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761章

执宰大明-第761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马村出事后,杨宇对福建行都司是上下打点,花了不少的钱财,其中身为福建行都司都指挥使的冯勇自然收了一份厚礼。
  现在李云天不告而来建宁城,冯勇知道肯定是为了上马村的事情,意识到上马村的事情可能要变得糟糕,于是当机立断把杨宇送来的礼物退回去,与其划清界限,免得届时引火烧身。
  管家知道事态严重,因此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去办这件事情。
  “卑职参见王爷,王爷大驾光临卑职未能远迎,还望王爷恕罪。”冯勇来到前院的时候李云天正神情严肃地端坐在客厅里,他连忙上前躬身拜见。
  “冯大人,本王此次前来所为何事想必你以清楚,上马村一事你们彻查得如何了?”李云天瞅了冯勇一眼,不动声色地问道,他并没有虚与委蛇而是直截了当地点明了来意,这足以表明他对上马村发生的事情有多不满。
  “禀王爷,卑职已经让人调查清楚了,现在就让其向您禀明。”冯勇的脊背上已经升起了一股寒意,连忙毕恭毕敬地回答。
  在他的印象里李云天一向都是和颜悦色的,如今的语气竟然如此冰冷很显然已经对上马村的事情动了怒气,因此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随手就把责任推给了下面的人。
  以冯勇的地位自然不可能亲自去上马村查案,派去的是都司衙门里的中低级官吏,高级的官员肯定都不想介入可能得罪讲武堂的事情。
  李云天自然清楚冯勇的用意,伸手示意他在一旁落座,然后面无表情地等待前去调查上马村案子的官吏前来禀告。
  “卑职见过王爷。”不久后,几名神色惊慌的官吏急匆匆地进门,手里捧着一些文书向李云天躬身行礼。
  “告诉王爷,上马村的事情你们查得如何了?”等那几名官吏行完礼,冯勇开口沉声问道。
  “禀王爷,经卑职等人查证,上马村军户赵老三一家欠建宁城商贾严仲五十两银子,严仲知道其要迁移到小琉球岛后前去商议偿还事宜,不成想赵老三却不认账并信誓旦旦地表示朝廷已经免除了他们的债务。”
  一名身穿正六品官袍的中年男子闻言连忙向李云天一躬身,沉声禀告道,“严仲自然不肯就这么没了五十两银子因此与赵老三争辩起来,岂料赵老三执意不还债务并纠结了一群亲朋想要殴打严仲,导致三名跟随严仲前去上马村的士卒为护送严仲离开的途中被打死,行凶者也有两人毙命。”
  “王爷,这些是上马村当时在场军户所提供的供词,请王爷过目。”说着,那名穿着正六品官服的人一躬身,把手里捧着的公文双手托着举过了头顶。
  此人是福建行都司衙门断事司正六品的断事吴良,专门负责福建行都司的诉讼案件事宜,这次上马村的案子正是他率队前去彻查。
  一旁的护卫上前,接过吴良手里的供词放在了李云天身边的桌上,李云天不动声色地从里面翻看着,上面的内容都是指证赵老三赖账不还并先行动手行凶,皆按有证人的手印。
  冯勇暗自观察着李云天,不过让他感到失望的是李云天的脸上一派平静,根本看不出任何的心理反应来,也不知道对这些供词是否满意,这使得他的心中更加没底,毕竟李云天能从满朝文武中脱颖而出成为大明的忠武王并非浪得虚名,岂能让他看穿了心事?
  “本王问你,这些供词可是那些军户亲自所言?”翻看了几份供词后,李云天抬头面无表情地问向了吴良。
  “禀王爷,都是那些军户所诉,由都司衙门的文书代笔。”望见李云天犀利的目光后,吴良心中没来由得一紧,连忙开口回答。
  “录供词的时候可有闲杂人等在场?”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随后继续问道。
  “王爷,除了都司衙门的人外还有建宁右卫前来查案的官吏。”吴良犹豫了一下,老老实实地回答。
  说实话,吴良很想说没有任何闲杂人等在场,这样一来就可以少了很多麻烦,既给了李云天交代同时又掩盖了事实的真相。
  可是在李云天的威压下吴良不由自主地就改变了念头,毕竟李云天声名在外岂是那种好糊弄的人。
  尤为重要的是刘云天突然驾临福建行都司衙门,给了吴良心中莫大的震慑,很显然李云天就是冲着上马村的案子来的,他又不是傻子,既然冯勇会推脱责任那么他肯定也不想过多得参与此事。
  虽然吴良也爱财,可他绝不想丢了官职乃至锒铛入狱,李云天连两淮盐案都能查清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上马村案子?
  听闻此言,冯勇的眉头不由得暗自皱了皱,双目闪过一丝不满的神色,很显然吴良是在明哲保身并不想过多参与此事,不过他也不好说些什么总不能让吴良去扛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这是建宁右卫惹出来的麻烦。
  “此事发生在建宁右卫下辖的卫所,你们取证的时候竟然让建宁右卫的人在一旁陪同,这是何用意?”李云天闻言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望着吴良问道。
  “卑职疏忽了,当时只是想着让建宁右卫的人帮着了解案情而忘记让他们回避,请王爷治罪。”吴良知道他的做法已经违法了审案中的回避原则,见李云天神情冷峻,吓得连忙跪在地上向李云天请罪,额头上禁不住流露出了冷汗。
  吴良身为断事官非常清楚,他这种没有让外人回避的做法说轻了是玩忽职守,说重了可就是串谋的大罪。
  随着吴良的下跪,跟在他后面的那几名官吏也纷纷跟着跪了下去,有的人竟然吓得浑身发抖,面色惨白,李云天的怒火可不是他们这些小官吏所能承受的。
  “往小琉球迁移百姓是皇上的圣旨,如今尔等竟然在上马村一案上如此懈怠,实在是可恶之至!”李云天右手重重地一拍桌面,指着吴良等人沉声说道,“来人,将他们拿下,彻查其在审案中是否有违法乱纪之行为。”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呀!”
  立在门口处的护卫闻言快步走了进来,见此情形吴良脸色顿时大变,他知道李云天是个审案高手只要想查的案子肯定能弄个水落石出,他可不想届时被李云天查出他的罪证,情急之下连忙高喊道,“王爷,卑职收了严仲一千两银子的好处,故而让他的人留在了取证现场。”
  “王爷,卑职收了严仲两百两。”
  “卑职收了五百两。”
  “卑职收了三百两。”
  ……
  见吴良招供了,跟在他后面的人也纷纷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地把所收的贿赂供了出来。
  “王爷,卑职治下不严,竟然发生了如此严重的受贿事件,请王爷治罪。”
  冯勇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他万万没想到吴良等人在李云天面前竟然没有丝毫反抗之力,被李云天一句话就吓得招供,于是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儿后从座椅上起身,冲着李云天一拱手说道。
  “冯大人,这是你福建行都司的事情,本王把此事交给你彻查,希望你能尽快给本王一个满意的答复。”李云天瞅了一眼冯勇,面无表情地向他说了一句后起身离去,把这件事情交给冯勇重新去查,也算是给了冯勇一个面子,要是让他动手的话那事情可就要闹大了。
  “王爷,卑职已经让人把后院收拾好了,王爷就暂时住在这里吧。”冯勇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追上去恭声说道。
  他最怕李云天在这件事情上大动干戈,届时不要说建宁右卫了就连福建行都司也要跟着倒霉,再怎么说李云天也是大明堂堂的王爷,一旦出手必定雷霆万钧,小小的建宁右卫岂能劳他的大驾?
  “本王要在建宁府府衙下榻,现在小琉球岛各项事宜繁多,本王可不希望在此耽搁太久。”李云天摆了摆手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很显然并不想住在福建行都司衙门。
  “卑职明白!”冯勇知道李云天这是在向他表达对其处理上马村一事的不满,因此不敢再开口说话,躬身将李云天送到建宁府府衙。


