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唐一菲的报恩之旅 >

第277章

[快穿]唐一菲的报恩之旅-第277章

小说: [快穿]唐一菲的报恩之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人出了西市,跳入海中,分水而行,很快就到了东洋龙宫。
  此处龙宫修的耀眼夺目,玳瑁为梁、鱼鳞为瓦、四壁若水晶,几人高的珊瑚处处可见,颗颗拇指大的珍珠串的帘子,只是个装饰品。
  此处龙宫之富有,真是令人咋舌。唐一菲已经准备,回去后,就按这宫里的样式,给自己也在帮会大海中买个龙宫。
  她再抬头看时,龙王已走到殿前,笑盈盈拜道:“上仙亲临,小龙不胜欢喜。”
  唐一菲也客气道:“龙王客气,能得龙王相邀,是本仙的荣幸。”
  两人又客套一番,龙王请众人进殿入席。
  待众人坐定,两列侍女如雁翅一般,将众多美酒佳肴,送到众人桌前。
  这顿饭还真可以说是吃的宾主尽欢,还真应了三世子的话,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跑的,奇珍野味,应有尽有。除了素食少了点,没毛病。
  待用完了餐,龙王才开口笑道:“听说上仙救百姓于危难,阻黄河于决堤。此乃大功德一件,不知那人间的皇帝,对上仙可有什么表示?”
  唐一菲有些奇怪,他一个龙王,竟也会关心这些事情。
  “这倒不曾听闻,我治水之后,就再未公开露面,想来皇帝就算有什么想头,也找不到人。”
  龙王颇觉可惜:“若上仙与那皇帝熟识,小王倒想求上仙帮忙周旋一二。”
  唐一菲更奇怪了:“龙王仙居东洋,有何事烦扰,还需与那中土的人间帝王周旋?”
  龙王悠悠一叹,他踌躇了半晌,才像是下定了决心,起身朝唐一菲深施一礼:“上仙乃剑修,不知我等苦楚。不瞒上仙,我等龙族孤悬海外,这中土的皇帝又欲禁海,待此令一出,龙族的气运与供奉,就愈发不能看了,再这般下去,本王只担心,再过个几百年,怕是连这龙宫,也维持不住了。还请上仙,为我龙族周旋一二。”
  唐一菲不禁愕然,禁海与龙族的气运,竟也相关。不过细细思来,还真有那么几分联系。
  朝廷禁海,再无人下海,那么百姓就无人去祭祀龙王等海神。
  待时日一久,怕是人们连龙王,也只当成是一个传说来对待了。再以后,怕是传说,也要模糊了。
  “龙王的意思,我已明了。只是龙王何不亲自前往,与当朝皇帝一会呢?”
  龙王神色黯然:“非本王不愿也,实是不能尔。”
  龙王见唐一菲并不能理解,显然对这些规则不甚清楚,他既然已经求告到她的门上,也只能将这些话摊开了说。
  如今天道规则繁复,约束力越来越强,龙王只要还是龙王,在海中就如有加持一般,可将其法力成倍增长使用。然而,一旦离开东洋,上了岸,却要受到种种制约,要想进皇宫,就更难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龙族的悲哀。
  在这个世界的种种规则之下,哪怕是龙族,想进入人间帝王、真龙天子的皇宫,也是有阻力的。而这样的作为,是违规的,一经被发现,就又要受到惩处。到那时,龙王的宝座,很有可能不保。
  唐一菲与四个弟子,听的很是无语,龙王活得并不比他们这些武者,更自由。他受到的制约貌似太多了一些。
  唐一菲还在犹豫,要不要插手这件事情。毕竟有这么多规则制约,只能说明,此间天道给予龙族的发展及气运,已经要到头了。
  唐一菲虽不是此界人,但贸然破坏规则,也一样要被清算的。除非,此间天道的本意,并非是针对龙族,且他是个好脾气的家伙。
  见唐一菲还在沉思,龙王摆了摆手,就见三世子领着一队人,抬着成箱的宝物,送到了唐一菲面前。
  夜明珠、玳瑁、珍珠、玉璧、法宝、丹药,各种原材料……,种种宝物,不胜枚举,甚至其中还有许多龙族的龙麟,其中一片龙麟竟堪比龙宫的门墙,显然这是龙族的哪位老祖宗留下来得好宝贝。
