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 >

第92章

红楼之黛玉-第92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又转身接过芷萱手中的两个陶罐道:“这是玉儿新制的莲心茶,最是清火败热,配以桂花蜜汁,口感甚好。南边儿多有制这茶的,但王妃此去北边儿,想来是没有备下。且拿去尝尝可还顺口。”
  婉瑜不满接口道:“什么顺口?此茶甚好!”说完才满是得色地看向王妃道:“玉儿府引了一眼温泉,泡在泉水中吃这茶,那感觉才是美极了!尤其是那桂花蜜汁,便是兑在清水中,味道也是极好”
  王妃听婉瑜如此说道,不由亲手接过两只陶罐,轻轻打开一个,见罐口并非陶制,而是一只裹了细棉的木塞子,便笑道:“玉儿还是这般心细。”打开稍沉的一只,一股子桂花香混在甜香中便飘了出来。
  只闻此香王妃便笑道:“果真是极好的!”说完便让人仔细收了起来。婉瑜不由得大声问道:“母妃不让人烧了莲叶水,泡出来尝尝?”王妃没好气的横了她一眼道:“你既已吃过,何苦惦记我这里的?拢共就一罐子,没得让你糟蹋了。”
  听王妃如此说,黛玉也不由得笑了,急忙道:“也不是什么精贵的东西,只是往年不曾试过,如今试了极好,明年便多制一些给王妃送去。”王妃拍着黛玉的手笑道:“这才是我亲闺女呢!”
  王妃说完叹了口气道:“当年若非你母亲不舍得,可不就是我闺女了吗?”婉瑜此时却笑道:“我妹妹不就是母妃的闺女吗?再说了,”说到这里婉瑜故意停顿了一下才道:“闺女可没有媳妇儿亲。”
  婉瑜本是一句玩笑话,谁知王妃却皱了眉头低斥道:“这是你闺阁姑娘该说的话!越发的没规没矩了!”别说黛玉,便是婉瑜也是吓了一跳。
  可王妃却发现黛玉虽说在婉瑜说这话的时候,红了一下脸,却至始至终不曾表现出其他,只低着头像是没有听见似的。不由得在心中点了点头。在心中暗叹道:杨嬷嬷果然不愧是太后宫中出来的,这规矩倒是教的极好。
  黛玉和婉瑜又陪着王妃说笑了一会子,见王妃脸上有了疲色,便双双起身告辞。王妃听说黛玉定下的院子不够住,今晚宿在婉瑜院中,也只是点点头交代道:“别玩闹太晚,还是要早些歇息。”说完便让二人离去。

  ☆、第八十三回 再游寒山寺(2)

  鸿锦回到自己院儿里,正巧看到莫轩在泡茶,便走过去自顾倒了一杯,只抿了一口便摇头叹息道:“你这手艺与林姑娘相比可是差远了。”说完又故作神秘的笑道:“回头定要让林姑娘再泡一壶尝尝才是。”
  莫轩不解表哥这怎么就突然提起林姑娘,遂道:“吃个茶你还有这许多话,嫌我的茶泡的不好,你别吃才是。只林姑娘到底是闺阁女子,哪里就好随便泡茶给你吃了?”鸿锦听闻此言,瞟了莫轩一眼,高深的道:“这不用你管。只到时你别和我抢才是。”
  莫轩到时不以为然的摇头笑道:“你莫不是将林姑娘当成你那些丫鬟子了吧?”此话本是一句玩笑,却不想鸿锦却郑重其事的回道:“丫鬟子岂能与她相比?莫不要辱了她!”说完竟是连茶也不吃了就甩袖离去,留下一脸茫然的莫轩。
  黛玉和婉瑜自然是不知道这一出的,二人回到婉瑜的院子,已到了午时,王熙凤一见二人进门便道:“你们倒是吃饱喝足了,丢下我娘俩在这里挨饿呢?”