第905章 利益驱使

  建宁府知府柳民安接到李云天突然造访建宁城的消息后吃了一惊,他本想赶去福建行都司拜见李云天,不过随即就诧异地得知李云天要住在建宁府府衙,于是赶紧让下人把府衙后宅最好的院子收拾出来。
  与以往来地方上巡察的巡抚和巡按御史不同,李云天既是大明勋贵同时也是六部的堂官,身兼军政要职,因此所到之处无论文官还是武将皆小心应对,生怕有招待不周的地方。
  到了府衙后院的住处,李云天见了柳民安后就把负责建宁府迁移小琉球岛事宜的讲武堂武官招了过来,询问其建宁府百姓迁移事宜。
  与江浙等地遇到的情形一样,民户的迁移事务非常顺利,主要是军户的事情比较麻烦,当地卫所时常会想办法阻止那些军户离开。
  究其原因,是因为军户所耕种的军田虽然有着朝廷颁发的文书并且可以世代继承,但并不是归他们私有的土地,而是属于朝廷的国有土地。
  朝廷免费发军田给军户耕种,用军田的产出来维护卫所的运作,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朝廷在军费上的支出,同时也适合边疆和荒芜地点戍边。
  而在卫所制度建立之初,为了确保这种制度能够得以实施,朝廷对军户世袭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想脱离军户户籍非常难,唯有两种途径:
  一是经皇帝特许的特许,二是官至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和大理寺卿这种当朝正二品大员,否则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动军籍。
  按照明廷对军户的规定:军户耕种的军田在三顷以内者可免杂役;三顷以上者须与民户一起承担杂役;随营余丁和户下供应余丁亦可免当差;正役仍要承担。
  可惜这些制度在实际并没有得以贯彻执行,军户的杂役反而要高于民户,被卫所各级武官肆意役使。
  值得一提的是,军户和匠户与民户一样皆属于大明的良籍贯,都可以参加科举,只不过对军户参加科举的人数进行了限制。
  久而久之,后人就盛传明朝的军户子弟无法参与科举,其实明朝的一些内阁阁老就出身于军户子弟,例如张居正和高拱就是军户子弟。
  按照大明律例的规定:民户若与军户通婚势必连累自己的子女成为军户;军户中仅允许一人为生员,而民户则无限制,这就使得军户中只有一个人能踏入仕途:正军户五丁以上方许充吏,民户二丁以上即可充吏;民户有罪往往以充军处罚,而军户不许将子侄过房与人﹐脱免军籍。
  由此可见,军户的社会地位要低于民户和匠户,可谓处于良籍中的最底层。
  正是由于军户的军籍很难脱离,故而小琉球岛才由讲武堂进行治理,毕竟讲武堂也是大明的军事衙门,那些军户到了小琉球岛后军籍并没有改变,只是从一个地方迁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已。
  这样一来,当那些军户离开原驻地的时候朝廷自然就会收回原先发给他们的军田,等到了小琉球岛后在发给他们新的军田。
  现实的情形是,朝廷发给军户们的那些军田很多都已经被卫所的武官和当地的豪族所侵占,那些军户一走的话那些军田就要上交给朝廷,朝廷再将其划给将来新的军户,这意味着那些军田的所有权将发生改变,这可不是那些从中得了好处的人所希望看见的,自然百般阻挠。
  况且,军户一旦减少的话,平常那些卫所武官能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