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 >

第104章

红楼之黛玉-第104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熙凤一听便觉冷汗都冒了出来,连忙问道:“妹妹何出此言?”黛玉见王熙凤很是紧张,遂安抚道:“嫂嫂莫要慌张,我不过是见这府中厅殿楼阁与别家不同,怕有疏漏或是什么包藏祸心之人陷害,故而让舅舅查阅一番典籍,瞧瞧是否有逾越之处。”
  说完黛玉停了一下又对王熙凤道:“若没有自然是好的,若是有,大舅舅在礼部,二舅舅在工部,怕是一个都不好脱身啊。”黛玉说完,王熙凤的眼神都冷了冷,这一年多光是从邸报上她就知道了不少,又听黛玉此番分析,心中有了计较。
  一行人继续前行,过了穿堂便到了垂花门前,只见李纨已经来到门前。想来方才外面之事贾母已经知晓,不知此时面对黛玉,贾老太太又会是什么态度。黛玉只跟在王熙凤身旁,并不言语。
  王熙凤上前与李纨见了礼,又转头对黛玉道:“你怕是不知道,这是你珠大嫂子。”黛玉转头看向杨嬷嬷,杨嬷嬷取下黛玉的帷帽,顺手给她理了理头发和簪子。
  整理好,黛玉才转过身对着李纨蹲身行了万福礼,笑道:“黛玉见过珠大嫂子。”李纨赶紧上前扶她起来道:“何须如此多礼?”声音很是轻柔,黛玉笑道:“从前总是听母亲提起大嫂子,今日才得以相见。”李纨笑道:“我也常听太太老太太提起林妹妹。”
  黛玉心道:王夫人会提起我?哄鬼呢吧?不过不知这老太太提起我会说什么……又想底是贾敏的母亲,但愿不要让人太失望才好……
  黛玉又与李纨寒暄了几句,王熙凤便笑道:“怕是老祖宗早就等急了,咱们还是进去说吧。”说完便拉起黛玉的手,往里面走去。李纨原本就不满意王熙凤,只是没有说话的地儿而已,如今便更是不满了。
  黛玉被王熙凤牵着,也不走抄手游廊。直接往穿堂而去。过了穿堂,黛玉便见到那个原著中所言的,用紫檀木做架子的大理石大插屏,一整块的大理石,纹理如山水泼墨画,很是雅致。转过大插屏便见小小的三间厅。
  黛玉记得这也是原著中黛玉走过的,穿过这三间厅房,果然如原著中所描绘的那般,便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连接着厢房,廊下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台矶之上,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围绕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太太。身后还立着两位雍容华贵的妇人,黛玉知道这便是自己的外祖母与两位舅母了。
  黛玉使劲回想了一下,仿佛记得书中所言此时见到的应该仅有那几个丫头罢了,如今贾母与邢王两位夫人竟都迎了出来。可见古人云:人善被人欺!竟是不做一点的假!

