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寡妇柳枝儿 >

第5章

寡妇柳枝儿-第5章

小说: 寡妇柳枝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的女人,她嫁给郝三哥后,基本上就不管地里的事儿,只管家里的家务孩子,就这样郝三哥还怕累着她,经常帮着家里家外的忙活。
 
柳枝儿见郝三嫂答应了,很高兴,把院子简单收拾一下,关上院门,牵着小武,郝三嫂抱着二丫,一行四人朝着田野慢慢走去。
 
郝三嫂是个健谈的女人,所以一路上她都没停过嘴,一直跟柳枝儿介绍着地里的情况,也让柳枝儿对这个村里的种植情况更加了解了。
 
“咱们村地方不错,挨着河,用水方便,所以这河两边主要种的都是水稻之类的。那边坡上稍微干点的地方则主要种些玉米、红薯、土豆啥的。”
 
“对面是杨家村,他们村山地多,除了这河边的水田用来种粮食,山上多半都种水果,一年收成也还可以的。救你的那个人叫杨树,就是对面杨家村的。”
 
柳枝儿一边听一边点头,看来这个村里种的作物跟前世外婆家的差不多,突然听到三嫂说起救了自己的杨树,心里觉得有点歉疚,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来救自己,还没去感谢人家呢。
 
她和郝三嫂提起这件事,郝三嫂沉默了一会儿:“按说,人家救了你的命,你也应该去感谢人家,就是你们俩情况有点特殊,一个吧年纪轻轻就守寡,另外一个也是年纪轻轻的老婆跑了,自己一个男人带个孩子。就怕人家说你闲话。”
 
柳枝儿也皱皱眉,村里那些长舌妇的确是很讨厌,但是有恩不谢也不是自己做人的原则。想到这里,她和郝三嫂比划着,“那我也得去。反正村里现在对我的闲话也不少,我不往心里去,还能少我一块肉?人家救了我的命,多大的恩德,不能就这么算了。”
 
郝三嫂点点头:“我也是这么觉得,就是怕你受不了。”郝三嫂主要是觉得之前柳枝儿之所以跳水自杀,就是因为村里的流言所致,不过如果柳枝儿自己能够无视这些流言,那当然更好。
 
柳枝儿摆摆手,表示自己已经无惧这些流言了。
 
郝三嫂说道:“这杨树今年也就二十三四岁,之前娶了一个媳妇,结果那个媳妇嫌弃家里穷,跟人跑了,留下一个小男娃,今年七岁了。两父子和家里的大哥大嫂一起生活,他们的爹娘去世好几年了,杨树平时要进山打猎赚钱,所以经常把孩子托付给自己的嫂子。不过他这个嫂子,真是……”郝三嫂咋舌,摇摇头,有点说不下去。
 
柳枝儿很好奇,难道又是一个武二郎和潘嫂子的故事?
 
郝三嫂笑道:“他这个嫂子吧,生平最怕两件事,自己吃亏和别人占自己便宜。所以,她一边害怕杨树分家出去,自己家少了那些山货的收入,一边又觉得杨树家的娃在自己家吃饭,占了自己大便宜。所以每次杨树要把孩子托付给嫂子的时候,都要受很多的冷言冷语。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儿,都劝杨树干脆分家算了,杨树也想啊,可是家里没个女人,怎么成一个家?不过杨树这个人真不错,身体好,长得俊,还有一手打猎的好本事,这十里八乡盯着他的人可不少,连那些黄花闺女都喜欢他呢。”
 
柳枝儿一边听着八卦,一边心里嘀咕,这杨树就是一个香饽饽呀!一个带娃的鳏夫,行情还这么好?不过既然知道他有个娃,柳枝儿想着明天去镇上还得给孩子买点点心才行。
 
跟郝三嫂在地里转了一圈,柳枝儿把属于自己的四块地好好看了一遍,这原主也跟当地的村民一样,拿了一块水田种水稻,两块干地种了玉米和花生,一块山地上种了红薯。水稻刚刚抽穗,正在灌浆;玉米倒是快熟了,其他的都还没熟。地里有些杂草,没旁边人家弄的干净,柳枝儿琢磨着自己以后有事儿可忙了。
 
