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将门农女,炮灰王妃重生记 >

第171章

将门农女,炮灰王妃重生记-第171章

小说: 将门农女,炮灰王妃重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了,日后姥姥会住在将军府,你大可以把将军府当成自己的家。就跟在很多年的时候,我们大家一起在五里坪相依为命的时候那样,跟我们被流放的时候那样,亲如一家,不分彼此!”

余晗又不禁落泪了:“谢谢大姐,我知道了,就听大姐的话。”

大姐,是他的指路明灯,也是他学习的榜样。大姐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是可以信任的人。在他成长的岁月里,有这么一个好大姐,可真是他的福分。有了这么一个既睿智又善良的大姐,这辈子他才觉得有盼头,不至于那么的绝望。

“好孩子,别难过,也别害怕,一切有大姐呢!”紫苏将他揽进怀里,好好的安慰了一番,这才提了礼物,去探望老族长去了。

老族长满脸的欢喜:“哎呦,你来看六爷爷就来嘛,带什么礼物!”每次紫苏来看望他,都要带不少礼物过来,让他既感动又觉得惭愧。

这个隔房的孙女儿,在她落难的时候,他没有帮到她什么。这么多年以来,反而一直都是她在帮他,在帮五里坪的乡亲们。这份情谊,他不敢忘记,牢记在心。

紫苏:“六爷爷是长辈,紫苏带礼物来见六爷爷,那是再应该不过的!对了,这次我带了几套文房四宝,送给小山和小江,下个月他们就要去参加乡试了,祝他们一帆风顺,马到功成!”

老族长非常的高兴:“好的,我代两个孩子谢谢你了!你这孩子,就是心好,既睿智又善良,是个难得的好孩子!”上官家族有这么一个好孩子,可真是家族的福分啊!

小江和小山,如今是秀才,八月份去参加乡试,过了的话,就是举人了。如果不是紫苏的话,这两个孩子哪里会有银钱读书?最多,也就是上两年的私塾,认识几个字而已。

因为紫苏,五里坪上官家族许多人的命运,都得到了改变。从解决了温饱,到读书考功名,或者去观光园做工。总而言之,这是可喜的变化,让乡亲们感恩不已。

紫苏:“六爷爷,日后我可能不能时常来五里坪了,书院里的事情,还有观光园的事情,还要劳烦六爷爷多多看顾。”

老族长:“这个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盯着,你现在的身份不同了,从京城来这里路途遥远,你确实不方便时常来往。你就放心吧,如今阿勤(老族长的长子上官勤)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了,头脑也比以前灵活,见识也多了。观光园有他看着,你就放心好了!”

紫苏:“勤叔叔如今是长进了许多,有他看着观光园,又有六爷爷坐镇,我还是很放心的!”

正说话间,上官勤夫妻俩回来了。

勤婶子是个端庄清丽的女子,而且非常善良,当年紫苏带着娘和姥姥、余晗来五里坪安家落户的时候,勤婶子可帮了紫苏不少的忙。

三十多岁的勤婶子,简朴敦厚,紫苏非常的喜欢。

勤婶子见到紫苏,非常的高兴,拉着她的手:“紫苏啊,好久不见,怪想念的。日后有空,常回来看看!”

紫苏:“婶子,我也很想念你,不过日后可能回来的机会不多了。婶子有空的话,就去京城小住一段时间,无论是将军府,还是王府,都有很多客房,不用担心没有地方住!”

勤婶子就拉着紫苏的手,笑容很灿烂:“嗯,我知道了,你如今却是不太方便来这么远的地方。日后有空,我一定去京城看你!”

紫苏从随行带着的背包里,取出一只赤金红宝石发簪:“婶子,这支发簪送给你,我娘也有一支,跟这支差不多。我娘的是蓝宝石,给婶子的是红宝石,我娘戴着很好看,婶子带着也必然很好看!”

勤婶子连忙推拒:“哎呦,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可不能收!再说了,婶子在这乡下地方,也没有什么机会戴这么贵重的首饰!”

紫苏:“婶子啊,这是我的一片心意,您是长辈,收一点晚辈的礼物,这不是应当应分的么?你留着,小江和小山很快就是举人老爷了,日后你有大把的机会可以戴!再说了,这是我特意给您买的,你不要的话,我可是会伤心的!”

老族长就发话了:“收下吧,这些年以来,咱们欠紫苏的恩情,早就还不起了,也不差这一支发簪。这是紫苏的心意,你就收下,日后有机会,要好好报答!”

“那好,好孩子,谢谢你了!日后,有什么需要勤婶子的地方,就尽管开口!“勤婶子就笑着收下了发簪。

紫苏:“婶子不必客气,咱们是亲人,理当互相支撑,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两个小地弟,如今才几个月大,谁知道十五年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说不定,弟弟们日后还得家族的人帮衬呢!如今,五里坪考上了秀才功名的,就有十来个之多。假以时日,都不知道会涌现出多少举人或者进士,这将是家族一笔巨大的财富。

紫苏对勤婶子好,跟她拉近关系,一来也是因为大家投缘,二来是为了未来的日子,打下坚实的基础。临时抱佛脚的事情,她历来是不提倡的,那样的话,是没有什么用的。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紫苏和端王就带着两个孩子,回京城去了。上官毅的书童泥巴,还有余晗的书童端午,以及侍卫沈来辉、夏天,也一起随行。

泥巴和端午,这是第一次去京城,二人十分的兴奋。

紫苏见了,不禁觉得好笑:“唉,过去都是我考虑不周,泥巴和端午,也应该多见一下世面的好。不然的话,日后弟弟们回京城上学了,这两人跟着去京城生活,指不定会闹出多少笑话来!”

端王:“怎么,你打算让毅哥儿和晗哥儿回京城上学?”

