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莲谋 >

第132章

莲谋-第132章

小说: 莲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三个字随风飘至她的耳中,穆清不由停住了手腕。侧耳凝神细听了听。
    “咱们究竟要在此处守多久?听闻今日杜先生又严令重申了一回,不准出兵迎战。”一名玄甲郎粗声低语,口气甚是不耐烦,“依我看这杜先生不过是拿了个谨慎小心的由头,实则是惧怕了二十万薛军,不敢动弹罢了。”
    “正是,正是。”另有个低沉的声音应和着。“上一回不教出战。是因了秦王殿下的病患,如今殿下早已大安,蹦跳如常。也能带得兵,怎的仍是要缩在高墌候等。这一等又不知等到何时……”
    先头那声音又叹道:“真真憋屈,到底不如冲上阵前,砍杀一通来的快意。薛军人马虽多。大多是沿途收编的散兵游勇罢了,怎敌得过咱们。”
    “话可不能这样说。上阵冲杀咱们行,布阵谋局那些个烧脑子的事儿,你懂?”第三个玄甲郎带着讥诮细声道,伴着这几人的几声低笑。“我可是听鲁队正亲口说了。依着杜先生的主意,高墌,折城内俱无存粮。薛军的粮还是从金城一路掠来的,撑持到今日已是不多。估摸着支撑不了多久。咱们的粮多,又背靠着长安,倘或真不够了,随时可从长安调运粮草来,便是憋也能将薛军活活憋死。即便憋不死他们,腹饥难忍时,军心散乱,更易攻破。”
    几人大约要转着过脑来想一想这策略,一同安静了一息,有人又道:“杜先生那日当着众郎将的面说了,若要拿着二万人马去同二十万厮杀,凭着神勇,大约也能有胜算,只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并不上算。兵卒的命也只一条,舍命奋勇杀敌固然不错,但谁人的命不是宝贵异常,若能兵不血刃,或少受折损,又何必白搭进那么许多条性命去。”
    这话说得那几人一阵唏嘘,交口将杜如晦称赞了一回。
    穆清坐在菜堆后头,无声地勾起唇角,随即又苦笑一下。她当真是不懂他的心思,时而见他杀伐决断,毫不留情,时而又极重惜人命,究竟哪一个才是他心底所愿,得了空一定好好问问才是。
    玄甲郎们扯谈一阵,吹了一会子凉风,便到了熄火的时辰,四人一同钻入营帐。顷刻之间,整个营地的烛火渐次熄灭,不到一刻,便只剩了如水的月光,如一匹巨大的银白色软绸覆盖在营地上。巡守的兵卒换过一班,革靴咔嚓咔嚓,齐整地踏着地,在营地中警觉地巡回走动。
    穆清将拣择好的菜堆放在身边的大竹筐内,伙头营的掌管从伙房营帐内探出脑袋来,“天色不早了,顾夫人且回罢,剩下的活计也不多,留着我来。那筐子菜沉实得紧,夫人莫去搬动,自有人来搬。”
    “那我便去了,有劳了。”穆清站起身,拍抚了几下手掌,掸了掸沾在胡服上的菜叶,营帐门前正有一口大水缸,她在水缸中往外掬了些水,使力搓洗了一番,搓去了手上的泥垢,月亮倒映在水面上,摇摇晃晃,她不禁抬头望了一眼皎洁如玉盘的明月。
    正要举步,那掌事也望了望天色,及前头黑沉晦暗的营地,“夫人且慢,眼下营火已熄,黑灯瞎火的不好走,还是找人来护送夫人回帐。”
    穆清刚要开口推谢,一句“不必了”已到了舌尖,突然从近前的某个营帐后头传出一声“不必了”,抢在了她的前头。
    听着声,穆清便忍不住翘起了嘴角,再熟悉不过的温润醇和的嗓音。
    杜如晦踏着月色从营帐后头走出,月光将他脸上的轮廓勾勒的愈发深邃,唇边轻含了一抹微笑,缓步向她走来。
    “哟……”掌事低低惊呼了一声,“杜先生。”心中顿生了懊悔,暗自猜测着是否将这位顾夫人留得太晚,以至杜先生亲自来寻她,早知如此,打发也好,哀求也好,原该早早地请她回去了才是。
