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金枝庶叶 >

第30章

重生之金枝庶叶-第30章

小说: 重生之金枝庶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人去送月钱也是她收着。眼下主子的首饰被她管的没剩下几样,自然要找她算账!
  刘嬷嬷听见这话吓得猛磕头,再也顾不得其他,一股脑都说出来。
  “太太饶命,奴婢说!姑娘在庄子上的时候,首饰和月钱一直都是奴婢在打理。姑娘吃不惯庄子上的吃食,每天三顿都是另外做,自然少不了打点庄子上的下人。冬天庄子上特别冷,姑娘住的屋子要提前生炭火,庄子上没有这份定例,自然要姑娘自己出银子。庄子上的春天来的又晚,炭火要一直生到清明之后。姑娘的月钱有限,全都贴补进去都不够。
  姑娘整天在屋子里看书写字,不大管其他事情,全都是奴婢一个人在周旋应付。奴婢跟庄子上的人都不熟悉,指使谁都指使不动,只好给他们些好处。这一来二去,不仅银子没了,就连首饰都没了不少。可奴婢全都为了姑娘好,还请太太明察啊!”
  好个一心为主的好奴婢!

  ☆、第五十四回 求情

  刘嬷嬷看似被吓坏一股脑把实话说出来了,实则其中掺杂了不少的水分。她说完这通话,瞥见幼仪并未说话,心头暗暗稍微松了一口气。只要幼仪肯保全她,虽然免不了一顿责罚,却可以逃过这一劫。
  “太太就看在奶娘一心为我的份上饶了她一回。”幼仪竟然给封氏跪下,脸上带着戚戚然,“打我记事开始,奶娘就一直在我身边侍候。我吃着她的奶长大,每晚听着她唱得歌谣睡觉,天冷了她记得给我加衣服,热了帮我打扇子到半夜……我喜欢吃什么,讨厌吃什么,喜欢什么颜色,厌恶什么样的人,她知道的比我自己还要清楚。我知道奶娘做事欠考虑,可一想到她是为了我好,便会心软由着她去了。这件事也有我的责任,太太若是非要责罚奶娘,就让我来承担吧。”
  “你这孩子就是太心软,而且太天真单纯。你哪里知道她们这起奴才的可恶之处?”封氏让丫头把幼仪扶起来,“你到老太太那边坐着,等我问完了你就知道了。”
  幼仪咬咬嘴唇,看了跪着的刘嬷嬷一眼,再看看老太太正朝着她微微点头,迟疑了一下站起身。
  封氏扭头吩咐身后的钱嬷嬷,“你打发人去庄子上一趟,先捆人搜出东西再问话,不怕他们不说!若是他们说把东西卖了,就去追买家。奴才偷卖主子的首饰,告到官府,连买的人都跟着挂拐。你告诉那些买家,只要他们肯说出是谁卖的,东西咱们就不要了,也不会经官。这一趟,势必要把没了的首饰下落弄清楚,不准有遗漏。”
  钱嬷嬷得令去了,刘嬷嬷听见这话是真正的害怕了。她不停地朝着封氏磕头,又朝着幼仪磕头,“太太饶命,姑娘救老奴啊!”
  看着她额头鼓起大包,幼仪满脸的于心不忍。封氏见状把她制止住,厉声说道:“你做了什么该死的事情让我饶命!”
  “姑娘的金璎珞被奴婢拿到外面的当铺当了五百两银子,原想着凑够了就赎回来。可还没到时候,就突然被太太发现了。”刘嬷嬷的话让众人都吃了一惊。
