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322章

赵云-第322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双手握刀,以泰山压顶之势劈了下去。

“当!”武器相交,发出剧烈碰撞。

王师被这一刀劈到地上,连宝剑都被砍断。

赵孟的人影终于力竭下落,再次双手举刀劈砍下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章跨时代的种子,真定公

贾诩尽管已经让鹰眼在雒阳展开了业务,城外却不是主要范畴。

等赵云得知有人要伏击父亲时,关心则乱,马上骑马出城。

他本身就对这一带不熟悉,只好沿着官道往前。

突然,赵云听见了赵孟熟悉的嗓音:“司马越,下次再见,就是你的死期。”

好久没有见到父亲了,飞云好像也知道他的心情,奔行如飞,不片刻就到了现场。

“阿爹!”赵云一个翻身下马,在地上拜伏。

“云儿梢待!”赵孟见到二儿子也十分高兴,他单手持刀直指来人,虎视眈眈盯着一群不速之客:“阁下为谁?竟然也要和我真定赵家作对么?”

袁术心中有一万头草泥马经过,嘴巴像吃了黄莲一般,赶紧如赵云般下马见礼:“小侄袁家袁公路见过叔父,望叔父身体康健。”

赵孟心头火起,刚才司马越不顾形象,在地上一个赖驴打滚避开了第二刀,紧接着开始亡命逃窜,官道边被砍了一道一尺多深的沟槽。

要不是早就探知这倒霉的小子和司马越是一起过来的,他还不清楚究竟是否有其他的埋伏,今天必然要把家族仇人斩于马下。

当年此人利用自己的商队引开追兵扬长而去,让自家四兄弟死的死逃的逃,他做梦都想看到后问个究竟。

今天居然来袭杀自己,那就说明司马越必然是故意让赵家人挡刀的,不杀不足以泻心头之恨。这么多年悄无声息,下次再见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雒阳周围,并没有多高深的树林,一个人逃行的速度再快,怎及得上奔马?他有信心快马长刀斩杀此僚。

“你就是袁术?”赵孟若有深意地看着。

难不成司马越是袁阀的人?看来今后要对两个袁家女另行安排。

赵云也是第一次看到袁术,见到那张有些怪异的脸庞,十分诧异。

当然,父亲在旁边,他也不好插话,只要他老人家没事就好。

“小侄因私事从任上回雒阳,恰好遇到王贼。”袁术哪里还敢喊什么王师啊:“对于他要刺杀叔父一事,实不知请,望见谅。”

赵孟若有深意地看着他:“你叫他王师?把你知道的情况仔细说说。老夫身为真定侯,今日奉皇命进贡,你知道后果的。”

袁术无奈,只好把自己和他结识以及了解的全部情况,不敢有丝毫隐瞒,一五一十相告。

要是被人不分青红皂白给杀掉,堂堂袁家嫡子在贡品面前,杀了就是杀了,袁阀都没话说,他可不想做这个枉死鬼。

难怪这么多年一直没听说此人的信息,赵孟心里叹息。从赵家崛起之后,他就有意让情报人员留意司马越的消息,谁知如石沉大海。

“叔父,小侄还有要事,就此别过,望恕罪!”袁术心中惴惴,依然拜伏在那里,一动不动,生怕对方不小心就抽刀。

“给你父亲问好。”赵孟兴趣缺缺,不再理会。

袁术捡得一命,忙不迭起身上马而去。

这边赵家父子相见,虽然有很多话想要交流,官道上却不是谈话的好场所。

他们压根儿就不怎么相信袁术的话,那又如何?总不能真个给杀了,那赵家和袁家说不定就亲戚变成仇人,不死不休。

赵家部曲的先头部队,早就到了京城,通过关系向皇帝禀告,真定侯前来进贡。

尽管朝中众臣对真定的印象因为北疆一战有所改观,对所谓的贡品不屑一顾。

然而,大家都是有城府的人,不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同时也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值得让赵孟如此大动干戈,亲自押送?

