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赵云 >

第131章

赵云-第131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听到士卒们的口号声,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赶紧悄悄背转身去擦掉。

或许他这点略显愤青的举动在平日里会被士卒取笑,此刻校场上哪一个不是热泪盈眶?有些士卒竟然哭出声来。(未完待续。)

第三十二章太史慈到来

十月的冀中平原,田野里一片萧条,庄稼早就收完了。

然而,农民们正热火朝天保墒,把桔梗覆盖在农田里,这两年的干旱实在太厉害。

早两年赵云根据前世的记忆,提出了这种保墒的方法,好多农民宁愿把秸秆拿回家当柴烧也不愿意留在地里腐烂掉。

可结果出乎那些人的意料,听赵云话的农户,第二年地里的庄稼长势特别好。相反,那些没有保墒的农户,出苗就蔫不拉几的。

“赵家有一套啊!”此人是那个倒霉鬼蹇图的儿子蹇栋蹇良才。

出了雒阳城不远,蹇硕就让人带着自己的旗帜沿着官路走,自己和几个心腹乔装打扮而来,比随从们还先到。

他算是钦差,第一次出京城竟然就是这么大的行动,心里难免忐忑。

突然之间受人注目,很是惶恐,不敢在路上接待那些前来拜访的人。

从蹇图死的那一天起,蹇硕就对这个世界有了敬畏之心,他明白,自己并不能为所欲为。

哪怕如今万众瞩目,他依然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招惹上大世家,到时候把自己阴死了蹇家也就完了。

“贤弟,不是赵家,而是这个赵云值得去认真对待。”蹇硕教导:“这些农人张口闭口三公子,记住了,谨开言慢开口,多听多看少说话。”

在出京之前,赵忠特意差人找到自己。

宦官内部的新陈代新很快,蹇硕是新生代,健在曹节等人是老一辈,赵忠算是中生代。

各代之间有合作更多的是竞争,暗地里都在想办法获得皇帝的亲睐。

可蹇硕怎么能与权势滔天的赵忠相比?不管他在灵帝面前有多得宠,蹇图的死让他从此谨小慎微,不敢大意。

其实,赵忠也没和他说啥,聊聊家长里短。走的时候送了一包茶叶,说是子龙侄儿送的。

有这句话也就够了,聪明人不需要多说话。

“大兄,怎么要进城?”蹇栋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见蹇硕去的方向明明是常山城。

“仪仗不带吗?旌旗不带吗?”蹇硕骑的马是皇帝御赐的大宛良马,本身就仪表堂堂,要不是宦官,看上去真是一表人才。

他们往常山去的时候,有一家人却到了真定城。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太史慈没想到自己出行与别人一路走完全是两码事,更没有和师父一起时的简单。

盘缠不够了,好在自己从北方回来的时候骑了一匹马。

马上要和鲜卑人打仗,马匹的价格噌噌噌上涨,竟然卖了三千多金。

看到真定城的繁华,太史慈惊呆了,与太史俊和太史匡把母亲从马车里扶出来参观。

恐怖的是,城里面的不要说驿站,各类逆旅人满为患。

越是靠近赵家,就越没有地方住。

没办法。婢女小月问了一家又一家,都快急哭了。

“儿啊,你和那赵子龙素未谋面?”巫氏蹙眉问道。

“母亲,就我师父和他的师父相熟。”太史慈有些难为情。

自己一个人怎么办都行,传闻是一回事,万一在这里遭受冷遇该如何是好?

