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盛世芳华 >

第277章

盛世芳华-第277章

小说: 盛世芳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掌柜也笑了,心想这着实尴尬,请族叔来做托儿,太跌身份了。
    第三天,陆落的二伯母来买了两匹。
    街坊们认为还是托儿。
    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都没有生意了。
    辛安渡街都把此事当个笑料。
    有刁钻的说书先生,还把此事编了个小故事,在市井查访说开了。
    越说越有趣,倒也勾得有的人心里谗了,特意登门来看。
    布的确很好,样子最是新颖,染得也精致,若是三十两一匹,也是数倍的利润,而且会卖得特别好。
    “千丝斋的东家太贪心了!”姚掌柜听到有人抱怨布太贵,就感叹道。
    既然抱怨贵,说明有想买的念头。
    天价的布,哪怕再好也让人望而却步。人们花钱买贵东西,需要旁人的羡慕,而千丝斋的布,目前只会惹人笑话。
    布自身的价格,还没有说服力。
    姚掌柜还是替千丝斋可惜,这样乱定价格,会毁了他们的。
    转眼就到了二月底,千丝斋突然又开张了。
    “出银红仙文缎五匹,孙老爷入。”伙计站在门口大喊。
    孙老爷又是谁?
    同行的姚掌柜时刻关注着这些,听到千丝斋又开张了,不免好奇,到底是谁买了这些布。
    孙老爷是谁,一时间没打听出来。
    “出大红鸂鶒绫三匹,吴老爷入。”
    姚掌柜正好笑,想知道千丝斋这次请谁当托儿,不成想却看到了吴老爷本人。
    这位吴老爷,姚掌柜认识他,他可是不会轻易当托儿的。
    姚掌柜突然愣了愣。
    他预感不太好,总感觉千丝斋在背后使了什么诡计。
    
