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 >

第62章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第62章

小说: 综红楼世界的轮回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女儿又不比她们差,肯定也能嫁出去。而且以后一家子住在泸沽湖,按那个地方的习俗,闺女也不用出嫁。
  秦可卿虽然知道了她们的私心,不过也没太在意。毕竟秦可卿可以看出来周兰是真的喜欢这些,这就够了。
  这几个月来,周二家的,不现在应该说是邵婶子(邵是周二家的在娘家的姓)对于周兰往秦可卿那里去是越来越赞成了。
  恨不得周兰能够天天呆在秦可卿那里,多学一些东西。越发的遗憾,秦可卿不能时时的教导周兰。
  周兰才和秦可卿学习没几个月,秦可卿自然不会教那等练蛊之术给周兰。而是教周兰一些字,还有一些药材和一些简单的药理。认识一些普通的毒虫,和如果被那些毒虫咬了之后,如何解毒。
  毕竟学蛊术要精深,药理肯定要懂的。不然只会照着原有的蛊虫练,而不能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练出自己想要的蛊虫来。而且要是步骤错了,就不知道练出来的是什么了,可是有一定的威险的。
  而且在一开始练蛊的时候,难免被毒虫咬伤。难道次次都要秦可卿来为周兰保驾护航吗?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有周兰自己学着怎么处理。
  邵婶子看着女儿学的东西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还都比较实用,心里面的担忧就少了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女儿的一身气度变了。就像以前自己看到过举人家的女儿一样,不,应该说还要好。邵婶子觉得,自己女儿现在就像那个什么……对,就像画一样。
  邵婶子心里暗暗的期盼,秦可卿能多教自己女儿一些字、简单的草药知识和最重要的礼仪气度。毕竟女儿现在和邻里那些闺女看上去就不一样,多学学,就不用担心女儿的婚事了,以后也有找个好婆家的底气了。
  不过倒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让邵婶子真正的放下心。
  在周兰和秦可卿学习了几个月后,周兰在家里反复的复习秦可卿教的东西。突然隔壁的婶子就进来了,一副急切的样子。
  原来村子里有个男人被蛇咬了,那婶子就住在周兰隔壁,自然隐约知道周兰在和一个苗疆的夫人学习知识。再加上那婶子有次从邵家前面路过,看见周兰在背诵关于毒蛇的一些知识。
  在知道村里的曲家小子被蛇咬伤,村里的大夫又没办法时,才想到把死马当成活马医。毕竟如果周兰能够医治,自己也能出个风头,得个人情。就算周兰不能医治,自己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结果秦可卿恰好说过这种蛇毒怎么解,而且周兰手中正好有治疗的药材。(药材是秦可卿给的,毕竟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那些药材是秦可卿拿给周兰牢记的,以便以后能够轻易的把药材认出来。)这样一来,周兰就顺利的把曲家小子的蛇毒给解了,也留下了一段姻缘。
  在周兰救了曲家小子之后,邵婶子明显感觉村子里的人对自己家更热情了。自己想办什么事情,也更加方便了。以前虽然也接纳了自己家,但更多的村民还是处在审视阶段。邵婶子也理解,时间长了就好了。
  现在能有这么个意外之喜,邵婶子也是很高兴的。同时对于女儿去秦可卿那里去学习也更加的支持,连女儿即将要学习的蛊术也没那么在意了。有真本事的人,在那里都能活的很好。
  不过很快邵婶子对女儿的注意力就大大的降低了,因为有个本地的男人追求起邵婶子了。


