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25章

清末英雄-第25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东西,从这镇子往后,就是田地了。”胖先生吃了太快了,打了个嗝话就停了。杨锐又敬他酒,他还是一口喝干,这嗝就被制住了,他再次擦干嘴巴问道:“几位老爷是因何而来啊,要是能帮上忙,在下一定帮忙。”

杨锐心里想到,还是先打听再说吧。就说:“我们来此是想看看,能不能买点田地什么,就是不知道这里好田都在哪?”

胖先生却是没有想到这几位是来买地的,这陆行也没什么宝地啊,不过人家想买那自然有人家的打算,就说道:“陆行好田都在镇子后面,前次听说水田一亩要四十两,旱田则减半。老爷是想买什么地呢?”

杨锐听后感觉还是不贵的,这毕竟是一次性买断,不是后世五十年七十年产权。又不好直接问河滩那片地,这时钟观光问道:“吴先生,我们是想买些荒地直接开种,前来见江口那边都是荒地,不知道是谁的地,要卖应该是怎么个卖法?”

胖先生终于知道这几个人的打算了,想了想说:“河边的荒地却是乡董朱老爷的,卖倒是会卖,只是这荒地不值钱,没有买过,价钱就不晓得了。”

&;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amp;lt;/a&;amp;gt;

第二十五章土地上

杨锐见问清楚了土地的主人感觉今天还是有些成果的,但是钟观光看到河堤坝修的那么长,只怕那些地方一发洪水就淹了,就问道:“吴先生,那河边的堤坝那么长,不会那边每年都有水灾吧。发大水的时候会被水淹吗?”

胖先生摇摇头说:“早先前是会的,现在却不会了。”见大家疑虑,又说道:“十年前因为发大水所以修了堤坝,而前几年洋人因为轮船多,大的轮船进出不了,就花了大力气挖淤泥清河道,现在这几年就再也没发过水了。只是河滩荒地太过贫瘠,没办法种什么,就这么一直荒着了。几位老爷要在下引见朱老爷吗?”

杨锐和钟观光对视了一下,钟观光低声说:“竟成真的要那块地,见见也好啊。”杨锐点点头,就对胖先生说道:“见一见也好,就是要劳驾吴先生了。”

胖先生见杨锐托付任务,心里高兴,马上站起来说:“我马上去,过年的时候朱老爷一定在家。稍等稍等。”说完就快步下去了。

朱老爷是个好好先生,与人为善、待人和气,自从任乡董以来也是发动乡绅为乡民修路搭桥、照顾老幼,乡人对其更是尊重。只是人无完人,朱老爷自从迷上租界里一个叫袁三三戏子之后就开始不务正业了,为了捧红这个戏子可花了血本砸钱,一年多下来那袁三三还是不红不白,真是煞费苦心啊,但朱老爷的银子可花了不少,一些祖传下来的银子,也都被他亏空了,虽然妻子和母亲没发现,但是他还是很怕,怕长子娶亲的时候,那时候是要花大钱的,到时候罐子一开,里面空空如也,那……,想到这朱老爷用折扇狠狠的打了一下头,长叹口气。可又一想到袁三三那嗓子,那身段,那眼色,就又沉迷了。

正沉迷着,家人来报:“老爷,吴先生来了,说有好事见老爷。”

好事,那吴胖子就是一个吃货,能有什么好事。袁三三就特别讨厌这个胖子,说是见到这胖子以后,三天吃不下东西,想到这,朱老爷对家人说道:“就说唔在读书,现在不见客。”家人听后出去了。

不一会那家人又进来了,说道:“老爷,那吴先生不肯走,还说真是好事,决对不敢欺瞒老爷。”朱老爷哼了一声:“谅伊也不敢,浓去把伊叫进来吧。”朱老爷是个好好先生,不见书塾的吴先生大家是会奇怪的。

吴先生扭着胖乎乎的身子进来,一见面就是一礼,说道:“上面小弟实在对唔住,得罪了朱老爷的红颜,死罪死罪。”

朱老爷一听他说这个,马上一把拉他进到书房,厉声打断:“浓吴胖子予以何为?”

