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执宰大明 >

第114章

执宰大明-第114章

小说: 执宰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是所有京城的官员都能在京城买的起房子的,更没有几个能住的起李云天这样气派的宅院。
  那些买不起房子的官员就只有住在朝廷的提供的官舍里,里面有大杂院也有平房,通常都是一家几代人挤在一起,住宿条件比较差。
  如此一来的话,那些人既把炭敬给送了出去,也算是帮了官舍里那些官员的一个小忙,可谓两全其美。一


第139章 匿名检举

  第二天,谢恒带着李云天去了户部,从户部调了一批人手后前去巡视城里的京仓,所谓的京仓就是京城内外收纳粮食的仓场。
  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单独设置了京仓和通州仓,交由户部的官员进行管理,里面的粮食供京城的皇族和文武百官食用,不得让平民食之。
  文武百官的禄米就是来自京仓仓场,并不是户部由市面上购买的,通常来说都是优质的米粮。
  只有三种情况京仓的粮食才能变通卖给平民,一是廒底成色米,即过期霉变;二是扫收零撒土米;三是仓粮有余。
  到了京仓仓场,谢恒让户部的官吏查验了京仓过往的账目,他和李云天实地查看了仓场里粮食的保存状况。
  京仓的官员殷勤地在一旁伺候着,唯唯诺诺,生怕有招呼不周的地方。
  如果谢恒想要刁难京仓官员的话非常简单,只要说仓场里那些粮食保存不善,成色老旧,那么京仓的官员可就欲哭无泪。
  晚上,京仓的官员按照惯例在酒楼设宴款待谢恒和李云天等人,这种迎来送往的礼仪必不可少,属于正常的官场交际范畴。
  酒桌上的气氛非常热烈,京仓的官员们频频向李云天和谢恒敬酒,都察院的那些大神是他们万万招惹不起的。
  酒局途中,李云天去茅厕小解,从茅厕回来经过院子的时候,一个人低着头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撞了他一下后快步离开了,很快就消失在了院门外。
  李云天觉得此人有些奇怪,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不过只看见了一个背影,没有看见对方正面的样子。
  虽然心中有些好奇,不过李云天也没放在心上,抬步离开了,或许对方有什么急事也说不准。
  等晚上回到家,雪儿伺候着李云天宽衣的时候,一个叠在一起的小纸团从李云天的腰带里掉了出来,落在了地上。
  雪儿注意到了那个小纸团,拾起来打开看了一眼,随后脸色一变交给了李云天,上面的内容是告发京仓的官员倒卖京仓的粮食,并且偷龙转凤,以次充好,大肆从中牟利。
  望着手里的那张纸条,李云天顿时想起了那个在院子里撞了他的人,看来是对方趁机塞进了他的腰带里。
  由于纸条上没有署名所以李云天不知道那个人的身份,不过能知道如此多的内幕,肯定是京仓里面的人。
  面对着这个没头没脑的举报,李云天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京仓是户部管辖,如果举报属实那么肯定会牵连到户部的人,届时说不定会连累一批官员。
  现在他初来乍到,不宜锋芒太露,因此这个案子他还不能介入,只能静待时机。
  不过,对于那个暗自给了他纸条的人李云天已经记在了心上,虽然他没有看见对方的样子,但是对方的背影和走路的姿势已经印在了他的脑海中,只要见到此人的话,他有信心将其认出来。
  “老爷,写了什么?”周雨婷正坐在梳妆台前由两名侍女卸妆,见李云天摇头,有些好奇地问道。
  “麻烦!”李云天苦笑了一声,把纸条递给了她。
  “竟然有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可恶了。”周雨婷看完了纸条上的内容,柳眉顿时一竖,冲着李云天娇声说道,“把那些蠹虫揪出来,砍了他们的脑袋!”
  “查是一定要查的,不过现在时机未到,现在要先弄清楚这上面内容的真假,然后等待时机,等时机成熟了将其一网打尽。”李云天走过去,立在一旁帮忙卸着周雨婷头上的发饰。
  一位国公的母亲今天过八十大寿,周雨婷跟着老爹老妈前去贺寿,这么隆重的场合自然要盛装出席,打扮起来费事,卸妆的时候也很麻烦。
  “对了,我今天听说好像汉王要进京了,不少人给皇上上奏章,希望汉王能陪侍御前尽孝。”周雨婷把那张纸条交给雪儿收好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随口说道。
  “汉王?”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他这两天光顾着忙都察院的事情,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给忘了。
  与永乐帝一样,汉王朱高煦相貌英伟,战功卓著,永乐帝靖难时曾经兵败都昌,大将张玉战死,后来是朱高煦及时率兵赶到救了永乐帝,故而深受那些靖难勋贵的支持,数年前差一点就把太子拉下马。
