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靖康雪 >

第132章

靖康雪-第132章

小说: 靖康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我该如何选择?

向北走?还是向南走?谁能告诉我?

一百九十五没有谁做好了准备

随着宣和七年第一场雪的到来,草原上酝酿已久的战争风暴终于如期而至,宣和七年十一月,金军完成了侵宋军事准备,各军已经进入了出发位置,十二月初,金军在东西上千里的战线上,同时向宋发动了进攻。

金兵分两路出兵进攻大宋的消息传到岳翻手上的时候,按照日期来算,是第三天,金兵刚刚发动燕云战役的时候,主攻燕云的是东路军,以完颜宗望为最高统帅,统女真正兵数万和契丹、渤海、奚、汉各族兵马从燕云之地攻宋。

完颜宗翰率西路军,自太原府攻宋,连克朔州、武州、代州、忻州,越过雁门关、石岭关,连喘息之机都没有给宋一点点,几乎是闪电般的速度,重兵抵达宋北方重镇太原府,开始围攻太原府,然而知太原府张孝纯率军死守,展现了陕西人和太原城一贯的坚韧不拔,完颜宗翰久攻不下,被阻滞于坚城之下。

但是东路军的完颜宗望显然更加幸运和强悍,率军在燕云之地首先动手,十二月三日,金将完颜昌指挥的东路军南进兵团攻占燕山以北的重要关隘古北口、同日攻陷檀州,完颜宗望指挥的东路军西进兵团迅速通过辽东走廊越过玉田,在十二月七日攻占燕山以东的重镇蓟州。

宋军燕云兵团仓促应战,节节败退,本就战力不济,更兼将无战心,兵自然也就没了战意,一触即溃,一溃千里,可以形容开战初期宋军的败退。

金兵对于宋军的败退速度显然有些不适应,在他们的印象中和之前的一贯想法,宋军不该那么弱,他们甚至一度认为这是宋军的诱敌深入之计,所以无论是宗望还是宗翰都一度放缓了行军速度,而派遣大量游骑兵刺探消息,却始终找不到他们想象中的宋军伏兵的所处地带。

宗翰小心翼翼的进军,没有迎来想象中的顽强抵抗,也就索性放开胆子一路狂奔,出乎他的意料,没有什么所谓的宋军伏兵,他自己吓了自己,一路进军到太原府的时候,宗翰才有些头晕眼花的看着巍峨的太原城墙,感叹太原城巍峨高大的同时,也在感叹着自己的胆小和宋军的弱小。

不过随即他就认识到了汉人的坚韧,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攻破太原城——无论用多少军队。

宗望也有些怀疑宋军是故布疑阵,然后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围歼他们,因为他知道宋军燕云兵团有三十万大军,仅仅击溃了数万人,不能损伤燕云兵团的主力,那么宋军主力在哪里?带着这样的疑惑,宗望进军燕京城,在燕京城以东的白河,他看到了宋军的“主力”,也是他期待已久的“主力”。

辽降将郭药师及其麾下十万大军。

三万怨军和七万宋军组成的郭药师兵团,在郭药师的率领下出现在了宗望的眼前,宗望挥手制止了金军的前进,亲自打马向前查看宋军情况,他看到宋军军容整齐,装备完善,步骑精锐,认识到这才是他期待已久的宋军主力精锐,并且感慨宋军军力果然不是那么弱小,这才是精锐军队。

他也认识郭药师,知道郭药师,对郭药师的能耐很清楚,不敢小看他,一场大战就在这里展开,双方战况激烈无比,无论是郭药师还是完颜宗望都不是等闲之辈,双方军队自然也是强悍无比,郭药师率军奋勇拼杀,毕竟宋为了庇护他不惜和金国开战之举还是让他有些感动,他决定拼死一战,双方鏖战很久,郭药师兵团渐渐不敌完颜宗望之军,郭药师决定暂且往后退却,变退边战,退到宋军可以支援到的范围之内,联合援兵一起暴揍金兵。

