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第261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61章

小说: [武则天]女皇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大唐天下太平,四海臣服,国力强悍无人敢撄其锋芒,并且可以预见今后的百年之内,大唐的国力还将继续蒸蒸日上,对外征伐之事虽不可免,却绝无萧墙之祸!
    所以说,一定是哪里出错了……
    小明道长的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看来,他还是太年轻了,学艺未精啊……
    正当小明道长满腹惆怅,纠结万分的时候,一直在旁默不作声的武敏之忽然开口了。
    “真人觉得周王如何?”
    作为一个六识敏锐的武者,他大概是第一时间发现明崇俨看到小三郎时那异样神色的吧。
    吴诩和李小九一直只把小三郎当做一个普通小男孩在养,完全没意识到这娃也是有皇位继承权的,正如当年的李二陛下和一干文武都忽略了李小九的继承权,只把目光放在承乾和李泰身上。
    听武敏之忽然的一问,两人这才发现了玄机,不约而同看向懵懵懂懂的小三郎。
    难道,三郎他……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有大量的剧透啊,抚额……

第330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06
    其实;明崇俨之前的话真的很有迷惑性,像是说太子已经逢凶化吉了;后又说二郎的命运将服从于大郎……
    怎么听都好像是李弘可以避过早逝一劫;之后就万事大吉了什么的。
    可现在想想;这牛鼻子小道士也没肯定地说大郎一定能活过吴诩和李小九夫妇啊!
    吴诩不由黑了脸,说话说一半留一半什么的;这明崇俨已经有些神棍的潜质了!
    “真人觉得我这三郎如何?”吴诩倒要看看这明崇俨会怎么给三郎判词的。
    “周王殿下福泽绵厚;其天性宽厚;应有善报,只是要注意姻缘大事,所谓妻贤夫少祸……”后面的话就不用说了;小三郎的福气是有的,可是他未来的娘子恐怕会对他的命运有碍;必须要谨慎选择。
    吴诩看看还只有三头身大小的小三郎,实在想象不出他将来娶妻时会是什么样子,就算是大郎,也还小呢……
    众人的想法大概与吴诩差不多,一时大殿之中有些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首先关注道小三郎问题的武敏之表哥,听明崇俨几句话里没有关于会危害到太子殿下的内容,就继续做冰山状,居然也没兴趣问问自己的面相如何。
    至于李贤同学,他在听说兄长不会早逝之后,就已经完全放心了,更管不了小三郎日后会不会被自家娘子辖制之类的小事,这娶娘子的事不是还有他阿爹阿娘把关的么╮(╯_╰)╭
    李小九陛下作为比较子控的爹,听小明道长说他家三郎是个耳根子软、怕老婆的,也没多在意,只要娘子上得了台面,多听听娘子的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U╰)╭
    你看,他家阿武多能干啊,常常能想出常人之不能想之事出来,这样的娘子,难道不该多听听她的话吗?
    众人心思各异,只有当事人小三郎还是懵懵懂懂的,看阿韦等人已经把茶点都摆好了,就开开心心地招呼众人吃点心,还捧着个大盘子四下推荐他喜欢的酥点。
    小明道长原本还想继续作高人状的,结果看到肉呼呼的周王殿下捧着一大盘酥点,蹦蹦跳跳转到他跟前,他就hold不住了……
    好、好可爱!
    小三郎这一打岔,众人也不再做严肃状了,说说笑笑用了茶点,就各自告辞了——因为,天后娘子的例行休息时间到了。
    帝后二人召见明真人,并对其大加赞赏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泰山脚下的各个州县,朝野上下的人都好奇这个明真人是个什么来历,有消息略灵通点的都打听到黄安县令哪里去了。
    更多的人在当地知道一点明真人的名气,听说连天皇天后都特地召见了他,更是对其崇拜不已,一打听道明真人的住处之后,就争相恐后跑去拜访他,希望他能给自己看看相,算个卦什么的……
    “混账!贫道又不是那些江湖术士,算卦?测字?什么乱七八糟的!”在外人看来本应该是名声鹊起,风光无限的小明道长,这会儿才知道什么叫‘人怕出名猪怕壮’!