  五百两可不是小数目,这奴才的胆子真大!难怪她置房子置地,又接连娶了两个儿媳妇,原来银子是这样来的。
  “好个刁奴,吃了雄心豹子胆!”封氏脸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连主子的首饰都敢拿出去当,还有什么事是你不敢的?你嘴上说得好听,凑够了就赎回来。五百两,你拿什么凑?还不是逮住机会再偷拿主子的银子、首饰,拆东墙补西墙罢了。你欺负四丫头人小,性子好,又是被你打小就拿捏住的,这才敢干出这样欺主的事情。此等刁奴,不严惩不足以警示他人!”
  “太太息怒,奴婢冤枉啊。这件事虽然是奴婢的错,可姑娘知道细情。当时奴婢的两个儿子都到了娶媳妇儿的年纪,可奴婢家里无房无地,谁家姑娘肯嫁进来?姑娘见奴婢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便一个劲的追问。奴婢把情况跟姑娘说了,姑娘就拿出体己钱来,不够又拿首饰出来让奴婢典当,那个金璎珞就在其中。奴婢一再推脱,可姑娘执意如此,当时奴婢真是没有办法,所以就把璎珞拿了出去。”刘嬷嬷一口气说完。
  封氏闻听瞧了瞧幼仪,说了声“糊涂”。幼仪却一脸的茫然,她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呢。
  “姑娘在庄子上大病了一场,昏迷过去醒过来就忘记了好多事情。奴婢见状心里窃喜,也不再提关于璎珞的事情。奴婢并不是存心欺瞒主子,只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奴婢任凭太太发落,心中不敢有半点怨恨。”刘嬷嬷知道自己今天是难逃一劫,聪明地以退为进。
  若是换做之前得幼仪,恐怕刘嬷嬷会把全部事情都推到她身上,以幼仪的性子应该会完全维护刘嬷嬷;可现在,刘嬷嬷对幼仪的心思半点揣摩不着,又被敲打了几次,竟一点把握都没有。好在幼仪大病晕倒醒了之后性子大变,似乎忘记了很多事情,所以刘嬷嬷才壮着胆子这样说。
  幼仪生病的事情大伙都知道,却不知道她竟然失忆。封氏一怔,狐疑地瞧着幼仪。
  “我确实忘记了一些事情,可能是发热烧坏了脑袋。我见没什么影响无伤大雅,又怕太太上火着急,所以就没有说。”
  “这么大的事也敢擅自瞒下!你这个做主子的实在太糊涂,纵得奴婢胆大妄为。偷偷拿首饰出去典当,隐瞒你的身体情况,若不是今个儿碰巧被揭穿,竟不知道她这个奴婢还会做出什么让人后怕的事情来!想一想我就觉得脊背发凉。”封氏忍不住责备的说着,“今个儿你就别出去了,一会儿我打发人请大夫过来。必须好好瞧一瞧,免得留下什么病根。”
  封氏立即吩咐人去了,可转念又为难起来。幼仪请大夫不能没有人在府中,偏生她要赴李夫人的赏菊宴。老太太让她放心去,几个孩子没有长辈一旁照看不成。至于幼仪,就由老太太留意一下。
  有老太太出面自然是再妥帖不过,封氏赶忙答应下。她吩咐人先把刘嬷嬷捆了扔进柴房看管,等去庄子上的人回来再说。幼仪留在家里等着看大夫,其他姐妹跟着封氏去了李家。