赵忠的脸上菊花绽放,比自己的功劳还上心,一路上和赵家父子二人攀谈着,嘴巴就没有合上过。

一辆辆马车全部用黄绫盖着,在太阳下十分刺眼,雒阳民众十分惊讶。

听人说那是新晋的真定侯前来进贡,一个个激动得莫名所以。

不管在任何年代,民族英雄无疑是受人尊敬的,哪怕是对手,却不得不服气赵家在北疆为大汉所做的一切。

灵帝好久没有上朝了,今天特意和朝臣们在大殿之中等候,而且按照真定侯的说法,马车可以要开到殿里,才会揭开贡品的面纱。

其他人或许没有这个权利,谁让他是灵帝上任以后唯一以武封侯的人呢?加上有赵忠吹风,这个看上去很荒唐的建议也采纳了,皇帝本身就有些不着调,他也想放肆一回。

有蹇硕掌眼,刘宏还是比较放心的。不时有情报来到,连先看到的张让都惊讶不已。

“臣真定侯孟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寿无疆!”赵孟心情十分复杂,还是半跪在地上行礼。

“赵爱卿请起,蹇硕,为朕揭开黄绫。”灵帝心里直痒痒,早就想见到贡品了。

一辆辆马车的东西展现在皇帝和众臣周围,一个个纳闷儿不已,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连刘宏、张让、赵忠都只知道个大概。

“赵爱卿,烦请你为我等释疑。”灵帝同样不知道具体情况。

“好!”赵孟仍旧甲胄在身,大家看来,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武将,看上去威风凛凛。

什么禁军之类,在他面前,就是个笑话,双方的气质不可同日而语。

“陛下,诸位同僚,大家都清楚,当年我两位结拜兄弟曾经远涉重洋,到了大洋的彼岸。”赵孟说起往事心里也激荡不已。

“这些,都是来自彼岸的农作物,比起现行的产量不知道要高多少倍。具体是由云儿在负责,他交给专人在搭理,所幸今日方有成果。”

“齐儿,你就给大家解释下每种作物的产量和习性吧。”

赵齐多年以前只是一个部曲而已,直到遇见三公子,从此在家族里面的地位直线上升。

而今天这种情况,还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声音都有些不稳。

赵云心里有些好笑,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齐哥,你是最专业的,是我大汉的功臣。别紧张,慢慢说!”

好像有魔力一般,赵齐本身也是个经过不少场面的人,只是没有见过皇帝和这么多重臣而已。

他越来越熟练,对每一种农作物如数家珍。

得到种子以来,赵齐基本上是每一天都呆在庄稼地里,脸上晒得黑漆漆的。

不过,不管是刘宏还是所有的大臣,没注意他的相貌,随着他的介绍,一个个嘴巴张开就没有合拢过。

严格来说,刘宏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他卖官鬻爵,贪财好色,任用宦官和士子们打擂台,任上更是有黄巾起义,导致几百年的大汉最后湮灭在历史之中。

身为皇帝,他一样希望国泰民安,希望自己国内的老百姓,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

不经意间,他眼角都有眼泪流了出来,赵忠趁大家不注意,赶紧给他擦掉。

其实,所有的大臣,比刘宏也好不了多少。

有了这样的农作物,老百姓的日子就要好过一些。要是自己在推广的过程中,尽心竭力,一样会随着划时代的大事件载入史册。

“陛下,真定侯进献农作物有功,请封真定公!”突然,一向和赵云不怎么对付的御史台,破天荒为赵家请功了。

“准奏!”灵帝心情激越,直到话出口都没发现。

“臣真定公孟谢过皇上,谢过御史大人!”赵孟也赶紧拜倒在地,有便宜不占才怪。

啊?灵帝此刻才和其他大臣们反应过来,一脸懵逼。(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六章崛起的赵家