    不过短短两日功夫,他住的小院的门槛都被人踩矮了好几寸,连墙头都快被人爬塌,还有数不清的权贵发来请帖,拒绝哪家都不行……
    这日子没发过了!
    “大郎,要不咱们还是回豫州吧……”小明家的书童小心翼翼地建议道。
    再这样下去,在豫州的郎君也会知道他家大郎被二圣召见,还受到嘉奖的事,到时候大郎扮道士的事可就瞒不住了!
    可是,小明同学好不容易才逃家,怎么肯就这么回去呢?!
    再说,他名扬天下的光明大道已经在眼前了,叫他怎么能就这样放弃了呢?
    “回去不就是不打自招了么?”小明同学也是早有了主意,对他家一脸愁容的小书童道:“二圣不日就要返回长安,到时候我跟着圣驾一起北上……”
    “等我入了朝堂,穿上大红袍,到时候阿爹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啦~~~~~”
    大唐开国以来,以方外之人入仕的多得是,只要他成了朝廷命官,相信父亲也就不会计较他现在假扮道士忽悠人的事了……
    小明家的书童还是愁眉不展,“可是……大郎你明明答应过娘子,不在提做道士的事,还说来泰山事来游学的……”
    “我当初要不这么说,阿娘怎么肯放我出来?”小明同学十分鄙视地看了自家小书童一眼,然后道:“你难道没听阿娘身边的婢子提起吗?那个周氏有意与我们明氏联姻……”
    小明家的书童一听这话,嘴巴都张大了。
    那个周氏可是豫州当地的豪门大姓,多少人家上赶着去攀亲都攀不上呢,他家大郎居然这么一副嫌弃的样子,这是要闹哪样啊?
    “你这是什么蠢样子?你以为我们明氏什么样的人家?”小明同学一看自家书童那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这么聪明过人的俊才,居然会留着这么蠢的一个书童,要不是看着小子还有几分姿色,他早就……哼!
    一听自家大郎提到‘明氏’二字,小书童立刻反应过来了。
    他们明氏可是平原大姓,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当初东晋的王谢两家都对明氏的祖上十分敬重,并且因为忌惮明氏的势力,不敢让明氏的人身居高位。
    这样看来,倒是周氏配不上他们家大郎了。
    “是了,我们大郎可是要当相公的人,日后定是能尚主的,那些小门小户之女,如何配得起呢……”小书童一脸自豪的蠢样,看得小明同学又是一阵眼抖。
    不说小明同学再一次感叹自家小书童只有一张脸可取而已,却说李小九陛下携百官在泰山住了一个多月,等到吴诩的身体状况适宜之后,就起驾回长安了。
    长安大明宫既成,帝后二人就直接搬进了新宫。
    这一年新年大宴,百官就在崭新的大明宫含元殿领的宴。
    当初李小九陛下表示要修建新宫居住,文武百官里起码有七成以上表示赞同,今日在这含元殿一聚,剩下的三成人也纷纷表示,这新修宫室的主意不错啊不错。
    如往年一样,新春大宴是由天皇大帝主持,长安辖下五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可以上殿领宴,接收新年福利等,政绩突出的,还可以当场受到天皇的额外嘉奖。
    今年,在新起宫殿里,文武百官的心情似乎格外亢奋,大明宫多么的巍峨华丽明亮啊!过完年就可以在这样豪华的办公室上班了,大家的心情又多么雀跃是可想而知的!
    更让众人兴奋的还有观看新年来朝拜天皇的那些藩属邻国使者的表情……
    非常的丰富多彩,有木有?!
