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小农的田园生活 >

第20章

小农的田园生活-第20章

小说: 小农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装着猪下水和青菜,配料的竹篓。初八是开天门的日子,这一天做生意的都会点鞭炮拜财神爷爷祈祷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赵子丰刘氏为了支持孩子,也一早准备的祭品拜财神爷,希望孩子们的串串烫开张大吉。

等如意她们去到后,两个表哥已经交了摊位费在镇上的集市门口等着。大家互相打过招呼后,就来到摊位上,二哥表哥把炉子点上火煮上今早出门前才从炉灶里倒出来的骨头汤,刘氏三个人摆好桌子凳子后,把一部分串好的猪下水,肉丸和青菜摆出来,猪下水一串有五块,酿豆腐一串是2个,腊肠一串是3片,白菜萝卜那些一串是6片。当然桌子上少不了大姑家的卤菜。

当锅里的骨头汤烧开传出阵阵香味后,大表哥放了两串猪下水,酿豆腐,腊肠,萝卜,韭菜,土豆煮好后,二表哥就变加配料边喊道:“又香又暖和的串串烫,免费品尝,吃肉还是吃青菜随你选择,便宜又实惠咯。”刘氏三母女则把碟子准备好,等韦水把烫好的串串烫分别倒入各自的碟子里后,用小竹签插了分给周围被香味和免费品尝吸引过来的人群。嘴里还说着:“白菜,萝卜,韭菜等1文钱2串,大肠,猪肺,腊肠,酿豆腐2文钱一串;加劲道爽滑耐饱的粉条只要3文钱,里面还有骨头汤。”

试过的人都觉得还不错,香辣,吃下去后暖和,辣又停不下来想继续吃,听起来价钱也便宜,有人就问怎么卖法。如意就示范大叔如果想吃一串韭菜,萝卜和腊肠的话,就分别拿一串出来然后放进碟子里,交给烫的大表哥,然后付3文钱给如佳,加了配料后就可以拿到一边去吃了。如果还想吃骨头汤和粉条的话就告诉那个大表哥,加收3文钱,这样就一共6文钱。大家都觉得这样自选的方式蛮新奇的,价钱也不贵,个个要了碟子挑起自己喜欢的串来。

因为人多,所以大表哥尽量一次下多人点的串串烫,刘氏和二表哥负责加配料,如意负责数客人点的串数和钱,如佳负责收钱,赵子丰负责擦桌凳。刚开始大家还不怎么熟悉,难免手忙脚乱,差点把不同客人点的弄错。还好一会儿后,大家分工明确,熟悉了,速度上来了就好了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荤素和粉条都点,不过就是抱怨桌凳不够,要排队等。只是点荤素用碟子装的还好,站着就能吃,要吃粉条烫的话就需要放在桌子上吃,不然碗很烫手。另外碗筷准备不足,中间要抽出如意来洗碗筷,忘记准备清水,还好去附近的人家井里打了水过来。而且粉条估算有误,后来的人都没有粉条吃了,作为补偿,一串肉菜一串素菜加收一碗骨头汤。吃的人多带动卤菜也很好卖,一个半时辰后就把今天带来的所有的菜都卖光了,连骨头汤也没两碗了。大家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虽然很累但看到今天的热卖还是非常高兴。

赵子丰和大表哥去镇上的那三家猪肉摊买猪下水和骨头,刘氏三母女和二表哥就在清洗桌子,凳子和碗筷。赵子丰两个人回来说一共买到4副下水,而且价钱比村里贵了1;2文钱,刘氏就让待会回去村里后再去屠户那里买一些回来。大家把东西擦洗干净后,就把炉子,锅那里放到钱过来的村长家的骡子车上,(镇上有专门停放骡子车的地方,一次要交2文钱)车上摆放完这些东西后,没有人坐的地方了,刘氏就让当家的赶车先回去,顺路去买猪下水,她们走路回去。

26粉丝

中午大家回到家后,赵子丰去四个村里的屠户那里又买来了5副猪下水。今天儒青,如静和小宝在家,是请小姑子惠帮忙照看他们三个小的。昨晚儒青和如静都想跟着去镇上,但刘氏考虑到摆卖忙起来顾不到他们,不肯同意,答应在镇上买花生酥糖,桂花糕和糖葫芦给他们。一听到刘氏她们回来了,儒青和如静就跑出来,笑着等着买回来的点心和糖葫芦。拿出为赵木头和李氏买的红枣花生酥,桂花糕和1斤酒让子惠带回去,中午请赵木头,李氏和她过来吃饭。