胖先生不慌不忙说道:“阿拉是给老爷送好事来的。”见朱老爷还是发怒,笑着说道:“那东西沟沿江的地,应该是朱老爷的吧。”

朱老爷一想,是的,那地是自己家的,只是那地是最不值钱的遗产了,那地契都是在放被子的木箱里被翻出来的,已经被虫啃了好几口了。看胖子的样子好像是有人买,就问:“浓是讲,有人要买地?”

胖先生含笑不语,只是点点头——他可不是傻瓜,见杨锐几个的打扮和言语就知道想要那片地,而且绝对不是用来种地,而一定是用来开码头的,所以他才主动跑来找朱老爷,这不值钱送别人都不要的地,要是真的卖出去了,那自己得到的好处可不少。他真盘算着,就听朱老爷问道:“这地一文不值,有那个港督会要?”

胖先生笑了笑,说:“浓不要,就当别人不要啊,现在就有人要,想拿那块地来开码头。”说完在书房里找张凳子悠哉的坐了起来。

朱老爷轻蔑的呲了一声,说道:“要开码头,就应该在洋人的租界里厢,就是不在租界里厢,也是在黄埔滩对岸的洋泾,什么时候能轮到陆行开码头了。”确实,陆行这边是太过偏了,就是到民国也还是有很多地方荒着。朱老爷断定是这个死胖子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占便宜,心里正想着把他赶出去。这时候胖先生说话了:“阿拉可没有哄浓哦,现在伊们就在镇上的茶楼里,浓要想卖那就去看看,不想卖那就当阿拉没讲过。”

朱老爷愣了,这次是来真的了,不会还是骗人吧。正想着,胖先生决定加加火力,又说了:“就这几步路,走走就走走啊,一到茶楼就知道了,要是没人,阿拉就是乌龟。”

朱老爷和胖先生到茶楼的时候,杨锐几个已经吃完饭了,考虑到胖先生的胃口,还是让伙计重新抄了几个菜,又泡了壶好茶,吃着五香豆,等着他们回来。双方见礼之后,朱老爷的顾虑打消了,只是见杨锐几个虽然年轻,但是谈吐俱佳,开始的时候没看见杨锐没辫子,后面见到杨锐没辫子,心里突了一下,说话都不是很流畅——朱老爷是知道的,没辫子的只有两种人,年老的一般是二鬼子,年轻的一般就是革命党,两种都不好惹。沪上可是个消息灵通的地方,茶馆戏院更是流闻多多,朱老爷在里面混迹良久是知道不少事情的。

交流下来,朱老爷地是可以买的,就是价钱没有先例,不知道参照什么标准。大家正讨论的时候,却不知道朱老板心里已经打鼓不想卖了。胖先生最是热心,说道:“洋泾那边的荒滩,也是有人买的,价钱嘛有贵有便宜,整个说了应当在十块洋元,阿拉陆行,虽说偏一点,但是土地平整,又没有水患,减一些还是有八块洋元的。就是不知道几位老爷要买多少?”

胖先生是掉钱眼里了,只想把地买了,以表他建言之功,可是朱老爷心里已变,基本没有说话。杨锐见他不说话,就有意要把话题拉扯到他这边来,对他说道:“朱老爷怎么看都啊,这价钱怎么才合适,才满意?”