  如今永乐帝已经垂垂老矣,体弱多病,要是汉王一进京,那么等永乐帝宾天以后必将出现二龙夺嫡的局面,汉王有勋贵的支持,而太子有文臣的拥护,届时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
  无论是从私人感情还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朝中的那些勋贵们无疑都希望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汉王继承大统,那样一来勋贵们在朝中将继续保持对文臣们的优势。
  而太子则与文臣们走得近,文臣们历来坚持正统之说,当年永乐帝登基的时候方孝孺就因为永乐帝不是大明的正统而誓死不从,导致被灭了十族。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又轮到了太子和汉王之争,那些文臣们自然要坚持正统,拥护太子登基。
  几年前如果不是杨士奇和杨荣这些文臣,太子已经被永乐帝给废了,不过这也使得太子的近臣解缙冤死、黄淮入狱,争斗不可谓不残酷。
  想到忠勇侯也是靖难的勋贵,李云天有些事情想和周雨婷说,不过见屋子里有侍女在,于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这种机密的事情只能私下里与周雨婷说。
  “你觉得雪儿怎么样?”晚上,一通翻云覆雨后,周雨婷脸颊红润地倚在李云天的胸口,平息了一下有些急促的喘息后,忽然没来由地问了一句。
  “挺好的。”李云天在那里闭目养神,心不在焉地答道。
  “既然你觉得她不错,那么就把她收了吧。”周雨婷闻言微微一笑,伸手轻轻抚摸着李云天结实的胸膛,“她今年已经十九,也该嫁人了,我们自幼在一起虽然名为主仆其实亲如姐妹,我不想她离开,你收了她以后她也能名正言顺地待在这个家里。”
  “这件事情先不急,你先打听一下雪儿的意思,如果她想嫁出去,那么咱们应该给她一个好归宿,把她留在这里有些太委屈了。”李云天闻言感到颇为意外,没想到周雨婷竟然要让自己纳妾,而且还是她的贴身侍女雪儿,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说实话他现在并没有纳妾的心思,后宅已经足够充实,并不是女人越多越好,况且他从来都不喜欢强人所难。
  “嗯!”周雨婷见李云天没有答应下来,心中感到一阵欣慰,禁不住搂紧了李云天,虽然她想让李云天纳了雪儿,但作为一个女人又岂会希望与别的女人分享李云天。
  其实,周雨婷想要让李云天纳雪儿为妾,里面还有另外一层她无法说出口的深意,那就是以后她如果没有子嗣的话,可以把雪儿的子嗣过继一个给她。
  自从嫁给李云天后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可是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相继怀孕,可是周雨婷的肚皮还没有丝毫的动静,她倒是没什么,不过李云天的岳母可坐不住了。
  通常来说,如果李云天和周雨婷想要孩子的话,一年之内周雨婷十有yankuai会有身孕,故而这次周雨婷回京后李云天的岳母偷偷带着她去看了京城里有名的大夫。
  可惜大夫也没说出个所以然了,他给周雨婷诊了脉,发现周雨婷的身体比普通女性都要健康,按理说早就应该有了身孕才对。
  既然那名大夫也查不出原因,李云天的岳母就不得不为此事上心,周雨婷是正室没错,可是万一没有子嗣的话,那么在李家的地位可就要受到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的冲击了。
  现在绿萼三人已经得以承继李云天正室的诰封,届时母以子贵,一旦周雨婷没有子嗣,那么李云天肯定会从三人所出的子嗣中选择一个来继承李家。
  因此,李云天的岳母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做打算,让李云天纳了雪儿,如果以后雪儿有了子嗣,而周雨婷依旧无法怀有身孕,那么可以把雪儿的子嗣过继给周雨婷。
  雪儿与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不同,她并没有继承正室诰封的资格,又是卖身丫环出身,不是良妾,身份低微,故而以后即使把子嗣过继给了周雨婷,也无法动摇周雨婷后宅之主的位子。
  况且,有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在的话,也不会允许雪儿有丝毫的僭越。
  李云天岳母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她不得不未雨绸缪,为周雨婷的未来做打算,确保周雨婷李府后宅之主的地位。
  “你知道岳父大人有没有给皇上上奏章,为汉王来京的事情说情?”李云天哪里知道周雨婷的心思,伸手一边抚摸着周雨婷柔顺的长发,一边问道。
  “我爹好像还没有上这个奏章。”周雨婷感觉李云天好像话里有话,抬起头有些狐疑地望着他,“你是不是觉得我爹不该上这个奏章?”一