    第080章最大的托
    
    最关注千丝斋的,除了亲戚朋友,就属同行了。
    孟氏布匹行的东家们,都让姚掌柜不要操心此事,可姚掌柜还是放不下,时刻关注着。
    从孟氏布匹行的二楼最东边的窗口望过去,眼力好的话,一眼就能看到千丝斋的进出。
    姚掌柜看到了吴老爷。
    所谓的吴老爷,其实是吴县令,他是湖州府下属县城的一方父母官,正巧姚掌柜就是那个县的,他认得吴县令。
    吴县令今年五十岁了,当官多年,捞足了民脂民膏,非常有钱。
    吴县令是个趋炎附势的家伙,功利心最强了。
    “千丝斋连吴县令都能请得动?”姚掌柜震惊。
    吴县令可是一方父母关,能让他巴结的,除了府尊,还有谁?
    难道千丝斋的背后,有府尊的势力?
    姚掌柜吓坏了,立马再回去禀告东家。
    这次,孟氏的东家不再骂姚掌柜了,个个神色凝重起来。
    “请县令当托?”孟家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他们都知道千丝斋背后的东家是个女人,什么金枝玉叶,能请动县令当托儿?
    而后的几天,千丝斋的千丝斋的生意像潮水般蜂拥而至。
    千丝斋的一百匹布,不过五六天的功夫就卖了一空。
    那些布有厚有簿,适合裁剪初春的风氅,也适合踏青的薄裙。
    大红的颜色太秾丽喜庆了,但露桃红、银色等其他红色,小孩子、小年轻人,甚至爱俏的中年人都能穿。
    布是极好的布,目前整个湖州,甚至整个江南地界,都没那么鲜艳颜色的布。
    可惜太贵了。
    当然,若是不怕贵的买回去,做成衣裳,踏青的时候肯定会引人注目。光彩照人。
    女人爱美又有钱的话,千丝斋的布买得值。
    偏偏买布的,全是男人。
    三月初一,千丝斋的布买完了。为了等新的布染好,他们挂了牌子,写明布已售罄,若是要买新的布,就要等一个月。
    “千丝斋留了样布。主顾去看中之后,可以交付订金,写下府宅名字。一旦布到了,千丝斋会照名字先后,一个个请他们来铺子里挑。”孟氏布匹行的姚掌柜派了小伙计长生去打听,长生回来告诉他。
    “这么快,真的全部卖完了?”姚掌柜仍是不敢相信,“到底谁买的?”
    别说姚掌柜,就是苏氏布匹行也慌了,着实出乎意料。
    那不是一匹、两匹。而是整整一百匹。
    千丝斋的布是自家染的,的确是最先进的染艺,比市面上所有的布都要好,可算下来也不过几两银子的成本。
    千丝斋买一百五十两一匹,就意味着一匹布能赚一百四十两。
    短短五六天,一万四千两的赚头,彻底吓到了所有人。
    一万四千两是巨大的盈利,像苏氏布匹行,一年能有二千两的盈利,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陆落五六天赚的。够人家赚六七年,苏氏布匹行和孟氏布匹行全就红了眼。
    他们仔细打听,终于知晓了因果。
    孟家和苏家一开始没把千丝斋当回事,就不曾留心千丝斋是谁开的。
    如今一打开。才知道是大太监闻乐喜的外孙女。
    “怪不得连县令都自愿当托!”苏家和孟家恍然大悟,同时也酸溜溜的。
    这种的托儿,能有什么用?
    难道以后都靠这种托儿来做生意?
    “千丝斋几天赚的,都足够咱们赚七八年的,托就托吧,反正不影响咱们生意。”苏家看得比较开。
    既然都是托。就不算买卖。
    同时,他们也好奇:“那些老爷们因千丝斋的东家是闻乐喜的外孙女,就玩命的买布?”
    这也说不通,除非千丝斋的东家一个个打了招呼,否则光靠照顾生意,也得不到闻公公的青睐。
    闻公公远在京城,难道某个乡绅买了陆姑娘的布,他就会高看那些乡绅一眼?
    所以,千丝斋一口气来了这么多“托儿”,是别有缘故。
    苏家和孟家去打听,后来还真打听出,的确有个别的缘故。
    “……陈府尊来湖州府第三个年头了,头一回办寿宴,湖州府有头有脸的老爷们都送了寿礼。
    陈府尊向来不肯收的,这次也没收,但是谁来送礼他都记下了,说心意到了即可,然后大摆筵席,席中足有七八十人,全是咱们湖州府有钱有面的。
    席上,陈府尊高兴就多喝了几杯,说起了醉话。他说他女儿进宫了,养在他表姐聂太后身边,最喜欢颜色鲜艳的布,他想买几匹千丝斋的布,送到京里去给女儿。”
    孟家和苏家一听,当即就懂了。
    怪不得湖州府的县令和乡绅们全惊动了。
    “原来最大的托儿,就陈府尊!”
    陈府尊发话了,他是“灭门的知府”,湖州府有钱人谁敢不巴结他,他可是把着所有人的命脉。
    于是,乡绅们为了巴结府尊,个个登门,争先恐后抢购了布。
    那么贵的布,陆落也是准备卖个半年的,等打开了销路再慢慢来,前期积累的过程不能少。
    哪里知道,这么快就卖光了。
    陆落和她的同行们一样吃惊,去打听才知道,是陈容枫搞鬼的。
    她亲自去见了陈容枫。
    “十二老爷,您不必如此。”陆落忧心忡忡,“这样,您落个向下属和百姓索贿,前途还要不要了?”
    不仅前途不保,只怕连命都不保了。
    陈容枫是尊贵惯了,而且无心做官,他的确毫无官场的心机。
    陆落被他吓到了,她不想连累陈容枫。
    陈容枫笑道:“二月根本不是我的生辰,我不过是随口寻个理由。你放心,他们送过来的不,我全让他们带回去,孝顺自己的母亲。”
    陆落觉得陈容枫是率性而为,他则是谋划过的。
    他安排“寿宴”,是有心帮陆落卖布,同时他也想好了后路。
    只要有人送给他,他就让自家的管事将对方送礼的管事或者本人送回去,亲自将布交到对方母亲手里。
    这样,他就可以落个“推行孝道”的名声。
    他让每个人做一回孝子。
    这就是大的政绩了。
    到底是“索贿”,还是“推行孝道”,朝中有人的话,自然就能掌控舆论,而陈容枫不担心这一点。
    愿意巴结府尊的,都是趋炎附势的,陈容枫没觉得他们是什么好人,坑他们一回,陈容枫无负罪感。
    再说了,千丝斋的布特别好,送回给那些人家的母亲,再由老太太赏赐给孙女或者儿媳妇做衣裳,也是老人家的恩典。
    儿子孝顺了母亲,母亲恩赏小辈,陈容枫推行了孝道,陆落赚钱卖了布,乡绅们不在乎这点钱同时又巴结了府尊,一举多得。
    陈容枫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第081章扬名
    