第116章 秦可卿
  不过很快邵婶子对女儿的注意力就大大的降低了; 因为有个本地的男人追求起邵婶子了。
  那个本地男子的条件很不错,如果在中原地区; 邵婶子如果没出嫁,两个人勉强算是匹配。可是现在,可以说邵婶子是高攀了。
  不过那男子是个摩梭人,在泸沽湖这个地方是女性当家。生下来的孩子最亲的人是母亲及其姐妹兄弟,而生父则较为疏远; 没有必然的联系; 也无明确的供养、赡养责任和义务。
  那男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去过中原地区,在中原地区呆了将近十年才回来。他受到了汉家文化的熏陶; 但是受到的熏陶又不能使他抵抗从幼年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和熏陶。
  所以这男子一直都比较纠结; 如果没有邵婶子的迁移过来,那么他可能就把心思压倒心底,只是偶尔想起。不过邵婶子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邵婶子接受的是正宗的中原地区的女子教育,就算邵婶子有点大胆; 也掩饰不了她骨子里从小接受的教育。
  如果和绍婶子在一起的话,邵婶子肯定会教孩子亲近自己。自己也可以插手自己孩子的教育,想到自己能够亲手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男子就一阵的激动。
  如果和绍婶子在一起的话,邵婶子肯定会教孩子亲近自己。自己也可以插手自己孩子的教育; 想到自己能够亲手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男子就一阵的激动。两人可以一起抚养小孩,一起生活。除了家乡女子的地位高些之外; 和中原地区的也不差什么了。
  其实摩梭人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阿夏”异居婚很好理解,就是走婚,男不娶女不嫁。“阿注”定居婚。摩梭男女青年通过“走婚”仪式后或从男女双方家搬出居住在一起,或男方到女方家居住,也有女方到男方家居住的,他们长年相守、生活在一起,抚养着下一代。
  那男子其实一开始是想在家乡找个愿意和自己举行“阿注”定居婚的人,可是毕竟自己的年纪也有那么大了。在现代二十七八的年纪正好,可是在古代,孩子都可以相看亲事了。
  他这个年纪已经不太好找人了,毕竟同龄的人大多数已经找好要在一起的人了。当然还剩下的一些,倒是对他表示过好感,但是那些女的大多数只是想和他好一阵子,没想过长远的事情。有那等想要和他长久保持关系的,他又看不太上人家。
  年纪比他小的,当然有好的。就算他算是很优秀的人,可是那些刚成年的也不大看到上他。如果他真的要去追,还是能追上的。可是他毕竟也是有阅历的人了,也知道年纪轻的不一定适合他。正在纠结,准备下决定的时候,秦可卿一行人就来了。
  这下他决定在观察一下才下决定,反正已经过了这么久了,也不在乎这点时间。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他发现邵婶子很合他心意。在考虑了方方面面之后,他决定主动出击。
  那男子毕竟在外面混了那么多年,很懂得看人眼色和揣摩人的心思。再加上邵婶子和周兰刚刚搬到当地的时候,他忙前忙后的帮了不少忙。本身有是个有能力的,加上他还很靠谱,很快邵婶子就动心了。
  毕竟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很不容易,而且还是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就算这个地方还是“母系”也一样。邵婶子一家严重缺少劳动力,就连平时生活都多于不便之处。
  至于说请人,在中原地区是害怕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这里则是人生地不熟的。再说了,邵婶子还想多给周兰存些嫁妆。不说想办法挣钱了,再怎么也要在生活中节省些才是。
  秦可卿当然不知道邵婶子这一番心理活动,当然大致的情况也猜的出来。在到了泸沽湖七个月后,周兰一天在学习完离开的时候,在门口纠结了一下,还是快速的说出了她母亲要再婚的消息。
  据说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婚礼的礼节就按当地的习俗来办。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就好了。
  在周兰看来,这委屈了她的母亲。举行仪式的时间在半晚,既不请客又不送礼,而且朋友们也不参加,这让周兰有些不能接受。而且这些天,周兰的母亲还忙着学习怎样织摩梭麻布。因为在仪式的当天,男方会得到女方精心用摩梭麻布亲手织成有摩梭特色的花腰带。
  这些事情交织在一起,让周兰心里很不舒服,在把消息告诉秦可卿的时候,周兰的嘴一直都嘟起来的,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在周兰看来,为什么不能按中原地区的习俗来办了。不过周兰到底也懂事,知道按当地的习俗比较好,可是心里还是有点郁闷。
  秦可卿看着把情绪挂在脸上的周兰,好笑不已。其实秦可卿也知道周兰其实对她母亲再婚这件事是理解的,也是支持的。对于婚礼的那些礼节,也知道是不能改变的。
  至于周兰的情绪,是有对婚礼简薄的不满,但是更多的是对母亲再婚后生活的一种担忧。在担忧自己以后的生活,虽然在当地也住了这么久,知道当地的风俗习惯,也大概了解母亲以后要嫁的人。知道自己以后的生活应该不错,但是周兰还是忘不了父亲死后在中原地区的那几年,那些人骂自己的话和那些带着恶意的语言,忘不了当时的惶恐不安。
  忘不了心里隐藏最深的担忧,害怕自己是个拖累。母亲会像那些人说的那样,熬不住的时候,会放弃自己。同时又有些担心等母亲生下弟弟妹妹之后,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会变少。
  秦可卿到底是历经世事,把周兰又叫道屋子里一番详谈,开解了周兰。秦可卿抚摸着手腕翠绿的小蛇,看着周兰心性坚定的走了。
  就像自己师傅说的那样,母亲再婚这个事实已经不可改变,那就积极的面对它。
  周兰在心底为自己打气道,再说了,母亲再婚对自己和母亲都有好处。
  再说了,母亲那么在乎自己,自己也希望母亲以后的日子好过、幸福快乐。而且只要自己好好的和他们相处,那个叔叔应该会对自己好吧!
  就算他现在对自己的好都是假装的,等和母亲结婚后就不再对自己好,也没关系。就像师傅说的那样,我自己可以对自己加倍的好。而且自己又不像以前没有力量,那个叔叔如果想对自己做什么,自己就要他好看。
  至于等母亲有了孩子之后对自己的关爱减少的问题,周兰也好好的想过了。周兰相信母亲是爱自己的,就算以后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弟弟妹妹身上,母亲对自己的爱也不会改变。
  再说等母亲再婚的时候,自己已经十岁了。就算母亲婚后紧接着怀孕,自己也晚出嫁,等自己出嫁的时候,弟弟妹妹最多才五六岁的样子。自己和几岁的小娃娃有什么可挣的,他们的年纪小,本来花费的时候就要多些。
  周兰想到母亲婚后会再给自己生弟弟妹妹,想到小孩子可爱的样子,周兰的抵触心里都没有那么重了。毕竟周兰从小就一个人,心里还是很羡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人。
  而且在老家守孝的那几年,那些人的话还是埋藏在周兰心里。听到外婆他们说,要是自己是个男孩就好了,母亲也不会吃那么多苦。
  宗族的那些人叫嚣着,自己是个女孩,早晚是别家的,有什么资格拿着周氏一族的东西。可是家里的东西,都是父亲和母亲一点一滴慢慢攒起来的,关宗族何事?还说自己和母亲都是罪人,没为父亲留个儿子,继承香火。
  还有那些开始的时候好心帮过自己家的邻里也说过,如果你们家有个男丁,情况就会好许多,你们也有个盼头。
  现在周兰经过秦可卿的间接熏陶和当地的风俗人情的影响,已经不认为女孩比男孩差。不过心里还是隐秘的希望,母亲再为自己生个弟弟。
  邵婶子看见周兰从秦可卿那里回来之后,神情轻松了许多,语气和行事都表明自己女儿已经看开了。松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