“大兄,我们既然来了,那就先去见见吧。”太史俊心思稍微活络点,在一旁说道:“我们都无所谓,婶子与小月没地方住可不行。”

到了赵府。熙熙攘攘来往的人群,让几个人再次震了一震。

长长的队伍排着,每个人都井然有序,太史俊很有眼力。不待吩咐就自觉排队去了。

约莫等了两盏茶的功夫,终于轮到满头大汗的太史俊。

“管家,烦请通报一声,就说我家大兄要见赵子龙。”他一见就忙不迭说道。

“请问客官的大兄为谁?”门子心里有些不爽,很少有人直呼三公子的名字。

好在赵家规矩很严,他哪怕很累。也耐着性子:“小人为你们登记。”

“噢,”太史俊一愣:“大兄是东莱太史慈,他师父与赵子龙师父有旧。”

以前赵家下人真还不知道三公子有师父,童渊老头差点一枪把张角爆头的场面一下子就让人知晓,他原来还有个武艺高强的师父。

可惜,赵云本人没在,童老头也没来,两位夫人尽管不清楚,还是很热情亲自出迎,把女眷们接到赵云自己的院子里。

太史慈本人,则被人带到校场上。

嚯!好家伙!

杀过胡人,太史慈和师父赵无极时而单独行事,时而又会与北疆的兵丁一起冲杀。

他从没见过,一支队伍的萧杀气氛比边军还要浓厚,那得杀过多少人才能办到?

边军因为朝廷的软弱,一般都不会主动出击,迫不得已才去还击。所以大多数时候,师徒俩都是散兵游勇,遇到有胡人欺凌汉人就出手。

看到那些兵卒迎面走来,太史慈寒毛直竖,都想把武器拿出来,才发现进来的时候已经上交。

不过,士卒们没有任何人看向三个在旁边的不速之客,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校场转圈。

“兄台,你师父和我师父有旧?”此刻,赵云也在跟着一起训练,他匆匆赶过来单刀直入:“为何不去找我师父?”

“我,”太史慈忽然发现自己不会说话了,都有些结巴:“我是东来太史慈,师父是赵无极老先生,毕竟,呵呵,就来找你了。”

“你就是太史子义?”赵云眼睛一亮,把头盔摘下来递给旁边的部曲:“好,太史兄,欢迎加入我们的队伍。”

他没有理由不兴奋,这可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在历史上和自己一样,一个马上将军到了江东,一辈子都没有再率领部队驰骋。

“子龙贤弟知道我?”太史慈一下子不紧张了。

“对呀,师父他老人家经常和云说起那位同宗的事情。”赵云和煦地一笑:“他们不是还跑到鲜卑王账去了么,你师父他老人家没告诉你?”

原来如此,太史慈的心一下子揪紧,好久没有想过师父,很可笑的是,竟然从别人嘴里才得知当时的原委。

一般的胡人部落都很强悍,鲜卑王账,那得有多少兵马?

难怪师父受伤了,也不知道他老人家好了没。

他痴痴地想着,连赵云后面说的啥都没听。(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檀石槐的心思

九月底的草原,分外萧条,北风吹在身上,让人不由自主打了个寒噤。

这里是弹汗山,鲜卑王城,是草原上当之无愧的王檀石槐的地盘。

在心里,鲜卑人已经更加看不起匈奴人了,看看你们那个怂样,难怪被我们的王赶到边远之地,连王庭都不敢离汉人近一点。

今天的弹汗山,更加热闹,因为东部大人图斥赫之子素利要来进贡。

以往每个部落和东、西、中三部的大人们前来进贡,都是带着大群的牛羊,而今天不是。

仿佛是为了向鲜卑人显示自己部落的武勇,素利带着一千个鲜卑勇士,每人身边都是用石灰腌制好的汉人头颅。

知道吗,那些汉人可厉害了,其首领厉若仙神,头大如斗,身高丈二,一根狼牙棒舞得密不透风,可还是被图斥赫大人给射死了。

传说中,致命的一箭,就是少大人素利亲自射出去的。

鲜卑人本身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民族,平日里一有机会就会载歌载舞。

可惜,他们的节日实在太少,今天王城的人就像过节一样,小伙子们打扮得精精神神,希望能被草原上的雄鹰素利相中。

姑娘们也穿上节日的盛装,犹如天上的朵朵白云,眼睛不时瞄向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鲜卑勇士,要是能做他们的女人应是最幸福的事情。

“父亲,图斥赫是不是故意不来?”和连一脸阴沉。

“人家有这个资格,也有这个本钱。”檀石槐有些恨铁不成钢:“细作回报的情况,给你五千人,能拦住人家吗?”

