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359章

赵云-第359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二哥呢?”桑朵不几下吃饱了。

众人都在家里吃过午饭,进来坐坐就是意思意思。

再说这里没有包厢,在大堂里吃饭,那些客人尽管清楚这些贵女的身份很高,不敢搭讪偷偷瞄几眼,连说话的声音都没了。

“二少爷和葛大爷受太守大人委托,天天忙活着剿山贼和蛮人呢。”桑平始终杵在桌子旁,看到自家小姐吃得满意,不由眉开眼笑。

“葛尤那小子?”桑朵听得柳眉直竖。

“小姐,千万别这么讲。”桑平压低嗓子:“如今二少爷和葛大爷关系好着呢。”

桑朵只是个女孩子,对曾经攻打过自家部族的人耿耿于怀,脚一跺当先走了出去。

“撑死了撑死了,大姐,我走不动路了,咋办?”她没有多重的心思,一出门就忘了这茬叫了起来。

“行啦,朵儿,在大街上呢,也不顾及形象。”荀妮嗔责道:“快上车去,成何体统。”

在高丽风味吃了一顿饭,大家的情绪高涨,三个丫鬟叽叽喳喳。刚开始还考虑到自家小姐,看她们自顾说话,声音越发高了起来。

“如何,我就说高丽风味不错吧。”桑朵的丫鬟冬梅得意洋洋。

“全是肉,我都没挑几筷子。”荀妮的丫鬟石榴愁眉苦脸。

下人在另外一桌,菜肴和主桌上也没啥区别,冬梅在家里和桑平就很要好。

“就是,我看到那么多肉,筷子都不敢下。”芍药一脸怕怕的样子:“还是咱家二少爷开的书斋好,里面全是卖的文房四宝。”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昭姬一惊:“我二哥啥时候在这里做生意了?”

蔡邕是一个标准的文人不假,他为人并不迂腐,能通过做生意让自家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何乐而不为?

长子蔡能在赵家集替妹夫赵云掌管财务,次子蔡松也不甘示弱,自顾到了桂阳郡,到赵纯那里一亮自己的身份,获得了文房四宝的独家经营权。

说实话,此前在这里,都是世家手里有些竹木简,偶尔几个士子,也是各个家族的。

蔡松的蔡家斋开业过后,不管是世家还是寒门,甚至平头百姓,节衣缩食也要买点书籍在家里搁着,总不能让子孙碌碌无为吧。

“嘻嘻,小姐,柱子哥每天都回来给我们说啊。”芍药一脸灿笑:“二少爷把二少奶都接过来了,看来蔡家从此在桂阳也要生根发芽。”

蔡琰不予置评,在心里,还是觉得中原好。不过,身为庶子,不管是大哥还是二哥,在家族中不得势,到其他地方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父亲也不过是蔡家的一员,庶子就是庶子,他如何宠爱自己的儿子,也无可奈何。

不能不说,赵纯对赵云的事情很是上心,这一条街,几乎都是赵云或者与其相关的人的产业,人流量也是郴县之最。

前面不远处,就是正在议论的蔡家斋。

蔡能对自己的产业自然是花了一百二十个心思,铺面尽管和高丽风味一般大,却建起了三层楼,根据人身份地位的不同,有些珍贵的书在二楼三楼。

听说自家妹子过来,他欢天喜地迎了出来:“大妹,你来之前也派人和二哥说一声啊,弄得我也没准备。”

“一家人,准备啥!”蔡琰觉得小腹有些疼,微微皱眉,还是强颜笑道:“二嫂和侄子呢?”

