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 >

第214章

红楼之黛玉-第214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鸿锦没有想到平日里瞧着温婉的妻子,竟也是个明白人儿,不由得多瞧了她两眼。世子妃仍旧如同往常一般,回以鸿锦柔柔一笑。反倒是让鸿锦躲开了目光。
  武郡王想的倒是与她不同,鸿锦俩口子都跟着自己回去,自己则更可以光明正大的,说是专程带他二人回封地熟悉封地事务。想到这儿,武郡王方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你且简单收拾即可,不必带太多行礼,让婉瑜也跟着帮帮你。”
  说完武郡王便挥了挥手将儿女们都打发了出去,他还有些话是需要与武郡王妃交代的。
  第二天早朝时,武郡王便当朝提出欲要返回封地,皇帝先是想也不想的拒绝了,谁知武郡王并未按照之前安排那样说什么担心封地安危,反而说是要带着世子与世子妃同回封地,便与将来世子打理封地事务。
  如此别说皇帝,就是朝臣也不好多说什么,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多想,但武郡王的封地是世袭的,故而世子已经成亲,武郡王带着世子与世子妃回去也无可厚非。
  于是武郡王便顺理成章的,在几日后,带着武郡王世子与世子妃一起,领着亲卫浩浩荡荡的乘船杨帆南下了。当然张正也跟着武郡王一行南下了。但张正只是一个小人物,除了黄季云无人将他认出。
  待武郡王一行离开后,黄季云便急急忙忙的去了黛玉的庄子,他必须要知道,黛玉究竟跟武郡王说了什么。对于黄季云,黛玉向来是不会隐瞒什么的,除了她的灵魂来自另一个世界以外,黛玉可是说是对黄季云毫无秘密。
  当黛玉将当日与武郡王商议之事,详详细细的说与黄季云时,黄季云整个人都不好了!他从来没想过,在他心中乖巧的徒弟,也会想出这样的主意来。可此时武郡王一行已经离去,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一日的黄季云时忙碌的,在得知了黛玉与武郡王协商的整个计划之后,黄季云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京城,立即递了牌子求见皇帝。
  黄季云去城外庄子看黛玉,这事儿皇帝是知道的,但皇帝怎么也没想到,黄季云会在此时这般心急火燎的又赶来见自己。
  皇帝虽心中纳罕,却仍然在御花园中召见了黄季云。不想刚见面,黄季云却是首次“大胆的”要求道:“圣上,可否御书房说话。”黄季云甚至都没有打量过四周,便直直的如此要求了。
  皇帝心知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儿,遂抿着唇,想了想便微微点头,举步朝御书房而去。
  皇帝与黄季云都不知道的是,这一幕正巧被路过的元春瞧见,令元春心神大震,暗道:这不就是林家那丫头的师傅吗?没想到在圣上心中竟是这般重要。下次母亲再进宫来定要嘱托她好好与林家那丫头结交才是。此人将是我在朝上最大的助力!
  不管元春如何想,如何打算。当皇帝得知黛玉与武郡王的计划时,也是大吃一惊!继而却是抚掌大笑道:“妙计啊!妙计!不想朕竟然的道一位女诸葛了。哈哈哈”
  黄季云见皇帝很是开心的模样,心中却特别难受,暗道: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玉儿一辈子可都毁了!
  但黄季云却什么也没说,只从怀中摸出了一摞图纸交予皇帝道:“玉儿说这图纸对于水军有用,想来对于普通兵士的训练也是有用的。让臣交予圣上。”皇帝接过如同武郡王一般翻来覆去也没看明白。
  不由得晃了晃图纸看向黄季云,而黄季云将图纸交予皇帝,见皇帝低头再看图纸,便又担忧起了黛玉的将来。故而皇帝晃动手中的图纸,示意黄季云解释的时候,黄季云并没有反应过来。
  皇帝显然没有想到黄季云也会走神,不由得轻咳了一声问道:“季云想什么呢?”黄季云却仍旧没有回过神,自顾自地说到:“也不知道玉儿将来……”说了半截儿,黄季云便反应了过来,急忙躬身道:“圣上恕罪,臣失礼了。”
  皇帝倒是不在意他的失礼,反而很是好奇的问道:“季云方才想什么那般入神?可否说出来与朕分享?”