  黛玉听到此话连忙赔礼道:“对不住嫂子了,在王妃那里多耽搁了一会儿。”说完黛玉才转头看向婉瑜。
  婉瑜也笑道:“我们也没吃呢,这不回来陪你吗?饿了也不知让丫鬟先摆饭。”刚说完,丫鬟们已经将饭食拿来进来,几人手脚麻利的将饭菜摆在了小方桌上。
  王熙凤走进一看,不是青菜就是萝卜,唯一瞧着还能入口的便也只有豆腐,不由得后悔起哄要到这寺庙里来游玩。她却不知来这一趟惹下了多少事端。
  寒山寺的饭菜虽说是寡油净素,但味道却是极好的,是以王熙凤虽一开始心中抱怨,追悔,可到底三人都吃的很满意。待王熙凤吃好,收了碗筷,黛玉才道:“即来了这里,我怎么地也该去拜见拜见方丈,当年还是他老人家为我疗伤的。”
  婉瑜听了此话也点了点头道:“很该如此。”又问道:“可要我陪你一道去?”黛玉却笑道:“你也是一路车马上山来的,又为了我忙前忙后。这会子很该好好休息一下才是,嫂子也到了午睡的时辰,我看你们便都歇息一番,我自己去便是。”
  婉瑜也不拦着,只吩咐和黛玉熟稔的钗儿陪着黛玉一道,黛玉推脱不掉,只好应下。带着钗儿先回了自己的小院儿,见众人已经安置下,便请了杨嬷嬷一起往方丈处去。
  穿过碑廊不远普明宝塔后便是方丈禅院,在小沙弥的带领下,黛玉众人缓缓而行,她自然没有注意到刚过了寒拾亭,便有一道目光在紧紧的追随她。杨嬷嬷倒是察觉有人窥视,转头又没有发现人影,便只得将黛玉护得更加严实。
  鸿锦站在古松后面,看着黛玉渐渐远去的背景竟有些痴了,脸莫轩来到身后也不曾发觉。莫轩顺着鸿锦的目光,只见一行人渐渐远去,不由好奇的问道:“看什么呢?这般入神。”
  鸿锦听到莫轩的声音才醒过神,却像是受了莫大的惊吓似的,目光飘忽,也不看莫轩便低斥道:“怎么走路呢!也没个声儿,仔细吓死人!”莫轩听了好笑道:“你自己走了神,却来怪我了!我只问你方才看什么呢?那般专注。”
  鸿锦听莫轩一再问起,不由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红着脸道:“没看什么,赶紧回去歇会儿。”说完便转身走了。莫轩只觉得鸿锦今日很是反常,却又说不出为何如此,遂只得摇摇头跟在鸿锦身后往回走。
  刚走两步,莫轩像是想起什么,又停下了脚步,朝远去的那行人看去,想了想才问道:“那行人是谁?瞧着全是女子,竟是朝方丈那边儿去的。”鸿锦见莫轩盯着那行人看去,不由得有些急了,道:“我怎知是谁?你走不走了?”
  莫轩也不再追究,跟着鸿锦一路回了院儿里,却始终觉得鸿锦今日不太正常,遂问道:“你今日没事儿吧?怎感觉不太对啊。”莫轩原本只是随口一问,谁知鸿锦竟然红了脸颊,却是不回答他。
  莫轩见了好奇又追问了几句,鸿锦才压低了声音对莫轩道:“今日你才我见着谁了?”这话没头没脑的,莫轩自然是不知的,遂摇了摇头。
  鸿锦倒也没指望莫轩回答自顾自的说道:“早晌听说婉瑜回来了,我便去了母妃院里,谁知出来的时候便碰上了。”说到这里鸿锦看着莫轩的眼睛都亮了两分,让莫轩觉得突然有些毛骨悚然,谁知鸿锦下一句却道:“没想到婉瑜竟是将林姑娘接了来。”
  莫轩一下子没从鸿锦那渗人的眼神中回过神,下意识的问道:“什么林姑娘接了来?”说完才反应过来,道:“你是说林姑娘来了?”
  不知何为看到莫轩一脸惊喜的样子鸿锦觉得很不舒服,遂点了点头只答了一个“嗯”便再无下文。可莫轩一下子想到了之前那一行人,来了兴趣问道:“之前你不会就是在偷看林姑娘吧?”