但是郭药师忽略了一件事情,他不怕战斗,他不怕和金人打仗,但是他的退却之举却不是什么人都能明白的,张令徽、刘舜仁这两个率领宋军助战的禁军“名将”不愧是“名将”,论逃跑绝对是一等一的,郭药师的怨军可以和金兵对抗,但是他们麾下的宋军完全不是金兵的对手,要不是怨军在前面挡着,他们肯定一败涂地,看清了状况的两人又听到了郭药师的且战且退之命令,早有退意的他们立刻按照宋军撤退的标准——撒丫子跑的方式“撤退”了。

郭药师就这样被坑了,早先他们还在的时候,虽然不顶用,但至少人数摆在那里,宗望比较谨慎,不敢和宋军全线开战,怨军尚且可以抵挡,杀死金兵数千人,但是宋军毫无预兆的撤退……不,逃跑了,郭药师都没有反应过来,完颜宗望也没有反应过来,宋军就乱了。

宗望迅速反应过来,脸上带着疯狂的笑容,大吼道:“出击!出击!全线出击!!!”

金兵全线出击,宋军阵型早就因为张令徽和刘舜仁的撤退而混乱,怨军再强也挡不住金军的全线出击,更别提那几万凶悍的女真正兵,于是怨军大败,战死者无数,郭药师在精锐亲卫军的护卫下才好不容易撤退回燕京城,结果刚进燕京城就被刷新了三观。

一身绷带一脸悲愤的张令徽和刘舜仁指着他痛斥他的不仁不义之举,说他擅自率领怨军撤退,导致宋军孤军奋战,不曾想老天有眼,他二人死战得脱,郭药师反而被缠住了,他二人强烈要求燕山知府蔡靖惩治郭药师。

蔡靖也是急昏了脑袋,只道是先入为主,不分青红皂白把郭药师和其麾下怨军一顿痛骂,还说战况紧急才饶他一命,令他戴罪立功,死战金军,如果再败,军法无情!一挥袖子就离开了,嘴里嘟嘟囔囔着不干不净的气话,被郭药师听个一清二楚,郭药师就一直黑着脸,没说别的话。

到了金军大军兵临城下之际,蔡靖手足无措,迅速召集燕山府内文武官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却不知道灾难已经不可避免,原来郭药师被怒骂之后难以接受,不停喝酒以求麻痹自己,眼看着多年心血打造的怨军惨败,心中郁闷不已,身边的谋士不停的劝解他,怨军已经残缺不全,对宋的价值已经不大,更别说将军被污蔑,此时如果金人再提出交出将军,宋定然会交出将军,而且将军无力抵抗。

此时此地,将军只有一条路能走了。

郭药师静静的盯着谋士,询问道:“什么路?”

谋士附耳在郭药师耳边,轻声低语,郭药师面色时而大惊,时而沉寂,最后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宋帝待我不薄,只是蔡靖可恶,若要如此,我该如何面对宋帝?”

谋士开口道:“王安中又如何面对张觉?”

郭药师一愣,出了一身冷汗,沉默良久,举起酒坛子喝干了一坛子酒,站起身子,摇摇晃晃地看着前方,咬牙切齿道:“你们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就不要怪我!”

第二日,蔡靖再次召开文物会议商讨对策,而城外金军已经开始攻城,怨军全体都在城墙上抵抗金军,郭药师买通了城门守将,把一支精锐的百人小队拉了下来,一路潜行至燕山知府府邸,出其不意之下发动兵变,闪击燕山府,劫持知府蔡靖、转运使吕颐浩、副使吕与权、提举官沈琯,整个燕山府的军政文物高级官员都被郭药师拿下。

蔡靖目瞪口呆的看着郭药师一脸冷笑着步入府中,亲眼看着他把不住求饶道出实情的张令徽和刘舜仁斩断四肢后枭首,知道自己犯下大错,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郭药师挥刀的那一刻,他已经知道了燕山府的下场,知道了山前七州的下场,也知道整个燕云战役的下场。

