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远水谣 >

第68章

远水谣-第68章

小说: 远水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区区一介说书小老儿,又如何知晓宣王夫妇的闺帷密事了?且以柳微瑕的性子。。。。。穆清不敢作想她与姜怀瑾相敬如宾的模样。
  不过是眼下天家太需要一件盛事,挪去百姓的注意,遮掩东宫闯出的丑闻了。宁胡公主的孕信不够分量,便用宣王大婚来顶替。
  然而随着秋雨一场一场地落下来,一月之期早过,明安帝却始终没有下旨恢复太子的监国之职。放眼朝堂,除却太子的册封,姜怀信也不过一个挂职兵部的皇子,似与姜怀瑾并无不同。宋修远偶有出入宣王府,但朝堂中人大抵都心知肚明,宣王妃与镇威侯夫人交好,看似取中庸之道的镇威侯府,也被宣王府渐渐卷入了夺嫡的明争暗斗中。
  所幸宋修远将穆清护得极好,那些流言蜚语与明枪暗箭,都被他严丝合缝地挡在了外头,不曾让她发觉,徒惹忧思。
  于姜怀瑾,亦将柳微瑕藏得极好,不论日后她需担起如何的位置,眼下,只需做那个夏瑾的当垆娘子便可。
  宣王府位于城北永福坊内,与镇威侯府所在的百宁坊见隔了一炷香的路程,不再毗邻,穆清与柳微瑕相见不便,柳微瑕便将穆清唤到了泉茂酒肆。天家规矩仪礼繁多,但自嫁入宣王府后,少了母亲的叮咛万嘱,柳微瑕却过得比从前更自在了,姜怀瑾从未将她刻意拘在王府里。柳微瑕在外头野惯了,除却偶有几日惦念起自己宣王府的身份,安安生生在宣王府中操持庶务,大多时间均匿了身份与姜怀瑾当起了卖酒夫妻。
  朝政繁忙之时,姜怀瑾与宋修远整日整日地待在衙署,柳微瑕便邀穆清赏花小酌。
  穆清的酒量不知不觉被柳微瑕练得大了些,只是仍不及柳微瑕十分之一。宋修远得了消息亲自去酒肆接醉醺醺的穆清回府之事亦常常有之。
  今日穆清留了个心眼,顺了壶邀月酌便打道回府。
  回到镇威侯府,门人通报道半个时辰前赵姬递了名帖,眼下正在花厅内候着。穆清颔首,命青衿回东苑取舞谱,自己则信步往花厅而去。
  穆清有意将舞谱传给赵姬,宋修远知晓后便不再拦人了。眼下每隔五日,赵姬便会从宫中的内教坊来到镇威侯府,向穆清求学。
  当今之世,已鲜少有人能够奏出《江海凝光曲》的下半阕,杜衡得青徽子真传,宋修远借着穆清的裙带关系,倒也听了整整一曲《江海凝光曲》。穆清总笑他出身行伍,不懂雅乐之事,但实则宋修远弓马娴熟,礼乐兼备,于诗词歌赋一道的造诣虽不及姜怀瑾,品评一首琴曲却是不成问题。杜衡又是个中翘楚,宋修远只消一听,便发觉了下半阕暗藏的深机。
  盛景哀情、沉郁蹉跎,全然不似恢弘明媚的上半阕。
  再稍加思索,他便明白了为何舒窈长公主穷尽一生都未将舞编完。他不愿穆清受琴曲中的哀恸之情所染,又不忍逼迫穆清舍去心头所好,索性黏在穆清身侧看着她编舞。男子的眼界心性与女子全然不同,宋修远又见惯了京都繁华与战场萧条,穆清遇上困扰时,他竟也能在一侧提点几句,免教她一人陷于哀情之中难以自拔。如此断断续续,下半阕舞谱也日渐成型。
  十一月的时候,宋修远又带着穆清去阳陵祭拜父母。这一回穆清不再端坐于马车内,而是跟着宋修远一齐驾马而行。待他二人回府后,杜衡从华蓥传了信,白眉老翁已开始为莫词拔毒。
  若略去朝堂的暗波云涌,日子倒也过得静好安适。只是随着太子革职的时日愈久,看似平静的朝廷愈是人心惶惶。

