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青春结伴去放纵 >

第68章

青春结伴去放纵-第68章

小说: 青春结伴去放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看来你是切身体会了。”

    她说,“嗯,也是经过高人指点的。”

    我说,“那你的投稿网站呢?”

    她就开始支支吾吾起来,但一稿多投倒是没含糊。

    同时连带约请的还有另外几个,我是决计要越过舒畅而“急功近利”的了。

    一个说,“如果决定要走这条路,一定要设法打造出一两篇精品。”

    一个说,“短篇小说的结尾首先要让自己满意,如果自己都不满意,那别人也不会满意,毋庸置疑,你的作品就是失败的。”

    “我曾经为伸张正义,被人对号入座找上了门,还说我写得可恶心了。”另一个说,“你猜后来我怎么着?”

    我们都问,“那你还有什么绝招吗?”

    她说,“绝招倒是没有,她家不是开澡堂吗?我就专门去她家里洗,本来是半小时都能完成的活,我非得在里耗上两个小时不可。”

    一个说,“那么久你也呆得住。”

    她说,“有什么呆不住的,本来只一星期一洗,现在都成半月一洗了,哎呀,那灰多得,自己都觉得恶心,把灰都送给她家,把她们家都恶心死算了。”

    其他人说,“那够恶心的了。”

    她说,“可惜坚持不了多久,时间长了,头也晕了,我还是被战败了。”

    其他人就说,“那就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再次笔伐她啊。”

    她说,“不行了,若再继续,以她风的传播速度,别人也会对你敬而远之的,而文学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把世间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在别人面前。”

    一个说,“那也还有针砭时弊,以笔带枪的呢。”

    她说,“那不一样,那是对待侵我中华领土的敌人,而她怎么着也是我们的同胞。”

    我说,“你既是觉悟这么高,那也只有认栽喽。”

    她说,“哪里的话,我有让她想看也看不到的绝招。”

    我说,“那是什么招啊?”

    她说,“搞成VIP,想看欢迎,那就花钱啊,我自己也是能得点分成的。”

    其他人就说,“这招高啊,那也得责编看上啊。”

    她就说,“运气而已吧,霉运来的时候说不定幸运也伴随而来了,谁让有的人就爱打探别人的隐私的呢?”

    我说,“看来仗义直言有时也不能让人坐实了。”

    她说,“还是权威度不够吧,别人也会不明就里地被煽动起来了,而自己不过就是一个写文章,靠笔吃饭的人,还是少惹点麻烦的好。”

    看来写文章也会有许多忌讳的,你写山水也好,风花雪月也好,就是不能让人疑心你的文章里的某个反面角色就成了某人,那某人就非找你拼命了,再觉得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大再妖言惑众一翻就会让你成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了。

    我说,“我好像入了一个很穷的行业啊。”

    红楼女子总结,“历来不就有穷书生这句话嘛。”

    一个说,“我觉得人有追求还是一件好事的。”

    另一个站起作总结性语言,“别回去说,‘唉唷,一晚上我都要给那些人酸死了’。”

    

 第122章 缺魂少韵

    

    偶尔的晨间漫步故意从晶水公园里斜插过去时,发现练太级的队伍里已有年轻女子入围,不是含苞待放的那种而是青春怒放的那种,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无极而生,动静之机,与广场上的拉丁舞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舞风。

    有人打电话让我去市作协领近期的相关文学杂志,本来我直接去往四楼值班处领就是了,却鬼使神差地在楼下的停车处转悠起来,找那辆两边倒车镜处有白纹标线的车,所有的耳朵被我看遍了,也没有,回望了一遍也没见到,疑心是看漏了,顺着来时的路又回走了一遍,这回是从西向东,还是没有,正想着可不可以假装找人去门卫处探询一下时,一抬头才发现是到了别人的地盘,停车的地方是没有错,只是我要找的车是在出大门的右侧而不是左侧,我居然是掉向了,不是很奇怪吗?我明明是到达目的地了,也许我现在可以顺着大门进到我要去的四楼然后拿起书再右拐,也不耽误我要找的车,可是我总怕一溜烟的功夫我就会错过什么,虽然知道现在是上班时间,没有特殊情况那车不会溜了的,可是要是万一呢?我大老远的来一趟真的不是太容易。

    一座大楼前的东西路看起来是一段不短的路程,也可能是我已从站台走到这里又加上方向错误折腾了一段作废的里程,看起来路就显得长了些,而且视觉神经有些疲累,但人有时想做的事往往哄得了自己却骗不了别人。

    继续向西,几乎要到楼的尽头时才见到了那辆包白边的两只耳朵,又疑心会有相同的款,折到车头看了看尾号866三个数字,才确信那就是舒畅的车,尽管天有些冷,我还是伸出手摸了摸那车一边的白耳朵,想像着他如何经常从车窗里伸出头向后望顺便也搬下这只白耳朵,说不定这上面还残存着他的一丝体温还没有跑远,那么我捧住它然后握紧,它们是不是就永远不会消散呢?

    望向路边,没有人会质疑我与偷窃挂上钩,的确,我没有柔弱到风一吹就会飘的光景,也没有强悍到大白天里站在一辆车旁就能旁若无人打开车门开上它就走,别说我不会开锁,我也没那车技,而且现在的哪一辆私家车不是参加的保?

