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38章

靖康雪-第38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长叹一口气,低头黯然道:“为兄做了这种事情,还有何面目见师尊呢?”

岳翻转过身子,笑着说道:“师尊会原谅兄长的,所有的一切,师尊都会原谅兄长,因为他是我们的师尊!兄长,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师尊,让师尊知道,然后,养好伤,回去吧!去找张宪郎君,向他道歉,一切就会过去的,没人会在意,我们总会向前走,不会停的,一旦停下来,我们就要死了,不是吗?”

五十五我决不后退

岳飞在三个月之后恢复了身体,在家中进行了十多天的恢复运动之后,重新回到了弓手的队伍,挺直胸膛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或许对他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自我救赎,他成功了,他回到了他最初的原点,以一颗最本真的心。

岳翻没有做其他的事情,只是静静的看着,岳飞没有沉沦,而是接着去走自己的道路,抬头看天,那就够了,他不是神,他没有办法让一个沉沦的岳飞成为英雄,要想成为英雄,只能靠岳飞自己,而岳翻,也有他自己的道路需要走。

宣和四年的科举还有一年多就要开始,虽然岳翻基本保证了对那些考试范围的掌握,也就是那么些,但是却不能保证自己肯定可以考取进士第一名,如果不是进士第一名,那么科举也就失去了意义,无论是第二第三还是第四,始终没有第一名耀眼,而且,如果不是第一名,岳翻还真不好意思向徽宗皇帝开口要官。

考题是死的,但是科举考官是活的,他们都有自己的好恶,如果没有对准那些考官的基本偏好,写得再好也是枉然,就好象宗泽一样,写的很好,但是考试的时候偏偏是蔡京那些人掌权的时候,监考官为了迎合蔡首相“天下一片和谐”的基本调调,只好让宗泽这颗大唱反调的“老鼠屎”有多远滚多远。

天下大同一片和谐才是大宋王朝的现状,宗泽这种针砭时弊甚至指名道姓批判首相大人的人怎么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呢?考官也是人,让宗泽做了第一名,还要不要自己的官了?

不过到底他们还有一丝羞耻心,原本按照宗泽的能耐,进士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考官们一合计,给宗泽的进士前面加了一个“同”字,就变成了“同进士出身”,就这一个字,恶心了宗泽一辈子,到老,一直到北宋灭亡前夕,宗泽都六十多岁了,还只是磁县知县,宗泽最美好的年华都在知县这样的位置上度过,一直到老,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才绽放出本该属于他的光芒。

岳翻可不想弄一个“同进士出身”,那是纯粹给自己找不痛快,更别说在徽宗皇帝的这个时代,“同进士出身”几乎是可以用钱买到的,干干净净正正规规自己考出来的进士,偏偏给人添上一个“同”字,搞得就和买来的一样,那些眼高于顶的文人们会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徽宗皇帝要御赐自己一个同进士出身的时候,岳翻才果断拒绝,不行,这种东西要是接受了,岳翻可不敢保证自己就是晏殊,还能做到宰相的位置,那是专门用来恶心人的。

宣和四年的科举考试,是势在必行的,必须要去参加,不过根据久远的记忆,岳翻还能依稀记起宣和三年四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方腊起义,比如梁山泊起义,大宋朝在灭亡之前可是一片混乱的,宣和四年最后一次还算安稳的科举考试,是岳翻最后的机会,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去南方做官,经营出属于自己的势力。

过去这样做,或许单纯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但是如今,岳翻已经有了些别的想法,在保住自己的性命的同时,岳翻更希望可以做些什么,金兵南下,万里山河一片血海,仅仅保全自己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是别人了,自己人杀来杀去,那到底还是自己人,但是金人,可不是自己人,岳翻可以忍受很多事情,但是唯独靖康,即使是当初在图书馆中阅读宋史的岳翻,都是无法忍受的。

金人,还有后来的蒙古人,都在中原大地上犯下了不计其数的滔天罪行,他们,是岳翻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我可以苟活,但前提是江山是汉人的江山,天下是汉人的天下,杀汉人的,还是汉人,轮不到外族人,如果是外族人,那么对不起,我就算再懦弱,我就算再惜命,也绝对不能忍受。

当初的岳翻尚且如此,经历了风雪之夜后,岳翻已经变了,血与火带给他的变化,泪与伤带给他的变化,他浴火重生的狂暴的复仇之心,仅仅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压制了,悄悄的隐藏了起来,却没有消失,当初的誓言,也绝对没有忘记……

我是一个普通人,很普通很普通的人,在金军的铁蹄之下,我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我曾经很怕这一切,我曾经很担忧这一切的发生,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来,这一切还是会发生,所以我怕得要死,我不惜一切的想要寻求活下去的希望和方法。

可是如今,我知道我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我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多的绝望和痛苦,我经历过了一次,绝对不希望会有下一次,也不会允许有下一次,我知道我要阻止这一切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是我仍然希望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我能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我也希望,我可以做些什么。

赵宋天下,终究是汉人的天下,不是金人的天下,为了汉人的天下绝对不被异族所奴役,我就算付出一些东西,又如何?金军虽然强,但是也不是毫无破绽,毫无弱点,宋军虽然弱,但也要看是在谁的手上。

我的确怕,现在仍然怕,一直都在怕,但是,我已经不会发抖了,我也不会退缩了……

在人生和时代的潮流中,有人选择向南,有人选择向北,选择向南的人,将再也没有向北的勇气,而选择向北的人,也绝对不会再向南看一眼,岳翻过去一定会选择向南走,至少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是安全的,但是如今,岳翻很想试试,如果向北走,会如何?

