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478章

执宰大明-第478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若不是她在白华寺里认出了侯爷,然后把护身符送给侯爷,侯爷岂会选她这个卑鄙小人当花魁!”紫鹃将一个瓷瓶摔在地上,闻言后冷笑着说道。
  在她看来李云天之所以选红鸾肯定是因为那道护身符,否则的话早就应该将那朵金花投给红鸾了,而不至于留到最后,这意味着李云天在她与红鸾面前难以取舍,只是到了最后不得不做出一个抉择来。
  “红鸾那丫头在白华寺见过镇武侯?”紫姨闻言顿时就是一怔,她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母亲,其实女儿前些天去陪的那位赵公子就是侯爷。”发泄了一通怒气后,紫鹃的心境逐渐平息了下来,想了想后向紫姨说道,反正这件事情也瞒不了多久了。
  “他就是镇武侯?”紫姨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镇武侯竟然给紫鹃出过头,摆平了薛魁的事情,否则的话那件事情可就麻烦了。
  “女儿今晚所唱的词曲是侯爷的三夫人所作,三夫人的琴艺出神入化,这次女儿本该稳赢的。”紫鹃微微颔首,随后恨恨地说道,显得非常不甘心。
  紫姨闻言顿时沉默了,神情惊讶地望着紫鹃,她没有想到紫鹃的身上竟然有着如此多的秘密。
  “你这次败得并不冤枉,红鸾今晚得到了三夫人相助,与你的表现已经不分伯仲。”这时,房门忽然开了,陈光宗微笑着走了进来。
  “大公子!”见到陈光宗,紫姨连忙躬身行礼,终于明白过来紫鹃的秘密与陈光宗有关。
  “紫老板,我与紫鹃姑娘有事要谈,还请紫老板回避。”陈光宗向紫姨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说道。
  紫姨自然清楚两人有要事商议,向陈光宗微微一躬身后离开了,走的时候特意带上了房门。
  “别生气,红鸾拿了花魁也好,说明镇武侯在怀疑她。”等紫姨走后,陈光宗笑着从身后揽住了紫鹃。
  “侯爷怀疑她?”紫鹃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就反应了过来,李云天能有今日之成就岂是等闲之辈,此时正值两淮盐道贪墨案的关键时期,红鸾在白华寺主动送上门自然要引起李云天的警觉。
  “你再熬几天,等镇武侯离开扬州回京我立刻娶你。”陈光宗知道紫鹃已经品过味儿来,于是微笑着说道。
  “大公子,你说镇武侯不会在两淮盐道上掀起什么风雨吧。”紫鹃闻言脸上流露出笑容,伸手按在了陈光宗揽着她芊腰的手上,有些担忧地问道,她知道这次两淮盐道是遇上了大事,否则陈光宗也不会如此不遗余力地讨好李云天。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镇武侯并没有要对两淮盐道大动干戈的意思,不过镇武侯此人心机深沉,又有皇上和内阁、勋贵做后盾,心中究竟怎么想的可就未尝可知了。”
  陈光宗的脸上顿时流露出凝重的神色,沉吟了一下说道,“因此,本公子必须要找个人安插在镇武侯的身边,想看看他究竟在干些什么,其真实想法如何。”
  “紫鹃明白,只要能到了镇武侯身边,一定细心打探消息。”紫鹃闻言点了点头,她自然知道陈光宗经营私盐生意,因此对李云天十分忌惮,而她就是陈光宗安插在李云天身边的耳目。
  “我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二来是给你提个醒,恐怕镇武侯会召你和红鸾进府献艺,届时你一定要沉住气。”陈光宗微微一笑,随后松开了紫鹃,郑重地嘱咐道。
  “大公子,晚上你不留下来?”紫鹃顿时一怔,没想到陈光宗这么快就要离开。
  “现在不方便,等镇武侯走后咱们有的是待在一起的时间。”陈光宗笑了笑,伸手摸了一下紫鹃的脸颊,然后急匆匆地离开,他可不想节外生枝被人知道他与紫鹃的关系,否则他的计划可就要前功尽弃了。