从玉米地里找了几支还能煮着吃的嫩玉米,柳枝儿和郝三嫂就打道回府了。
 

第五章 致谢杨树
第二天,郝三嫂一大早就带着两个孩子来找柳枝儿一起去赶集了。柳枝儿看她背上背着二丫,左手挎着一个大篮子,右手还牵着小武,简直是全副武装,噗嗤一声笑了。柳枝儿这趟去镇上也就是认认路,再给杨树父子俩买点谢礼,所以她除了钱,啥也没带。
 
柳枝儿牵着小武,接过郝三嫂手里大篮子,看篮子里是一些黄瓜、小白菜、空心菜之类的小菜,打理得干干净净,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绿油油水灵灵的,煞是好看。
 
郝三嫂解释说:“家里菜多,就摘了些到集上去卖了,换点油盐也好。”
 
柳枝儿点点头,想着自己也要记得买点油盐酱醋什么的回来。
 
说着话,郝三嫂就带着柳枝儿往集上走去。严家村离市集大概有十里路,不远不近,对于柳枝儿这种习惯了出门就有交通工具的现代人来说,十里路相当远了。幸好有郝三嫂一路跟她聊天,又有小武这个小孩子做对比,柳枝儿完全是凭着一种成年人怎么能输给小孩子的心态拼了,终于在她无数次自我鼓励下,市集到了。
 
这个市集叫做四通镇,得名于它有四条通往东南西北的官道,算是个交通枢纽吧,所以平时还算比较热闹,周边十里八乡的乡民也都习惯到这里来卖出自己家的剩余农产品,然后换回布匹、油盐酱醋和日用品等。
 
郝三嫂首先把柳枝儿带到了镇口的市集上,那算是个临时集市,十里八乡的乡民都把自己家的东西拿来卖,柳枝儿大概看了一下,除了像郝三嫂一样拿家里的小菜来卖的,还有卖米卖粮食卖鸡鸭卖山货的,种类还挺多,也有一些卖自己家编制的箩筐竹席之类的日用品,还有大姑娘小媳妇红着脸卖自己在家绣的帕子、头巾、腰带什么的,虽然花样普通,不过配色比较热闹,蛮有乡土特色的,还挺好看。
 
郝三嫂找了个地方,把小菜篮子放下,开始叫卖。柳枝儿在旁边看着俩孩子,她自己不认识路,也不好撇下郝三嫂母子三人就去逛,所以干脆等郝三嫂卖完菜再说。
 
“大娘,来看看新鲜的小菜,小白菜、空心菜一文钱两把,黄瓜一文钱一根,都是早上刚摘下来的,你摸摸,还水灵灵的呢!”
 
在市集里逛的多半都是这镇上生活的居民,家里没田没地的,每天都是买这附近的乡民送过来的小菜吃。
 
郝三嫂的菜摘得嫩,又收拾得干净,所以很快就围上了一群人,东一把西一把的就买完了。最后郝三嫂数了数钱,一共买了三十文,她高兴地把菜篮子拎起来,回身对柳枝儿道:“走,我们逛逛去。”
 
柳枝儿完全不知道现在的物价,看郝三嫂手里三十个铜板,就是三十文,一个铜板一文钱,能买两把小菜,不知道一两银子能买到多少东西呢。
 
郝三嫂把二丫背起来,自己拎着空篮子,柳枝儿牵着小武,两个孩子都很乖,一路都没闹,也不吵着要吃的。柳枝儿觉得比前世看到的那些小皇帝小公主们乖太多了,忍不住想要奖励他们一下。正好碰到卖冰糖葫芦的,柳枝儿看到俩孩子渴望的眼神,估计平时很少吃到,就掏钱买了两根,一文钱一根,柳枝儿今天带了有两百来个铜钱,真心觉得好便宜呀!
 
郝三嫂拦不住,又是感激又是埋怨:“妹子,怎么能让你破费呢?这一文钱一根,多贵呀!一斗米也才卖10文钱呢!”
 