“他们都在家里,”蔡能指了指太守府那边:“为兄又讨了一房小妾,也安置在此处。”

“到楼上去吧,这里人来人往的。”他热情地冲大家打招呼。

“荀采,你如何也在此?”一个声音悠然传来。

大家扭头一看,不是荀彧么?(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倒霉

荀采?赵蒯氏不解,蔡琰和桑朵也一脸迷糊。

唯有黄旭小朋友不感兴趣,大人的世界他不懂,看到胖胖乎乎的蔡松倒是很感兴趣,每次去厨房那胖子大叔总给自己好吃的。

“四哥,你啥时候到桂阳的?也不和我打声招呼。”荀妮扭扭捏捏地说。

“妹妹,你叫荀采?”女人都是天生八卦的动物,赵蒯氏满脸都写着懵字:“姐姐听我们家那位说你是荀妮。”

“就是,大姐,我们可从没听说过有这回事。”蔡琰和桑朵自然不肯示弱。

“这个,”荀妮连脖子都绯红:“夫君一直叫我的小名。”

荀彧自是一脸灿笑,自家妹妹境遇不错,赵云尽管说家里的妻子无大小,光是叫着妹妹的小名,那也足见宠溺了。

蔡松有些吃味,自家妹妹是嫡出,从小都是父亲的心头肉。蔡邕老爷子疼爱嫡女的方法不一样,你是我的女儿,就不能弱了我的名头,弄得文才比男人还好。

小名?蔡琰好像真没有,昭姬是仿效男人取的字。

“奴家蒯瑕见过荀四哥。”赵蒯氏毕竟从小规矩严,马上就想到还有别人在旁。

“顺卿贤弟家的蒯瑜为你何人?”姓蒯的并不多见,荀彧马上反应过来,赵满和赵云的关系不错,顺带连自己也经常和他在一起探讨。

“那是母亲的大女儿,奴家的妹妹。”蒯瑕对荀家还是挺尊重的,低垂着眼脸,回答问题一丝不苟。

原来是蒯家的庶女呀,哪怕年龄比蒯瑜大,难怪取了个瑕,玉上有瑕。

荀彧不再感兴趣,这才好整以暇和妹妹讲话:“愚兄和五弟到桂阳开办书院,太守大人觉着这边的风气略显粗犷。”

荀妮心里满是委屈,父亲顶着家族的压力,把自己嫁给夫君。

为此,不得不出让颍川书院祭酒,远走真定,尽管又回到朝中任职,却只好和爱女疏远。

毕竟荀爽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荀家,后辈相中谁是他们的自由,而这些老人为人处事,尽量做到不偏不倚。

连带的,本身和赵云交好的荀彧、荀谌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压,不好直接加入南征军,先从桂阳郡过度,再过去也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现代的人在赵云前世看来,做事情都特么遮遮掩掩,尽做一些脱裤子放屁的事情。

他和荀老四、老五自然有过推心置腹的交谈,却拗不过他俩,只好随他们去。

“世兄今日前来,又是要买何书?”私事谈完了,蔡松马上开启商人模式:“设若是数量巨大,可能还要等些时日。”

“上次拿的那个版本的《论语》彧看完了,和以前看过的版本不一样。”荀彧没忘记今日过来的主要目的:“世人皆习《张侯论》,彧偏爱《齐论语》。”

《鲁论语》自然是流行在鲁国的版本,《齐论语》则在齐地流传,最初各有师传。

到西汉末年,安昌候张禹先学了《鲁论语》,后来又讲习《齐论语》。

他把两个本子融合为一,但是篇目仍以《鲁论语》为根据,“采获所安”,号为《张候论》。

张禹是汉成帝的师傅,其时极为尊贵,所以他的这一个本子便为当时一般儒生所尊奉,后世也皆用此本,于是《齐论语》大半都失传了。

蔡邕所刻的《嘉平石经》就是用的《张候论》,蔡松也有些挠头。

蔡家诗书传家,他自然明白两个版本不一样:“松着人收集一番,等桂阳这边的印刷开印,定为荀兄备好。”

