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463章

执宰大明-第463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城的路上,李云天并没有跟张盛谈论两淮盐道的事情,而是兴致勃勃地跟他谈起了扬州的风花雪月,这使得张盛安心了不少。
  四轮马车一出现就成功吸引了扬州百姓的眼球,众人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在了四轮马车上,大家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高大气派的马车,顷刻之间就将后面跟着的那些双轮马车给比了下去,使得那些外表豪华的双轮马车黯然失色。
  直到第二天扬州的《明新报》上刊文介绍了四轮马车,人们这才惊讶地知道这种样式新颖的马车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乘坐的,只有那些皇族勋贵和文武大员才能取得马车上路时所必须的牌照,而无牌上路的话要受到严惩。
  而且不仅如此,即便是那些取得了牌照的四轮马车,其规格和制式也都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来执行,皇族勋贵和文武百官都有着相应的规定,以彰显其等级,可谓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富商大贾们本来是无法购买四轮马车,不过宣德帝下了恩旨,每名商贾只要捐一万两银子出来赈灾济民,那么就可获得朝廷的恩赏,进而得以购买一辆四轮马车。
  居住在扬州城的那些各行各业的富商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而四轮马车很显然是绝佳的提升身份和地位的代步工具,因此随着《明新报》上那篇关于四轮马车的报道一经发表,讲武堂驻扬州城的司务处就聚满了前来捐钱的商贾家仆,都想抢到一个靠前的车牌号码。
  由于宣德帝的恩旨只是规定了捐献一万两银子赈灾济民就得以购买一辆四轮马车,并没有限制只能购买一辆,故而不少财大气粗的富商一次就捐献三五万银子,给家人给配备四轮马车,这样也能抢到那些排在前面的车牌号码。
  因此短短几天下来,讲武堂扬州司务处就收到商贾们的捐献数百万两之巨,按照约定一半的银子给了宣德帝的内库,一半给了户部的国库。
  另外,李云天也通过售卖四轮马车大赚了一笔,无论对他还是对宣德帝、户部都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
  户部白白得了几百万两银子后,不少官吏在高兴之余心中是暗自感慨,如果李云天能调任户部任职的话,那么户部的国库岂会年年如此紧张?
  这些户部官吏的感慨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说大明哪个官员最会赚钱,能让那些商贾们乖乖地拿出银子来,那么非李云天莫属,先是在扬州城搞了一个竞拍成功地筹集到了交趾平叛大军的军饷,如今又以四轮马车使得那些扬州富商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地往里面砸钱,大明官场无出其右者。
  与此同时,户部乃至官场上的官吏对李云天的人品颇为钦佩。
  按理说户部是内政阵营出身的李云天在官场的敌人,可李云天并没有将那些商贾捐献的银子全部给宣德帝的内库,而是分了一半给户部的国库,进而有效地缓解了户部所面临的财政压力,确保了大明多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抵达扬州城的当晚,张盛在扬州城最好的酒楼给李云天接风洗尘,扬州城里有头有脸的文武官员和士绅大贾悉数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这种官场上的正式场面商贾是不能参与的,只有那些有功名的士绅才能有幸出席。
  不过由于扬州富商财大气粗,一些给朝廷捐献了巨额钱财的商贾被永乐帝恩赏了功名,也就是封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闲散官职,可以享受相应级别官员的礼遇但是却没有待遇,因此那些商贾也得以参与接风宴。
  原本,扬州的盐商是获得这种恩赏功名最多的商人,可由于李云天这次来扬州查的就是两淮盐道,因此那些盐商知趣地回避了。
  这样一来,能参加接风宴的商贾主要就以四年前成功竞得了交趾商业经营权和采矿权的那些商人为主。
  自从李云天回京后,特意给那些投资了交趾生意的商贾请功,因此宣德帝就御笔一挥,给那些商人赏赐了品级不等的功名,如此一来是对他们的最佳奖赏,希望他们能继续为大明效力,这也引发了江南商界商贾们的羡慕和嫉妒。
  江南的商贾如今万分懊恼当年没有投资了交趾的生意,四年前,李云天在扬州举行的竞价可谓是大张旗鼓,不过由于当时明军在交趾战场节节败退,连堂堂的安远侯都战死,没人会认为李云天能平定了交趾的叛乱,投出去的钱无疑打了水漂。
  因此当时不少财大气粗的商贾都对竞价一事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处于观望的姿态,而江南第一大商会盐商总会更是除了副会长陆德忠外无一人出手。
  谁成想李云天后来竟然出人意料地了平定了交趾的叛乱,现如今当年投资了交趾生意的那些商贾不仅垄断了诺大一个交趾的生意,而且还能从交趾的海外商贸中获利量多,着实令人眼红。
  尤为重要的是,李云天竟然还给那些投资交趾生意的商贾向宣德帝请了功,使得那些人一个个有了功名,可谓是名利双收,岂不令江南的那些商贾感到懊悔。
  说起来,现在最为悔恨的莫过于盐商总总会的那些副会长和执事了,当年由于陈二公子的威胁,再加上他们并不看好投资交趾的前景,故而除了盐商总会的副会长陆德忠外盐商总会的盐商都没有参与竞价。
  如今两淮盐道忽然爆出了惊天御案,虽说目前形势安好,不过那些大盐商心中还是惴惴不安,宣德帝震怒之下两淮盐道肯定要找人来当替死鬼,而且其中必须至少要有一个大盐商,否则如何能向宣德帝交差?


