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第292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92章

小说: [武则天]女皇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想来想去,还是感到十分担心,脸色也越发苍白。
    小三娘一看李弘的脸色不对,忙拉住他的手开始切脉。
    “阿兄,你…你别想太多……”小三娘一探李弘的脉象,就发现他有些思虑过重了,忙道:“静心、静心……吐纳……”
    李弘住到山上之后,每天要做静心凝神的吐纳气功,几个月下来,效果十分显著。
    小三娘此时一念叨,李弘忙照着做了……
    大约过了一炷香时间,李弘的心绪逐渐平静了下来。
    “阿兄啊,你可不能再倒下了,不然咱们可怎么办啊?!”小三娘意有所指的看了几个小萝卜头一眼——最小的妹妹可还在襁褓呢!
    李弘大感惭愧,白皙的脸上不由一红,道:“是阿兄不对。”
    二圣一倒,整个东都就群龙无首了。
    远在长安的太子李贤只觉得肩上的担子越发重了。
    原本,二圣留守洛阳,李贤在长安监国,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都有一种观望的意思,连李三郎等挂职东宫的相公们也刻意表现得不与他太过亲近……
    但当东都的二圣同时不豫的消息传来,长安的朝堂上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微妙。
    甚至有大臣在李贤下令编注前朝史书的时候上表,请太子亲自译注汉史。
    这个时代,奉诏修史是每一个文官的最终梦想,甚至有不成文的规定表示,没有修编过史书的官员就没有资格入阁拜相。
    而译注史书,那个更是令所有文人趋之若鹜的扬名捷径。
    太子如果亲自译注史书,并获得成功,那说明了什么?
    这是要制造舆论啊!
    李贤觉得他阿娘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政府一定要控制住舆论。
    舆论是什么?
    舆论是民声,更是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前一世的阿娘要组织北门学士智囊团,这一世的阿娘要办报纸,要办书局,这不仅仅是为了抵制世家门阀在民众中间和在朝堂上行成固有影响力,更是为了维护大唐帝国的君权……
    但是,在二圣相继无力掌控朝政的时候,他这个做太子的忽然跳出来,大张旗鼓地为东宫市名,真的没问题吗?
    李贤仔细的有看了一遍那份这则子,在上书人上官仪的名字上掐了一道印子……
    上官仪……
    想不到你还是跳出来了……
    李贤面沉如水,丢开那份则子,又拿起了两天前他家阿兄从洛阳传给他的书信,认真读了起来。
    数日之后,东都的天皇陛下下诏,表示他跟天后二人圣体违和,一应军国大事由太子贤全权处理。
    与诏书同时传来的一个消息是:二圣加封钦天监灵台郎明崇俨为中散大夫,时常召见,圣宠甚隆。
    李贤听了这个消息后,脸都僵冷得如冰块一般,颇有几分周国公的风采。
    “太子,明崇俨不足为虑……”太子洗马刘讷言算是东宫几员重臣里最会看李贤脸色的,不像司议郎韦承庆那样就知道忠言直谏,常常把太子说到黑脸为止。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太子不喜欢那个明崇俨,可天皇天后偏偏十分宠信那人,连那人隐瞒自己身为明氏后人的事都没有加罪,还因此提了他的官位——自从有了科考制度,由皇帝亲自荐官纳贤的事几乎再没有发生过了,这明崇俨以幸进,居然就当上了五品朝臣!
    也难怪太子这么生气呢。
    “明崇俨之事不必再提。”自从想明白了明崇俨这货不过是他家阿爹手下的一把刀,一颗棋子而已,李贤对明崇俨的怨恨也消散了不少。
    这次这货骤然升官,李贤忍不住情绪外露,其实只是下意识的行为罢了,毕竟是痛恨了一世的人,他没有再下手弄死对方已经很给面子了,要想看他的好脸色,那可不太容易。
    不过,现下可不是为一个小人物赌气的时候……
    而且,那个家伙也不是好拿捏,阿兄对其颇为看重,连武家表哥跟他也有两分交情……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李贤暗暗吐了一口气,对下座的几位东宫重臣道:“二圣既已下旨命孤全权处理国事,孤自当竭尽所能,望公等鼎力相助,万万不可让二圣失望!”
    “谨遵命。”刘纳言、韦承庆等人都大声应诺道。
    显庆九年四月,太子李贤在长安督促崇文馆学士编撰南朝史四十七卷稿成,政事堂首相李义府带成稿赴东都进献二圣。
    二圣阅稿后大喜,下诏赞誉太子,赐物三万段,同时嘉奖了所有参与编书的大臣。
    至于到东都献书的小李相公被暂时留了下来。
    反正长安那边有长孙诠他们镇着,李三郎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倒是见到了李弘之后,他略有些失态。
    “太……郎君安好……”李三郎看李弘整个人的气质大变,简直不敢上前相认。
    李弘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可动作却与神色十分不匹配,显得有些急切,几乎是上前一把就握住李三郎的手,道:“李相,你来了就好了……”
    李三郎闻言,脸色不由一变:“怎么了?”
    他好歹教导过李弘相当长一段时日,对李家大郎的性子是相当了解的,如果没有出天大的事,这位殿下完全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李弘拉着李三郎上坐之后,使了一个眼色令随侍的宫人内侍都退下,这才收敛了笑容道:“眼下之势,我也是实在寻不着可以相商之人……”
    李三郎仔细打量了一眼青年的气色,见对方身体应该是无恙,心里先暗暗松了一口,随即仔细琢磨了一番他的话,李三郎不由轻蹙眉头,问道:“大郎你莫不是在担心天皇的病情?”
    其实,李弘提到眼下时局的话,李三郎能想到的只有目前支撑圣体不豫的天皇和背负帝国政事的太子李贤了。
    后者的能力,李三郎觉得完全没什么好担心的,倒是前者……
    不是说天皇只要静养一段时日就没问题了吗?
    “微臣昨日觐见天皇,并未见不妥啊……”李三郎疑惑道。
    不想,李弘却摇摇头。
    “阿爹这几日头痛得厉害,到了晚间几乎不能视物……”
    这些机密事要不是李弘这样亲近的人根本无从得知,他竟然这么轻易地告诉了他……
    看来,这是二圣默许的了。
    李三郎眉头走的越发紧了,半晌才道:“不知天后有什么要微臣效劳的?”
    李弘见李三郎这么快就猜到他告诉他这件机密事的原因了,不由释然一笑。
    “阿娘也没说什么,只是希望李相助二郎一臂之力罢了……”
    李三郎闻言,不由挑高了眼角,明明是一双惑人桃花眼,看起来却让人心颤得紧。
    “难道连大郎你也觉得微臣辅佐太子不够尽心么?”
    李家二郎可不是个简单角色,沉得住气,能屈能伸,关键时刻出手快狠准,跟李弘那种宽容仁厚的性子完全不同。
    李三郎自度自己在李贤如今这个年纪时,也做不到如此果决毒辣!
    这样的厉害的太子殿下,何须他凑上去锦上添花呢╮(╯_╰)╭
    想不到爱子/弟心切的天后娘子和大郎竟然会以为他不愿帮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在考虑要不要让二郎当皇帝=。=
    小三郎那个吃货要是当了皇帝,肯定会很可怜的……