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而起因却是因为他的糊涂。

他能如何?郭药师又能如何?每个人只是按照每个人的本性和做事手段不停的前进,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对于突发状况,大家都没有准备,谁都无法预料到之后的事情该怎么做,谁都不清楚,谁都不知道,所以该愚蠢的还是愚蠢,该懦弱的还是懦弱,该退却的还是退却,该前进的仍然前进。

没有谁为此做好了准备。

一百九十六女真人卷起风暴向南而来

宣和七年十二月十日,在宋军降将郭药师开城献出燕京城之后,完颜宗望所统帅的金军东路军挟持燕山府最高军政首脑攻打各城池,各大城池见到蔡靖和吕颐浩等人之后纷纷大惊失色,失去战斗意志,开城投降者有之,弃城而逃者有之,唯独没有据城死守的。

最高军事长官蔡攸眼见大势不妙,根本不提战斗之事,只是一个劲儿的逃跑,丢下二十多万宋军偷偷逃跑,二十多万宋军群龙无首,顿时一溃千里,根本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金东路军兵不血刃全部占领燕山所属六州二十四县,没有逃走的十一万宋军或被收编,或被缴械,金军尽收其军实,得战马万匹,甲胄五万,可用之兵七万,各种弩箭无数。

阔别近三年,在这年冬季,金军又得意洋洋的回到燕京来了,而自宣和五年以来,回归祖国中原仅二年六个月零二十三天的燕京,没有组建起任何抵抗,就这样窝窝囊囊的丢失了!宋自从建国以来就念念不忘的燕云十六州光复计划就这样付诸东流,再也不可能实现。

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屏障,呈现在金军大军面前的,是一马平川肥的流油的中原之地!直到此时,完颜宗望还有些晕晕乎乎的,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击败了三十万宋军镇守的燕云十六州,也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获取了成功,还得到了将近十万兵马,编入军中成为自己的战斗力。

宋,原来是这样的孱弱无能?原先只是打算攻取燕京就收手的金军完全停不下来了,完颜吴乞买接到战报的时候还有些不相信,什么大的损失都没有,就把宋号称战斗力强悍的让阿骨打忌惮不已的三十万大军给打败了?或者说干脆是被吓跑的?这也叫军队?这就是宋军的战斗力?这就是宋的“强大实力”?

这是真的吗?这真的是真的吗?这真的真的真的是真的吗?

大宋,那个大宋,那个站在世界文明之巅的大宋,拥有如此雄厚财力的大宋,居然……居然败的那么彻底?

吴乞买不断的询问自己,一直到宋燕山府的户籍名册还有地图册全部运抵他的手上之时,他才彻底相信,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他真的得到了燕云十六州的全部,并且靠着不到十万兵马就打败了宋军三十万!

“继续进兵!继续进兵!继续进兵!给朕打到开封去!”吴乞买声嘶力竭的叫嚣着。

当然了,不用他叫嚣,自然有人替他这样做了,宗望根本就没有请示他的意思,在完全攻占燕云十六州之后,宗望迅速率军攻向了宋国境之内,靠着郭药师和收编的宋军降军的带领,金军大部队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东路军进展顺利,西路军也是一样的,虽然西路军进兵到了太原城之后受阻,但是受阻的原因不是因为之前的那位大宋战神童大太监,而是太原府知府张孝纯,童大太监在西军战败之后自觉没有脸面回到西军,就逃回了东京城,结果徽宗皇帝黑着脸训了他一顿,又把他赶到了太原城做宣抚,继续担任宋在北方的最高军事首脑,对此,童贯老大的不愿意,可是,却无能为力。

童贯抵达太原之后,还派人去访问金国,刺探金国到底有没有南下之意,宋使马扩刺探回来之后给了童贯强烈警告,童贯直到此时才如梦方醒,惊道“金人初立国,遽敢做如此事?”马扩建议速作提防,但此时的童贯却另有一番盘算。

宣和七年十二月三日,金使王介儒到达太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