因很多,这也算是其中之一吧。

荀妮、蔡琰、桑朵都是当了母亲的人物,看到从一两岁到七八岁十一二岁不等的小孩子,顿时母性大发,成熟了一些的桑朵忍不住泪光连连。

或许只有姆妈正常一些,她是长辈,尽管心里面不忍,却没有出声,默默地给那些换上新衣服的孩子们扣好衣扣,整理下袖子。

悠悠、广儿、丽儿还是太小了,赵云心里苦笑,本来是想给孩子们来一个忆苦思甜的教育。可是他们这么大一点,懂什么?在下人仆妇的怀里缩得紧紧的。

看到姆妈的动作,麋竺很不好意思:“主公,属下带的人手有限,不能把每一个孩子伺候好,是竺的失误。”

赵云摆摆手,没有说话。已经做得够好了,把孩子们带出来就是最大的胜利。

不难想象,这些没有人照料的孩子,没有吃的没有穿的,能够够活上多久。至于老人,就只有听天由命了,自己的力量还是弱小啊。

“长寿,”荀妮有了主意:“把这些孩子们带下去,头发全部剪光,以免得传染病。”

蔡琰也不甘示弱:“每个人定时洗澡,先把身体调养好。有病的孩子,马上隔离,舟车劳顿,有了疫情可就麻烦了。我赵家本来做的是好事,结果让他们再死了就变成坏事。”

这就形成了明争暗斗?赵云目瞪口呆。

长寿以前是荀家的人,无可厚非。到了赵家成为管家,连名字都改成了赵长寿。他可是一头两个大,在心里肯定要向着荀妮,人家蔡琰也说得很中肯。

好在两人说得并不是同一件事情,并行不悖。

“子仲,你其他的事物交接下,准备去管理交州银行吧。”眼不见为净,赵云干脆就不管了。眼见荀妮和蔡琰的肚子又大了起来,今后的争斗仍旧不可避免。

“主公,这样不好吧?”麋竺心里自然是高兴,却不会冒着得罪赵青隆的风险。

“你放心,我已经和隆叔吩咐过了。”赵云抬手制止:“他的能力和精力,也就只能负责交州的事务。你我名为上下级,实则兄弟,这样的事情不交给你我还能交给谁?”

麋竺感动得不行,就地叩起头来:“竺必当效死,把交州银行办好。”

“在我这里别动不动叩头,”赵云上前把他搀扶起来:“银行只要能认真地为商家和老百姓办实事,谁敢动你?否则,我必将灭其族。”

麋家麋竺并不是老大,上面还有一个庶子,名为麋向麋子伯,历史上根本就名声不显。

想想吧,麋家成为天下巨富,岂是一两个人能够支撑起来的?他一直都在后面默默无闻地做着各种事情,而在赵云这边,根本就没有嫡庶之分,有能力你就上。

既然麋竺要去管理银行,他留下的那一摊子,可以让麋向正式上位。这只不过把他从幕后推到台前,蔡家的两个舅子蔡能与蔡松在一旁辅佐,两人还是不能把握大场面。

目前荀家在官场上占了优势,今后可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啊。

赵云脑袋一拍,不是还有羊家吗?蔡琬的亲事是老爷子亲口许下的,要许配给羊衜。至于辛宪英,不好意思,赵家截胡了。

不管自己和连襟关系如何,毕竟也是赵家的旁支,算得上是蔡家一脉。

“主公,属下打听到一些情报。”麋竺的声音低了下来,他还不会传音:“黄巾不知为何,竟然对田家下手。”

本来他是准备称呼黄巾贼的,看赵云对张角等人的态度好像并不十分厌恶。

“恰好奉孝那小子与杨修带着念真公子,有一百多部曲,把黄巾给全歼了。”

“此后,东生带着田家人整体迁移,本家那边出动了一千多部曲才让他们顺利入真定。”

“属下最后得到的消息,黄巾估计对常山彦信公的汝南动手。”

赵云自嘲,还以为自己的能力有多大,给张角去的信只能聊胜于无。

或许是他自忖实力已够,能对天下人动手吧。

旁边的四位女眷,只有刘佳惶惶无助,她可是从来没有坐过具体的事情。

哪怕这两年在交州,也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抻手的日子,在一旁发呆。

“儿啊,佳儿跟着你这么长时间,没有名分可不行!”田月娥靠近前来低声说道:“她是公主不假,一个黄花大闺女,让她今后如何做人?”