  ☆、第五十五回 赴宴(一)

  幼仪跟着老太太回了东跨院,等着大夫上门诊脉。祖孙二人不能干瞪眼,难免要说说家常话。老太太听了青岩寺里高僧批得的卦象本就对她高看一眼,如今见她对奶娘维护可见知道感恩,不免对她又加了一分。
  “你这孩子倒是心善,只是太过善良怕是被人当成东郭先生。世道艰险,人心不古,凡事都要多留个心眼才好。尤其是咱们这样的人家,奴婢成群,未必个个都是忠心耿耿。表面对你奉承顺从,暗地里却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光是败掉些银子还算是小,若是累及你姑娘家的名声可就大了。”老太太耐心地教导着。
  幼仪听见这话一脸的不知所措,其中还带着惊恐。看见她一副被吓到的模样,老太太笑了,指着她对陆嬷嬷说道:“四丫头到底是小孩子,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瞧把她吓得。”
  “老太太说那些奴婢并不像表面那般温顺忠心,可我又看不到她们心里去。一想到可能会加害自己,毁自己清誉的人就在身边,岂不是连安枕都难?”幼仪跟老太太并排坐在罗汉**上,她小小的身子下意识的往老太太身边靠了靠。
  老太太见状眼中怜爱越发多了,轻轻摸了一下她的头说道:“不怕,祖母慢慢教你。”
  站在旁边的陆嬷嬷听见这话眼神一亮,随即朝着还在发愣地幼仪说道:“恭喜四姑娘,四姑娘还不给老太太磕头!”
  “哦。”幼仪忙站起来,跪在老太太膝下就磕起头来。
  “这傻丫头。”老太太笑着说,“为什么给我磕头?”
  “陆嬷嬷说的呀。”幼仪天真的回着。
  老太太和陆嬷嬷看见她傻乎乎的样子都笑起来,陆嬷嬷弯腰把她搀扶起来,“老太太的孙子、孙女这么多,四姑娘还是头一个有这样的福分。老太太**出来的丫头都是个顶个的水灵聪慧,不用长时间,只要四姑娘在老太太跟前一两年的光景,奴婢保证你大变样。”
  “四丫头,你告诉祖母,你在庄子上这一年多是怎么想的?有没有过怨恨和不满?”老太太话锋一转,盯着幼仪的眼中带着审视的味道。
  她把幼仪当成八岁的孩子,何曾知道这副躯体里面藏着多么成熟的灵魂。幼仪只抬眼瞥了一下,立即就明白了她的意思。老太太有意亲自教养自己,却又害怕自己心中对封氏不满,**出七窍玲珑心恐怕会惹出祸端,还不如现在这样傻乎乎的样子。
  老太太是府中的老祖宗,身边的猫儿狗儿都轻易伤不得,何况是人?能在老太太身边养着确实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就连封氏也不敢随意教训她。既然老太太又这样的想法,幼仪自然会抓住这个机会。
  “祖母容禀。”她想不都不想立即回着,“我生了一场大病,昏迷过去又醒过来,就忘记了很多事情。之后不久,太太便打发人接我回来了。之前我心里怎么想我真得不知道,可回来之后太太百般照顾,我心里只有感恩。我们姐妹一共四人,吃穿用度皆是一模一样,倘若是不知情的外人定是分不出嫡庶来。尤其是姨娘,是个不省事的……太太从不迁怒于我,反而越发的垂怜。太太是我的嫡母,假若她刻薄些,我也不敢不能不该心生怨恨,为人子女最重要的是要孝顺!”
  老太太听了不由得点头,若是她说心中没有半点不满,老太太自然不会相信。虽然刘嬷嬷没有详细如实的说出她们在庄子上的生活,可听话听音,人精一般的老太太还是能想象得出来。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姑娘家,突然被嫡母送到庄子上受尽白眼,吃尽了苦头,心里怎么可能会舒坦!
  可幼仪偏生因为生病忘记了之前的事情,回来时候封氏对她又确实照顾有加。她的这番说辞合情合理,老太太不得不相信。只是这生病得了失忆症却很少见,不知道是真是假。老太太看着幼仪稚嫩的脸庞,心中的疑虑又打消。不过是个八岁的孩子,又在没什么见识的崔姨娘跟前教养,应该不敢扯出弥天大谎来欺骗所有人,而且她也犯不着这样做。
  这功夫外面进来个小丫头,说是王大夫来了。老太太赶忙说请进来,不一会儿,一个白胡子老大夫走了进来。他常在金府走动,对府中的太太、小姐们都很熟悉。而且封氏见老太太年事已高,便每半个月请他进府给老太太请一次平安脉。所以,王大夫算是老相识了。
  “我看老太太面色红润气息均匀,不像是身体有恙啊。”前几天王大夫刚刚诊了平安脉,这会子又被请到东跨院,还以为是老太太身体不舒坦呢。
  老太太闻听笑着说道:“这次是劳烦你给我这小孙女瞧瞧。”
  王大夫这才看看幼仪,心里却在纳闷,这小丫头怎么总是三灾八难的,前一阵子不是刚刚才吃过药嘛,这又是怎么了?他让幼仪张开嘴巴,看看舌苔,然后才号脉。
  “小姑娘没什么大碍,吃过药调理的差不多了。虽说她的身子骨还有些虚,可毕竟是小孩子,用食补的方法慢慢调就可以了。若是下猛药反而不美,恐伤了根基。”
  “可我这孙女对以前的事情不大记得,是不是生病发热烧坏了脑子?”老太太见他没说出什么,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