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清末英雄 >

第1242章

清末英雄-第1242章

小说: 清末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要想像以前那样发展,就必须保护有产者的财产,因为国家的统治阶层是资本家,剥夺他们的财产权就是动摇美国的国家根基。但经济危机下,美国显然处于宪政危机中:按照美国宪法,失业工人可以用手中的选票让联邦政府任意征税和印钞,实质就是无偿征收资本家的财产,这必定造成资本家和失业者的矛盾,同时产生‘平等’和‘自由’的冲突。

如果罗斯福新政继续下去,可以预见的是,美国的政治结构必定发生革命性质的变革,那些政治世家、大资本主将遭受重创,甚至可能被没收大部分财产,而代表广大民众的大众政治家将频频出现,罗斯福就是这么一个大众政治家,共和党将他选举纲领总结为:‘支出,支出;税收,税收;选举,选举。’罗斯福根本不惧大选,因为民众已被他用有产者的钱财收买,他拥有绝对多数的支持率。

他以后的美国,不工作每月领取救济金的人将以百万计,有产者大多会选择移民,因为个人所得税太高,他挣的一百美元中有七十五甚至八十美元交给国税局,最后变成不劳而获者的救济金。国家的经济将无从发展,死亡率远大于生育率,和欧洲各国一样,美国衰落提前到来。而我们,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国!”

论述实在是太长了,以致除了裕仁和贝寿同外,两个亲王听的都要打瞌睡。说完‘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美国’后,杨锐暂时闭口,静静喝了半响茶,见两个亲王感觉不对看过来时,他才接着说道:“接下来说最后一部分:世界本身。

大英帝国统治世界已有数百年,但她已经衰落,美国虽然是她选中的继承者,但道威斯政府却不想为维持欧洲的繁荣支付昂贵代价,所以当初任由英镑崩溃。现在的世界是无主的,英国只能维持英镑区,美国只顾及美洲大陆,甚至对南美的纳粹化也力不从心。

但不管如何,美国都有接替世界霸权的资本,现在她仅仅是被孤立主义、和平主义干扰。如果德国发动战争,罗斯福就能用上次大战的记忆鼓动美国人参战,而战争又是使美国摆脱当下宪政危机的最好办法,以美国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胜利是轻而易举的事,胜利之后的美国将统御整个欧洲,自然是世界霸主,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德国开战。

我们要让美国陷于罗斯福新政造成的宪政危机无法自拔,要让美国国内的政治格局发生剧变,甚至发生流血冲突和局部战争。只有如此,美国才不再是美国,才会变得像法国那样文明和虚弱。这对我们自然是最有利的,当欧美世界衰弱时,我们正好崛起,不出三十年,亚洲就是我们的经济殖民地,不出六十年,全世界就是我们的经济殖民地。不过,钱多了之后,我们是不是也会变成像英法美国那样的衰弱国家,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好了,我要说的完了。”

杨锐草草的结尾,在场诸人甚至连贝寿同也未必完全理解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他已经回答了裕仁所想知道的大部分问题。

“阁下,”待杨锐休息了一会,裕仁再问,“我们对米国策略就是让她深陷于罗斯福新政吗?”

“是!”杨锐道,“没有人能摧毁美国,只有他自己才能摧毁自己。现在美国的国债为三百七十五亿'注150',照现在联邦政府的支出规模,即便不开动军事机器,四年后赤字就会达到五百亿的临界点,到时候联邦政府就要面临破产;再下去政府不但要支持巨额利息,国债购买者也会剧减,赤字规模成倍递增,三年就会超过七百亿'注151',然后政府破产,革命开始。”

“那开战呢?”裕仁再问。

“开战其实是赌一把,也是避开新政造成宪政危机的唯一办法。”杨锐道,“我说过,今年美国各级政府的开支超过一百五十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看上去不多,但却是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四倍,如果算上经济危机使得税源大减这个因素,这个支出则是平时的八倍。或者换个角度看,两年共计三百亿美元的开支远超上一次欧洲大战时美军的军费。

这些钱聘用着六百万失业工人,他们只做一些难有回报的事情,这不但会使失业工人养成懒惰的毛病——他们其实可以去做农民的,美国有的是土地,但他们不去,这有他们不想种田的原因,还有农业集团不愿意他们从事农业的原因;另外还在政界开了恶例——选举就是对民众许诺好处,谁许诺的好处越多,谁就能上台,而他们上台之后干的事情就是增税和印钞,长此以往,美国不但经济衰弱,政局也会频频动弹,这等于是摧毁了美国发展的根基。

要想跳出这个陷阱,只能是对外开战——战时,将失业工人变成美军士兵或者军工厂工人;战后,不说战时掠夺,仅仅全世界工厂大多毁于战火这一条,就能让美国没有失业工人,这是彻底摆脱罗斯福新政的唯一办法。”

“可我们和英法签订海军裁军条约,米国退出条约不断建造军舰、扩大海军,真的发生战争怎么办?”裕仁问道。“吕宋的米国轰炸机不会轰炸我们的船坞吗?”

