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金枝庶叶 >

第16章

重生之金枝庶叶-第16章

小说: 重生之金枝庶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她又听见老太太说道:“封氏送来的丫头你别理睬,我倒要看看她想干什么?她要是聪明,就不会试图在我身边安插人手。”
  “或许只是咱们人手不够,拨过来干活罢了。”
  “嗯,最好不过。”郁老太太翻了个身,之后没了言语。
  又过了半晌,陆嬷嬷听见她发出均匀的呼吸,确定她睡着了,这才闭着眼睛小憩起来。
  长辈们都在休息,玉仪这些小辈却精神十足。她们凑在一起说话,喝茶,吃点心,还相互送礼物。左右不过是些小孩子的玩意儿,只是图个乐呵。
  钰哥儿只寒暄了几句,就回去念书了。她们都是小姑娘,他不在气氛反而更融洽。
  他一个人出了春苑,夏荷瞥见稍微迟疑了一下扭身追了出去。

  ☆、第二十七回 都城大地方

  钰哥儿独自一人从春苑出来,一路往西北的秋霜阁去。眼看还有半年就是春闱,他片刻不敢放轻松。从老家一路过来,他都在念书做文章,不曾有一日懈怠。
  他刚刚走到偏僻处,忽闻身后有脚步声,听着似乎是朝着自己而来。
  钰哥儿停下脚步,扭身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艳丽的丫头走过来,随着她的靠近,一股子胭脂水粉的味道扑鼻而来。他觉得有些呛得慌,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
  “表少爷好,奴婢叫夏荷,是四姑娘身边的大丫头。”她忽闪了两下大眼睛,用自认为最漂亮的方式笑着。
  四姑娘?钰哥儿想到了那个瘦小的表妹,她打发丫头过来做什么?
  钰哥等了一会儿,见夏荷又眨了两下眼睛不言语,心里替夏荷惋惜起来,瞧着好好的丫头怎么有眼疾?倘若夏荷知道自己抛媚眼被当成有病,不知道会不会气个倒撅。
  “表少爷每日都要用功念书,虽然这是好事,却要注意自己的身子。”她温柔体贴地说着,“奴婢这里有自制的花茶,调上蜂蜜一起喝,又提神又滋补。”说着掏出一包东西,外面裹着她自己绣的锦帕,上面是交颈的鸳鸯。
  钰哥儿接过去,说道:“你回去替我谢过四妹妹,劳她费心了。”说完扭身走了。
  额,这是什么情况?还真是个书呆子,连这都不明白。夏荷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气愤地跺跺脚,可心底又生出几分欢喜来。没见到表少爷之前,夏荷只想能从侍候人的奴婢变成被人侍候的主子。若是表少爷粗鄙难看她就认了,可表少爷一表人才风度翩翩,怎能不让她惊喜万分!
  而且钰哥儿对男女之情丝毫不开窍的样子,证明他没怎么接触情爱之事。这次上都城来,利姨妈身边只有两个小丫头,看样子还是侍候她们娘三的。表少爷身边没有红袖添香之人,这着实让夏荷觉得有机可乘。虽说封氏挑了六个丫头过去侍候,可夏荷自认为她们姿色平平,都不如自己美艳动人。况且她们不过认识几个大字,夏荷还会背几首诗呢。
  思前想后,夏荷觉得自己机会很大,所以才有了刚刚的一幕。
  钰哥儿的心思只在书本中,哪里知道她心里的弯弯道?而且他身边只有个小厮,平常只负责随他外出,他没怎么跟丫头接触过。他一心以为花茶是幼仪送得,并没有往其他地方寻思。
  夏荷抛了媚眼,送了东西,打定主意一定要让表少爷另眼相看。她溜回春苑,见众人都没发觉她去而复返,不由得心里松了一口气。幼仪瞥了她一眼,并未多言语。