  ☆、如梭

  这一年的夏季燥热,到了秋季却雨水丰润,一场一场淅淅沥沥的秋雨接连不停地从天上浇下来,气候也愈渐寒冷。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于京中贵人而言,是闲庭煮茶的秋日好景,却愁坏了一众靠老天爷赏饭吃的农人佃户。
  中原农作歉收,关外的凉国亦是如此。十二月末的时候,几个游离在边境的凉国部族饱受粮食之扰,思量数月,终于忍不住将目光转向了关内,驾马南下。
  北地边境受凉国部族所扰的消息很快传回了京都郢城,在朝廷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文臣不停递折子遣词抨击凉国言而无信,武将们则思忖着加固边防的法子。以太子姜怀信为首主张趁此时机出兵凉国的亦不在少数。但是碍于宁胡公主和亲不过半年,明安帝虽心有怒意,却不便在明面上表态,最终纳了姜怀瑾的奏请,年前凉国来使朝贡的时候,顺手赏了他们不少粮饷与农作种子。但明眼人心底都清楚,远水解不了近火,此举不过彰显天威,以示帝王大度罢了。
  好在那几个部族平日里不过是游牧为生,亦不成气候,见夏国边防固若金汤,没几日便自行退却了。如此,倒让凉国王庭白白得了众多粮饷赏赐,捡了一个大便宜。
  去了边境的这一桩烦心事,明安帝垂拱三十八年也可算是在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中过去。
  过了年,穆清又长了一岁。整日操持镇威侯府的庶务,想着自己已十九岁了,穆清忽然觉得白驹过隙浮云苍狗,仿若昨日她还是那个在华蓥山上天真任性的小女孩。然而那些都是六年前的旧事了。有时望着院内的九曲回廊,穆清竟十分想念华蓥的重岩叠嶂与洞天福地。
  没有游山玩水的幺蛾子申屠骁,这一年的宫中不再设上元宫宴。正月十五上元节,穆清终于从繁琐恼人的庶务中脱身,得以出府赏玩。宋修远心中还记着去岁七夕夜里曲江池上的意外,便寸步不离地粘着穆清。
  实则从除夕这日起,没有公务缠身,他便日日守着穆清。
  穆清不想再去芙蓉园曲江池那片吵吵嚷嚷的伤心地,便信马由缰,任凭骊驹驾着她拐进了东市的巷子里。
  郢城里的大多百姓都去了能够见到舞狮队伍的大街,亦或是宛若天街灯市的芙蓉园,倒更显得此处凄清寂寥,遥遥望着外头的灯光,听着远处的吵嚷声,此般情景,倒也应了恍若隔世一词。
  宋修远驾着青骓行在穆清身侧,留心观望了周遭环境。四下昏暗逼仄,他稍加思索,便翻身下马,将青骓拴在巷旁。穆清听见身侧的动静,扭头望去,还未反应过来,便觉身后一热,宋修远已稳稳坐在了她身后。宋修远伸手环过她的身子,与她一起拉住缰绳,凑过身子,道:“此处偏僻,你单独驾马,不甚稳妥。”
  穆清倚着身后微热的胸膛,微微颔首应了。
  骊驹大了,又是个中名马,载两个人早已不成问题。但它亦有些小脾气,缰绳被宋修远扯在手中,勒得它发疼,索性便不再听从宋修远的意思,随心跑了起来。
  厉承正在客栈外挂灯笼,陡然见到宋修远与穆清夫妻二人共乘一骑出现在面前,不免愣了神。
  宋修远与穆清亦有些不明所以——骊驹竟歪打正着地带着他们来了悦世客栈?
  回过神来,宋修远翻身下马,又回身将穆清抱了下来,对着木梯上的厉承拱手道:“厉兄好久不见。”
  穆清将骊驹托付给客栈的小厮,走到宋修远身侧,亦向厉承行礼道:“厉大哥。”
  厉承略施轻功,从木梯上飞身而下。看着面前二人,宋修远身子挺拔,气度磊落;穆清静静站在他身侧,一副依人情态,再想自己孤家寡人一个,厉承忽而心底不是滋味,回了礼干巴巴道:“上元佳日,二位怎有兴致来我这鄙陋之地了?”
