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我在古代有个崽 >

第27章

我在古代有个崽-第27章

小说: 我在古代有个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将军,这个是红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可做主粮,下官……”
  “上马。”战止戈没等魏景和说完就翻身上马,朝魏景和伸出手。
  魏景和怔了下,将红薯用布包好,放回箱子里,翻身上马坐在后面,从魏老大手里接过箱子,只来得及同魏老大交代了声,前面的人已经策马前行。
  到了县城,两人一人一骑,从顺义县到京城快马也就需要一个时辰。
  战止戈拿出令牌,城门守卫自是不敢拦。
  两人入了城,直奔皇宫。
  城门守卫见此,都纷纷猜测,莫不是边关告急?或是顺义县难民压不住了?


第27章 
  而大溪村这边,魏景和这才刚走没多久,石虎就带人来了,先将所有红薯、红薯藤都放到一个地方统一看管起来,至于如何处理需等将军和县令大人回来才知道。
  平安见黑叔叔带人来抢红薯了,他眼珠子一转,跑到放红薯的屋子。黑叔叔要抢走他家红薯,他要赶紧藏起来。
  一个,两个,三个……
  爷一个,奶一个,爹爹一个,大丫姐一个……
  平安边嘀咕边藏,数来数去,数漏了谁又多加一个,还知道从两个筐里拿。
  等石虎进来就见他趴在红薯筐上一脸纠结,石虎就乐了,上前一把将他高高抱起。
  “叔叔不拿你红薯,就是带走看管起来,等你爹回来了就还回来。”
  “不拿?”平安眨巴眨巴眼,偷瞄红薯筐,那他要不要把藏起来的红薯放回去呀。
  “对,不拿。”至于后面拿来做什么,那是他爹的事了。
  “平安乖,咱不耽误石大人做事。”跟在后面进来的魏老太赶紧把平安抱过来放下。
  她看向红薯筐,是她的错觉吗?怎么觉得红薯少了?
  “老夫人客气了。”石虎笑道。
  “叫什么老夫人,我就是一农家婆子。”魏老太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挺受用的。她牵着平安让到一边,“挖得的红薯都在这了,大人抬走吧,要当心点,那皮薄容易破。”
  石虎看着筐子里的红薯,一个个有拳头大,也不由得激动起来。他们可是打听过了,这些是一小畦地种出来的收获。
  要是大虞朝的人都种上这东西,大虞朝就没人饿肚子了,他们将士在战场上也不用饿着肚子打仗了。
  就算魏老太不吩咐,他们也会将两筐红薯抬得稳稳的,保证不磕碰到一个。
  平安眼睁睁地看着红薯被抬走了,有些着急。抬走了他还怎么把红薯放回去呀?
  “平安,先让他们带走,以后还有多多的。”魏老太以为小孩护食,抱住他悄声说,“奶还藏了几个,都给平安吃。”
  平安听了眼睛发亮,奶也藏了,那平安也藏了是不是就不会挨骂了。
  嗯,一定是这样,奶也藏了,爹爹不敢骂奶。
  ——
  京城这边,承光帝还在批阅奏折,登基至今,唯一能叫他开怀的怕就是奏折变少了,可他开怀不起来,这是臣子对朝事不上心,他如何开怀得起来。
  “皇上,镇国公和顺县的县令在外求见。”
  承光帝听了同城门守卫一样,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边关守不住了,然后才是顺义县乱了。
  “宣。”承光帝放下笔,叹息。
  魏景和跟在战止戈身后走进这只有朝廷重臣方能进的御书房。
  曾经他以为只有通过会试,再到殿试方能面圣,倒没想到如今连会试都没参加就当上官了,也到了御前。
  当今皇上也不过二十八岁,正是拥有雄心壮志的年纪,可惜一上位就面临大虞将亡的局面,再大的雄心壮志也施展不起来。
  行完礼后,由战止戈做说明,魏景和沉静地站在那等皇上开口。
  听说顺义县县令要献上一物,承光帝的目光看向魏景和,“你便是那发现山药可食,发明收集露水之法,上折子令商贾献粮,提议捕捉蝗虫为食的举人县令?”