  龙王也算是大出血了,祖宗的龙鳞都拿出来了。
  真不知这位东洋龙王,为何如此信她,难道真的走投无路,这是要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三世子行到唐一菲身前,跪地恳求:“还请上仙,救救我们龙族。”
  唐一菲摸了摸鼻子,就为了这些财宝,就要参合进这样的大事中么?若真是如此,那还真不值当。
  只是,若换个角度去想,如果皇帝是自己的朋友,那么,他想禁海,自己一定会劝说他打消这个念头。就算他不是自己的朋友,为了几百年后的耻辱,也该阻止他。
  见唐一菲还在沉思,龙王也坐不住了。他自椅上起身,向唐一菲深施一礼。
  “还请上仙,救救我龙族啊!”龙王真情流露,泪流满面,膝盖一弯,就要跪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259章 聊了个斋8

  唐一菲忙将人扶住,怎么说; 这也是龙王; 还是活的。
  这可是自己小时候妄想拥有的,可以翻江倒海的力量之一。
  话说,小时候; 她可喜欢西游记里的龙宫了; 龙宫里宝贝真多; 虽然猴哥看不上; 但她看得上啊。
  唐一菲悠悠一叹,继而笑道:“罢了,吃人嘴短,拿人手软。这样吧,东西我收下了。事情呢,我也可以帮你办了。但是,今日发生的事情,我会为你们清除记忆; 只有这样; 一旦有变,旁人才不会找上你们; 哪怕有人发现不对,有所怀疑,也查不出什么。”
  龙王忙恭敬行礼:“上仙有此等能耐,本王自是愿意配合,只是我们在此间会晤; 已有许多人知道,且……”
  唐一菲笑道:“放心,我自会遮蔽天机,此间无人能看出异常。外人也只知我们相谈甚欢,宴席一场,并不知详情。”
  唐一菲大袖一挥,将众多宝贝收进自己的空间中,又将众人的记忆稍做修改,就带着四个弟子,出了龙宫。
  他们走的潇洒,却忘了被自己带来的马骥,而马骥本就是凡人,他反应慢了半拍,等他再站起时,几位仙人,已经不见了踪影。
  马骥灰白着一张脸,嘴里喃喃念叨着:“仙人,真的是仙人啊,仙人别丢下我,别丢下我。”
  龙王听了他这话,无缝衔接,笑道:“先生且在龙宫安心住着,小王定不会使上仙的朋友,受半分委屈。”
  他说完这话,总觉哪里不对,可仔细想了想,又觉自己多心了,一切本该如此。
  他尤记得对面这位中原男子,是上仙带来的,既然上仙将他留下,那他们龙宫定会将人照顾的好好的。
  且这马骥生的颇为英俊,又通些文墨,做的一手好诗赋。待知道没有仙人的允可,龙王定不会擅自送自己回中原后。他就奋发上进了。
  马骥本就是秀才出身,写的一手好文章,他将龙宫夸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上无,地上更无的好地方。
  竟哄的龙王将爱女许配给他。
  两人婚后恩爱非常,三年后,马骥愈发思念母亲,归乡心切,时时垂泪。公主禀明龙王,放其离开,后为他生下一儿一女。
  自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唐一菲带着四个徒弟出了龙宫,也不在海市停留,直接回了帮会,先将众多宝贝取出来,任四个徒弟自己选取,又选出一部分,赠与众人。
  才要告别徒弟们,自己回聊斋世界,答应四个徒弟,等她办完了此事,再来接他们。
  唐一菲开开心心,去给皇帝托梦去了。
  收人钱财,替人消灾。在唐一菲看来,这是最基本的道德。
  此事,其实非常简单。
  头一日,先是皇帝死了的爹上阵,说禁海就是毁家灭国之策。第二日是他爷爷。之后,他的祖宗八代一一上阵。再后来,皇帝都不敢睡觉了,只要一闭上眼,十八代祖宗,个个追在他身后,要他不可禁海,待国力稳固,需大力发展海军,鼓励海外贸易……