君无戏言,灵帝肠子都悔青了。不过他又能如何?赵孟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既不能给钱,也不能让他做大官,只好给一个公侯稍微补偿下。

其实,赵云一直在犹豫,刚开始让家里人出海,到大洋的彼岸去寻找新大陆的种子,只是脑袋一热做出的决定。

这个年代的食物相当匮乏,他不得不做如此决定。尽管前世也是出身贫寒,但吃的东西,和两千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赵云还是有所保留,有些调味品,他想让赵家捂一段时间。

其实,不管是辣椒还是其他的东西,又能藏多久呢?

然而,真定赵家这么多农作物都贡献出来了,到时候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吧。

赵云只是一个穿越者,又不是圣人。他不管是上一辈子还是这一世,身上流的都是赵姓的血液,不可能不为赵家着想。

纵然老百姓有了更丰产的食物,大汉王朝的毁灭也是注定的。

世家的权利越来越大,灵帝又不着调,天天寻思着赚钱,卖官鬻爵。

这样的官员到了地方上,肯定要想着尽量把本钱捞回来。

看到一张张笑脸,赵孟和赵云都十分激动,觉得今生做得最大的决定,就是让苏双、张世平去美洲,带来了大汉没有的农作物。

“皇上,真定公确实有功,功不可没。”司徒刘郃在这个时候也想卖赵家一个好:“然则,横海将军张郃之父张世平从天边带来这些作物。”

“再则,赵齐君一直在兢兢业业伺弄,不然,不知何时才能见天颜。”

“其言甚善,”谏议大夫刘猛一心为公,自然跟着说:“我大汉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方能彰显陛下的英明。”

当年,他在司隶校尉的位置上,因为不愿意去抓捕士子得罪了宦官集团,被灵帝贬为谏议大夫,尽管还是仗义执言,却策略了不少。

要是以往,估计他是第一个出来说话的,此时这话接的相当有水平。

听说只是封爵,刘宏尽管有些憋气,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当下,张世平以其出生地为封号,是为河间侯,连远在天边这辈子都不能回来的苏双,也有了一个美洲侯的封号。

赵齐因伺候农作物有功,从一个部曲直接封侯,尽管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农侯,可他的职位却是实打实的典农校尉。

灵帝虽然平庸,一点也不糊涂,破例提拔了一个空头侯爷和校尉,当然,钱是必须要交的,这些都是私下里赵家来垫付。

自然,赵齐也不能作为一般的部曲对待,他算是守得云开见日出,自立门户了。

一个个大臣们散朝的时候,哪怕和赵孟、赵齐是初识,看到了都抱抱拳。

像袁家和杨家,一边是亲戚,另一边的孙子都在赵云那里,觉得自家今后应该能得到照顾,向赵孟父子二人含笑示意离去。

刘宏并没有回到寝宫,隐门的人早就派人送来了他们的信物,只待散朝之后,马上就来和皇帝见面。

“张让,”那个冷脸的刘姓老人沉声说道:“你的任务就是让此人临时代替皇帝在后宫。记住,不要露出任何破绽。”

灵帝继位之前,曾经见过这一批人。

隐门虽然中途有段时间没有理会朝政,以至于宦官和外戚专权,对皇室的保护,还是一如既往的热心。

“阿母,放心吧。”刘宏此刻体现了作为一个皇帝的决断:“你听这位刘先生的,他们不会对我有啥危害。”

宫里面有座尼姑庵,他又不是不清楚。

有次想换换口味,找一个尼姑办事,灵帝记得很清楚,当时那把剑离自己的咽喉只有一点点距离。

要是敢说半个不字,他确信那些美艳的尼姑们会毫不犹豫把自己给杀死。

尽管旁边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宦官,面对赵孟、赵云父子的威慑,只好朝张让示意,让他把替身赶紧送回宫,以免露出马脚。

道门的人不方便露面,早就悄悄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