赵云一滞,摸了摸鼻子没有说话。(未完待续。)

第九章常山军火烧连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赵云突然想起了这句古诗。

孩子们安顿的地点,位于珠江口的一个无名小岛上,一排排的房屋早就修好了。

赵家人充分显示出曾在真定的训练有素,各个环节有条不紊。经过家族内部的自纠,特别是看见了几个人头悬挂在番禺城头,一个个赵家人又规规矩矩。

想起麋竺说的有关黄巾要针对赵家的话,赵云不禁沉思起来。

大汉边境地区和来自少数民族的骚乱,自孝光武帝取得统治以来就一直有的。马援的故事,应当算是有名的了。他在西羌、南越乃至最后死于五溪蛮的征程中。

相对来说,前三朝的情况基本上是安定少事。转折和过渡出现在孝和帝以后。七、八十年间,爆发了大小百余次的农民起义。折算下来,这是无年不有的节奏。

总的来看,骚乱的起点,要从孝安帝即位以后算起。他在位时的骚乱,主要发生在羌、鲜卑、乌桓、南匈奴,以及交州等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世纪羌战,是其中的重头。

孝安帝永初五年的一份诏书里说:“寇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

孝顺帝时的骚乱,在内地呈现出大面积失控的态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江淮地区,这是华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统性质的骚乱多发生地带。

如果说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多少会含有一些民族性的动乱因素,以汉人为主的地区骚乱,则显示出更为直接单纯的生存境遇与压力。

骚乱具有某种质变性质,当始于孝桓帝登基前后。长期的边境鏖战,使大汉帝国陷入了消耗战的泥淖,耗资巨大,疲于应付,就如一个人的身体,疲乏的身体病痛多。

有些时候赵云想来,其实也真不咋怪灵帝,他上任的时候就是一个儿皇帝。及至后来掌权,权利的蛋糕被瓜分得只剩下可怜的一小块。

刘宏不得已,和其下人宦官结合,对抗日益强大的世家豪门,从而有了党锢之祸。他敢杀人,却不敢随意立名目。后来发现收效甚微,不得不开始卖官鬻爵。

桓帝时的骚乱,已不再只是集中出现于边境或江淮等传统骚乱多发生地区,而是几乎遍布了整个大汉管辖范围,包括属于中央主控区的河南尹、冀州。

此时的骚乱还涌现出一个特殊现象,每一个人自立名号,或称王或称皇。

“安顺以后,风威稍薄,寇攘寖横,缘隙而生。剽人盗邑者不阕时月,假署皇王者盖以十数。或托验神道,或矫妄冕服。”

这是一个充满预示的政治信号。

到“黄巾起义”爆发,就响起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震天口号。

这种沿袭不断的骚乱,仿佛一股洪流顺势而下,水量越来越大,水势越来越猛,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它的肆意奔流。

到灵帝接手帝位时,帝国面临的骚乱似乎已常态化了。不过,若从史籍记载的情况来看,跟之前相比,情形反倒有种平缓下来的迹象。

持续逾半个世纪的羌战,终于在灵帝即位前后暂时平息。刺史黄忠的到任,宣告着长期以来的羌人和义从羌的叛乱结束。即便有零星事件,护羌校尉夏育就可以摆平。

他们几兄弟所把持的西凉,从武威郡始至玉门关止,如同一块铁板。

鲜卑族最强有力的领袖檀石槐也在光和四年死去,真定公赵孟的北征,让北方胡虏的威胁不再。这些对当局来说当然都是能让人松口气的好消息。

至于境内的各地骚乱,旋起旋灭,前仆后继,谁也不指望能在一时之间将其斩草除根。

当一种的感觉弥漫时,崔寔有句话叫“习乱安危,逸不自睹。”,“黄巾起义”爆发了。

这本身就是一场内战,无论是其人数规模,还是对抗激烈程度,都足以说明这一点。

按说张角和赵云之间,还是有一定的交情。

道门在交州、三苗、朱崖洲、夷洲、吕宋洲的传播,没有带上太平道。

然而这与赵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其他分支不带他们玩儿。

不过本家也不是吃素的,目前尽管没有成编制的军队,家里的部曲随时都能聚齐一万多人。何况真定如今发达了,哪一家没有几十上百个部曲?

越是有钱的人,越是对自己的财产看得重,相信肯定有一番龙争虎斗。

结果要是不出乎意料,训练有素的各家面对乌合之众,再加上自家的补给各方面完善,胜利不说百分百也差不离。

赵云所料不差,黄巾要来真定的消息,他们还没到常山国,就已经被各家探知。

总共十多万黄巾军,从瘿陶、杨氏、下曲阳出发,浩浩荡荡。可惜都是步兵,一天走走停停,还不到二十里路。

上次田权带着田家人从洨水逆流而上,脱出了黄巾的包围圈,不管黄龙基于什么角度想隐瞒,当张角问起的时候,还是知道了具体情况。

如今尽管汉庭开始发力,中原地区仍旧形势一片大好。特别是在巨鹿一带,经安平到涿郡,几乎都把常山包围在里面,他自然有底气打这一仗。

按说,杨氏离着常山最近,可是先到达边境的却是瘿陶这一支军队,毕竟这里挨着巨鹿更近,兵士的战斗力也比杨氏与下曲阳强。

高邑是离瘿陶最近的常山下辖县,遥想一百六十年前,孝光武帝刘秀就在高邑的千秋亭称帝,是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