第555章 静待其变

  接风晚宴结束后,李云天去了讲武堂扬州司务处,随着讲武堂下属产业规模的高速扩展,李云天已经在南京、各省省城以及扬州等重要城市设立了司务处,用以管理和协调讲武堂在当地的产业。
  由于讲武堂是军阁直辖的京城衙门,故而讲武堂在各地的司务处属于京衙的驻外分支机构,并不归地方衙门管辖,同时也无行政权力,但却有着相应的行政级别,专门负责讲武堂在当地的事务。
  扬州作为天下最繁华富庶之地,其行政级别与各省省城的司务处一样,都是正五品的衙门。
  李云天这次既然是来查两淮盐道的,那么自然不可能住在两淮盐道衙门里,住在扬州府府衙和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也不合适,故而就选择讲武堂扬州司务处。
  讲武堂扬州司务处的司务官是讲武堂一期的学员,名叫陈海,陈凝凝的族人,当年有幸通过了新式武举的复试,并参加了交趾平叛,去年与一些讲武堂一期的学员被李云天从交趾派去了大明各地组建讲武堂司务处。
  陈海已经给李云天准备好了住处,是一间宁静雅致的小院,谢恒和韩亮住在隔壁的院落。
  虽然李云天到了扬州城,但却没有要查两淮盐道的意思,一连几天都乘坐着他的那辆黑色四轮马车带着谢恒和韩亮在扬州城里招摇过市,在欣赏扬州美景的同时品尝扬州美食。
  面对游山玩水的李云天,两淮盐道的官吏和江南盐商们禁不住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李云天确实不想揭开两淮盐道的盖子,毕竟这里面牵涉甚广,一旦捅开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李云天可以不理会两淮盐道的事情,但两淮盐道的官吏和江南的那些盐商却不能就这么干等下去,李云天这次来扬州可不是消遣,届时他可是要回京给宣德帝复命,如果什么都查不出来的话无法向宣德帝交代。
  因此,两淮盐道衙门的官员和盐商总会的人接连密会商议对策,他们在江湖上摸爬滚打了这么些年,自然知道要给李云天台阶下,否则一旦激怒了李云天保不准大家都要跟着倒霉了。
  于是,经过两次秘密商议后,盐商总会的一名执事被确定为背黑锅之人,谁让他平时与逃走的张贵交往密切,不找他找谁?
  那名执事虽然心中极为不愿意但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现在并不是李云天要对付他,而是盐商总会的人希望他用死来了结张贵一事所带来的余波,如果他不同意的话下场很可能会更惨,他可是很清楚盐商总会那些人的手段。
  所以既然他倒霉地被选上,那么唯有任命,准备揽下所有的罪责,使得李云天得以回京给宣德帝交差,另外家人也能受到盐商总会的关照。
  于是,就在李云天抵达扬州七八天后,两淮盐道衙门里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两淮盐道的盐兵接到举报,查获了一起特大贩卖私盐案,与盐贩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盐枭,经过双方一番激烈的交战后将其全歼,共杀死六十三人,俘虏五十九人,大获全胜。
  经过盐道衙门官员的最初审问,可以确定这伙私盐贩子买通了一个盐场的大使,多年来一直私自贩盐,获利高达五六百万之巨。
  两淮盐道转运使张盛让人将那些被俘的盐枭和涉案盐场的官吏一同押来了扬州,交给李云天处置,极有可能将会从中挖出惊人的内幕。
  李云天得知这个消息后嘴角微微闪过一丝笑意,将那些盐枭和涉案盐场官吏关进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的大牢,交由李满山进行审问,他自己则依旧和谢恒、韩亮在扬州城里溜达着,一点也不关心案子的进展。
  谢恒和韩亮开始还耐着性子随着李云天在扬州游山玩水,可是他们毕竟是奉了宣德帝的御命来的扬州,心中岂敢懈怠,巴不得尽早去查案子。
  李云天笑着安慰两人,让两人稍安勿躁,届时自然会有人将事情打理妥当,因此趁着这段时间不如放个大假轻松一下。
  果然,不久后两淮盐道衙门就传来了查获一支一百余人的盐枭的消息,令两人对李云天是刮目相看,随后两人也就安心跟着李云天四处游玩,很显然李云天外松内紧,是在静观其变,等待着两淮盐道的官吏和盐商总会的盐商出招。
  引领李云天等人在扬州游玩的不是别人,正是李云天的四夫人郑婉柔,她自小在扬州长大自然对扬州的山山水水是一清二楚。
  李云天赢取雷婷、柳雯晴和怜香的时候陈凝凝和郑婉柔都在外地忙着九州商会的生意,没有办法赶回来,但是却给三人每人备下了一份厚礼。
  说起来,陈凝凝和郑婉柔一点儿也不比李云天轻松,为了拓展和巩固九州商会的生意两人时常要女扮男装在各地奔波,是九州商会急速扩张的首功之人。
  这次趁着在扬州给李云天当向导,郑婉柔也算是难得地与李云天进行团聚,享受着属于两人的温馨时刻。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有了郑婉柔、雷婷和赵欣月随行,李云天游一行人在山玩水的路上是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断,使得谢恒和韩亮心中暗自羡慕李云天的艳福,竟然能有如此多的红颜知己相伴。
  八月上旬,李云天从城外回来后领着谢恒和韩亮去了扬州卫指挥使司衙门,准备去见见被盐枭供出来的涉案人员。
  李满山可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他只用了北镇抚司的几项刑罚就摧毁了盐枭头目的心理防线,使得其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地招供了出来。
  原来,这名盐枭头目与盐商总会的一名执事暗中勾结,那名执事将盐引交给他去盐场提盐,然后运到外地进行销售,所获得的利润三七开,盐枭头目占三成,那名盐商总会的执事占七成。
  按照盐枭头目的说法,虽然他给了那名执事七成的利润,但那名执事也只能拿三成,剩下的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