第369章

第二十四章女皇 02
    “孤…我不是这个意思……”李弘一看对方那似笑非笑的样子;就知道他定是生气了,忙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卷轴;又从自己腰间摘下一枚玉佩来;一并放到李三郎手上,郑重道:“阿娘与我又怎么会信不过李郎你呢;只是如今朝中局势诡谲,二郎毕竟新登储位;我怕他……”吃亏啊!
    李三郎接过那卷轴和玉佩后;也不问是什么意思;就一并塞到自己的衣袖中。
    李弘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他未尽之语;李三郎又怎么会不明白呢。
    不过……
    现在这位太子殿下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物呐;谁吃亏都不可能是他吃亏!
    心里虽是这样想着;李三郎面上还是换了一副温和的笑脸,对李弘保证道:“微臣定不负天后所托。”
    说完,李三郎又顺口提了一下已经回长安为荣国夫人治丧的武敏之。
    武敏之去岁完婚,之后连婚假都没休就一路南下到广陵去了。
    他本人虽然年轻,可位高权重,又有军功在身,很快就压住了南都的一干属下。
    原本海军集训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没有意外的话,新军训到八月份就能见成果了,可偏偏这个时候杨氏殁了。
    武敏之是杨氏嫡亲孙子,必须回来奔丧,连被流放岭南多年的武氏兄弟后人也被召回来了……
    当年武氏和天后的那段往事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而李弘那时年纪还小,虽然依稀记得他家武表哥有个很温柔的阿娘和一个很漂亮的妹妹来着,可后来这母女两人也忽然不见,李弘也就几乎已经忘记了还有这么两个人存在过……
    后来,宫中也曾传过一些奇怪的传闻,关于什么韩国夫人、魏国夫人的。
    不过,李弘是一句也不相信。
    他家阿爹对阿娘的情意,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又怎么会做出那样荒谬的事来?
    还有二弟……
    李弘一想到后宫中传出来的那些混账话,他的脸色就不由自主阴沉了下来。
    李三郎看他那样神色,索性也不开口去招他,而是坐在一旁眯着眼只管自己喝茶。
    两人竟是相对无语坐了好半晌,最后还是李三郎看着时候不早了,主动开口告辞。
    “大郎你也别为这些琐事思虑过重,万事还有二圣盯着呢……何况,,再不济,微臣这俸禄也不是白拿的!”
    临走之前,李三郎不禁微笑着对李弘说了一句话,此举无异于给后者吃了一枚定心丸。
    小李相公的手段如何,没有人在比李弘更清楚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温和无害的男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兵不血刃铲除了褚遂良这班老臣集团,让他家阿爹能够独掌乾坤;又是这个笑得如狐狸一样的男人,以一文人之身,打入吐蕃内部,安插奸细,最终助大唐消灭了西边的最大强邻……
    李弘有的时候甚至怀疑,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是这个男人做不到的?
    李三郎是笑着跟李弘告别的,出来就沉下了脸,神色十分难看。
    其实,李弘对他提及天皇陛下的真实身体状况时,他心里就已经有了一种十分不安的感觉。
    东都这边有天后和魏叔玉坐镇,是没什么问题的,可长安那边就难说了……
    李贤初登储位,比起他那当了十多年的太子的兄长来说,根基实在不算太稳当,即使之前二圣为选了新的领导班子,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磨合……
    要是在这个时候,天皇陛下再有什么意外,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李三郎深恨自己对局势的分析时,竟然忘了考虑天皇的身体状况……
    二圣和前东宫都有自己坚实的班底,但是新太子却没有。
    如果他猜得不错,今天大郎给他的两件东西,都是能尽快为东宫收拢势力的信物吧!
    这可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啊……
    眼下朝中诸人你,也就他李三郎有胆子接过来!
    不过,想起以前每次为李弘收拾烂摊子的场景,他脸上的神色也不由柔和了两分。
    ===========================长安之夜的分割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