  “皇上谬赞,微臣不过是投机取巧。”魏景和拱手谦卑道。
  承光帝瞧见他样貌不俗,点点头,“倒是个相貌好的,可担探花之名,可惜你这辈子是与一甲无缘了。”
  魏景和知道皇上是在说,若他参加科举必是名列一甲。
  “微臣能有幸提前为皇上效劳,已是天大幸事。”魏景和依旧一派沉稳,仿佛没听出皇上话里的意思。
  “哈哈,能得你这么个臣子,也是朕之幸。”承光帝朗声大笑,随即道,“不是说有东西献给朕,呈上来吧。”
  红薯在外面已经被去了布放在托盘上由小太监看管。此时听到皇上的话,小太监将东西呈到御前。
  承光帝看着托盘上个头不小的红色果实,好奇地走出御案近前看个究竟。
  比较鲜红的那个看起来是新鲜的,右边这个表皮似褪了色,被抽干了水分。
  “此为何物?”承光帝问。
  “回皇上,此物名红薯,左边这个是生的,右边这个已经煮熟,皇上可要试一试?不过从顺义县到京城已经冷却,皇上可让人将其加热再用。”魏景和没有马上细说红薯。
  承光帝只以为他又像发现山药一样,在山上发现了这个叫红薯的,挥手,“冷些就冷些。周膳,呈上来。朕倒要尝尝值得镇国公带人献上的东西是何味道。”
  周膳摸上那红薯,还有一丝余温,用刀子将那么大的红薯小心地切开,看到内里黄橙橙的瓤肉,眼前一亮,先切开一小口试吃,尝到味道后越发小心地切成两半呈上去。
  承光帝没想到这红薯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内里竟如此黄橙鲜亮,瞧着就有胃口。他拿起银勺挖了一口送进嘴里,尚有余温的果肉在嘴里化开,绵糯香甜,不用嚼就能咽下了。
  “行止,你也尝尝。”承光帝让周善把另一半给战止戈送去,至于魏景和,既然是他献上的,必然是吃过了。
  魏景和见端给战止戈的托盘上也放着银勺,便出声提醒,“皇上,这个红薯将皮剥下就可食用。”
  战止戈一听,连银勺都没碰,直接拿起红薯,三两下将皮剥开,张嘴吃了一口。软软绵绵的果肉,入口即化,不用牙齿也能吃,淡淡的香甜味道吃着不腻。
  承光帝就放下勺子,拿起红薯将皮给剥了,虽然有点黏手,但他乐在其中。
  “不错的东西,朕倒是许久没吃到新鲜好物了。魏卿,这东西该不会又是你在山上发现的吧?”承光帝边吃边问。
  这几年天灾,皇宫的膳食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如今吃这山间野物竟觉得颇为美味。
  承光帝尝过红薯的味道了,魏景和便不疾不徐地将红薯娓娓道来。
  “这是微臣逃难路上意外得来的,当时只以为是个小泥疙瘩,到大溪村就归置角落。此次大旱,墙角泥疙瘩发了芽,微臣的母亲见这大旱天里还能活就把它种下了。后来又发现剪其分枝插土里也能活,便多种了些。此物叶子长得极为繁盛,爬藤遍地,意外发现能食后微臣也只以为这是一种菜。”
  战止戈是知道红薯的事的,毕竟能在干旱年间顽强存活的作物,又是一根分枝就能种出一大片的东西,那阵子顺义县百姓都想方设法要来一根苗种,就连城外的难民都想溜进种有红薯的村里偷几根枝苗。
  在大溪村村口听魏景和说这是红薯,还能做主粮,他便知道也许大虞朝真的能撑下去了。
  魏景和继续说,“昨日因蝗虫来到,家人全将红薯菜都扯进屋,长得好好的东西被这么拔了,家母闷闷不乐,忧心家中粮食不够,家中小儿便自作主张想去将地里的根也挖上来做口粮,这才发现地底下结的果子,方知这红薯不只能当菜,所结果实更是能当主粮。”
  “当真!”听到最后,承光帝神色激动,他亲自拿起红薯端详,“你说这是地下结出的果子?每株结几个?可是都这般大小?”