“可最后也不是图斥赫带人亲自杀的吗?”和连不服气:“素利能有啥本事?”

“没本事?”檀石槐拿起马鞭狠狠抽在儿子身上:“在你眼里,谁有本事?就你一天趴在女人肚皮上算本事?没有我是你的老子,谁知道你?”

“混账东西,人家带着人把汉人给堵住,那就是本事。为图斥赫赶来取得了时间。”

“在战场上,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当年我们和匈奴人打仗。哪一次不是在和时间赛跑?”

他本来还准备多打几下的,想到一会儿自己这不成器的儿子还要去迎接,也就住了手。

当是时,谁都没曾想到。小小的鲜卑能一统草原。

自己带着族人,一次次以少胜多,在别的匈奴部落反应过来以前,迅速撤退。

就像滚雪球一样,鲜卑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至于有一天匈奴人醒来,才发现仿佛一夜之间,曾经的奴隶已经能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世代就是草原之主的匈奴人如何能答应?双方爆发了草原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大仗。

惜乎匈奴人承平日久,好多所谓的勇士,已经胖得连上马的动作都显得勉强。

同时,双方的战术上根本就不再一个层面。

檀石槐把队伍分成四部分,就是后来东、西、中的三部大人,从四个方向朝匈奴人猛攻。

然而,匈奴人却各自为战,大部落甚至连下面的中小部落都统治不了。

更有甚者。檀石槐公平的名声早就传遍草原,匈奴的大部落对中小部落有的只是无尽的剥削,战场上当场倒戈的现象比比皆是。

“父亲,图斥赫的人已经到了王宫门口。”和连的声音把他从思绪里拉了回来:“你是出宫门迎接还是就候在宫里?”

在和连内心里,很不希望父亲出迎,那样会让素利的名声越来越大。

“图斥赫不来,他儿子为何要我接待?”檀石槐轻叱一声:“都多大的人了,这些事情你自己早就应该想到,而不需要我来提点。”

“谢父王!”和连大喜过望,单膝跪地行了个礼。高高兴兴出去了。

按说,这两年汉人与鲜卑人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大战没有,小战不断。

可一次性三千多具首级。这可是了不得的大胜,檀石槐不管是为了图斥赫的面子还是为了向人们炫耀鲜卑人的强悍,都应该表示下。

一来,自己的受伤三部估计都隐约猜到,阳奉阴违,自己不出去也敲打下他们。我檀石槐过去是草原之主,现在还是。

二来,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汉人内奸是他一直在大力挖掘的。

当年鲜卑人一统草原,并且把王庭都立在汉人的边疆之外,给人的感觉马上就要跃马长城,直击汉人。

在檀石槐的内心里,他有深深的惧怕,汉人有传说中的导引术,年轻时遇到那个叫赵孟的,绝对有功夫在身。

哪怕隔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檀石槐深信,就算十个自己上去,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赵孟根本就名不经传,而中原地大物博,有多少个赵孟?

所以他偃旗息鼓,转而扶持汉奸,拉拢一批惧怕鲜卑铁蹄的汉人,也从没停止过寻找导引术的步伐。

“这是你们主上的意思?”檀石槐目光炯炯,盯着眼前的文士。

“回鲜卑王,正是!”文士不卑不亢:“东部惹了赵家,必然会遭到赵家的疯狂打击。”

“为何不是整个鲜卑?”檀石槐一点都不等对方松气,一个问题又抛了出来。

“理由有二,汉庭在大前年派了三路大军,都被王上击败,不少世家大族心有恐惧。”文士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