  ☆、第九十七回 初登贾府门(3)

  黛玉正欲拜见,那鬓发如银的老太太便站了起来,一把抓着黛玉的手,颤抖着上下打量了黛玉一番,猛地将黛玉搂入怀中,一阵的心肝宝贝的叫了起来,哭的是撕心裂肺。竟让黛玉也红了眼眶。
  旁边儿伺候贾老太太多年的丫鬟及王夫人等,无不低头抹泪,掩面而泣。王熙凤一见这般情形,忙不迭的上前劝慰,好一会子贾老太太才收了泪。
  贾母松开了搂着黛玉的胳膊,黛玉方得以她行礼问安。
  礼毕后,贾母红着眼圈指着黛玉对众人道:“这便是我那外孙女。”丫鬟们具是蹲身向黛玉行礼,邢王两位夫人也对黛玉点了点头。
  贾母复又指着一位身穿枣红色玄橘二色镶边,满绣万字如意芙蓉花的宽袖褙子,下着茶色百褶裙的妇人道:“这是你大舅母。”
  黛玉抬眼打量去,邢夫人梳着团云髻,髻上插赤金点翠侧凤钗,一条暗金色攒珠细抹额系在额头上,神色很是慈和的看着自己。
  黛玉对着邢夫人蹲身一礼后脆生喊道:“见过大舅母,大舅母安。”说完抬头微微一笑。
  随后贾母又指着邢夫人边儿上一身穿宝蓝色立领牡丹团花衫子,头戴蓝宝缠丝蝴蝶钗,左右两边儿各插一朵精巧蓝宝掐丝芙蓉花的妇人道:“这便是你二舅母。”黛玉依旧照着方才的样子蹲身行了礼。
  接着贾母笑道:“这个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你还给她送过礼。”说完一拍王熙凤道:“这个泼皮儿破落户我就不跟你介绍了,你们只好生相处便是。”
  李纨听贾母介绍自己,忙对黛玉笑了笑,又听贾母说起黛玉给自己送过礼,心中到底有些尴尬,又有些感动。
  王熙凤却笑着对贾母道:“老祖宗好没道理,没得在妹妹面前这般诋毁我,要是叫我们姐妹生分了,我可不依。”说完又对黛玉道:“往后有什么事儿,尽管跟我说,那些个丫鬟婆子不好的,你也告诉我,看我怎么替你出气。”
  王熙凤这话,让黛玉一下子又想起原著来,不由得笑道:“我好好的,丫鬟婆子招我惹我作甚?难不成我竟成了那讨人嫌的了?”
  王熙凤一听这话对贾母道:“老祖宗你快瞧瞧,不说这通身的气派,只这张嘴,就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分明就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嘛!怨不得老祖宗成日里口头心头一日不忘的。”
  这话贾母听了高兴啊,笑得是见眉不见眼的,又说笑几句才牵着黛玉的手,往屋内走去。丫鬟们更是争先打起绣帘。
  刚进屋便见一副四扇的美人屏,绕过美人屏,上首摆着一张紫檀木罗汉床,左右各安放八张楠木交椅,锦帘纱幔层层垂挂,好不奢侈。
  贾老太太一边儿往罗汉床走,一边拉着黛玉问道:“行礼可都搬过来了?带了几个人过来?”黛玉不及回答,贾老太太又对王夫人道:“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都歇息去。”
  不等王夫人应答,黛玉忙拉了贾母的胳膊道:“哪里就带了什么行礼了?不过是给长辈和姐妹们的一点子礼物,且我一时还得回去,今儿算是来认认门,下回也不至于找不着路了。”
  贾老太太听黛玉说一时便要回去,心里不痛快,遂板着脸道:“接了你京来,竟是不住家里了?”黛玉忙堆笑道:“哪里就是不住家里了,不过是府里还没收拾妥当,父亲交代的事儿还没办齐全罢了,过两日便搬过来。”
  听黛玉说林如海交代了她事情,不由得问道:“你别哄我,你父亲能安排你什么事儿?说给外祖母听听也好给你拿个主意。”
  见此刚跟进来的王熙凤笑道:“老祖宗听她胡说!姑父不过是交代她跟着黄先生好生学习,莫要落下功课,黄先生偏有事儿不能同回,还写了封家书,非要她亲自交给黄先生兄长,这不,妹妹捉急去黄先生家,巴巴的求了爷,让老爷给递了拜帖。”
  贾母听到还有这么回事,不由问道:“你老爷怎么说?”王熙凤笑道:“老爷吃过早饭比我和爷还先出门,也不知如今怎样了,妹妹总归早些回去等着才是,到底是她师傅的安排。”
  如此贾母才点了点头,又说道:“去!请了姑娘们来,今日远客到来,不必上学了。”众人应了一声,便去了两个丫鬟。贾老太太说完拉了黛玉挨着她在罗汉床坐下。