“根据情报,美国的新式轰炸机航程为三千公里,如果仅仅是从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起飞,它到不了沪上、南京和武汉,如果是在吕宋岛最北端修建机场,那么沪上、南京、武汉三地在它轰炸半径的边缘。”杨锐道,“如果开战,我国空军将捍卫国家空域,即便无法抵御,那也无关大局,贵我两国的工业全在他们够不着北方。”

“但情报准确吗?我们真的不要提前建造一些空母?”裕仁想到这次出兵东非就差点因为情报遗漏而损失惨重,好在舰队更改作战计划在斯基马尤登陆,同时之前也未公布要在摩加迪沙登陆之目标,要不然国际声望全丢光了。

“完全准确。”杨锐很肯定,“建造航母真的没有必要。美国可看作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对手,我们造十艘,他就造二十艘;我们造二十艘,他就造四十艘。我们最好的办法是开战前尽量压缩舰队数量,以防美国增加数量,然后再开战初以主场、技术、经验等优势将其击败,即便不击败,也要让双方实力拉近,之后战争的关键建造航母的速度了,就像刚才说的,在前面两至三年,这一定是我们胜利。”

“那之后呢?”裕仁和伏见异口同声,闲院宫载仁也看了过来。

“之后就是我们获得整个太平洋制海权,美国只剩下夏威夷基地。”杨锐肯定道:“但我们没有美国那么多轰炸机,所以这个情况下只能求和。只要我们在从菲律宾反推到珍珠港甚至美国西海岸这个过程中让美国海军流足够多的血,结束战争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说了半天,杨锐对太平洋战争的战略预想终于出来了,那就是防守反击。如果开战前美国二十艘航母而己方十艘,开战初击沉美方八至十艘,而后凭借快美国数倍的造舰速度,确实能在战争前期获得整个太平洋制海权。甚至,哪怕开战初没有击沉美方那么多航母,岸基飞机也能保障沿海城市的安全,但如果美军轰炸机能飞的更远呢?沪上以北的天津、大连造船厂,还有全日本的造船厂都会被美军轰炸机覆盖,中日将在在米畜的轰炸下坐以待毙。

“阁下,这太过冒险了!”伏见宫说道,他重重的抹了一把汗。“如果米国有航程更远的轰炸机,我们的造船厂将造不出一艘空母!结果只能是战败!我们必须在米国人列装轰炸半径超过沪上的轰炸机之前抢先开战!”

“不!即便美国人有轰炸半径覆盖哈尔滨的轰炸机,我们都不能抢先开战。”杨锐神情坚定。“因为这关系到最后的和谈。如果是我们挑起战争,那么战争结束的条件将是我们无条件投降,除非我们占领美国本土,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是美国人挑衅开战,比如美西战争那种情况,那将存在和谈的可能。抢先开战除了激起美国人的愤怒,毫无受益。

另外,我们需要时间。美国人肯定有航程更远的轰炸机,但它现在仅仅存在于图纸上。在我们谨守伦敦海军条约的前提下,先不说罗斯福以何种理由说服国会装备这种轰炸机,即使美国军队得到足够的军费研发这种飞机,也不是两三年就能研发出来装备部队的,这最少需要四五年的时间,我们需要这五年!”

“可是……”杨锐说的不无道理,可伏见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米国海军占优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占领菲律宾?如果我是罗斯福,菲律宾不但会有强大的米国舰队,还会有为数众多的空军和陆军保卫。只要他们能守住菲律宾,战争很快就会结束。”

“但问题是美国人守不住菲律宾!”杨锐说的斩钉截铁。

“为什么?!”伏见的声音逐渐增大,模样好像要决斗。“如果他们像真珠湾那样建设菲律宾海军基地,再安排上千架飞机和几十万陆军入驻,在米国海军占有明显优势情况下,我们无法攻占吕宋。持续不断的轰炸中,一年之后我们就要投降。”

“没有为什么!”杨锐声音忽然变得很轻,笑意也转为冷峻。

“阁下!”伏见大叫,“难道我们就这么战败吗?”

“当然不会。战争越晚到来,我们获得胜利的希望就越大,即便美国人有航程达到哈尔滨的轰炸机,他们也赢不了。请务必一定相信这一点!”杨锐诚恳道。此时,他的脑海里闪现出蘑菇云。

作者的话不能超过五百字,故:

注151:原文是:‘罗斯福后来说,1933年春季全国各地的大银行家齐聚华盛顿,要求政府将他们从破产的困境中拯救出来,而他们坚持认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联邦政府即使举借大量债务也是值得的。总统问他们在不损害国家信用的情况下,联邦政府到底能承受多大规模的债务。他们的回答是350—700亿美元之间。……很明显,1933年政府离破产的边缘还很远。’——《国际技术经济比较——大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75。

第十九章热情

在正殿松之阁的会面一个小时之后就结束了,除了不明白杨锐如何有效对付菲律宾美军轰炸机外,其他的事情双方都达成了共识,而基于这种共识,裕仁最终开口承诺将协助推进中日货币一体化进程,也就是同意将亚元发行事务提上日程。

当下日本的政治格局中,裕仁的承诺虽然重要但只是一种被动准许,他不可能直接下敕令要求内阁实施货币一体化,亚元之事依旧要从日本国会着手,这就要涉及到财阀了,西园寺公望公爵必见不可。

去宾馆的路上,杨锐轻松的抽烟,而贝寿同却若有所思。他终究是从总参谋长位置上退了好几年了,现任总参谋长徐敬熙上将管理下的总参到底制定了什么对美作战计划他一无所知的,此时他才知道杨锐说的方案是当年的‘巳方案’,也就是‘蛇方案’。

就像刚才所说的,巳方案的关键在于能否阻止美军轰炸机的轰炸,如果不能,快速造船的优势无法体现,战败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也有和日本人一样的担忧,不过和日本人不同的是,他看到了些许希望——台湾和吕宋半岛最北端相距五百公里左右,刚好在巡航火箭的射程范围内,如果解决导航问题,那么那种造价不到三千块的东西可以狂射美军机场。

“先生,巡航火箭的导航问题五年能解决吗?”宾馆里,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