  韵仪正跟宛柔介绍都城的风土人情,“青岩寺的后山有一大片枫树,再过些日子正是赏红叶的好时候。到时候咱们求了祖母和太太,让她们带着咱们去进香,顺便欣赏红叶。每年一进九、十月份,青岩寺的香客就多起来。青年才俊最喜欢唤上三五好友去那里赏红叶,吟诗作对,谈古论今。那些世家小姐也喜欢去,就连那朱墙里面的贵人也去过!”
  沧州可没有枫树,也没什么世家小姐,更连贵人的字眼都听不到,宛柔和宛若听了满脸都是向往和期待。她们姐妹跟母亲常年在家里操持,又在小地方住,眼下听见韵仪的话,才觉得原来生活另有一片天地。
  她们姐妹几个叽叽喳喳说得热闹,那边封氏打发丫头来催,说是让远道而来的姐妹稍微休息一下,往后有的是时间腻在一起。宛若、宛柔两姐妹听了跟众位姐妹告辞,二人并肩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欣赏园子里的精致。
  她们身边只跟了一个丫头,是她们从沧州带过来的,是姐妹二人的心腹。
  “姐姐,姨妈家里真是富贵。我瞧着几个表妹的手都是白白嫩嫩,细致光滑,哪里像咱们姐妹的手,上面除了针眼就是小茧子。看情形,再听她们说话,竟然每日就是呼奴唤婢什么事都不用做。二表妹喜欢做红女,可她做不做,做多少,完全凭自己心情,哪里像咱们?原本我以为姑娘家个个如此,如今看来真是大错特错了。”宛柔是妹妹,性子稍微活泼些。她在家中的时候,偶尔也抱怨活多要做到半夜,累的眼睛、手腕子、脖子都酸疼。
  宛若今年十三,已然是大姑娘了,她瞧了妹妹一眼回道:“虽然咱们现在人在都城,可家还是那个家,日子还得照之前那样过!父亲在世的时候经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守得住本分,耐得住寂寞才能成为贤妇。你不用跟表妹们比,家风不同,不可同日而语!”
  “要我说该入乡随俗才是。”宛柔不服气的撅撅嘴巴,小声嘀咕着,“我看大表妹架子上放着好多书,书桌上还有她写得诗,角落里放着琴,肯定是多才多艺。大表妹虽然才十一,却隐约露出美女的模子,再加上姨妈家里富贵,以后肯定会找个好婆家。我就不信,她就不能成为贤妇?”
  “不知道羞耻的丫头,怎么什么都敢说!这样的话当着我的面说一次就好,下次再说我会回禀母亲,看母亲动不动家法。咱们利家的家风如此,别以为到了都城就没有人约束。要是你犯了家规,被族里的长辈知晓,看他们不责罚?”宛若板着脸教训妹妹。
  利家特别注重兄道友弟道恭这一套,即便是姐妹之间也要讲究伦理。姐姐管教妹妹很正常,做妹妹的不能顶嘴!
  宛柔听见这样一番话撇撇嘴,不敢再顶撞,可心里是不服气的。
  ------题外话------
  推荐好友爱吃香瓜的女孩的热血宠文《王牌军医重生十六岁》
  2033,未日后的人类不足三十亿,联合众国发布世界公约:
  公约1。一夫一妻终身制,违背者将受到严厉处罚,不论身份种族。
  公约2。二十八岁未配偶者,将革除一切职务,不论身份种族。
  公约3。每对夫妻必须拥有三位子嗣,不达标着将由“技术”部门辅助完成,不论身份种族。
  公约4。……
  *
  杨光是部队里的王牌军医,她在参加靳成锐这位最年青的将军葬礼上收到一份遗书,就在她遗憾时,一颗子弹让她回到八年前。
  这年杨光十六岁,靳成锐二十四岁,一切都还来得及,默默爱了四年的男人还未配偶,她可以主动出击。
  只是这个号称Z国最强战神的冷峻男人,怎么就这么难追呢?