  刚坐下茶果便摆了上来,贾母又拉着黛玉问了些家常,不一会儿便见三个奶嬷嬷并七八个丫鬟,簇拥着五个姊妹来了。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见邢夫人看她很是慈爱,黛玉便猜到这是迎春。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形容尚小,瞧着不过六七岁的模样。想来定是探春与惜春了。
  三人钗环皆是一样,一支凤头钗,两朵小珠花。但迎春一身水红缂丝交领侧襟衫子,下着水云月华裙。一条宝蓝宫绦系在腰上,白玉双鱼珮压在裙角。而探春与惜春皆是一样的衣衫。
  后面跟着的两个,一个消瘦素白,一身天青素锦上锈折枝玉兰,清新淡雅,配着一条月白纱裙更添几分飘逸。此人不是邢岫烟是谁?与黛玉在此相见,虽不及说话,却已是满眼的喜意。
  另一个着蜜合色宽袖褙子,配秋香色襦裙,果然如原著所言,皆是一色半新不旧的,一支红宝凤头金步摇斜插在云髻上,倒显得更加的端方典雅。
  也不需贾母再如何介绍,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
  她在打量众人,众人自然也在打量她,只见黛玉今日头戴白玉点翠芙蓉簪,三支盘丝蝴蝶斜插发髻上,身着鹅黄纹纱袍,配一条嫩绿云雾绡拖地裙。一条赤金串翡翠珠链,松松系在腰间,一头垂在裙摆上,坠着一颗水滴状满水绿翡翠。简洁却不简单。
  待众人坐定,黛玉方向王熙凤问道:“不知我带来的东西都搬运到了何处?既然姐姐妹妹都来了,便拿出来才是。”王熙凤一挑眉笑道:“你不说我倒忘了。”随即吩咐人去搬了来。
  只见不一会儿,锦儿便捧着一只,红漆绘万福祥云纹梅花盘,走了进来。身后孙嬷嬷,陈嬷嬷,各扶着一只大箱子。后面还跟着林林总总五六只大小不一的箱子都走了进来。一时间竟是将贾母这间上房给堆了个水泄不通。
  杨嬷嬷亲手接过锦儿手中的托盘,递于黛玉面前,黛玉掀开上面搭着的红绸对贾母笑道:“这是父亲特地去给外祖母求来的白玉观音,说是高僧加持过九九八十一日。”
  只见这尊观音像高一尺又二,乃是整块的羊脂白玉雕成,玉质细腻柔和。观音脚踏祥云,手持玉瓶,最最难得的是天然的绿色纹理被雕成了柳枝。贾老太太见了也是心中欢喜,暗道女婿林如海到底还是记得我这老婆子。
  随后孙嬷嬷打开了一地个大箱子,从里边儿抱出一块鹅卵型物体,表面也是裹着红绸,捧到了黛玉跟前,黛玉笑道:“这是玉儿孝敬外祖母的。也不知师傅从何处得来,玉儿瞧了好,便想着给外祖母送来。”
  说着黛玉亲自起身打开了外面的红绸,里面一头的白水晶便露了出来,王夫人一看白水晶,心中不由得嗤道:真真是个没见过好东西的。可随着红绸的打开,白水晶中出现水藻、云雾、棉絮状等物体,且形成一株松树的形态。
  黛玉笑道:“师傅说这叫绿幽灵,玉儿也不懂,只觉得这株松树祥瑞,便要了来送给外祖母,外祖母可不许笑话玉儿没见过世面。”
  这样大小的绿幽灵,别说邢王两位夫人,便是贾母也是没有见过的,更难得的是松树象征着长寿,便是方才林如海的那尊观音,也是比不上的。
  王夫人不由觉得黛玉狠狠的打了自己的脸,方才还在想着这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丫头,却不想转眼竟拿出这般的好东西来。
  贾母更是笑得眉眼弯弯的道:“我就说我玉儿是个孝顺孩子,竟是比你那些兄弟姊妹都孝顺。也不枉我疼你母亲那些年。”说起贾敏,贾老太太还是很伤感的,不由得看着面前的绿幽灵红了眼圈。
  黛玉忙道:“原是想外祖母开心的,没成想竟是惹了外祖母这般难过,岂不是玉儿的罪过了?”贾老太太却越发伤感地道:“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竟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叫我怎能不伤心?”黛玉听后也想起贾敏跟着伤感起来。
  众人又忙宽慰劝解,好一会子二人才算好了些。其中一人说道:“太太若是知道老太太这般伤怀,还不知怎么难过呢。”贾母定睛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