  房门口,紫鹃凝神望着陈光宗的背影,眼神显得有些迷离,如果能帮陈光宗这个大忙,那么她进了陈家后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而嫁进名门望族为妾室正是她们这些青楼女子最好的归宿。


第573章 恩威并施

  中秋节后,李云天陪了陈凝凝和郑婉柔在扬州城待了几天,然后陈凝凝和郑婉柔就在同一天离开了扬州,陈凝凝北上山西,而郑婉柔南下浙江,去忙九州商会的生意。
  就在两人走的当天晚上,李云天领着谢恒和韩亮去了扬州卫大牢,这些天虽然他在外面陪着老婆们游山玩水地逍遥快活,谢恒和韩亮可是紧张忙碌地处理着赵文举一案的相关事宜。
  在谢恒和韩亮昼夜不停地努力下,两人终于将赵文举一案的案情处置妥当,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该判徒刑的判徒刑。
  扬州卫大牢,一间厢房。
  两名锦衣卫将赵文举从牢房里带来后,冲着李云天一躬身后离开了,房间里就剩下赵文举和李云天、李满山。
  “赵老板,几天不见你好像消瘦了一些,是不是牢房里的饭菜不合口?”李云天打量了一眼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赵文举,微笑着问道。
  在牢里经过这段时间后赵文举好像已经看开了许多,也看淡了生死,在家人的照顾下开始注意起了仪容,不用披头散发。
  说实话,大牢里的饭菜虽然比不上赵文举以前吃的那些美味佳肴,但已经赶上了扬州普通百姓人家的水准,再加上赵文举现在已经不顾生死,所谓心宽体胖,不仅没有消瘦反而还胖了一些。
  “侯爷能给予罪人优待,罪人感激不尽。”赵文举闻言向李云天一拱手,郑重其事地说道,能在大牢里吃上如此可口的饭菜在大明可谓是绝无仅有之事,另外看守牢房的锦衣卫也没有骚扰他和家人,否则家中的女眷难免受****的命运,这使得他心中颇为感激。
  “赵老板,你的事情究竟如何,你我皆心知肚明,难道你真的甘愿当这个替罪羊?”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问道。
  赵文举没想到李云天会说出如此隐晦的话来,顿时就是一怔,在他看来李云天此番来扬州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岂会真的深究两淮盐道贪墨的内幕?否则怎会仅仅提审他两次而已,而且还没有对他酷刑逼供?
  作为盐商总会一名位高权重的执事,赵文举很清楚,两淮盐道的盖子一旦被捅破,那么必将成为大明的惊天大案,恐怕即便是李云天也无法承受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自然要避而远之了,明哲保身可是官场上一条恒古不变的真理。
  “侯爷,罪人自知罪孽深重,但求一死,别无他愿。”随后,赵文举目光黯淡了下来,以为李云天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询问而已,因此苦笑了一声,冲着李云天跪了下去。
  “赵老板,想必你很清楚以你的罪责难逃凌迟处死。”
  李云天早就料到赵文举会死扛罪名,因此也不着急,不慌不忙地望着他说道,“可有一件事情你并不知道,你和张贵两人的身家加起来足以抵挡上大明户部一年的税收,这已经使得皇上对两淮盐道一案动了雷霆之怒,恐怕你的家人将受到牵连,届时难免一死。”
  听见家人难免一死,跪在那里的赵文举闻言身子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好像心里受到了触动。
  “或许你寄希望有人来给你说情,不过本官可以告诉你,那些人现在巴不得这件事情早点儿了结,没人愿意沾染这种涉及巨额贪墨的案子。”
  李云天知道赵文举被自己击中了软肋,于是有条不紊地说道,“本官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两淮盐道的不少官员都已经给本官递交了严惩你的文书,想要与你划清界限,你可要想想看,届时朝廷里有谁会为你这个贩运私盐的盐贩说情?”