  ☆、第二十八回 母慈子孝

  金振业特意从衙门早回来些,一进二门就直奔东跨院。郁老太太睡了一个时辰,又梳洗喝茶,正跟封氏说话。
  “母亲!”金老爷看见老太太忙唤了一声,随后跪下给老太太磕头,“母亲一路可好?到了这里可还习惯?这院子可合心意?要是有什么需要只管吩咐儿子、儿媳,千万不可委屈了自己!”
  “眼瞅着过了而立之年,闺女、儿子一大群,快起来说话!”陆嬷嬷听见老太太的话,赶忙过去亲自把金老爷扶起来。
  金老爷又到母亲近前嘘寒问暖,从什么时候动身,到一路之上发生了什么事,可有水土不服、晕车晕船等等,事无巨细。老太太一一回答,偶尔落下什么陆嬷嬷一旁补充。
  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大儿子,满眼都是慈爱和欣慰。都说十指连心,金振业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会不惦记?只是老太太习惯了南边的生活,故土难离,这才一直没搬到大儿子这边住。现在金家二、三房也打算迁进都城,她这才提前来了。
  封氏见她们娘俩说得近乎,站起身告退说要去厨房瞧瞧,老太太让她去了。
  “你媳妇儿安排地非常周到,把内宅打理的也井井有条。打我进府就冷眼旁观,奴才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能看出她这个当家主母的手段。”老太太说得是实话。
  金老爷听了赶紧笑着回道:“她一向心慈手段,对待下人从不苛责,对几个孩子也是一视同仁。府中上下人等,对她敬大于畏。只是有些刁钻奴才难免拿捏住这一点,背地里搞鬼。母亲来了就多教教她,省得以后出乱子让人笑话了去。”
  老太太倒是不认同儿子的话,封氏怎么瞧都不是心慈手软的人,别以为她在南边老家就什么都不知道。要是连自己大儿子家里的事情都摸不着风,她这好几十年的主母岂不是白当了?几个孩子的衣食住行表面上看是完全一样,可到底是有些不同。只是毕竟嫡庶有别,只要封氏做得不太过分,别让外人说出闲话伤了金家脸面,她这个老太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她早早就交出了管家的权利,为得就是过清闲享福的日子,只要儿子、媳妇儿都孝顺,她什么都不打算管!人家夫妻和顺,她这个婆婆何苦做恶人?况且这么多年,封氏也没做出太出格的事情。姨娘不压制就会容易宠妾灭妻,庶女、庶子不打压就容易生出些不应该有的心思。谁家不是有一堆烂事?能捂住别把脸丢在外面,这就是当家人的厉害了!
  “我早就不管事了,哪有什么可以教她?我知道你的意思和顾虑,你放心,你们照旧按着你们的方法过日子。我不过是占个院子,吃口闲饭罢了。”郁老太太可不想夺了封氏管家的权利,她从始至终都没有这样的想法。
  “母亲这话说得儿子坐立不安啊。”金老爷站起身,满脸都是惶恐,“父亲走的早,母亲拉拔我们兄弟三人,姐妹两个不容易。那些年,府中内外所有事情都要母亲一个人操持,虽有族里长辈依仗却不能事事麻烦。儿子打小心里就有个定论,只要有母亲在,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搬到都城这些年,离开母亲,儿子心里始终不踏实啊。眼下母亲来了,主心骨又回来了,怎么能说是吃闲饭呢?”
  “你不用慌张,且听我说完。什么是真正的孝顺?都说女子要三从四德,在家从夫,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我活到这把年纪,想要从一次自己,你若能顺着我的心意,就是孝顺了!”郁老太太年轻守寡,虽然日子过得富裕,却吃了不少常人不知道的苦。看着儿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儿女满堂,她自然就退了后。
  金老爷听见母亲这话就不再提管家之事,毕竟这里是都城,老太太人生地不熟,这家确实没办法管起来。
  封氏亲自去厨房看菜式,准备地差不多又亲自回来请老太太,利姨妈那边也着人去请。
  当晚,他们齐聚在碧水阁,给老太太和利姨妈一家接风洗尘。碧水阁建在小小的湖中央,东西有回廊通到岸边,临湖的窗子全都打开,一边吃酒聊天,一边赏水赏荷赏月,倒是别有一番情调。
  都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