&;amp;lt;/a&;amp;gt;&;amp;lt;a&;amp;gt;手机用户请到m。xuanshu阅读。&;amp;lt;/a&;amp;gt;

第二十五章土地下

朱老爷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杨锐见状暗道,哎呀,不对啊,刚才还是很热心的,怎么现在就是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难道担心我们买了做不良用途?他怎么也没想到是自己没有辫子的原因,让人家心里忐忑,又也不好多问。这一次的谈判就到此为止了。

朱老爷走后,胖先生却不走,杨锐还专门给他留菜了呢,怎么能走呢。他也是看出来朱老爷的转变,但是却不知为什么,他也不多想,只顾着把菜吃完。半响,打了一个饱嗝之后,才问道:“几位老爷说句实话吧,这地是真的要还是只是问问,阿拉帮忙也好有个底啊。”

杨锐说道:“说真话,想要倒是想要,而且是拿来建工厂,这一片地我们算了下也就六千亩的样子,用是够用,就是不知道价钱如何,还有就是朱老爷到底想不想卖?当然了,吴先生作为介绍人,你那介绍费我们是不会少的。”

胖先生一听这话,知道还有便宜可占,立马拍胸说道:“各位老爷放心,这朱老爷正是缺钱的时候,刚才还好好的,后面就不知道怎么了。唔回头去问问,一定力促此事。”

杨锐点点头,他也很奇怪这一点,刚开始明明说的好好的,后面就不言不语了呢,一定是有什么事情自己不知道,他然后拿了张名片——按照清朝的格式做的,红色长方形纸片上竖着印了杨锐两个大大的字,左下角是仪器馆的地址,又和胖先生客气几下,让他有消息就到这边来找自己,就和一帮人走了,胖先生拿了名片,心里就开始活动了,怎么把这生意促成,按照惯例,这介绍人可是有一分的好处,六千亩就是卖五块钱一亩也有三百块钱啊。

几个人上了王老三的船回到租界已很晚了,程广顺是直接在洋泾靠岸下船的了,杨锐明天让他来一下仪器馆,自己连夜画个工厂前期草图,让他拿回去看看要多少时间,多少价钱可以搭好,知道营建的情况杨锐才好做个整体计划,看到底是怎么安排。钟观光则直接拿着行李,直接坐船回家了,临走时还是说道:“竟成兄啊,那地方我看还可以,就是离租界远些,上班下班不便,工人住宿也麻烦,但是地价便宜,以后要扩大也有足够余地。不过啊,你还是要找个风水先生看看才好啊,要不然大家不放心啊。”

第二天上午程广顺来了,带了点鸡蛋给先生拜年,杨锐不好推辞只好接受,等到了下午,仪器馆里的伙计来了说有个姓吴的先生求见,那吴先生说是为了一片地的事情。杨锐一听就知道是昨天那个胖子,还真是勤快啊,要表扬,要嘉奖。

吴先生昨天晚上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挖到了朱老爷的心思,弄明白之后就马上过来邀功了,听胖先生说朱老爷的不想卖是因为看自己没辫子怕是革命党,杨锐愣了不止一会,半响才说道:“这个可是大误会啊,在下自小游学欧美,现在在学社里做先生,和革命党沾不上边啊,再说革命党买一块滩地又何用,那里又没有金子挖?我和几个仪器馆的先生,还有朝廷里学堂里的先生还有荷兰银行的总办虞洽卿先生一起,办了这家公司啊,本想开在租界里,但想到开在租界里,交税就要交给洋人了,所以最后大家商议还是办在华界的好,商务会办盛宣怀大人和吕海寰大人都是对我们都很嘉许的,不仅如此,还给了我们办厂的十五年专利的,你说我们可能是革命党吗?”

胖先生其实心里也是多有疑虑的,听杨锐说了这番话,虞洽卿他是知道的,盛怀宣和吕海寰也是听过,特别是盛宣怀在沪上可是商界第一人,既然这些大人都说了没问题,这事情还会有什么问题呢,特别是见了杨锐让人拿出来的专利书,看到那个红红的大印就彻底折服了,还有什么比朝廷的大印有权威。他连忙打圆场说:“哎呀,那朱老爷也是个好人,就是平时爱疑神疑鬼的,所以……,这事情阿拉回去和伊一说,就要疑云尽消了。”

杨锐点点头,把专利书让人收好,问道:“朱老爷之前想买的是什么意思啊?什么价钱可以卖啊?”

胖先生对朱老爷的心里还是把握的很准确的,于是就把朱老爷和那个袁三三的事情说了一遍,再推策朱老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