    想到这里,掌事不禁嗫嚅地向他解释,“本应早些送夫人回帐的,这一忙,便将甚么都忘干净了,现要杜先生亲自来接,这真是……”
    “无碍。”杜如晦摆了摆手,顺势将手伸向穆清。
    掌事心头一松。忙拱了拱手,“杜先生,顾夫人慢走。”即刻识趣儿地缩回伙房营帐中。
    穆清促狭地一笑,有意略过他伸来的手,绕行至他身边另一侧。他一手握了个空,另一条手臂却极快地探出去,她尚未回过神。整个人已教他拦腰圈住。脚下也不必使一点气力,被他带着往前走去。
    她忽然觉着有趣,“咯咯”轻笑了两声。这竟教杜如晦愣了愣神,上一次听她这样的笑声是何时,他竟记不起来了,仿若隔了很久似的。
    杜如晦圈搂着她的腰肢。两人同步踏行在营地边缘,清辉遍洒。凉风轻拂,穆清不由自主地从胸中呼出一串满足的长吁。
    “怎么?”杜如晦侧低下头,柔声问道:“好端端的为何叹气?”
    “谁人叹气了,不过有些感慨。”穆清被他带着走。干脆将整个身子的力道都靠在他身上,懒散惬意地随行。
    “感慨些甚么?”他又问道。
    穆清无声地笑了笑,反挽住他的胳膊。“忽然想起了余杭府中,半山腰的那间凉阁。这个时节,这样的夜间,在凉阁中就地铺一袭竹席,或坐或卧,最是令人平心静气,再携一具短琴,拨弄一番,真有出离尘世之感呢。”
    “原来,那时时常在夜晚扰人清梦的琴音,是你的功劳。繁星满天时也奏,月如弯钩时也奏,望日满盈时也奏,却奏得破音断章,我只奇怪,难不成奏琴之人不知自己琴技差强人意么?”杜如晦越说越忍不住要笑将出来。
    “真有那么差?”穆清嘟起嘴,然后又低声自语道,“也是,任凭怎么练,总不及阿兄奏得好。”
    杜如晦从心底里并不十分愿意她在这样的温情脉脉的月光下,提及同庾立青梅竹马的那段年月,他甚至有些懊悔自己曾经的瑟缩。分明听见她在凉阁上抚琴,每每在屋前一直站立到琴音消散,伊人离去,却从没有勇气上凉阁去。
    穆清在他身边絮絮地念叨了一大堆话,他竟全无听进,胡思乱想一阵,乍然觉得好笑,同她死生相携八载,如今更是有了小四郎,过了而立之年的人,却如同青涩少年一般较真。
    暗自嘲讽了自己一番,倒提醒了他一桩事来,于是他敛去嬉笑,又恐惹她忧思,便有意摆出一副随意的口吻,“近日可有你阿兄与阿嫂的消息?”
    穆清顿住了笑语,停了一两息,摇了摇头,“阿嫂离去已久,按说早该回至金城。我一直在军中,也不便收信,想来,总该是平顺无事的罢。”这话她权当是安慰自己的,她只能这么去想,稍许的偏差都会令她坐立不安,心力交瘁。
    杜如晦的心慢慢向下沉去,不祥感却如浮上水面的油,很快连成一片,挥之不去。尚在长安城外驻军时,他曾遣人往金城郡去打探消息,薛举已率军离开金城,一心扑在前阵,无暇回顾,庾立若要逃脱,此刻正是最好的时机。原想着命人将他阖府接出金城,送至长安先安置了,也好教穆清放心。
    前去打探的人今日才赶回来,禀知他,金城郡内的隋官,大多已降了薛举,偶有立定了主意忠君报国不肯降的,皆教薛大郎收拾了,连尸骨都不曾留下,大约俱填塞了他豢养的那些獒犬的牙缝。
    长史府内的庾立却不知去向,非但庾立杳无踪影,便是连叶纳并府中家人也不知所踪。探问坊内邻人,俱不敢多言,缠磨了好几日,放有人松开告知,庾长史同长史夫人于前阵突然教人砸开府门带走,府中家仆婢子尽数散逃了,其余的便一概不知了。
    杜如晦听着这个信时,还抱着一缕希冀,没有伤着府中仆婢,只带走庾立夫妇,这行事倒不太像是薛大郎的做派,或许是穆清已着人暗中接走了他们。眼下听穆清这般茫然不觉的回答,心知事态大致已是不好。L