  鸿锦一听这话,立时涨红了脸,一步跨过来便捂了莫轩的嘴,压低了声音道:“你乱说什么?!”见鸿锦反应如此激烈,莫轩倒是愣了一下。
  这边儿黛玉顺利的见到了方丈,只见方丈还是原来那副模样,四五年过去竟也不见老。方丈见了黛玉却是笑道:“当年一别竟是五年不见,如今你也长成大姑娘了。”
  黛玉也是微微一笑道:“当初多亏了方丈为小女子疗伤,今日却是特特来感谢方丈的。”听黛玉如此说,方丈却道:“出家人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给姑娘疗伤乃是本分,当不得谢字。更可况姑娘原是在我寺中受伤。”
  黛玉听后只是微微一笑,心道:若我只是普通百姓人家的姑娘,怕是老和尚你也不会出手相救吧?谈什么救苦救难?说什么普度众生?不过是看在我父母亲的份上罢了!
  面上,黛玉却是不显,嘴角带着笑意道:“不管方丈出于何故,替小女子疗伤却是事实,小女子心里是记得方丈恩情的。佛家讲究因果循环。今日也算是小女子特来还报因果的。”说完黛玉便转头看向了杨嬷嬷。
  杨嬷嬷点点头,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千两的银票,交予方丈道:“这是我们姑娘对佛主的一点心意。权当添作香油钱。”方丈呼了一声佛号才接了过来,看也不看便放到了一旁,又呼了声佛号道:“佛主有灵,心诚则灵。”
  黛玉皱眉看着方丈却也不再多说什么,今日来此的目的既已达到便欲要告辞。不想方丈却道:“姑娘与我佛有缘,可否听老衲一言?”黛玉最不喜欢听得就是什么与佛有缘,这会让她不由自主的想起跛足道人和赖头和尚。
  可方丈已经开口,黛玉也不好直接拒绝,毕竟是自己先寻过来的。再者黛玉对于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心中多少有些忐忑,又想起之前玄墓山蟠香寺的女尼,便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可方丈此时却并不说话,而是拿眼睛静静地看着杨嬷嬷。杨嬷嬷却是并不理会他,只当做什么也没看见。反正她是不会让玉儿单独一人与这老和尚呆在一起的。
  黛玉看了看方丈,见方丈眼中有种洞察一切的光芒,与蟠香寺的女尼很是相似,便开口对杨嬷嬷道:“嬷嬷且在院中等我一等,我想方丈师傅也不会有太多话与我小孩儿家说的。”
  杨嬷嬷听黛玉如此说,不由得惊讶的看了过来。却见黛玉坚定地对她点了点头,目光淡定从容。黛玉既已开口,杨嬷嬷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想了想道:“既如此我便与县主的人一道,在院中等姑娘。”黛玉也不说话,只微笑的点了点头,便扭头看向了方丈。
  见黛玉如此行事,方丈的眼中才带上了笑意。却也不急着说话,反而伸手给黛玉倒了杯水。黛玉虽心中疑惑,却微笑着接过水杯,并不急于询问。见此方丈眼中更多了一份赞许。
  方丈在黛玉对面坐下,定睛看了黛玉许久,黛玉也不闪躲的与方丈对视良久,才听到方丈道:“有句话叫既来之则安之,你一直做得很好。上次见你时,你看似懵懂实则惶恐。如今却是从容了许多。”说完方丈也给自己倒了杯水。
  黛玉听了此话,却是心神大震,不由得问道:“不知因何而来?”方丈却只笑笑不语。黛玉又问道:“如何能安?”见黛玉有些急切起来,方丈摇头道:“之前才说你从容了许多,此时怎就又急躁了起来?”
  说完才放下手中的杯子道:“只需遵从本心,与人为善即可。缘起缘灭皆是因果,不必强求什么。你既已到来,自然有你的因果等着你。”说完方丈便不再说话,只双手合十闭目诵经。
  黛玉见再也问不出什么,也只得起身离去。但心中却明了,这世上有些人是知道自己来自那里的。比如蟠香寺女尼,又比如这寒山寺方丈。只不知这缘起缘灭是何意?自己的因果又是什么……
  黛玉从方丈处回去便一直神情恍惚,在杨嬷嬷的房间坐下也一直不言不语。杨嬷嬷与罗姑姑见此都很担心,却怎么问黛玉也不回答。
  直至晚膳时,婉瑜见黛玉还未归来,心中不解,遣了小丫头来寻,却遇见了从杨嬷嬷那里归来的钗儿,叫至跟前一番询问后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