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举案齐谋 >

第84章

举案齐谋-第84章

小说: 举案齐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五点点头,“如果你都说好。想来必不会是假的,那我听你们的就是了。”
  
  “皇上。这话不能乱说,会让沈都督与首辅大人被人指责,您自己心里明白就是,什么人的话能听,什么人的话不能听,您要学会分辨。”若这个时候柴骏在就好了,他应该会比她更懂得如何解释这些道理。
  
  沈画既不想将话说得太过明白,也不能太含糊,怕小五听不懂,“还有,将来贤亲王殿下若在朝堂之上有何建议,您得听一些,不听一些,这样别人才不会对他不好。”
  
  “可我该听哪些不该听哪些呢?”燕图不大明白。
  
  沈画想了想,“您正式亲政尚有八年,八年内首辅大人与沈都督都会陪在您身边给您建议,凡事不用急着早朝决定,下来多与他二人商量商量。他二人均是先帝指派的辅政大臣,不会害你。”
  
  沈画想起燕帝托孤一事,看着小五犹豫了一下,“他俩意见不一时,你再找几个人问问。弄明白后,再作决定。”
  
  虽然这样的几率或许很小,但沈画不能拿老爹和父亲做赌注,让小五一定听谁的话,以免将来被人弹劾专权。
  
  能为小五做的也就这些了,看着他小小年纪便要面对这些,她也于心不忍。实在看不下去,也唯有告辞了事。
  
  可没想到的是,回府之后,却并不消停。小五一没了主意,便命人偷偷往府里送信,还打出柴骏的名号,说是先生在锦囊里说过一定要沈画替他斟酌。弄得沈画哭笑不得,如今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圣谕,她哪敢不从。
  
  无关痛痒的小事,她替他出了主意,但遇到大事,她也只能想法子对他阐明利弊得失,给他一个思路让他自己取舍。
  
  好在这样的日子并不太长,燕谨似乎也有意无意地帮忙,终于在小五十岁这年渐渐少了。再送信来多半是问她过得好不好之类的话。
  
  沈画从未放弃寻找柴骏,可三年过去,依旧没有丝毫音讯。
  
  小戎不知不觉已三岁了,周岁时柴西词亲自告诉沈画,柴骏临走给儿子取名不凡。沈画听了噗呲一笑,原以为他至少会取个雅致一点的名字,没想居然如此通俗,如此随便。
  
  但既是他说的,她便照办了。
  
  可不凡三岁生辰刚过,柴西词便将沈画叫去与她商量,说什么柴骏走时留过一句话,若他回不来,不想耽搁沈画。
  
  说完便沉沉叹了口气,“画儿,骏儿已失踪三年有余,怕是……若他还在,怎会杳无音信?这事,你不妨考虑一下。”
  
  沈画听完很是气恼,却强压着怒气问他:“父亲,您这是放弃了吗?他可是您最疼爱的儿子。除非有人告诉我,他真的不在了,但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改嫁。他说这话时考虑过我,考虑过不凡的感受吗?我走了,不凡怎么办?既然如此,请您允许我亲自出门寻找可好?”
  
  凭什么都是他一人说了算?她定要找到他问问这是什么道理?
  
  柴西词无奈,或许也希望这样断了沈画的念想,终于点头同意此事。
  
  柴不凡长得很像柴骏,沈画亲自教会他牙牙学语,直立行走。终于等到他可以跟着自己一起出去野了,便迫不及待地带了他出门去寻找父亲。她要向他要个明白。
  
  再过几年,不凡就该有正常的教习了,她得在这之前找到柴骏。虽然府里不乏知书识礼的人,但孩子不能没了亲爹。
  
  之前燕谨告诉她,他们相约在苇河之滨,而老爹的旧部又说当日为了护他一路安好,派有一队百来人的护军。尽管无论是柴氏还是沈家的密探都已在苇河附近打听过了,但沈画觉得还是要从附近着手。
  
  于是带着不凡和小翠与更阑一道出门后,雇了一艘大船,一路从苇河上游开始查访。
  
  经过两月,几乎将苇河边上的渔村乃至小镇均找遍了也没一点消息。
  
  可沈画并未感到绝望。不知为什么,她就是不信柴骏会失信于她,也不相信他就这么轻易没了。
  
  某日在一处小镇停下休息,沈画找了间客栈歇脚。刚安顿下来,店里的小二便来送茶水,小翠将人放进来后,此人盯着沈画看了许久,忽然问她:“夫人,您可认识京城那位柴氏的小侯爷?”
  
  沈画一愣,回过神激动地赶紧问他:“你有我夫君消息?”
  
  小二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原来您就是小侯爷的夫人?草民只是觉得您有些面善,才忍不住相问。或许……或许草民见过您的兄长或是弟弟?”
  
  沈画哪来的弟弟?兄长倒有一个,不过姜凯长得像娘,而她却各取一半,不认真看,真看不出他们是亲兄妹。
  
  但这小二的话有些蹊跷,沈画问他:“你何时见过?”
  
  小二望着房梁看了许久,又掰着手指数了数,方道:“应该有四五年了吧!那晚小侯爷带着您兄弟入住草民从前的东家开的客栈。您兄弟用完晚膳便上楼了。没一会儿小侯爷便下楼来让东家与草民离开,还给了东家很大一笔银子。我俩走后没多久听说客栈起火,被烧了个精光。后来东家便给了草民一些银两度日。”
  
  许是沾柴骏的光,这人竟还记得她的模样。沈画不觉想起那晚的事,微微一笑,“所以那日之后你就到这里来谋生了?”
  
