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 >

第167章

红楼之黛玉-第167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王夫人如此说,贾老太太很是皱眉道:“不是各处庄子铺子都收上来了吗?怎地就现银不多了?”
  王夫人一听这话,心中自然是不悦的,却也不显什么,只道:“虽说各处庄子铺子的租子都送来了,可如今南边儿水涝,北边儿旱灾的,收成也都不好,咱们这样的人家,也不能无动于衷,媳妇儿便做主减了两成。”
  贾政听了很是满意的点头插言道:“太太这事儿做的对,可不能因着一点子租子,坏了咱们府上的名声,老太太惯来是怜老惜贫的。”
  听贾政这样说,贾老太太嗓子眼的话,统统都被堵了回来,心中虽是暗怒道:作死的娼妇!竟然胆敢贪墨了两成!面上却也只得点头道:“虽是如此说,却也不能耽搁了,这银子是定要凑出来的,老二家的看看这银子该从哪里凑。”
  王夫人一听这话,暗想:死老太婆不会是想让我来出这银子吧?那可不行,我的银子可都是得给宝玉留着的。
  王夫人想了想低声道:“这公中实在是拿不出那些,莫不如让大老爷也凑些?大老爷这些年这官儿可是越做越大了,如今都已经是老爷的顶头上司了。”
  贾老太太听后也不反对,点头道:“既如此明儿将老大家的叫来,我跟她说就是。如今你先将那五万两拿了支了出来给你老爷,明儿一早让你老爷就给户部送去,也好在圣上跟前留个印。”
  贾老太太如此说,王夫人自是点头应下,心中盘算着要让大房拿出多少来填补。贾政更是满心的欢喜的想着,明日圣上见了自己还回去的银子,该是如何高兴,又会给自己如何封赏。
  贾老太太第二日遣人去唤邢夫人来,原想说让大房出银子的事儿,可结果邢夫人却是没有过来。鸳鸯只悄悄跟王熙凤说了几句话儿,王熙凤便让邢夫人留在了院子里,自己套了马车往贾老太太院里去了。
  贾老太太见来人不是邢夫人,而是王熙凤,不由得沉着脸哀叹道:“人老了,越发的没用了,竟是使唤不了你们太太。”
  王熙凤一听贾老太太这话中的意思,岂不是再说邢夫人不孝?背着不孝的名头,别说邢夫人担不担得起,便是贾赦贾琏二人也是不敢应下的。何况迎春出嫁在即,自己的儿女又都还年幼!
  王熙凤赶紧解释道:“也不知怎了,听太太屋里人说,太太昨儿个一宿没睡,说是老爷怎么了,具体的也不清楚。今儿早,也没见着老爷出来用膳,问太太,只说老爷去了衙门,说着太太还哭了起来,也没用膳便厥了过去,这会子竟是起不来了。”
  王熙凤说到这里,见贾老太太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也不理会,连忙上前两步走到贾老太太跟前儿笑道:“老太太有什么事儿,尽管吩咐了我来。虽说我人愚笨些,老太太也不能就不教导我了不是?”