柳枝儿有些疑惑,她隐约知道古代的米是按斗或者石计算的,一石是10斗米,大概是120斤左右,算下来一斗米就是12斤,那一文钱差不多可以买到一斤米,按照前世的米价来说,一斤米两块钱,一文钱就差不多等于两块钱,1两银子1000文,就是差不多两千块钱了。
 
柳枝儿想想家里的那些银子,也没有银戥子(就算有她也不会用),不晓得有多少两。想到这儿,她从怀里摸出一个银块,跟郝三嫂比划着说自己打算用这银子给杨树父子俩买点谢礼。
 
郝三嫂瞪大了眼睛,“啥?这可有足足一两银子呢?咱们乡下人攒点钱不容易,你寡妇失业的,杨树不会跟你计较这么多的。快收起来,别让人看见了。你就随便给他们买点啥,意思一下就行了啊!”
 
柳枝儿顺从地把银子放回怀里,原来这就是一两银子,她估算了一下自己家目前大概有二十多两银子,差不多就是5万元钱,看来原主的私房钱还不少,够自己花用一段时间了。不用捉襟见肘的感觉真好,柳枝儿决定等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后再来好好琢磨赚钱的事儿。
 
郝三嫂总觉得钱财不能露白,也不知道柳枝儿这个缺心眼的刚才把银子拿出来有没有被人盯上,谁赶个集还带一两银子出来呀?她拉着柳枝儿快步地往镇里面走去。
 
进到镇里,柳枝儿有一种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恍惚感,眼前的这个镇就像自己前世去旅游的古镇一样,石板老街,砖瓦房子,还有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各种幌子,来来去去、忙忙碌碌的穿着古装的人们。
 
“妹子,你咋了?”郝三嫂对突然呆住的柳枝儿说道。
 
柳枝儿回过神,连忙摆摆手,指指前面,让郝三嫂带自己去买谢礼。
 
郝三嫂赶紧往前走,说道:“我想着那父子俩是跟他们家大哥一起住的,要是买吃的,肯定被他那个抠门的大嫂给吞了。不如你给他们买点布吧,他们拿去找人做成衣服,他大嫂就没法了。”
 
柳枝儿点点头,不过还是觉得应该给小孩子买点糖果什么的,多买一点,他大嫂总不能吃独食全吞了吧?
 
郝三嫂带着柳枝儿到布店,给杨树选了一块深蓝色的布,给他儿子选了一块湖蓝色的布,花了八十文,柳枝儿又到隔壁的糖果店买了二十文的糖果,给小武和二丫各抓了一大把,剩下的让店主包起来,算下来花了两百来块钱,把郝三嫂给肉痛的,直骂柳枝儿是个败家子。
 
柳枝儿摇摇头,她穿过来后,见多了村里人的白眼和恶语,只有杨树和郝三嫂一家对自己好,她做人的原则向来都是对我好的人,我十倍对他好,对我坏的人,我也要十倍还给他。
 
柳枝儿的东西买得差不多了,郝三嫂才到杂货店里去买了家里需要的油盐酱醋,柳枝儿也跟着买了一些,所有东西都买完了,大概就是上午十点多的样子。郝三嫂急着回家去做饭,中午还得把饭给郝三哥送到地里去;柳枝儿虽然还想再逛逛,不过她也不好耽误郝三嫂,就跟着回家了。反正从家里到四通镇的路她也记住了,下次就可以自己来了。
 
回到家里,已经接近中午了,柳枝儿给自己张罗着午饭,简单的白粥,玉米和面粉的二合面贴饼子,加上清炒的土豆丝,吃着吃着她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这里的人一般多久吃一回肉啊?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柳枝儿前世小时候住在外婆家,见识过那里的奇葩情景。当时还比较穷,吃肉对于一般农家来说算是一件比较奢侈的事,一般农家一个月能吃上两三回肉就算不错的了,如果哪家一个月能吃上五回肉,大家看他的眼神都是羡慕嫉妒恨的。柳枝儿觉得自己初来乍到,不能太扎眼了,何况自己又是一个年轻寡妇,别人的眼睛本来就盯着自己,如果吃肉太频繁的话,被别人认为自己很有钱,岂不是会被当做一只待宰的肥羊?自己只是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弱女子,哪里抵挡得过来?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观察严家村人的吃肉频率成为柳枝儿的下一个重要课题,不过下午她最重要的工作是给杨树家送谢礼去。
 
怎么去杨树家,郝三嫂早就跟柳枝儿讲明白了,柳枝儿回来后还很认真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