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

第110章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第110章

小说: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会带的手掌的大的小匕首说道。
  林舒雅犹豫的说,“我是去当记者,又不是去打家劫舍,这样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好?”
  陈慕西却不觉得,“别人觉得是他们的事,你也不想想,你要是有什么事,我和冉冉怎么办?”
  “爸爸说得对!”正玩着娃娃的冉冉,听到说自己的名字了,也不管说的什么,就配合的说道。
  林舒雅笑着摇头,嗔道,“你们父女俩还真是一个鼻孔出气。”
  陈慕西晃了晃头,有些得意的说,“那是当然,你就放心的去吧,冉冉跟着我一点事都没有。”
  “好了,舒雅你去陪冉宝宝玩吧,这呛人的很。”陈慕西又说道。
  林舒雅看了看另一间卧室里正在组装收音机的解和平和骆群英,自己在这,也干不了什么,就说道,“那我抱冉冉出去玩一会儿,这丫头一直嚷着要去看莲花。”
  “那你们去吧!回来我也弄好了。”陈慕西说。
  等林舒雅抱着冉冉出去了,骆群英在屋子里高声说道,“我说老陈,你不放心林编辑跑那么远,她是你老婆,直接让她不去不就得了,弄得这么费劲!”
  “就是,自己老婆都管不了,弄得这么麻烦。”解和平也说道。
  这次,两人倒是罕见的达成了一致。
  正被呛得打喷嚏的陈慕西手一顿,说道,“我当导游坐四面破风的飞机时候,舒雅担心,不让我去了,可看我坚持,就给我准备厚厚的棉衣,每次我出去带团的时候,她把各路的神仙都祈祷了不知多少遍。
  现在她想去广州,没道理我拦着她不让她去,一种经历就是一种成长,这是她的人生,她有想走的路,就算我们结婚了,可我不想是阻碍她前进脚步的人。”
  骆群英和解和平对视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而刚才出去的林舒雅因为冉冉的小包忘带,又返回来拿,走到门口,却听到离门口不远的厨房里传出陈慕西说的话,愣愣的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的钥匙迟迟没有开锁。
  “妈…”冉冉看站门口半天不动,刚张嘴就被林舒雅捂住了嘴。
  林舒雅抱着冉冉,没有进屋,而是轻声下了楼,等到了楼下,林舒雅亲了亲冉冉的脸颊,眉眼之间已经全是笑意,低低说道,“冉宝宝,你爸爸很好很好对不对?”
  听到是夸自己爸爸,冉冉小朋友使劲点了点头,小脸上露出得意,和陈慕西一模一样,说道,“我爸爸最好了。”
  林舒雅抱紧了冉冉,回头看了一眼二楼的窗户,抿唇笑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友三友; 一首歌来一片情!”
  小小的四合院里传出迪斯科那熟悉的极富节奏感的旋律,陈慕西头顶着斜分式长刘海发型,身穿花衬衫和宽的可以扫地的喇叭裤; 肩扛收音机出现在小小的十二寸黑白电视机屏幕上,跟着节奏舞动着唱了起来。
  已经长高了不少的冉冉; 在听到这个声音之后,立刻就从坐改成了站在沙发上,手舞足蹈的跟着节奏蹦跳着,嘴里也跟着电视上在唱无数人都能唱出来的广告词,弹簧的沙发每次都把小丫头弹起来; 小家伙就跳的越发开心又有劲头。