二哥都获得了印刷的代理权了?蔡琰很是欣喜,连带小腹的疼痛都忘了。

起先她还有些吃味,夫君在叫大姐的时候,一般都喊的妮儿,桑朵肯定是朵儿,轮到自己,就成了正式的称谓昭姬,当下有了些许的平衡。

桂阳是赵纯的地盘,不管是他自己还是儿子赵范,都明白自家的能力,掌管一郡足矣。

儿媳就算是蒯家的庶女,赵纯也很欣慰,儿子能和荆襄一带的大世家攀上关系。

人贵有自知之明,他很清楚自己与赵忠不断老朽,今后是年轻人的天下。

中原那些世家,也不是没想过去结亲,一来人家根本就不屑赵忠,二来就是勉强结亲,付出的代价太大。儿子是自己的,又不是过继的赵目,赵忠不一定帮忙。

即便是蒯家,都是看在真定赵家的面子上,才答应庶女过门。

身为真定赵家的一员,赵纯从小习武,哪怕和儿子赵纯一样,不过是个三流武者,武人十分直爽,也懂得自律审时度势。

要守住这一郡的利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当其冲,必须交好本家所出的赵云,真定赵家人才济济,凭什么非要帮助自己?

赵龙的到来,让桂阳郡兵的战力上了一个档次,曾经得瑟的蛮人山贼,渐渐销声匿迹。

眼看他加入南征军序列,财帛动人心,马场的利益太大,一些人蠢蠢欲动,好在葛尤和桑云的到来,填补了这空白,总不能一郡太守每天提刀上阵吧。

赵纯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很想培植自己的力量,还别说,处心积虑之下,真还找到了,而且一来就是两人。

历史就是那么惊人的巧合,陈应、鲍隆两个山间猎户,武艺娴熟,没想到一日打猎,遇到郡太守,从此一步登天。

受到赵云的启发,赵纯干脆把自家的导引术有保留的教给他们。可以说,二人的武艺相较原本的轨迹,更上一层楼,如今早就是三流武者,隐隐有突破之势。

要在郴县有个风吹草动,肯定瞒不过赵纯的耳目。

今天,他正在和两人说一些武艺上的事情。下人禀报来的消息,使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桂阳太守也禁不住喜上眉梢。

“二位,不瞒你们说,目前的都尉葛尤、桑云只是挂了一个名。”赵纯决定先给一个甜枣:“等到镇南将军处需要人时,他们自会离去,那时就是你们的机会。”

陈应和鲍隆对那两人观感不错,源自赵云的练兵之法,毫无保留的传授。

想到他们马上能走入更加广阔的天地,自己两人从曲长顺势接位,也能延续桂阳郡兵的强盛。

当下,陈应、鲍隆赶紧拜谢:“谢过大人抬爱,不管是你还是公子,是我们兄弟一辈子效忠的对象。”

“好好好!”赵纯一连叫了三个好字:“马场的山贼,甚至那些神出鬼没的蛮兵,本官一直在怀疑和郡里的一些世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苦于找不到证据。”

“想不到他们竟然因为孩子的事情,竟然亲自出动,要在书院闹事。”他嘿嘿一笑:“看来他们觉着本官好欺负。”

“大人,那也不好拿人啊。”陈应稍微机灵些,本郡的世家盘根错节,一不小心就是太守也能把你干翻。

“你知道他们要对付的是谁吗?是镇南将军的养子!”赵纯哈哈一笑:“马上领军,直接去把张家、陈家、曲家包围,该他们倒霉了。”

大手一挥,两人翻天喜地离去。(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降生

陈应和鲍隆在历史上,也就赵云攻打桂阳郡的时候露了下脸,还憋屈的被灌醉杀掉。

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有名字的NPC都不好惹。两人武艺也许今生就是一个二流武者到顶了,却还是很知足,比起饥一顿饱一顿的猎户生涯不啻于天地之别。

虽然他们不过是军队里的新丁,凭着日渐高强的武艺,在郡兵里颇有威名。

然而两人都知道,不管是剿匪还是抄家,那都是肥差,剿匪还有伤亡,抄家就是刷经验的地方。亡命徒的山贼郡兵都不怕,何况一个个不怎么训练的部曲?

哪怕是边缘的郡,桂阳下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十一县,地域辽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祖辈有用没用,从春秋时楚国就在此开发,到了如今,渐渐形成大小不一的地方势力,有些传家好多代,也能勉强算是世家。

之所以说是勉强,世家的标志就是诗书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