  黄季云则有些尴尬的笑得:“也没什么,不过是如海将玉儿托付与臣,臣也只有这么一个学生,难免心中担忧。”皇帝不解的挑眉问道:“可是那丫头遇到什么难事儿了?朕方才听你说起什么将来,究竟何事?”
  黄季云也不隐瞒,只说道:“玉儿替武郡王出了这么个主意,臣担心将来传出去,于她闺誉有碍……这将来……”黄季云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词与皇帝解释,皇帝却已经全然明白,笑道:“季云将心放回肚子里,那丫头还是朕亲封的县主呢,忘不了她!”
  有了皇帝这句话,黄季云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果然不再为此烦忧。皇帝见此便将还捏在手中的图纸晃了晃道:“季云不替朕解释解释?”
  黄季云此时才一拍脑门道:“瞧臣糊涂的,玉儿之前还特地告诉臣,定要与圣上详解的。”说着便详细的替皇帝解释了起来。

  ☆、第二百二十三回 分居大观园

  感谢配雪忘尘的月票支持~O(∩_∩)O~
  ————————————————
  见皇帝与黄季云已经走远,元春遂缓缓转出,却不急着离去,只抬眼朝御书房方向看去,沉思片刻方才带着抱琴转回凤藻宫。一路上尽是细细叮嘱不可外传之语。
  元春回到凤藻宫,打发了宫娥彩嫔,思索起拉拢黛玉之事,虽说元春也曾亲自拉拢过黛玉,但一则自己身份如今不同,二则当日乃是在宫中,有的话多有不便说起。想来如今由贾府出面结果会有所不同。
  想到贾府,元春不由想起那日省亲幸大观园之事,遂命抱琴将那日命探春抄录的题咏都寻了出来。自己一一编次,叙其优劣,又传命贾府在大观园勒石,可为千古风流雅事。
  大观园精巧雅致,却少了几分大气,元春细细思索一番,心道:若在中东北角多添些松柏,方显大气。那大观楼下也要再增加些花草,才显生气。遂命人一一记录,与那抄录的题咏一并与贾府送去。
  且说宁荣街上,贾氏二府,因元春省亲之事,连日用尽心力,真是人人力倦,各各神疲。待元春回銮后,又要将园中一应陈设及动用之物一一收拾起来。
  王熙凤因有孕在身,且胎像不稳,故而倒是能够偷安躲静。旁的人却是不行,尤其是贾老太太。
  自上次发现王夫人当家私挪公中财物,贾老太太便对她留了个心,如今王夫人再次当家,且园中诸多摆件儿饰物,皆是从自己私库内借用的。此时便命鸳鸯守着一一清点入库。如此不仅仅王夫人不能随意动手脚,便是清点也耗费了许多人力与精力。
  好在之前王熙凤当家时,有意的教导了探春,这些日子锻炼下来,也能帮衬王夫人不少。正好王夫人并不愿意再如从前那般冲在最前头,遂令李纨带着探春惜春一块儿学着理家。
  话虽李纨仍需每日将府中大小事务一一向王夫人禀报,且王夫人还令周瑞家的跟在李纨与探春等人身边,但仍旧轻松了许多。
  唯一让王夫人愤恨的是,从来不理事儿的贾宝玉,不仅仅在年前主动帮衬贾政打理粥棚施粥,而且浙西清点物件儿入库,贾宝玉还主动承担了摘记的事务。但此事倒是让贾老太太满心的欢喜,认为没有白疼他,因而对贾宝玉越发的宠爱。
  这日夏守忠到贾府来下一道谕,又有灰衣小太监捧着锦盒,还未进门便笑道:“娘娘有口谕到,还不请了贾大人出来!”