  寒暑交替,转眼已是两易春秋,七九年播过广播广告后,收音机销量不错。
  到了八零年,也有了些资金; 就又在电视台弄了一个广告,这两年电视、广播每天轰炸式的不停播放,成功的让每个人都记住了三友这个牌子,知名度和销量的持续井喷,也让三友公司的规模从一开始的只有三个人; 变成了如今有几十个员工的小型企业。
  可是,对于这条给公司带来不错效益的广告,于陈慕西而言,却无疑是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去外边洗葡萄进屋的陈慕西听着这音乐; 还有沙发上自家闺女在那兴奋的跳动,不忍直视的闭了闭眼,第一万次后悔,当初实在不该听了齐胜他们的鼓动,自己上阵的。
  就算找演员太贵,也该找那些不出名的演员演的,每天看自己在电视机上蹦哒,除了脖子以上可以看以外,脖子以下的服装,还有那舞姿简直是辣眼睛。
  “冉冉,别跳了,小心摔了,来把葡萄给两个爷爷拿过去。”陈慕西对冉冉招招手说道。
  冉冉噘了噘嘴,虽然不情愿,可还是乖乖的下了沙发,接过陈慕西手里的果盘拿到了正在下棋的陈建翎和易赦的旁边,甜甜的说了一句“爷爷,吃葡萄。”
  易赦今年刚调到北京工作,因和陈慕西一直都是书信往来,来过陈慕西的新居几次,碰到陈建翎,两人都喜欢下棋,聊得也很投机,就常在下班或是周末来串门。
  陈慕西深受后世房价的影响,觉得投资投资首选就是房子,正好他现在也确实需要房子,就买了一大一小两个四合院。
  现在的这个小四合院是陈慕西去年从一个着急出手房子,打算出国的人手中买下的。另外一套大一些的四合院,这两个院子距离不是太远,中间只隔一条胡同,而小的离林舒雅父母家也不远,正合适。
  陈慕西就把大的给父母住,小的自己一家住。
  因之前这两个院子是做大杂院使用,今年暑假才从新装修好,在暑假的时候,陈慕西专门跑回家把陈建翎和王淑英接了过来,两人都是刚退休,陈强东的孩子也都上学,陈慕西准备的有房子,陈建翎和王淑英就答应来住一段,顺便也可以在首都玩玩。
  冉冉把葡萄放下,易赦刚下了一步棋,就扭头看向五官粉雕玉琢的冉冉,对陈建翎笑道,“冉冉太乖了,要是我家的臭小子有她一半懂事就好了。”
  陈建翎也下了一步棋,才说道,“一会儿你就知道她乖不乖了。”
  而冉冉听了夸奖,几步就跑到了陈慕西身边,脆生生的喊了一声“爸爸”后,就扬了扬小下巴,一副快夸我的小模样,陈慕西瞟了一眼尾巴翘到天上的冉冉,说道,“冉冉,你说,和你说过几次不许在沙发上蹦了?”
  冉冉虽然只有四岁,却已经露出了牙尖嘴利的苗头,仰着头就说道,“可是爸爸你还在电视里跳了呢,端庄的我只好在沙发上跳了。”
  小丫头最近只要知道一个她自己觉得不错的成语或是词语,就一定要在说话的时候用上,这个“端庄”还是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的,立刻就成了小家伙的口头用语。
  “端庄的小朋友是不会蹦蹦跳跳的,你看江叔叔家的江雪姐姐,她才是端庄的小朋友,她什么时候爬过树,和小朋友打过架吗?没有吧?”陈慕西试图给小家伙讲道理。
  冉冉听自己爸爸夸江智家的小姐姐,小姑娘立刻委屈上了,撇撇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委屈的说,“爸爸,你不喜欢我了,你喜欢小雪了!”