如佳,如意和二表哥韦水就利用吃午饭前的时候清洗猪下水,赵子丰和大表哥韦木就去砍竹子削竹子,碟子和碗筷。儒青看着小宝,如静帮刘氏烧火准备做午饭。如意跟韦水说好今天一共9副下水,7副用来串串,剩下的2副用来卤制。三个人都很熟练清洗下水了,等刘氏把饭菜端上桌子后喊大家吃饭的时候,下水也洗的差不多,在用清水冲洗一遍就可以了。中间赵木头,李氏和子惠过来,跟他们请过安后,让韦水跟赵木头都去帮忙削竹子那些,子惠是想帮忙清洗下水的,只是不多了,请小姑帮刘氏烧火。

中午吃饭的时候,分了男女各一张桌子,下午还要做事,赵木头他们也没喝酒,李氏问了今天摆摊卖的怎么样?听说卖的挺不错的,很好高兴。吃完饭后,送李氏和子惠回家,赵木头闲不下来要留下来帮忙削竹子,不回去休息。刘氏把骨头汤煮上,除儒青三个小的上午玩累,现在睡着了以外,赵子丰和两个表哥继续做竹制品,刘氏带着如意如佳就坐在大堂里100文钱为一串数钱,扣去这几天70多文买骨头和下水等费用,没想到既然赚了417文钱,再扣去今天买骨头下水109文钱,还有308文钱。大姑子絮家的卤菜也全部卖完了,收的钱是另外装的,有262文钱。如意算了,最赚的是粉条加骨头汤3文钱一碗,然后是素菜1文钱2串,肉串反而没多少赚头,毕竟现在下水也涨价了。随着自家串串烫的热卖,肯定会有不少跟风者,到时下水又会涨。自家的优势就是配料和粉条,预计到时虽然会减少一些吃客,但生意还是可以的。唉,矛盾的是现在是青菜类最少的时候,因此价钱不错,要是能天天有韭菜和蒜苗割就好了,可惜不可能,这次割了另一半后,就要等几天再次长长才能割了。还好豆芽目前还有,奶奶李氏,大伯娘韦氏她们预计都有发豆芽,可以跟她们换一些过来。豆腐要去预订一些,酿豆腐串和素豆腐串各有风味。

如意把赚的钱和扣去的费用跟表哥们说一声,预留8文钱就是这几天的车费钱,300文的3成利90文钱和卤菜的钱给大表哥装好,也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们吃。表哥们听到原料会涨价,不少跟风买串串烫,有些担心,但看到第一天就不但把本钱收回来,还赚了几十文钱很高兴,说很知足了,接下来基本上都是赚的。现在有赵木头和赵子丰帮忙做竹制品,二表哥可以进厨房帮忙做粉条那些。他需要多找机会练厨艺,如意也想把自己知道的现代的烹饪手法慢慢让他知道,希望对他有帮助。

下午如意是想把自己昨晚回忆了好久的粉丝(其实跟粉条作法差不多的,昨天如意做的简单的粉条,不经烘干)的做法实验出来,还让赵子丰帮忙按她说的做了2个漏粉丝瓢。先让二表哥用绿豆粉半斤,加温水半斤搅匀,随加水随用竹杆调和,再用沸水1斤,向调好的稀糊粉中急冲,并用竹杆用力搅拌至芡起泡为止,使之成为透明均匀的粉糊,即成芡粉,芡粉可增加淀粉拉力。芡粉要求不夹生、不结块,没有粉粒;然后用湿的地瓜粉40斤(含一半的水)将上述的芡粉和1两明矾用水溶解同时掺入地瓜粉内调和,搅拌均匀,至无粉块为止;把开生后的粉团,分别放在小钵内,二表哥用劲揉和,直至粉团拉起,其粉条落在粉面上立即淌平不会成堆,即已柔软成熟,可做粉丝;将漏粉瓢挂在灶锅上,将粉团陆续放在粉瓢内,粉团通过眼拉成粉丝细条,然后落入近似沸水中,即凝固成粉丝而浮起在锅水的上面,如佳即从锅口边把熟粉丝捞入温水桶中,即为水粉丝,最后把水粉丝放入温水里上下翻拌,使粉丝有所膨胀,不结块,松散软韧,这就是湿粉丝,把它烘干更利用保存。

