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武则天]女皇之路 >

第217章

[武则天]女皇之路-第217章

小说: [武则天]女皇之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一听到要她帮忙取年号什么的,吴诩忍不住翻了白眼。
    这满朝的鸿文大儒都是吃白饭的啊?!
    她是半文盲好不好!
    新一年的年号到底赶在正旦之前确定了,曰:显庆。
    永徽七年就正式改元为显庆元年。
    春节过后不久,太子册封仪式在太极宫隆重举行。
    文武百官九品以上者都赐勋官一转,大酺三日,同时大赦天下。
    此外,由于在册立吴诩为皇后的过程中,由于于志宁老爷子保持了中立态度,李小九陛下特地让其留任太傅一职,继续在东宫教导新太子李弘,而帝党骨干许敬宗和李义府则被授予太子宾客这一全新职位,作为李弘小朋友的首席幕僚。另有韩瑗、来济等人也在东宫挂职,算是李小九陛下给几位阁中相公台阶下了——不过,对方是否领情就不得而知了。
    韩瑗、来济等人毕竟不像长孙无忌这样拥有辅臣身份和国舅两重护身符,对于李小九陛下的加封只能默默接受,过了新年就主动回朝堂来上班了。
    非暴力不合作什么对李小九陛下完全没用,君不见两人称病不过两个月,李小九陛下就把从前被承乾谋逆一案牵连贬官的杜正伦提溜进了政事堂,代两人理事。
    新太子上位后,李小九陛下干脆就把杜正伦转正了,授以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拜相入阁。
    至此,政事堂里由长孙无忌一手遮天的格局正式被打破。
    现有的几位宰相,长孙无忌明面上与圣人赌气,称病在家修撰《五代史》,对朝政不闻不问,韩瑗和来济算是彻底失去了领袖。
    剩下的李绩圆滑好打太极,关键时候还是站在李小九陛下那边的;早因年高体弱而处于半隐退状态的中书令崔敦礼又是铁杆帝党,属于平时不出声,关键时候跳出来维护正统的那种。而最近入阁的杜正伦原本是承乾一党的,属于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坑惨了的那批人,自然不可能跟韩瑗他们是一条心的——不寻仇就不错了!
    六部变动也相当大,大部分依附长孙无忌的官员都被明升暗降调离了要害部门,韩瑗和来济等人急得团团转,可每次求见长孙无忌,都只得到让他们稍安勿躁的答复,也不知长孙相公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到了显庆元年二月,李小九陛下忽然下旨改《秦王破阵乐》为《神功破阵乐》,同时诏命礼部准备三月皇后先蚕礼祭祀大典。
    这两道旨意一下,长孙相公果然坐不住了,当即回复韩瑗等人不日重返朝堂。
    结果,不等韩瑗等人高兴完,后宫就传来噩耗:庶人王氏和萧氏竟然一夜之间都暴毙了!
    作者有话要说:两个盒饭=。=
    长孙舅舅也快撑不住了……