  贾府的下人虽都经王熙凤调教了一段时日,可到底这捧高踩低的习性也不是一两日便能改过来的,那双富贵眼,也不是一日练就而成的。如今王夫人再次掌权,许多陋习便又再次复发。
  看门的小厮一听是宫中娘娘遣人来了,便立马有几人飞奔着朝里跑去,有去书房通禀贾政的,有前去王夫人处报喜的,也有去贾老太太跟前儿领赏的,一时间瞧着好不热闹。
  夏守忠站在门外并不入内,瞧着这热闹非常的模样,想到皇后娘娘,心中便冷笑不已。
  贾政听说是娘娘传来口谕,急忙整肃妆容迎了出来,又请了夏守忠前去花厅奉茶。待夏守忠道明元春口谕,又令那灰衣小太监将锦盒献上,贾政方命人去传报王夫人与贾老太太,却不知此时二人皆早已获悉。
  夏守忠临行前,王夫人遣了周瑞前来相送,贾政先时不解,直到见周瑞将夏守忠送出大门,悄悄将一只荷包塞在夏守忠手里,才明白了过来,暗自懊悔竟是不曾想到。
  送走夏守忠后,贾政便去了王夫人屋里,说起了元春的口谕,王夫人自然不会放过此等可以在贾老太太面前露脸的机会,遂与贾政一道,命捧着元春赐下的东西,去了贾老太太屋里。
  此时贾老太太也正候着消息,见贾政与王夫人进来便急忙问道:“娘娘下了和口谕?”
  不待贾政回话,平日里闷声不吭的王夫人,此时却是满面春风地笑道:“娘娘吩咐那大观园敬谨地封锁着,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反倒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
  贾老太太听后,微微顿了下问道:“可说都让谁个儿进去了?”
  王夫人笑道:“娘娘说了,让三丫头,四丫头,都住进去,令请了宝钗,湘云,一块儿住进去。”说到这里,王夫人顿了顿才接着道:“娘娘怕宝玉,****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命他仍随进去,同姊妹们一道在园里读书。”
  贾老太太点头笑道:“如此甚好,省得他一人在外头冷清了,不得畅快,又都是自家姊妹,打小一处长大很不必避讳。”
  遂命人唤来贾宝玉,不待王夫人与贾老太太说话,贾政便叮嘱道:“娘娘吩咐说,你****外头嬉游,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你可好生用心习学,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细!”
  贾老太太见贾宝玉刚进屋,便被贾政劈头盖脸一顿训斥,遂很是不满地皱眉道:“他好好儿的,你训他作甚?有这功夫莫不如请了钦天监来瞧好了搬迁挪移的日子,好遣人进去各处收拾打扫,安设帘幔床帐要紧。”
  贾政一听贾老太太发话,立即便跟猫儿似得,赶紧作揖应承下。贾老太太尤不满意,想了想又吩咐道:“园子大了,只他几个小的到底是不放心,让珠儿媳妇带着兰小子一道进去罢。”
  贾宝玉原本想要拒绝,可听到贾兰也住进去,便止了话头儿。又听贾老太太吩咐道:“再遣人接了迎丫头回来,也在园子里松快松快。宝丫头也要命人去请,湘云那边儿就说我说的,接了她来住些时日。”
  贾老太太一应安排下来,众人自然是一一应答,末了贾老太太才说道:“让凤丫头身子好些便去园子里给林丫头也挑个院落,来年满了孝也好接了来住几日,与姊妹们亲近亲近。”
  贾老太太刚说完,王夫人便笑道:“老太太说得很是,娘娘还吩咐,说她姑妈去得早,她也不得见,如今就只剩下林丫头一个,让姑娘们都常去庄子上陪陪她,没得让她姑娘家孤零零的一人在城外,怎么地也得让人知道是有亲戚的。”
  这话,算是今晚王夫人所有话里最和贾老太太心意的,遂笑着点头道:“此事你去安排,或叫了琏儿来问问,他在林家待过两年。”
  从头到尾,贾宝玉都只是低着头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