“唉,真不容易,浪费了6成多,总算3成是好的,还剩下一些品相不好看,我们今晚就把它煮了看味道如何。对了吃了这个粉丝,不要吃油炸的食物如油条。”如意也就负责烧火,都一身汗,更不用说二表哥和如佳了。幸好大家的汗没白流,还是得了一部分粉丝出来,这样不但够半个月买,还能满足自己的口欲。

如意看到这白白的粉丝嘴馋了,趁热打铁的让二表哥利用另一口锅的骨头汤烫了白菜粉丝,一人一碗再放入配料,哇好香。用托盘端出去后,给赵木头他们吃着先;如佳和如意就拿菜篮把李氏,大伯家和小姑的那份分别送过去,回来再吃。没办法,面粉类都要趁热吃,不然会糊掉,也就不好吃了。

这个时代也有粉条和粉丝,只是价钱比粗粮贵了3…5文钱,如意她们做的是小本生意,买粉条粉丝回来卖的话,肯定划不来,因此如意费了N多脑细胞才记起度娘上介绍的粉条和粉丝的做法。李氏和韦氏因为是镇上买的粉丝也就没多问,如意也巴不得她们不问这个问题,不然自己说也不是,不说又不行,但自己还希望靠这两样让串串烫能做的长久。

赶紧跟她们告辞后,两姐妹就快步回家去吃白菜粉丝汤了,既有白菜的清新,又有肉香,加入配料,真美味。后来又做了豆腐粉丝汤,豆芽粉丝汤,各自按自己的喜好添加素菜或配料,今晚大家就吃粉丝汤吃的很饱,那些大鱼大肉都不用加热了,因为没人想到吃肉。

第二天备了两张桌子和8张凳子,初七做的粉条全部带上,昨天初八做的粉丝带了三分之一,其他串串比昨天多了2成,东西多了,借了一牛车和一骡子车才拥挤的够用。如意她们说好,今天卖完才回家了,如果午饭前没卖完的话,大家就吃串串粉条那些凑一顿。没想到的是今天的吃客比昨天还多,更忙,大家虽然分工熟悉了,但还是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幸好今天带了很多竹制的碗筷,省了中间抽出人手清洗碗筷的时间,不然就更忙了。两张桌子根本就不够用,后来赵子丰去附近的人家里租借了3张桌子和配套的凳子,因为占的地方大了,所以交了4个摊位的钱。

有些几个朋友一起出来的点了串串烫还有卤菜,一边聊天一边吃,中间还加点了串串和卤菜,虽然他们占着桌子和凳子时间长一些,还好都是不差这几个钱的点的多。

初十那天交了4个摊位钱后,大家干劲十足的摆好摊,还沉浸在昨天火爆热卖的情节里。昨天带了的串串和粉丝粉条的量都比前天的多,没想到还是在2个时辰内卖光。虽然冬天家家基本上都吃白菜,萝卜和豆芽,但因为配料中有特制的十三香和酱油,加上骨头汤还是让这三样素菜卖光。准备好后,二表哥去周围的摊位里逛了一圈回来,有些担忧的告诉大家他已经看到3家也是在摆卖串串烫了,虽然规模没我们第一天摆的大,最令人无奈的是还有一家面点店也主打串串烫了。不管哪个时代都不缺跟风,盗版者,什么好卖,门槛又低的话就更多了,如意对此也很头疼。正好有吃客点了,大家也没继续聊,开始忙活起来。

有了竞争者,生意难免受到印象。大家今天的量比昨天还多一些,花了3个多时辰才卖完,中间大家轮流吃串串烫粉条垫肚子。因为担心多了4家,猪下水不好买,所以开始没一会儿大表哥就先去把预订的三家猪肉摊的下水去买回来,没想到一副花多2文钱还只买到2副。回来的路上先去村里的屠户那里买下水,但比较迟了,也只卖到3副。意味着明天的肉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