    大唐只去岁灭了倭岛最后一点残余反抗势力,东边诸小国都吓得屁滚尿流,主动上表臣服。
    如今东北部的渤海、室韦等地,都主动要求大唐遣派官吏去帮助他们治理地方,如虾夷这样的小国,直接表示愿意成为大唐麾下一郡。
    大唐东部形势一片大好,李小九陛下也没忽略西部和北部这两个最容易发生变乱的地方。
    从贞观十四年唐军灭高昌国开始,大唐就没放松过对西域的控制,而到了李小九陛下登基后,更是提拔了不少文武双全的大将参加拓宽大唐西域的战事,成功地灭掉了西突厥,统一了整个西北,国土绵延至波斯国边境。
    如今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部族已经被吴诩有计划的迁移到南部圈养汉化,同时西部和北部的大片土地上投放大量汉人百姓开荒建镇,相信不用五年时间,西部和北部地区都将成为大唐不可分割的部分,如阿史那贺鲁降而复叛的事情是再也不可能发生了。
    眼下唯有西南一块情况比较复杂,吴诩对于四川(部分)、青海等地居然是不属于大唐管辖这一点一直耿耿于怀。
    李小九陛下倒是没有吴诩那样的‘整个中国国土完整’的情节,他更在意的还是西边的吐蕃。
    别看吐蕃的首相禄东赞说得天花乱坠,什么‘吐蕃与大唐世代友好’‘永不交兵’啥的,真正到了利益攸关的时候,管你是是谁呢!
    这不,前年大唐卯足力气收拾朝鲜半岛和倭人的时候,吐蕃在背后就不声不响地吞掉吐谷浑西南不大片土地,直接威胁到吐谷浑王帐……
    这事吴诩道现在都还不知道呢,李治也是见了安西大都护府大都督的密报才得知详情的,可惜彼时吐蕃的军事行动已成既定事实,而吐谷浑方面也没有想大唐求援什么的,大唐政府也不好做什么。
    之后,吐蕃这边就由政事堂下了书函给禄东赞,严词谴责了一下对方伤害友好邻国的行为。
    结果,禄东赞一推三五六,只作不知,最后抵赖不过就随便赔了个吐蕃公主给吐谷浑世子算是两清了……
    吐谷浑方面敢怒不敢言,只能收了吐蕃公主言和。
    毕竟不是本国之事,而且掣肘也太多,连李三郎也毫无办法,这事也只好这样不了了之了。
    结果,今年的新年朝贺,吐谷浑不但来了大批使者,领队的竟是大唐第一个和亲公主——贞观十四年下嫁给吐谷浑王诺曷钵的弘化公主。
    李小九陛下一见弘化公主,差不多就猜到了她的来意,不过他并没有对弘化公主投来的殷切眼神作特别回应,只是一视同仁地命礼部官员招待吐谷浑和吐蕃的使者。
    知道前殿的宴会结束,才有几个宫人以天后想见见宗亲女眷的名义把弘化公主招到了后殿……
    作者有话要说:又要打仗了=。=

第331章

第二十二章天下 07
    弘化公主属于女眷又是李唐宗室,所以在含元殿朝拜过大唐二圣之后;就被吴诩留在后殿叙话。
    弘化公主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年纪比吴诩和李小九大不少;但保养得还算不错,可以看出吐谷浑王对她还不错。
    吴诩现在还不知道吐谷浑的事呢;之前她的注意力一直在东边的倭国上面,根本没时间关注大唐西部如何。之后;吴诩又一次怀孕;李小九就不许她为军政大事费心了;所以;如吐蕃蚕食吐谷浑这样的大事件;所有人都一致瞒着她,没在她面前露过风声。
    吴诩与弘化公主也没啥旧交情,今天会请她到后殿来,完全是因为李小九的一句话。
    若是换个活泼点的主儿或者是年轻美貌点的妹子,估计吴诩还有几分兴趣找找话题跟弘化公主攀谈一下。
    但是,这位公主年纪也不小了,还一脸愁苦之色。
    吴诩都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