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不论是被动还是主动,都跟随着岳飞向北走,一直到战死为止,而如今,这个全新的自己,全新的岳翻,将会自己朝北走,岳飞会向北走,宗泽会向北走,李纲会向北走,林冲会向北走,卢俊义也会向北走,那么岳翻,也会向北走。

我曾经怕过的,现在依然怕,这不会改变,人终究是怕死的,但是当心中的执念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一切,都将不再一样。

如果可以,过去我想逃,现在我想面对,翠翠和周侗长眠在这片土地中,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我绝对不允许这片土地被异族的铁骑践踏,我绝对不允许周侗和翠翠的安宁沉睡被打破,哪怕仅仅是为了这个,我也绝对不会再退缩,即使所有人都向南逃,我也要像一根钉子钉在这里,一直到死为止,我的鲜血,一定要洒在这片土地上,我的一切,都要在这片北国土地上完成。

因为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爱的人。

五十六所以,我要沉淀

岳飞再度离家之后,岳爸爸和岳妈妈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汤阴县城和相州其他大城市的粮食铺子的生意上,而刘氏则把心思都放在了小岳云身上,岳家主要的人物们都各有各的事情做,只剩下岳翻一人没什么事情,便又待在小山头上读书习武,修身养性。

自然而然的,岳家庄子那么多的事情,岳爸爸和岳妈妈没时间管理,刘氏不会管理,岳飞还在做他的弓手,所以只能让岳翻代劳,处理岳家庄子的一应事宜,比如土地的分配,房屋的建造,种田方法的改良,农具的改良,耕牛的引进等等,岳翻在小山头上不下来,每日的事物都由王辉夏言等人去庄子上取来,交给岳翻处理,处理完了再送回庄子,交给选出来的管事人们去具体落实。

岳翻不下山头,但却掌握着岳家庄子乃至于岳家庄子周边数千户近万户农民的衣食和日常生活,相州因为特殊政策的待遇,所以导致人口大增,一时间官府手忙脚乱管理不过来,而地方上的士绅原本就是协助官府管理人民的助手,而此时不过是更加彻底的放权而已,李知县很信任岳家人,就放权,把岳家庄子范围内的近万户农户交给了岳家代官府管理,岳家可以拥有执法权,拥有决议权,在这个范围内,岳家就是官府。

不过岳家人都很忙,只剩下一个岳翻在家赋闲,这个职责当然落在了岳翻身上,原本李知县还有所担忧,不过知道了知州张英就在岳翻居所几步路的地方结庐居住,也就放心了,在他想来,岳翻处理不了的事情,作为知州的张英还会处理不了吗?这就等于是张英在管理几万人而已,管理过百万人的张英会招呼不过来区区数万人?

不过李知县低估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岳翻的能力,一件是张英的疏懒程度。

岳翻的能力,怎么说呢,似乎岳翻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天生就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有一句话是说,一群人里面最安静的人,往往就是最有实力的人,岳翻往往是最安静的,也就印证了这个普遍规律,岳翻不喜欢说话,也不怎么喜欢凑热闹,但是能力却是很强的,不论是在校内学生会还是在校外打工的地方,都能做到管理层,虽然胆小怕事的他在性格上有很大缺陷,可是在行动力上,却是少见的高效率。

原因无他,只是岳翻安静的工作起来,很有效率,全身心投入,而且很不喜欢换来换去的折腾,认准了一个地方就干下去,能力和专业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广泛的认同,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学校里面举办什么大的活动,他一定是幕后主使者,统筹全局的人物的……得力助手。

性格缺陷,岳翻无法独当一面,但是只要有一个充分信任全力支持的上级,岳翻就能有条不紊的处理几乎全部的事情,为此,当初的学生会长,岳翻的学姐还曾经向岳翻表明心意,只可惜那个时候的岳翻已经遇到了江南女侠,渐渐被她所吸引,所以没有接受学姐的情义,不过貌似这位学姐还没有死心,常常出现在岳翻的周围,引得江南女侠颇为不爽,屡次叫嚣着要和学姐决斗。

岳翻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是一辈子老实巴交的农民,后来才有了钱,日子过得好,农田里的事情非常了解,就算是到了城里面生活,住进了大房子,爷爷还是开辟了一块菜园子土地,经常在地里面捣鼓捣鼓,每到收获的季节天,都能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岳翻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每个暑假,都是和爷爷在菜园子里面度过的,田里面的知识,懂得很多。

宋代农民的耕作技术还有很大的缺陷,尤其是农具的使用和效率的提高方面,有很大的缺陷,还有就是施肥的问题上,似乎每家每户的着重点都不统一,由于新的岳家庄户来自于五湖四海,还有来自江南的农户,种田的方式都很不一样。

岳翻在某些时候也会走下山头去田地里面视察辛勤耕作的农户们,笑着和他们打招呼,并且看看他们是如何耕作的,然后花了一点时间,整理了一份农田报告,根据整个相州境内土地的种类和主要种植作物的种类,提出了一些改良的意见,首先在岳家庄子的土地上实践。

庄户们自然无条件的信任“读书人”的小庄主,而依附着岳家庄生活、开垦荒地的农户们自然也有样学样,于是,岳家庄子的耕作模式开始向更加科学和先进的方向转变,宣和二年的秋天,岳家庄子的农作物大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