第140章 帝王之心(一更)

  “娘子,你可记得汉王当年是如何被赶出京城的?”李云天闻言不由得睁开了眼睛,有些意外周雨婷竟然听出了他话里的言外之意,不由得笑着望着她。
  “好像汉王僭用了**乘辇器物,又杀了兵马指挥徐将军,使得皇上盛怒,如果不是太子求情的话就要被废为庶人!”汉王被永乐帝逐出南京城的时候是永乐十四年,周雨婷还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仔细想了想后说道。
  “不仅如此,汉王还在府中私募军士三千人,不隶籍兵部,成为了他的私兵,再加上手下兵士在京城内外劫掠无忌,最终激怒了皇上。”李云天微微一笑,问道,“你可知道最终给汉王致命一击的是谁?”
  “谁?”周雨婷闻言顿时来了精神,感觉里面好像有什么内幕,俯身趴在了李云天的胸口,饶有兴致地问道。
  “当年皇上就如何处置汉王犹豫不定,曾经问过吏部尚书骞义蹇大人,蹇大人沉默以对,不敢作答。”
  李云天见周雨婷脸颊红润,别有一番妩媚,于是亲吻了她雪白的颈部一下,笑着说道,“皇上见蹇大人不开口,于是问了为夫的恩师杨士奇杨大人,恩师以汉王两次就藩不任为由,使得皇上最终下定决心赶走了汉王,这一刀补得确实是漂亮。”
  “补刀?”周雨婷先是微微一怔,接着咯咯娇笑了起来,“明明是暗地里使坏,竟然还美其名为‘补刀’,你们这些读书人呀就是喜欢沽名钓誉。”
  “永乐十二年,皇上班师回朝,太子迎驾迟缓,被汉王抓住把柄予以攻讦,结果解缙解大人和黄淮黄大人等一干东宫近臣皆被下了诏狱,如果不是恩师以太子至孝,迎驾迟缓乃臣下之责为由给太子开脱,那么太子难逃这一劫。”
  李云天并没有否认周雨婷的调笑,想要再度亲吻周雨婷的白皙的脖颈,不过周雨婷怕痒,用手捂着颈部躲开了,他于是双手往脑后一枕,笑着望着周雨婷说道:
  “汉王太小看朝廷里的这些文臣了,他们好不容易才把汉王赶走,岂会再让他回京?这些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