☆、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城离殇(十三)

杜如晦遽然而至的沉默,使得穆清眼皮子跳了一跳。“怎么?”她停下脚步,转头想要借着月光看清楚他脸上的神情,却只看到一片淡然,“可是金城那边传了甚么消息来?”
    杜如晦搂了搂她的肩膀,手臂上使了些力,带动她顿住的步伐,继续向前走,“尚无。兵荒马乱中,杳无音信便是最好的消息了。你莫太过忧心,我看庾兄也是个机敏的,定会想着法子保全自己与叶纳。”
    穆清垂头不语,随着他的带动一步步向前走,走几步又半信半疑地抬头朝他一望。
    “你每日与兵士们一处,可有听见甚么怨言不曾?”杜如晦突然开口问道。
    这一问果然奏效,很快将她的心绪带到了别处去,她偏头想了一想,低笑道:“又怨言亦有赞言,你想要先听哪一样?”
    “自是先听怨言。”
    “许也不必我说,你原就该知的,无非是按兵不出的那些话,都怨拖怠了锐气。”穆清撇着嘴,将那几名玄甲郎的急切述了一遍,随后转了话又说起那些赞语来,临末又弯起笑眼,“阿爹的教授你果还记得。”
    杜如晦轻声叹道:“‘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是为上策;损兵折将,以多胜少,是为中策,伤敌一千,自伤八百,是为下策。’恩师所授,从不敢忘。”
    说话间已行至营帐门前,刚要掀开帐门,黑暗中响起踏踏的脚步声,跑得甚急,转瞬间沉重急促的喘息声也随之而来。杜如晦站定脚步,下意识地将穆清护到身后。
    “杜先生?前面可是杜先生?”自大帐方向跑来的一人边跑边喘,一面扬手问道。
    杜如晦放下挡在穆清身前戒备的手臂,略扬了声,“正是在下。”
    来人已跑到他跟前,扶着腰,大口大口地喘气。话不成句地禀道:“折。折墌城,薛举,暴毙。”
    穆清压着嗓子。惊诧地“啊”了一声,杜如晦转过身,扬起了眉毛,向那人抬了抬手。“定下气儿,仔细说来。”
    “请杜先生。往,往,大帐中去说话。”报信的兵卒仍旧大口急喘着,弯着腰。一手撑扶膝盖,一手向大帐那边一指。
    杜如晦不说二话,撩起袍裾大踏步地往大帐走去。穆清迟疑了一下,也不进帐了。跟在他身后一同去了,只是他步子迈得阔大,她须得一路碎步小跑方跟得上。
    秦王大帐中的气氛丝毫不出意料,郎将们群情奋起,摩拳擦掌,恨不能立时便披甲冲杀至城下,攻城破门。便是李世民,眼中亦有几分按捺不住的欢跃。
    穆清探头瞧见帐内诸将俱在,倒不便入内,转身便要走,帐内李世民却早先一步瞧见了她的身影,高声唤住了她,“七娘不妨同来。”她只得回身入帐,先向李世民屈了屈膝,又盈盈地向诸将一礼。
    帐中的郎将们皆认得她,有些殷勤还礼,有些则一向不喜且不屑妇人涉事,碍于秦王对她的看重,生硬地侧身草草还过礼,穆清并不在意这些,微微一笑,退坐至杜如晦身后。
    杜如晦入账前,李世民正问到缘何薛举的丧讯晚到了几日。既人已坐定,众人便言归正传。一名斥候打扮的兵卒正在帐中回禀,“薛举暴病是早先便传出来的,只他离世的消息被薛大郎严密封锁了,许是怕军心生变。也按压了不几日,薛大郎露面要继承大统,咱们在城中的耳目这才知晓了薛举已暴毙。”
    “可探知了城中原跟随薛举起事的那些领将们作何反应?”杜如晦跟着问道。
    “只见悲愤,倒不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