  “微臣家里菜地就种了一小畦,每株结三到五个不等,这是最大的,其余也不小,平均三到五两一个。”被平安摔烂的那个最大,就不提了。
  战止戈只以为是一棵红薯结出这么大个果实,此刻听魏景和说一棵能结三到五个,重量还三到五两一个,也是不敢置信。
  “那一畦地收了多少?”承光帝此时看这红薯都觉得在闪闪发光。
  “微臣数过,只种了三十余棵,不到一分地,收获六十斤。”魏景和把写好的折子呈上,这是他保守估算出来的。
  六十斤!如今的粮食亩产也不过三石多一点,一石一百二十斤,这红薯不到一分地就收获六十斤,若是种足一亩,亩产岂不是能达到上千斤?
  战止戈呼吸都重了,觉得这是天方夜谭,自古一亩地所产出的粮食最高都不到四石,这红薯不到一分地就有六十斤,怎能不叫人质疑。
  “魏景和,你莫不是不知何为欺君?”承光帝迅速看完折子,目光凌厉地盯着魏景和,眼中又有着期待,期待他能坚持说的是真的,而不是夸大其词。
  “微臣不敢,确是六十斤。”魏景和跪地,挺直背脊,神色坚定不移。
  “好!好极了!此乃天赐之物!”承光帝拊掌,红薯此时在他眼里就是闪闪发光的宝物。
  他回到御案前,脸上尽是雄心壮志,“魏卿,你说其枝扦插可活,村民们可是在蝗虫来临之前都将红薯叶收起来了?”
  “是。”
  战止戈拱手,“回皇上,臣与魏大人进京前就派石虎带人去各村将有红薯的人家给看住了,无论是红薯还是红薯苗都不能随便乱动。”
  “好!你二人速速回去将红薯都收起来,红薯果实就留着春季做种,红薯藤放着也是放着,拿来做苗,再种下一季瞧瞧。魏卿,红薯暂且在顺义县做试验,朕会派司农去协助你。”
  “微臣领命。”魏景和跪地领旨。
  “还有,红薯此等高产物暂时不宜宣传出去,你二人可知?”承光帝微微眯眼,犹如一只睡醒了的狮子,终于要展示属于他王者的威猛。
  “微臣/臣遵命。”魏景和二人异口同声。他们知道,承光帝要开始整治朝纲了,是红薯给了他底气。
  “魏卿,红薯一事朕可就交给你了。”换句话说就是,朕的粮仓满不满就看你了。
  魏景和:“……臣尽力而为。”
  承光帝见他也没有信誓旦旦地保证,心里都不知道该满意还是不满意了。
  要退下时,魏景和忽然又开口,“皇上,微臣家中快要断粮了,这还是家中小儿太饿去挖红薯根吃才意外将这红薯挖了出来。”
  承光帝气笑了,别说登基为帝,就是做太子时也没见有臣子敢这般直言要粮的。
  “魏卿啊魏卿,朕以为你霁月清风,没想到也为柴米油盐操心。”
  魏景和不卑不亢,“回皇上,于微臣而言,家人胜过一切,怎能让家人饿着肚子来成全微臣的功名。”
  “你倒是个重亲情的,不错。”承光帝想起在国泰民安时防他夺位,天灾四起后又将一切扔给他的太上皇,不由得有些羡慕。
  “朕会让人给你家送粮食过去,不让你家人饿肚子。”说完,承光帝不等他谢恩,又问,“你也二十有二了,可有取字?”
  男子二十冠而字,一般是由家中长辈或先生给取,以供平辈或晚辈之间相交称呼。
  魏景和拱手,“尚未。”
  “朕便赐你个字吧,明允,明察而诚信。”
  “微臣谢皇上赐字!”魏景和跪地谢恩,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承光帝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