  陈慕西皱了皱眉,看冉冉噘着嘴,皱着鼻子,小可怜一样的看着自己,只得无奈的伸出双手,还没说话,冉冉就把胳膊放了上去,在陈慕西把她抱起来后,抱着陈慕西的脖子,还揪了揪陈慕西的耳朵,嘟囔道,“讨厌爸爸!我要吃棉花糖。”
  “你都说讨厌了,自己去买吧。”陈慕西故意说道。
  冉冉立刻把头转向后边,喊道,“爷爷,你看爸爸,他欺负我是小孩子。”
  陈慕西敲了一下冉冉的额头,说,“小孩子不许告状。”
  “爸爸你也在这里呢,我不是告状,爷爷是爸爸的爸爸,我不说爷爷就不知道爸爸不对。”冉冉口齿伶俐,说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陈慕西就势送开手,说,“那算了,本来还想着去商店呢,现在不想去了。”
  冉冉立马抱紧了陈慕西的脖子,哈哈笑着说道,“我掉不下来。”然后双腿踢来踢去,咯咯笑着荡起了秋千。
  陈慕西无法,只得从又抱紧这个无法无天的小丫头,对陈建翎和易赦说道,“爸,易书记,你们先忙着,我抱冉冉出去一会儿。”
  等陈慕西父女俩出去了,易赦笑着摇摇头说,“这丫头啊,可真是把慕西吃的死死的。”
  “别看年纪小,装模作样最拿手了,被他爸惯的无法无天的很。”陈建翎对这个小孙女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
  “这也到十一了,年底慕西也该毕业了,可我看他好像有心事,找工作不顺心?不该吧?”易赦试探的问道。
  陈建翎摇头,说,“不知道,他没说,可能是公司的事吧。”
  易赦笑道,“当初插队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小子是个有想法的,还真是,上个学,他都能开个公司,公司偏偏还开的这么好,老弟,这都是你教育的好啊。”
  陈建翎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倒没有,都是这孩子的造化。慕西长大后,我也没教过他什么,开公司的事,我还是从他大哥口里知道的,包括当初他要去插队,都是他的主意。
  我倒觉得,孩子大了,放手随便他去闯挺好的,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总不能一辈子替孩子做决定不是。”
  易赦喝了一口茶,叹了口气说,“话是这样,可孩子们总归是年纪小,有些事也不了解,要是错了后悔也晚了。”
  听易赦似是有事,陈建翎也没细问,而是说道,“谁还能保证一生里每个选择都是对的呢,错了,然后受到点挫折,也是一种成长,我倒觉得咱们一直有的“成王败寇”的想法,从很大程度上,会让人因为害怕失败,然后放弃了可能会变得更好的前进,这也不可取。”
  易赦笑了,长舒了一口气,说,“陈老弟,你说的对,是我钻牛角尖了。”
  “你们俩下棋呢?慕西两口子不在?”这时,冯秋从院子里进来问道。
  “慕西抱着冉冉出去了,舒雅不知道干什么去了,都不在。”陈建翎回道。
  冯秋似是有些紧张,捏了一下衣服下摆,笑了笑说,“那我去拿个东西。”
  说罢就进了陈慕西和林舒雅的卧室,在梳妆镜的抽屉里翻了翻后,就又去了床头的抽屉,一边没有找到,就又去了另一边,从最里边翻出一个小纸袋子,看到里边的东西后,脸上露出果然的神色,然后就又找了针线盒。
  “妈”。没多久,院子里忽然传来林舒雅的喊声。
  冯秋手一抖,差点把手里的针弄掉,胡乱扎了几下后,就急急忙忙把小纸袋子放好,然后就应了一声,拿了针线盒就出了卧室。
  “我去你们屋里拿个针线,怎么又进这么多货?”看到院子里一大包东西,冯秋惊讶的说。
  林舒雅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最近牛仔裤卖完了,我就让广州那边多寄过来一些,省得一次寄一点的麻烦。”
  七九年林舒雅去广州出差,那边不少港商投资的服装厂刚刚建立,林舒雅她们去厂子里采集素材的时候,在厂里见到了许多不同的衣服样式。
  因许多厂子都是刚建立,销货渠道还没有打开。林舒雅见这些衣服样式不是以前那些单调的几种,都是以前没见过的,就迅速嗅到了商机。
  趁工作的空闲时间,找了厂子的负责人谈,恰好厂子也需要打开销路,双方一拍即合。林舒雅又和陈慕西商量过后,就和服装厂商定了销货和付款方式,还签了合同。
  林舒雅回京后,陈慕西已经帮她找到了门面房,那时刚好陈慕西收音机卖出了一部分,收回了些资金。
  陈慕西亲自操刀,专门画了室内设计图,从新把那间门面房装修了一下。
  七九年恰逢改革开放的一年后,人们的对新鲜的事物,就像跳舞都有着浓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