    陆落很忐忑。
    她对官场充满了敬畏,知其凶险,一个不慎就要万劫不复。
    她很担心连累陈容枫。
    陈容枫办寿宴,没有收任何礼金,且是自己出钱置办了酒菜;他“酒后失言”,乡绅们送了千丝斋的布,他也没收,为了弥补他的“失言”,他亲自送回去,交给乡绅们的母亲,推行孝道。
    论说,他的行为没有大的过错。
    可那些乡绅们到底花了很大的价钱买布,光这一点就容易引起攻讦。
    布卖掉了,赚了钱,陆落的高兴中也带着不安。
    “十二老爷,我承您的情。”陆落收起了不安,笑着对陈容枫道,“您帮我开了个好头!”
    陈容枫心情不错。
    他送陆落回去,两人沿着小径外跑走。他府邸的古柳,盘根错节,虬枝伸出了娇软的柳条。
    长短柳枝,随风款摆,尽得风流。
    拂面的风有桃蕊的馨甜,似在嗅蕾间挑上了一抹绮丽,陈容枫眼前的景致,格外葱郁盎然。
    他侧颐间,瞧见陆落的脸上缀满了浅金色的阳光,她眼眸迎光,格外的璀璨。她那头银发,亦似给她披了身琼华。
    陈容枫爱极了她这个模样,和所有人都不同。
    陆落上车的时候,用纤柔的手指撩起车帘,和陈容枫道别。
    旋即她放下了车帘,纤柔的身影被晃动摇曳的帘幕隔开,消失在陈容枫的视线里。
    陈容枫遥望远方,只得她的马车彻底消失了,他才回神。
    他心情愉悦往回走。
    陆落从陈容枫的府邸离开,回到了铺子里。
    掌柜夏廷玉和陆落一样吃惊。
    陆落将就缘故,细细说给了夏廷玉听,又道:“此事关乎重大,不管外头怎么说,您都要咬紧牙关,不要透露半个字。”
    夏廷玉立马道:“姑娘您放心。我知轻重的!”
    千丝斋天价的布被销售一空,本身就是个极大的噱头。
    陆落拿出了二千两银子,派人到处去宣扬此事,从街头巷尾、到三姑六婆。都请了人说此事。
    附近的几个州府,包括杭州,陆落亦派了人去说。
    江南富贾如云,一百两银子一匹的布是有过的。越是昂贵的东西,越是受人追捧。于是真有几个贵妇人登门。
    “如今只剩下样布了,太太。”夏廷玉不卑不亢,“您瞧瞧这几样,若是中意,您可以留下一百两的订钱,等布出来了,再请您来选。”
    “这么贵的订钱?”
    “是啊,太太。”夏廷玉道。
    有四五位贵妇人登门,只有一位留下了订金。
    夏廷玉保证道:“若是您留下了订钱,鄙号下个月没有您的货。我们赔您五百两,这是字据,您收好了。”
    有了这种字据,就又有人留下了订钱。
    到了三月中旬,陆落的铺子里收到了六位女眷留下的订钱。
    而之前卖出去的布,也有人裁剪了衣裳,特别是陆落的二伯母,她就做了身镜花绫的百褶裙。
    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