    看也看过了,就得干我的正事了,这次终于可以是心无旁骛地走向四楼了,能不能碰见他,我不再给自己创造机会,遇见是运气,遇不上是命,只是我不躲,没什么可以让我有躲的理由。

    我有投过稿件在这些文学杂志上,但从未见过有发表出来的,听说把关的都是作家协会副主席,我既来了,就有必要去会一会她,我说会一会不过是在给自己打气而已,其实我是没有多少勇气去见这样的决定生杀权的大人物的。我还听说这副主席是个四十来岁的却似历经沧桑的女人,心里就不免有些打鼓,本来这个年龄要是男性,或还有些慈眉善目的想像,可是……可是我不得硬着头发去,所谓死也要死个明白大概就是我现在的心态吧?

    我还是拿着几本杂志出公差的样子出现在那女人的门口,其实那几本杂志不过是给我壮胆的道具,让我可以假借公事顺道咨询一下,我想得就是如此复杂,待敲过门,那女人疑惑地抬起头看我拘谨地站在门口时,等我带着颤音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来意,她倒是很客气地让我进去说,在邮箱里找到我的稿件,说是用词达意上倒还说得过去,也还胡一两句精彩的,只是整篇文章总有些缺魂少韵,有些重点不突出,末了还说是要多打磨多锤炼,以期写出更好的作品,还说对新人他们的宗旨是抱着培养与扶持的态度的。其实我知道这不过都是些客套话而已,我听过的太多了,对比直接吃闭门羹这样不过是来得更舒服一点而已,但同样都是一种无望的结局。

    决计想不到我命运的改观是从出门碰上舒畅的那一刻开始的,他在见到我的那一刻是很吃惊的。

    但他还是问,“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知道他其实是猜明了我的来意,只不过是想让我感觉更舒服一点罢了,这也许就是文人区别于社会上其他人的最重要的一点吧?

    我说,“刚到不久。”还欲盖弥彰地举起手中的道具,只是我的道具经由的路径有些错误,事后想想定是被他一眼识破了只是没有拆穿,我只是觉得我们之间没必要说得那么多了。

    他不是客气地问,“要不,去我那里坐坐?”

    这时屋内那个女人伸出头来,对着舒畅发出疑惑的目光,“你们认识?”

    舒畅倒不加掩饰,“嗯,大学时的很要好的同学。”

    我不知道他居然能事隔多年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他很要好的同学,我是我始料未及的。

    那女人的脸上剧情转换般地,“既是同学,都进来说吧。”

    “不了,我还有事,先走了,以后再聊。”不管不顾地,匆匆地就下了楼,有些慌不择路地,后面也没听到有谁挽留的声音,心想都不过是客套而已,人在某些公众场合都喜欢走过场,以显得自己成熟、大度,在我不过是世故,混社会的决杀技罢了。其实这些杂志不过是我通过特殊的途径订阅的,他们是不对外卖的,只是免费发到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这回是真正的出大门右拐,老远就盯着那一对白耳朵直至路过也没敢驻足停留下来观望,怕楼上会有一双眼睛,无意中窥见我在他那里已是很可笑的痴念。

    我所不知道的是我的背后确是有目光作过短暂的停留,在我一步步失重返航的路上,那细细长长的眼睛,那一笑起来就让人有种漾在水中央等着被救起的神情,都成了过去一帧帧失了边角的黑白照片,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犹如溺死在水中的碎纸片。

    

 第123章 半夜外卖

    

    斜挂在半空的太阳如照妖镜般发出冷冷的光,风干了我没有泪水的眼窝,抬头望着那光芒万丈,觉得刺目的光不是让人无地自容就是让人无处遁形,我随手翻了下手中捧着那几本书的目录,不出所料,确有刊载艾瑶的文章,每本上都有一篇,都是篇幅不长的小篇,手心不由得就攥紧了,果真是通了某种便利啊,行的潜规则。

    如果不是因为串串,对某些事,某些人,我能做到从心底里做到彻底放弃吗?可是这与串串又有什么关系?说到底不是心魔在作怪吗?我不是同样也放不下心中的某些执念吗?

    半夜2:05起来的时候,发现屋里很黑,小珍珠们晚间一向不闹出一点动静,小白走了过后,只闹腾半晚又开始如小鸡般按时就寝了,大概也是知道走了的终归是走了,而我们都还得活着,我刚要关上卫生间的门时,听到送外卖的在窗外路上对着手机喊着很大的声音,“喂,不是说就送到这外环里弄的吗?怎么又到了民利路了?”

    后来就听到摩托车发动的声音,如一阵烟般消失了,我没有把头伸出去,但可以想像那是一个穿着一身黄衣服的人,戴着黄色的安帽,连后车箱都是黄色帆布做的,上面印有美团外卖四个字,还有标明几元一单的,包上还个个插着个小黄色的旗帜,那是这个县城极醒目的一道风景,每天都有好多人不定时骑着电瓶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人遇见他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给他们让路,知道他们都是赶时间的,怕超时得了个差评会被扣钱,还会波及无辜的商家,商家自然是有招制他们的,估计他们不但会被罚钱还会被解聘,没有比夺了别人的饭碗更是让人无以容忍的了,所以每次见了他们,他们都是以风的速度在前行,唯一例外的是每次他们都会在晨间7:10的时候准时在晶水公园处集合,我起初并没在意,以为他们只是偶尔三两个碰见了在那歇歇脚了,后来发现他们每次人数似乎都多了点,还有一次是有个人站在他们面前讲着什么,还很庄严的感觉,便知道他们是每天要定点在那集合的了,只因为我每次路过时踩的点不一样,有时他们才到的,有时是结束了的,所以每次人数也不一样,而且我只是路过,只是看一眼就走了,从未为此停留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