  见此,贾老太太心知是不能说那事儿了,继而只好问道:“可给你太太请了郎中?若是不好,拿了我的帖子去请了太医来瞧瞧也是可以的。”
  王熙凤笑道:“原是说要去请的,这不鸳鸯姐姐就过来唤了。太太挣扎着说要过来,怕是老太太有什么事儿要吩咐。我只好留了迎丫头在屋里伺候着,自己赶了过来。”
  说着王熙凤又笑道:“老太太也别嫌弃我不经事儿,只管吩咐了来,便是不会,我也回来问了老太太,断不会自作主张就是。”说完王熙凤便满眼期待的望着贾老太太。
  贾老太太心中叹息,面儿上却是笑道:“行了,也没什么大事儿,眼看着到了年跟前儿了,只你姑妈近来身子不爽,我便想着,让你太太帮衬着过年的事儿。既她病了就算了,再想法子就是。她也没做过这些,没得病了还为难她去。”
  王熙凤一听笑道:“这事儿老太太交给我啊,我保准儿给办得妥妥儿的。”
  贾老太太却并不答应,只笑道:“知道你是个有孝心的,回去好好伺候好你太太,你屋里也还有两个小的要看顾,很不必为这些费心,回头让你珠大嫂子帮衬着你姑母也就是了。”
  如此王熙凤便点了点头,又和贾老太太说笑几句便告辞回了东边儿院子。
  邢夫人原是不知道何事的,更不明白王熙凤为何不让自己过去,再见王熙凤一回来便遣人去请大夫,心下更是疑惑不已。
  待人都打发了出去,王熙凤才将事情跟邢夫人解释了一遍。邢夫人一听贾老太太竟然打着这么个主意,心中也很是不满,可想着贾赦的态度,又忍了下去。
  邢夫人低着头叹息道:“我倒没什么,只如今琏儿读书,出仕也是要花银子的。再者迎丫头出嫁,公中只出五千,余下的也是要我们自己贴补的。还有春哥儿也大了,前儿老爷还说得寻摸个好师傅给春哥儿开蒙呢。”
  说着邢夫人抹起了眼泪道:“你是没见着,昨儿夜里,老爷从老太太屋里回来,那满头满脸的血,可没把我吓死!还好大夫来了,说是没什么大碍。就这么着也是悬着心的。老爷怕吓着你们,一大早连春哥儿都还没见着,就出了门子。”
  见邢夫人这般模样,王熙凤虽心中嫌弃她没本事,可到底邢夫人这些年一直顾着他们夫妻,王熙凤也没什么好挑剔的。遂安抚道:“多大的事儿,太太尽管放心,这外面自然有老爷撑着,府中我也是站在太太这边儿的。”
  邢夫人听王熙凤这么说,抬起头拉了王熙凤的手很是动情的道:“这些年委屈你了,打你进门便夹在你姑妈与我们之间,琏儿又是常常忙得不着家。我也是个不顶事儿的,这上上下下全靠你一人勉励支撑着。”
  王熙凤见邢夫人如此肯定她,心中虽说有得意,更多的却是感慨,当年成亲之日,贾琏便对自己道:家和万事兴!如今看来却是果不其然!
  王熙凤遂对邢夫人道:“母亲说什么话儿呢?老爷跟爷为着这个家在外挣着,拼着,咱们啊齐心合力守好了便是。爷常说家和万事兴,如今想来可不就是吗?瞧瞧如今,咱们虽没得了公中什么,可便是如今分了家去,咱日子也是不会差的。”
  邢夫人听了这话,很是欢喜的道:“可不是吗?老爷虽是不甘心,却也没有法子,总是要顺着老太太的,等老太太没了,咱们府上早晚是要分的。不管到那时公中剩下多少,只要祖产还在,凭这如今手里的,咱们的日子定会越发的红火。”
  邢夫人说的高兴,想的美好。王熙凤却知道分家,谈何容易啊!如今首要的便是想法子逼着老太太让公中拿了银子出来还欠银!等出孝后再将迎丫头风风光光的嫁出去。那样大房的事儿,也就省了一多半儿了。
  想到迎春,王熙凤免不了便想起府中住着的其他几位姑娘,不由得也为她们叹息一声。迎春命好,遇上了贾琏这样的哥哥,其他人可就没这般好命。尤其是惜春,小小年纪越发的冷清起来,也不知将来可怎么办……

  ☆、第一百六十九回 林氏族学:改变从这里开始

  推荐一本文字诙谐生动的好书《镜中行》希望大家喜欢,本书讲诉了很多人生哲理,但是需要你慢慢体会!
  另:特此感谢夭夭荼蘼的月票支持!还有很多给古井投票的亲~在这里就不一一点名,谢谢你们!
  ————————————————————————————————
  京城的一切黛玉都不知晓,无论是追缴欠银的风波,还是贾府两房人越发的离心。黛玉心中虽然有所预料,但这些都影响不了目前黛玉最重要的事儿——送林如海归乡,与贾敏团聚!