第276章

第十九章外戚15
    ‘暴毙’这个词;不论怎么看都是非正常死亡;而这个词又用在了后宫女子的身上,那么九成九涉及到宫斗!
    而今,暴毙的这两个人还不是普通的宫人;一个是废后;一个是废贵妃……
    这两人的罪名又是因为使用鸩毒谋害后宫嫔妃及其子女,可以说侥幸未死的新皇后吴诩;跟她们有血海深仇!
    因此,两人这一死;几乎所有人都把怀疑的目光投向新皇后吴诩。
    吴诩表示很冤。
    她听说王氏和萧氏两人忽然挂掉的时候,也很吃惊好不好!
    再说,整个二月中旬她都在忙着准备祀先蚕的大典的事呢!
    毕竟这是李小九登基以来;皇后第一次单独出席的国家级活动;也是新皇后册立以来的第一次公开亮相的大型活动,吴诩根本不敢有半点马虎!她是忙得连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李弘小朋友和二胖同志都没时间去看望了,有个毛时间跑去秋桐宫处理王氏和萧氏两人啊?!
    也不知是哪个杀千刀的,搞了这么一出来,平白又让她背了一次黑锅!
    “岂有此理!我连月华门都没进过,到底是怎么‘亲手’给两人‘灌毒药’的?还‘人彘’呢!这帮人
    看多了啊?!”小吴同学愤愤不平地想找人算账。
    “不过死了两个庶人而已,阿武你也别太在意,免得……咳咳……让人以为咱做贼心虚!”李小九虚咳了两声,轻描淡写地让王内侍去尚宫局,让她们以普通宫人的身份把王氏和萧氏二人随便下葬就算了。
    王内侍领旨之后,飞快地溜走了。
    然后,李小九向吴诩提及,祀先蚕之后,她这个后宫之主是不是该改革一下后宫的制度了……
    “阿武,如今你已经是皇后了,这后宫的事你也该上上心,你以前不是一直说想拥有一个你喜欢的后宫吗?”
    吴诩听到这话,不由汗了一下。
    她的意思绝对不是李小九想象的那种意思=。=
    不过,小吴同学的注意力还是一下子被吸引过去了。
    其实,吴诩对做不做皇后原本是不太在意的,可是当时前有王皇后迫害,后有小三娘殒命,后宫中又有种种约束不能令她随心所欲帮助李小九,所以吴诩也就顺着李小九的意,当了皇后。
    现在想来,这个皇后的职位真的是相当有用的,因为唐代的皇后权力是很大的,在后宫处死个把九嫔以下的妃子是完全不用向老公打报告的!
    而且,皇后还肩负着维持后宫秩序的义务。
    比如,吴诩一直想干的,广选美女大开派对,让后宫的妹子们都施展一下才艺什么的,只要皇后一声令下就行了XD
    李小九真是太懂她的心意了!
    青年见吴诩不在纠结王氏和萧氏两人的死因了,不由暗暗松了一口气,随即对跟在身后的武敏之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悄然退出大殿,顺便带走了随侍的宫人内侍……
    话说,圣人和娘子到今天还是分被而眠的吧=。=
    不说那天李小九陛下有没有顺利吃到豆腐,却说改元之后,李小九陛下就借着新年大封群臣,在朝中大肆提拔帝党人员,除了李义府、许敬宗这几个有才干有死心塌地跟着李小九陛下(或吴诩?)的铁杆之外,还有在镇压‘文佳皇帝’一役表现突出被吴诩看中的崔义玄和在之后立后过程中起到耳目作用的袁公瑜,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升迁。再有,就是先前被贬谪的承乾、李泰的旧日心腹重臣也陆续被李小九陛下起复,作为对抗元老党的枪手……
    长孙舅舅回朝的时候差点气死。
    当初为了让李小九坐稳皇位,他跟褚遂良不惜先后诬杀刘洎,逼死马周,株连屈死吴王李恪和江夏王李道宗……
    好容易才创成了眼下圣人能够掌握乾坤稳坐龙椅的局面,却不想他家九郎坐稳了之后的第一件事竟是对付他这个一路扶持他的舅舅,还把他们好不容易弄走的政敌都一一请回来了!
    婶婶能忍,舅舅也不能忍啊!
    长孙舅舅是出离了愤怒,回朝才不过两天,又请病假了——这回是真病了……
    而李小九陛下这段时间的心情也非常糟糕。
    自从查出他家阿舅涉嫌与世家勾搭,企图算计他的后宫,他的子嗣的时候,李治的心情只能用狂风骤雨浇头盖面来形容。
    而李小九陛下作为一个血气方刚,年轻健康的正常男人,却因为某些原因,已经禁%¥欲很长一段时间了,难免内火上升……