  其实皇帝这些祖宗们,都是唐一菲变幻而成。她先自皇帝的记忆中提取了他爹、他爷爷的个人形象。至于他的祖爷爷,玄爷爷,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他自己也没见过,唐一菲也只凭着皇室的画像,胡乱变了。
  但皇帝并不知道这些人全是假的,所以,这一招托梦,非常的有用。
  这位皇帝并不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尤其是在这么多祖宗都来缠着他的时候,他直接将那些坚持禁海的大臣重重申斥了一翻,还有坚持不悔的,就罢其官位,令其还乡。
  这样一来,禁海一事,自然就再无官员提起。
  反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皇帝一直在支持海上贸易,大力发展海军。
  一开始,他还认为祖宗们太刚,死了还来阻碍他实行自己的政策。
  可后来却发现,海上贸易所得银两,比之整个国家每年的税收,还要多上几成,而随着船只的增多,海运昌盛,所赚金银更是数不胜数。
  国库丰盈了,私库溢满了,皇帝再想做其他事,就简单了许多,像是往年的徭役,现今都是国库出银子,招百姓为工人。
  再有税收的重点,再不是农业税为重点,而是以商业税为重点。农业税收的点数直降了百分之五十,且还有再下降的可能。而食盐,也不再是官府专营,如此一来,就使的整个中原,食盐的价格一降再降。
  有了这三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不说百官,至少百姓,是人人称颂其为圣天子。
  再有遇到灾年,荒年,粮食不济时,有从海外诸国收购的粮食,自也可以应付一时。
  虽说因海外贸易的事,与海外诸国,偶有摩擦,也曾与某个国家发生战争。但因积极备战,海军训练有素,武器先进,反而打了一场大胜仗,在海外开疆拓土,为自己的小儿子,找了一个好归处。
  一生只得了两个儿子的皇帝,至死都认为,那一年,幸好有祖宗托梦。否则,他就算禁了海,海外诸国强大起来,总有一天会打上门来。
  而他的两个儿子,又怎么可能如现在这般,一居中原,一居海外,两人守望相助,兄友弟恭呢。
  完成了龙王托付的大事,皇帝处置了坚持禁海的大臣。唐一菲心情大好,到了此时,她才后知后觉,自己好像在龙宫里忘了点什么?
  忘了什么呢?
  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没发现自己丢下什么宝贝。二统也乖乖的呢,心大的唐一菲找了家酒楼,自去吃喝了。
  趴在她肩头的瘦了几十斤的二统,哼唧了两声。最终决定不提醒自家主人了。反正马骥,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反正,自己都要饿晕了,主人还不给吃的,也不许他外出觅食。记不得这点小事,实属正常。
  吃饱喝足,无所事事的唐一菲,准备先去瞧瞧自家七位好友。
  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恢复记忆,那也是自家好友啊。
  她得想想,纯阳六子加七人,那么该叫他们纯阳十三子?还是纯阳十三太保?
  这名号,怎么有点怪怪的呢?
  果然还是七个人最好取名号了,像武当七侠、全真七子、七剑下天山。哦,唐末的十三太保也很出名呢。
  努力挥掉脑海里这些有的没的,唐一菲迅速赶往纯阳七位太保附近。
  她到的正是时候。
  七位太保,咳,唐一菲的七位好友,正与一位绿脸红胡子,相貌凶恶,眼神如电的叛官对峙。
  原来七人正遇到地痞无赖杨大年,搬着梯子翻入一大户人家的后院,七人见他鬼鬼祟祟,忙跟了进去,查探究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