  说起来这里虽是苇河北岸,位置却是偏东,只需渡河之后往南几日便能回到之前那个镇子,小二回家想来也很方便。
  
  这段日子为了寻找柴骏,沈画几乎将大燕的地图都快画得出来了。如今的她再也不是一无是处了。
  
  可这小二却摇了摇头,“早两年谁会来这里谋生啊!当时兵荒马乱,附近的人都纷纷逃命去了,加上几场暴雨,山洪暴发,官府碍于战时无法顾及河堤修筑,淹了不少良田,鲜有人留下来。许多人背井离乡,这一两年才返回原籍,草民来此也是这一年左右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日更3000。第五十天。O(∩_∩)O
…………………………………………………………………………………………………………………
另外:本文预计21号完结。22号休息一天。新文将在10月23号(星期一)与大家见面,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以下是文案:
那一夜,她闯进了他的马车。
传闻中,他心狠手辣,冷血无情。
可她需要他的帮助,所以必须忍耐。
他说:“那么,你又了解我多少?”
他还说:“本王不要就真不会要,要却要来生来世,生生世世。”
最后他说:“到家了。记住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么多双眼睛在看。错变不了对,对又何须藏起来?”
1V1、HE。温馨小暖文。不虐。甜到腻人。真心甜

☆、094

  “山洪?流民?”
  
  沈画不知小二说的话算不算是线索,这是之前没听说的事,她也没想到。但不试怎会知道?
  
  可再问他,他却说他也不知详情,倒是向她推荐了一个人……他如今的东家。
  
  据说此人在此营生已有十几二十年了,就连战乱时也没离开,这样的地头蛇消息最是灵通。
  
  于是沈画麻烦他领她去见东家,好在人家住得不远,两刻钟的功夫便已到了。
  
  向东家一打听,才知道那年附近的确下了几场暴雨,有处地方的确发生过山洪。沈画向他问来地址,回到客栈便让更阑去取地图。
  
  小翠替她掌着油灯,沈画在那副由老爹提供的军事地图上仔细寻了许久,才将那处地方找到。
  
  据之前带回消息的人说,柴骏当日收到燕帝欲动手的消息,佯作出巡,领了一队人马,正是从附近取道北岸与燕谨碰头。想来会选条避开追兵的路顺理成章,而这处暴发山洪的地方正好就在他或许会经过的路线上。
  
  如此说来燕谨极有可能没有骗她,他是真没等到柴骏,因为柴骏半路遭遇山洪,或许……
  
  沈画不敢想,也不愿放弃。
  
  夜里抱着不凡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天尚未完全明亮,她便抱了儿子启程去那里寻找消息。
  
  山路难行,他们半路上便留下了马车,不凡由小翠和更阑轮流抱着。到达最近的村庄也已是午时。
  
  不凡闹着肚子饿,沈画不得不在一处人家买来些干粮充饥。可他吃惯了府里的美食,见到这么粗糙的食物有些闹情绪。
  
  沈画唯有哄着他说:“这些东西你从未吃过,只不过是样子不好看而已,其实真吃起来挺香的。”
  
  还好不凡听话懂事,却有些小情绪,“娘亲心里只有爹爹。为了寻他,您好些日子都没休息好了。他若再让您找不到,我们……我们便不要他了。”
  
  “可你爹爹是这世上最了不起的人。你不想见到他么?”沈画摸了摸不凡圆不溜丢的小脑袋。
  
  不凡撅起小嘴说:“万一……万一他找了二娘呢!府里的人都说我长得像爹爹,想来爹爹生得也很是可爱,他这么久不肯回家。会不会真像萍儿的爹爹那样,与外面的女人私奔了?”
  
  这个萍儿是早几个月二娘买进府的奴婢,年纪很小,只有六岁。原本沈画不打算让女娃娃过来伺候不凡,但柴玮今年刚成婚,府里没有谁与不凡一般大小,想想就当是个玩伴,才勉强留了下来。没想到这丫头居然和儿子聊起了自己的身世。
  
  沈画顿时哭笑不得,可回头一想,这都三年多了,万一……
  
  总之这会儿是恨不得扒了萍儿的皮,也恨不得一巴掌抽死自己的儿子,“他敢!你爹要真敢纳妾,我……我就带你离开柴家。”
  
  “那我们去哪儿?”柴不凡觉得自己闯祸了,难道要住回外公家?想想就一下哆嗦。
  
  每回回去外公就一直折腾他,还用满嘴的胡渣子扎他,“不要!不要!爹爹不会娶二娘的。”
  
  还是祖父好。祖父虽然严肃,但很疼他,且有不少人称赞。他将来长大要做祖父那样的人,才不要像外祖父那样领兵打仗。
  
  想着咬了一口手里的馍馍,突然觉得娘亲没有骗他,的确挺香,没一会儿便将手里的馍馍吃得一干二净。
  
  沈画也不知道这小子究竟像谁。模样倒是挺像他爹,也很爱干净,注重仪表,但每回吃完东西没多久,立马就变了她。一路打瞌睡不说,还把口水都流到更阑肩膀上了。
  
  沈画沿路打听了许久,终于遇上一个知道当年事情的人。
  
  这人告诉她,那年山洪暴发时,的确有一队百来人的兵马打这附近经过。当时洪水来势汹汹,他们还曾停下来救过人。更有人领着他们躲到了高处躲避洪水,不过后来场面实在混乱,很多人也就此走散了。那队人最后有没有离开,又去了哪儿,他就不清楚了。
  
  沈画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又似乎断了,正一筹莫展,有人过来寻这人回去。她赶紧拉住这人问:“当时你们可是逃难了?如今这些人都回来了么?”
  
  这人想了想说:“能活下来的估计都回来了。除了一些原籍本就不在这里的佃农。”
  
  沈画望了望四周,感觉这里荒山野岭,不太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