紫苏:“嗯,是有这个打算。日后,我不能时常去探望他们了,总觉得不太放心。而且,路程也实在太远了,他们每次回京城,一来一回,就必须花去两天的时间。每次回京城,都必须请一天假期。这样的话,就得耽误功课了,实在不是个办法!”

端王:“如今,姥姥也搬去将军府住了,余晗的困扰也解决了。不如,下半年就让他们回京城上学好了!”

紫苏:“唉,这样的话,原本说的想要在五里坪推行剪发的计划,就没法实行了!”

端王:“没法实行就算了,这毕竟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如今朝局有点不稳,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日后,如果时机合适,再推行也不迟!”

紫苏:“也好,就听你的!还有半个月,五里坪书院就要期末考了,等弟弟们考完试,就把他们接回京城。下个学期,就不去五里坪上学了!不过,这事还得征询一下爹娘和弟弟们的意见,以弟弟们自己的意愿为主!”

端王:“你想的周到,毕竟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得他们自己去走。所以,是的让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紫苏点头:“嗯,这是给他们的第一次重大的选择,留在五里坪上学,还是去京城的书院上学,对人生的影响应该会很大。不过,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无论在哪里上学,我相信都不会学坏!”

只要不学坏,这就好了!是否能成为栋梁之才,紫苏其实并不是很在乎。只要弟弟身体健康,通情达理,洞察世情,那就足够了。平平淡淡的小日子,可比在朝为大官,要安宁多了!

姥姥见到余晗,不禁抱着孙子哭了一场:“我可怜的孙儿哟,有家不能回,好在有一个好姑姑和好表姐,不然的话,这日子都不知道多苦啊!”

何曾是孙儿有家不能归?她还不是一样,作为婆婆,却被儿媳给逼得在家里呆不下去。如果女婿不够好的话,女儿的家,她也是呆不得的。幸好,上官沐风把她当母亲来看待。然而,尽管如此,她的心里还是很忐忑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哪里有要女儿奉养的道理?

也是紫苏的祖母祖母不在了,不然的还,即便女婿再好,她也没有脸面在女儿家长住的。余老夫人抱着孙儿,不禁百感交集,泪水连连。

余晗掏出手绢,为祖母擦去泪水:“祖母别难过,姑姑和姑父都是好人,表姐和表弟也都是很好的!日后,咱们就当将军府是自己的家,晗儿会好好努力,一定不会让祖母失望的!”

紫苏连忙安慰:“就是啊,姥姥,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千万不要客气!在紫苏的心里,我们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姥姥和余晗在五里坪,陪伴着她一起度过。在西北的时候,一家人互相支撑,互相鼓励,这才得以走过。

在她的心里,舅舅、姥姥和余晗,都是她的挚爱亲人。她希望他们过得幸福快乐,平平安安,笑口常开。

趁大家都在,紫苏就提议:“爹、娘,如今姥姥都住在将军府了,晗儿的顾忌也没有了。我想了一下,是不是让弟弟们回京城来上学啊?五里坪,实在太远了!”

上官沐风:“嗯,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就回京城上学吧!”

紫苏就问上官毅和余晗:“你们有什么想法,是否愿意回京城来上学?”

上官毅有点苦恼:“唉,我有点为难啊,我很喜欢五里坪书院的校风,也很喜欢五里坪那个地方,也挺舍不得哪里的同窗。可时候,就跟姐姐说的那样,五里坪确实太远了,回一趟家不容易!”

他就问余晗:“表哥,你怎么想的?”

余晗还没有回答,姥姥就眼巴巴的看着他。

“我想,还是回京城上学吧!你说的也对,五里坪确实远了一点,哪怕只有一半的路程也好啊。可是,每次回来,都要请一天的假,实在不方便!”余晗就道。

上官毅就笑呵呵的道:“那好吧,既然如此,我也回京城来上学好了!这样的话,就可以天天回家,天天吃到家里的饭菜!”

余氏一听,顿时十分的开心:“如此甚好,我很喜欢!那么,下一次回来,你们就把自己的东西带回来好了!不舍得五里坪的话,日后还可以去看看,反正那里是老家嘛!”

紫苏的心情很好,又解决了一桩难题,日后姥姥就不会偷偷哭了,有余晗在,老人家的心情,肯定会好很多。

听说儿子回京城了,余哲就带着大包小包,赶到了将军府。见到儿子,他的脸不禁红了,很是羞愧,都不敢跟儿子的目光对视。

作为父亲,他愧对儿子;作为儿子,他也愧对母亲。

现场的气氛,有点尴尬,也有点古怪。

特别是余哲,窘迫极了。

☆、第197章 闹事

上官沐风就咳嗽了一下,对余哲和端王道:“我有事情找你们商量,不如我们去书房可好?”

余哲如蒙大赦,连忙点头:“好,就听你的!”

端王也微笑点头:“我听岳父大人的!”

三人就离开了花厅,往外院的书房而去。

余晗“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给余老夫人磕了个头:“祖母,您老人家受苦了!”

余老夫人:“好孩子,祖母不苦,祖母很好,不要难过了!日后,祖母就住在将军府,再也没有人会给祖母脸色看了,也没有人会打祖母了!你就放心好了,快要期末考了,你要好好努力,争取考好一点!”

她不敢说,让孩子争取考个第一名,怕给孩子增添不必要的负担。这负担重了,反而会考不好。

余晗:“祖母,我知道,我一定会好好考试,争取考个第一名回来!”要转学了,如果考了第一名,去了新的书院,也会被夫子看重,京城里的那些同窗也不敢看低他这个来自乡下的学生。

上官毅忽然插嘴道:“姥姥,我也会好好考试,也会争取考个第一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