  听到这里,赵文举额头上禁不住渗出了汗珠,李云天的话犹如一把利剑一样狠狠地插进了他的心口,他知道李云天说的没错,或许朝廷中有人会为两淮盐道犯案的官员说话,可他只不过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商人,有谁会为他一个商贩开口求情?
  原本,赵文举寄希望于陈光宗暗中运作,使得能从李云天这里对他的家眷网开一面,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李云天并没有受到陈光宗的影响,否则也不会有先前的那番对话了。
  不过即便如此赵文举也不敢违逆了陈光宗,陈光宗背后的庞大势力是他所无法对抗的,他供出两淮盐道的内情虽然可以给家人求得一条活路,但陈光宗背后的势力岂能饶过他们,届时恐怕难免一死,或许死得比被朝廷处斩还要惨。
  “赵老板,据闻二公子并没有去湖广,你能告诉本官他在哪里吗?”李云天知道赵文举心中有顾忌,沉吟了一下后语峰一转,不动声色地问道。
  “禀侯爷,罪人最后一次与犬子见面是在他离开扬州时,至于他去了哪里罪人就不清楚了。”赵文举在牢里的时候已经被问过这个问题,故而他心中早有准备,稳定了一下心神后沉声回答。
  “据本官所知,赵老板最疼爱二公子,而二公子也有经商的才能,假以时日说不定能荣升为盐商总会的副会长。”
  李云天并没有追问赵登宇的下落,而是对赵登宇进行了一番夸赞,随后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呀,遇到险境的时候即便是自己死也要将生路留给儿女们!”
  “侯爷,罪人真的不知道犬子在哪里,要是知道的话一定告诉侯爷。”赵文举听出了李云天的言外之意,怀疑他把赵登宇藏了起来,于是伏在地上说道,他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在赵登宇身上,自然宁死也不会供出赵登宇的下落。
  “赵老板,听闻你以前曾经救过绍兴府一个名叫陈岚的布料商,想必你与他私交甚好吧。”李云天瞅了赵登宇一眼,慢条斯理地问道。
  “侯……侯爷!”赵登宇闻言身上顿时一颤,抬头神情惊愕地望着李云天,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会查到陈岚的身上。
  “赵老板,你看看这是否是二公子之物。”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向立在一旁的李满山摆了一下头,李满山于是走过去将一个玉佩递给了赵登宇。
  “侯爷,犬子现在可好?”赵文举一眼就认出来这个玉佩是赵登宇的随身之物,神情立刻慌乱了起来,不无惊慌地抬头问向李云天。
  “赵老板放心,二公子现在很好,他的妻儿现在也很安全。”李云天微微一笑,沉声向赵文举说道,“赵老板,本官现在可以实话告诉你,本官这次来扬州就是为了清除两淮盐道的顽疾,你不过是被他们抛出来的一个替罪羊而已,本官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能将功赎罪的话,本官可以向皇上求情,法外开恩让你与家人团聚。”
  “侯爷,你真的要对两淮盐道下手?”赵文举闻言双目顿时闪过震惊的神色,李云天此举无疑是捅了一个大马蜂窝,稍有不慎就会反受其害。
  “大明户部一年的税收不过三百万两银子,两淮盐道一年流失的税银至少有五六百万两,此顽疾不除大明将深受其累!”李云天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望着赵文举,“本官离京前已经给皇上立下了生死状,两淮盐道贪墨查清之前誓不回京!”
  听闻此言,赵文举目瞪口呆地望着李云天,不要说大明朝,从唐朝开始两淮盐道就盛行贪墨之风,历代君王也都派人下来清查过,可结果无不是不了了之,甚至有人为此丧命,李云天身为堂堂的镇武侯完全没有必要招惹这个烂摊子,可李云天却打定主意要彻查两淮盐道,这使得赵文举倍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