    这样水深火热地煎熬着,还要在吴诩母子三人面前佯装风轻云淡没事人一样了,到了三月末,李小九陛下终于熬不住华丽丽地病倒了……
    苦命的小吴同学只能暂停巡视后宫的计划,抱着李弘小朋友又开始代班理政的日子。
    李小九陛下这次的病来势汹汹,也没瞒着朝堂上下的人,对外只说是太子监国,却不提皇后代政——不过,这种事也瞒不过朝堂上的大小狐狸就是了。
    吴诩也不敢擅专,特地让许敬宗和李义府这两位东宫首席幕僚帮忙教导李弘小朋友尽快熟悉处理政务的流程。
    结果,吴诩这一接手政务,不看朝中大臣姓名不知道,一看还真吓一跳。
    三省六部的官员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来了个大换血,中书、门下两省已经差不多是李小九的天下,韩瑗、来济这两个主事长官已经完全被架空了,除非长孙舅舅亲临,不然要想阻止李小九陛下发圣旨,根本就是难如登天。而政事堂也安插了一半以上的帝党人员,还有诸如魏叔玉、长孙诠、薛元超这些既是姻亲又是朝野共知的青年才俊都被李小九诏命参知政事。
    这是要大权独揽,圣旨想发就发的节奏啊!
    吴诩一看这朝中的紧要部门都已经握在手里了,不由松了一口气,一面加紧把朝廷的构造功能都科普给李弘小朋友听,一面乘胜追击,按照李小九已经安排好的罪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先后把武惟良、武怀运兄弟全家贬到岭南,把王氏一族和萧氏一族都流放到了辽东……
    武皇后毫不留情地处理了自己家亲戚,同时斩草除根流放了前任的家族重要成员,这一系列雷霆万钧的行动,让朝野上下对新皇后又多了一个‘铁面无私’‘心狠手辣’的评价。
    吴诩根本懒得理会朝中大臣们的想法,反正现在她大权在握,谁不听话就咔嚓谁。
    不过,对待长孙舅舅不能硬来,只能智取。
    经李治的首肯,吴诩首先对宫中禁军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顺便以李小九的名义给长孙舅舅送去了数百个甲士‘保护’赵国公府,不让朝中官员‘打搅’长孙相公养病、撰书。
    此举彻底断了长孙无忌对外串联,等韩瑗、来济等人好不容易冲破重围,把王、萧二族被清洗的消息送进赵国公府时,长孙无忌已经无力回天了!
    “崔、卢、郑三家莫非要坐视那女人胡作非为不成?”长孙无忌怒目圆睁,一把美髯都快根根竖起来了。
    韩瑗不由叹道:“相公难道不知道,崔氏原本就与王氏不睦,怎会出言相助?而卢、郑两家原久不在朝堂矣……”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世家自己坑自己,喜欢装清高,装白莲花,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职位就不干!
    行啊!mm
    李小九陛下还巴不得这些自命清高的人都辞官滚蛋呢!
    现在可好了,真要用人的时候,上面都没人了!
    “蠢材!蠢材!”长孙相公忍不住捶床怒骂,也不知是说那些世家鼠目寸光,不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还是在说韩瑗等人竟然任由吴诩胡来而不向李小九陛下进谏。
    韩瑗也很委屈啊,李小九陛下根本就不见他们,他们进谏给谁听?
    如今中书、门下二省已经形同虚设,只要武皇后有什么想法,圣旨分分钟就能下发,他跟来济两人连看都看不着,更何况阻止!
    “相公,圣人固然不会对您如何,可遂良一去,只怕我等也……”韩瑗又不是傻子,到了此时怎么可能还看不出李小九陛下就要对他们这些人下手了。
    来济毕竟年轻气盛,闻言不由愤然道:“圣人惑于内宠,滥用奸佞之徒,我辈怎么能畏缩不前,置若罔闻?!”
    “明日,仆当进宫面圣,当庭进谏!”来济说罢,就起身向长孙无忌一拱手,“只盼相公能早日还朝,规劝圣人,扭转乾坤,不使妖女祸国!”
    长孙无忌闻言,瞳孔不由微微一缩,还不及开口,来济已经再拜告辞了。
    “相公,这……”
    韩瑗不由苦笑,来济出身将门,性子火爆,往日里褚遂良在时,两人时常话不投机不欢而散。如今,最常提起要进谏圣人召回褚遂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