  起风了。一阵夜风袭来,正巧吹熄了厉承才挂好的那盏灯笼。厉承回头向上看去,神情尴尬。
  宋修远直接解了身上的大氅,披到穆清身上,对着厉承道:“阿谣体弱,不便吹风。厉兄可容我二人进去小坐片刻?”
  垂拱三十九年年的春节在暖冬里度过。即便是夜里的晚风,吹到脸上,也没有刺骨的冰寒。厉承盯着宋修远顺势放在穆清肩头的手,讪讪应了。
  一年前他初见穆清的时候的确起了些旖旎的心思,甚至自去岁在鹿邑郊外将穆清救出之后,心中想的亦是若是日后穆清回了华蓥,那些个凡夫俗子嫌弃她嫁过人,他便娶了她。但是在客栈里打了宋修远一拳后,他登时便清醒了。宋修远的功夫在他之上,若不是于穆清心中有愧,又怎么会给他出拳的机会?
  若穆清不喜宋修远,他或许还会动些歪心思,再将穆清从侯府里掳出来。但是宋修远对穆清有情,穆清亦然。强抢□□之事,他厉承做不出来。但是穆清是头一个让他动心的女子,她心里没有他,无妨。只要他留在京中,偶尔借传递消息与穆清说上话,便好。
  或许,见过杜衡对穆清的照顾之后,彼时的男女之情,已在不知不觉中,便慢慢化成了兄妹之谊。
  宋修远从下马之时便一直暗中留意着厉承的神色。同为男人,厉承昔日对穆清的,他又如何看不出来?彼时厉承留在京城,从杜衡手中接过悦世客栈,他便留了个警醒。只是今日厉承落在穆清身上的目光,却磊落坦荡,不含一分男女之情。宋修远略松一口气,却也暗自生疑,缘何这位跳脱的江湖游侠竟一时改了性?
  二人各怀心思,只余穆清一人在心底咀嚼着方才两人各不相同的神情态度。
  ***************
  二月里,宋修远又带着穆清上了归云山。
  一年未见,裕阳大长公主仍是原先的模样,发髻轻斜,栗色衣袍,一对清澈的双眸探寻地看着面前的几人。
  见宋修远仍是原先恭敬守礼的模样,大长公主心底喟叹,她这个孙子,年纪越大,越发不好玩了。从前抱在怀里的胖娃娃,谁知二十多年后竟长成了这么个刻板模样?倒是穆清,比之去岁,更丰润了些,眼角眉梢亦结了一股子娇媚情态。
  老人家眼神不好,但是有些东西却是不会看错的。
  许是急着与林子后头的老侯爷相见,花朝未过三日,大长公主便催着宋修远下山,只是仍与去岁一般,独独将穆清留了下来。
  时隔一年,宋修远早已猜到了祖母的用心。是夜回了厢房,从身后抱着穆清,他闷闷道:“阿谣,士之耽兮,犹可脱也。我知晓祖母的用意,我去向祖母求请,明日你随我一起回去,如何?”
  他想他是有些耽于女色了,竟想着忤逆祖母的良苦用心。可是想着要与穆清分离数月,他便头脑发混地想要求请祖母改了主意。
  穆清拍开他圈在自己腰上的双手,替宋修远打理行装,笑道:“京城人心繁杂,不比归云山草木葱茏,山气俱佳。且此处的乡民亦淳朴可爱,我为何要与你回去?”
  宋修远坐在榻上,看着穆清含笑的双眸,默默不言。忽而他起身向外头走去。穆清恐他真真为了这个缘由去寻大长公主,扯住他的袖角道:“阿远。。。。。。不会真去寻祖母说这个吧?”
  见宋修远不作回应,穆清心中微急,轻轻跺脚道:“祖母留我,除却你那个。。。恩。。。耽于女色的缘由。。。。。。还是为了能让我这个镇威侯夫人信服于京中众人。”
  实则她初时亦不明白裕阳大长公主去岁独独将她留在归云山的用意,只当是大长公主为了警醒孙儿切莫耽于女色。只是当她回了郢城后,再度赴宴之时,听闻各府女眷谈及,方才知晓裕阳大长公主在郢城的余威。数十年以来,除却宋氏子侄,得以入归云山拜访裕阳大长公主的人寥寥无几,能得大长公主首肯留在归云山小住的更是无人。而穆清却在归云山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