  黛玉忘不了,林如海最后说的是贾敏来接他了,前世无神论的黛玉,在莫名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自己还不理解的力量,甚至是——空间!
  黛玉不得不去选择相信,只要将贾敏与林如海合葬在一起,他们就能真正的团聚。或许黛玉早就忘了,忘了贾敏与林如海都只是这具身体的父母,在那个世界或许除了他们的儿子还有他们真正的女儿……
  在大运河上飘飘荡荡航行了一个多月,黛玉一行终于在腊八节之后回到了姑苏。站在城外,看着古朴厚重的城墙,黛玉想到的除了停有贾敏灵柩的归元寺,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
  黛玉记得上次去寒山寺时,老主持对她说过“缘起缘灭”的话,当时并不理解,直到此时方才明白,这缘起缘灭指的怕就是自己与林如海的父女之缘吧!
  黛玉在看着姑苏城,回忆着寒山寺,却不知一行人中还有一人也回想着寒山寺,那时候莽撞的他,撞伤了一个女孩儿……再后来,他曾想要喝一杯,那女孩儿冲的茶……
  黛玉停驻片刻,便收回了思绪,却并没有回去祖宅,而是领着“林如海”和众人一道去了归元寺。黛玉相信她的母亲贾敏一直都在那里等着与父亲团聚。
  随行的林氏族人以及和尚道士自然是多加劝阻,但黛玉偏偏就如此一意孤行,竟是谁来说也不行。
  贾琏找到黛玉欲要劝说是黛玉才轻声解释道:“玉儿相信母亲有灵一定在等着父亲,既然父亲依然归来,又岂能不先去接了母亲?”黛玉的话让贾琏再也说不出什么。
  林如海的棺椁终于在黛玉的要求下,停放在了归元寺中贾敏棺椁旁。看着两副停靠在一起的棺椁,黛玉忽然觉得心静了下来,所有的不安、焦躁、忧虑似乎都消散飘远了。
  给林如海与贾敏二人在归元寺做了七天的法事后,黛玉才再次护送着她这一世的父母,回归林氏祖茔。
  在林氏祖茔的祭庙内又停放了三日,与黄道吉日将林如海夫妇下葬。前来送葬的,除了林氏族人还有众多姑苏城的官绅。英莲一家不知从何得知消息,竟也赶了过来。
  此时的英莲已嫁作冯家妇,看着黛玉,英莲是满眼的泪水,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当年若不是黛玉,如今她还不知会在哪里……英莲的父亲甄士隐也带着发妻封娘赶了过来。
  而黛玉此时却并未如世人想象中的那般悲伤,反有股子释然的味道。看着一点点被掩埋在泥土底下的棺椁,黛玉在心底暗暗道:谢谢你们,养育了我,给了我许多,我会好好的走下去!一定会的。
  随着林如海与贾敏的下葬,一切都归于了平静。黛玉在林氏族地停留了几日后才找了老族长林涛。当年黛玉是见过他的,再见时他也已经垂垂老矣。那位被父亲林如海尊称叔祖的老人家已经去了,如今的林涛已经成为林氏一族的最长者。
  应黛玉的请求,林涛是在宗祠见的黛玉。原本这宗祠是不让女子进入的,可谁让黛玉如今不仅仅是林如海的女儿,更是****的县主呢?虽说如此,可林氏族人的脸色却都不太好看。
  黛玉却是顾不得这些,毕竟自己能在姑苏停留的时间不多。黛玉一步跨入宗祠,林氏族人便不得不起身行礼,即便他们心中多有不愿。
  黛玉能不知他们心中所想?所以也不待他们行礼,黛玉便先一步行至林涛跟前蹲身一礼道:“林氏黛玉见过叔公。”
  一时间祠堂内的林氏族人都惊了,没有想到黛玉会如此,林涛更是急忙亲手扶起黛玉,看着黛玉的眼睛道:“岂敢当县主之礼!”黛玉微微一笑道:“玉儿记得上次与父亲一道来族地拜年,父亲称叔公为大伯,那时候叔祖还在呢。”
  林涛听黛玉说起从前,也是不由得叹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